很多女性都為自己發黃暗沉的肌膚煩惱不已。為了擁有白皙的肌膚,紅潤的氣色,她們外搽內服,想盡辦法,依舊效果不明顯。怎樣才能和“黃臉婆”說拜拜呢?我們來看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建軍副主任醫師怎麽出招。


    <strong>吃白色食品:不能使肌膚變白</strong>


    某著名明星在她的書裏說,要想美白,就不要吃黑色的東西,盡量吃白色的食物,如珍珠粉、豆漿、鮮奶、白蘿卜等。有人按照這個邏輯,拚命吃紅顏色食物,如番茄、紅蘿卜等,以為便能臉若桃花。


    對此,李建軍主任說,飲食對皮膚的顏色沒有影響。因為食物中的色素,不是染料也不是油漆,不會吃了紅番茄,人就會變成紅色,吃了綠葉菜,人就變成綠色。倒是有一種食物性黃染的疾病,患者主要是吃多了橘子、胡蘿卜、南瓜等胡蘿卜素含量高的食物,引起胡蘿卜素血症,導致皮膚變黃。但是這種情況,隻要停止食用這些食物,皮膚黃染就會自然緩解消失。從藥材來說,代赭石是紅顏色的,是平肝的藥。朱砂也是紅顏色的,有寧心的作用。二者都沒有補血的功效,相反,阿膠、靈芝、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都有養血生血的效果,多吃能使皮膚變好。


    除此之外,生地、白芍、川芎、當歸等組成的四物湯,是補血的基本方法。紅棗、何首烏、人參可以培養血色素,也是補血良藥。阿膠、豬血、羊血等食物,臉色不好的人每周吃一次,既可以補鐵,也可以補血紅素。


    <strong>補血需分病因再治療</strong>


    也有人認為臉色蒼白萎黃沒有血色,是貧血的緣故。於是吃很多補血的營養品,如某品牌口服液等,但也不見效果。李建軍主任說,其實單純性補血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血的問題,補血必須先補氣,氣能生血,隻有氣血、陰陽兩相補才有可能改變血氣不夠的狀況。李建軍解釋說,從中醫來看,肝腎不足、淤血阻滯、痰濕內停都會引起臉色不好。補血必須分病因,再治療。通常在醫生的指導下,經過半年至一年左右的調理,平時早睡早起,適當鍛煉,“黃臉婆”去掉斑點,臉色變紅並不是夢想。但是他強調,“老廣”喜歡進補,但很多進補並不得法。虛證才需進補,實證進補反會為害。進補也要經過辨證,氣血、陰陽要分清。


    <strong>氣虛引起的血虧</strong>


    <strong>皮膚表現:麵色蒼白,指甲口唇淡白。</strong>


    補法:四君子湯,人參、黃芪、淮山等日常都可以多吃。


    <strong>肝腎不足引起的血虧</strong>


    <strong>皮膚表現:黃褐斑、蝴蝶斑、皮膚粗糙、暗淡無光、鬆弛下垂。</strong>


    補法:六味地黃丸,大補元煎湯,枸杞子、桑葚、巴戟天、生地、熟地等,日常都可以多吃。


    <strong>淤血阻滯引起的血虛</strong>


    <strong>皮膚表現:唇色紫暗,麵色黧黑、暗啞、容易長痘。</strong>


    補法:可吃田七、紅花、當歸、桃仁、丹參等活血的材料。


    <strong>痰濕內停引起的貧血</strong>


    <strong>皮膚表現:麵色蒼白晦滯、虛浮。</strong>


    補法:可吃半夏、僵蠶、百部、茯苓、陳皮等化痰的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臉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黃臉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