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1月08日~


    諸葛孔明正色的點頭,眼中帶著欣喜,卻又並不直接回答諸葛均,設問道:“那麽,你到來說說,為什麽我去不投靠已經平定了北方,具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利的曹操。也不去大哥那裏共同追隨據有江東已曆三世的孫權。而似乎是自討苦吃,要為暫居於新野小縣的劉備賣命。你說說,這裏麵兒有什麽關竅?”


    這話要是理解為再次轉移話題也是不無不可的,可是諸葛均沒有執拗的提出異議,他是從心底崇敬二哥諸葛孔明的,而他也知道這是二哥在考他←個托兒行動諸葛均都有份兒參加,但是這幫子才子們從來就沒有將話說透的時候,好像不雲遮霧繞一點兒就丟了高人的身架子,話說明白了好像就不夠智慧,從來都是點到為止,諸葛均雖然早已想過這個問題卻並沒有聽他們細談過,自己琢磨的也不知道對不對,想跟二哥好好問問卻還沒能找到合適的時機,自己琢磨的也並不成熟,這時諸葛孔明問起他正好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向二哥求證一下。


    黃承彥微微皺眉,現在討論這個已經一點兒意義都沒有了,不過既然這兩兄弟要扯一扯他也不好說什麽,冷眼看著,看諸葛孔明怎麽說。


    說話的卻不是諸葛孔明,而是諸葛均,小家夥兒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壓抑很久了,稍稍整理了一下就開始敞開來訴說:“曹阿瞞現在應當是天下群雄中實力最強的,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名義上坐正了正統的有利地位。雖然在大家的眼裏,曹操名為漢臣相實為漢賊,所謂道不同而不相為謀,不願意搭理他的很多。可是追名逐利者蜂擁而去者亦眾。曹孟德陰狠毒辣,卻治兵有方,先後率軍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傑,占領了冀、幽、青、並等州,平定了北方,必有一舉平定南方,一統華夏的誌向。此刻如果從了曹操,將來站在勝利者陣營的機會應當是最大也是最穩當的。即便如二哥之意料,三分天下,曹操的一份兒也是早已到手的,劉備卻幾乎是空著手。全部要一城一池的去博。也正因為曹操的三分之一天下已經成型了,所以現在跟著他就有點兒晚了。此刻曹操也不可能向劉備那樣一趟一趟的往咱們這裏跑,就算是他願意來他手下的也不會讓他來的。嘿嘿,要是二哥去了,他們可就沒有那麽好混啦。所以我猜。曹操的手下的什麽荀彧、郭嘉等一批賢才謀士都不消二哥去吧,二哥去了必定是一番龍爭虎鬥。那幫子武將亦是跟著曹孟德很久的老人,未必肯聽二哥的調度,而且他們兵強馬壯。打了勝仗自然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可要是敗仗那就是謀略不當了。想要鎮住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哥是厲害的,但對付這幫子也不容易。而且小人最是不好打交道,強勢一方又是小人最多的,因為他們是追逐著好處才去的,跟的必然會是最強勢的一方,也就是曹操一方。所以現在去曹操那兒的小人多,曹操自己怕是也有這樣的認識吧,想要這個時候在曹操陣營裏出頭可不容易,二哥怕是懶得去和小人爭吧。”


    “哈哈哈,”諸葛孔明笑了,“我是怕爭不過小人才不敢去。”


    黃承彥感慨道:“寧與君子鬥,不與小人爭。君子就算再有智慧再有學識再有韜略也常有爭不過小人的時候,小人敗給君子問題不大,可是君子敗給了小人卻可能萬劫不複呀。”


    諸葛亮、諸葛均、黃月英一起點頭受教。


    黃承彥對諸葛孔明問道:“三兒分析的基本和我心意,你覺得呢?”


    諸葛孔明微笑著說:“從大麵上的確如此,可真讓我下決心的卻並非是這些。”


    “哦。”黃承彥一挑眉,問道,“那又是怎麽呢?”


    諸葛孔明微笑的正視著三弟諸葛均說:“曹阿瞞是我第一個剔除的”也運也命也。如果父親不早走一步,如若玄叔不帶咱們來荊州,我現在一定是在曹孟德身畔的,而且一早就在了♀是必然的,既然在十五年以前我們離開了琅邪,離開了北方勢力範圍,再回去就不那麽現實了№昌的圈子已經都定型了,穩定下來的圈子沒有一個是我熟悉的,也沒有一個是熟悉我的,去那裏不是跟自己作對麽?”


    “嗄!就因為沒熟人?”諸葛均訝然叫起來,滿臉的不可置信。


    諸葛孔明正色的分辨道:“不是人不熟,是圈子不熟,這貌似分別不大其實差異甚巨。”


    諸葛均“哦”了一聲。


    “三弟,”諸葛亮溫和的鼓勵道,“剛才不錯,你繼續往下說。”


    諸葛均答應道:“好的,我再說說。第二位就是江東了,這裏的人物跟咱們襄陽的走得近。二哥,這一回應當能夠沒有圈子的關係了吧?大哥都在江東呢。”


    諸葛孔明微笑搖頭,樂嗬嗬的說:“我還以為你會第二個排劉表呐,怎麽看不起咱們荊州牧?”


    “他太窩囊。”諸葛均毫不客氣的批評道,“毫無爭霸的豪情,龜縮一地貪圖安樂庸庸碌碌毫無作為,才剛一個荊州牧就已經是外戚專權了,即使送他天下,也會是宦官橫行外戚禍國。”


    “哈哈哈,好大口氣呦!小小荊州牧,你好大官兒麽?當今亂世之中,劉表也算是一方豪強啦,不要那麽小窺他好不好,能混到他這一步也相當了不起嘞。”諸葛孔明笑嗬嗬的說著,眼角瞟著黃承彥,看他對自己這個弟弟是怎樣一個觀感,卻見黃承彥苦笑搖頭,對諸葛均的年少輕狂很不以為然,不過時下風氣如此他也沒有大驚小怪。再看黃月英,她看小叔子輕笑中略帶一絲寵溺。倒是和睦得緊。


    “衝你一個‘混’字,劉表也隻有出局的份兒。”諸葛均敏銳的抓住了關鍵點,得意的說:“二哥,你也一樣看不起劉表的n不是,他怕是緊跟著曹操第二個就被你踢出局了吧。”


    “是。”諸葛孔明承認道,“劉表的確是我第二個就排除了的,不過起根本作用的卻還是圈子。”


    諸葛均難以置信的瞪大眼睛,奇怪的叫道:“怎麽可能呢?我們就是在這裏長大的,這裏誰人不知道你呢?”


    諸葛孔明收斂起笑容,臉上是鄭重和哀默的混合味道卻又被壓抑在冷靜的下麵,他就事論事的說:“正因為劉表身邊兒所有圈子的人都知道我。有的更是從我們小時候就知道,也知道玄叔,所以我第二個剔除的就是劉表,因為這裏的圈子太熟悉我們了。”


    “怎麽會呢?”諸葛均奇道。“圈子太陌生,誰也不認識,不好發展,所以不去,這個說給誰都能相信。但人熟悉了不是好的事情麽?為什麽稔熟反而被剔除呢?沒這個道理呀!”


    連黃承彥都覺得諸葛孔明這個道理太強偏狹。在諸葛均說話時連著點頭。隻有黃月英依然如故。


    諸葛孔明沉聲說:“圈子熟不等於人熟,他們熟悉我不等於相信我不等於了解我♀裏的各小團體各小圈子多多少少都知道我一些,可他們知道的隻是我的家世隻是我年幼時的印象,頂天不過是一個聰慧的印象。而相反的呢,一個破落家的小孩子的印象怕是要更鮮明得多。在這樣的熟知中他們會將大權交給我來掌控嗎?你熟悉守門的童子。很熟悉了吧,你會此刻去請教他嗎?”


    “不會。”諸葛均立刻衝口而出。說完自己反倒是一愣,想了想說,“可你並不是看門的童子呀!”


    諸葛孔明點醒道:“你也不是劉表,不是蔡梘允之流。他們看咱們未必就比咱們看那看門的童子更高。難道你不知道那童兒也挺聰慧,聽你念書,聽兩遍就已經記住了,有時記得比你還快呢。”


    諸葛均皺著眉不說話了,二哥說的的確是事實,可這個事實讓他不舒服。看門的小童怎麽可以跟自己比呢?


    這一刻,從諸葛均的身上發散出另一種信仰之力,讓呂清廣也非常的不舒服,這感覺很像寧與友邦不與家奴信仰之力,讓呂清廣的眉頭不自覺的皺緊了,好的還一點兒沒有頭緒,這壞的倒是自己主動的往外冒了。還好,諸葛均就是那麽一閃念而已,念頭一閃而過,並沒有形成也沒有擴散開來,呂清廣也隻是記下就作罷了,沒有追究。


    “你不會喜歡看門的童兒比你強的,他們也是一樣,不會喜歡看到我比他們強,更不喜歡我在他們麵前指手劃腳♀比出現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還要更令他們難於接受。”諸葛孔明說到這裏時退下來,等諸葛均去琢磨。


    風地嘀咕道:“不就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麽?”


    呂清廣靈識傳音道:“是,卻也不全是,完全陌生的許昌他可不也不願意去,而且是第一個被剔除的。”


    “是呀!您就是看得比我明白。”討好的稱頌道,“您比諸葛亮睿智多啦。”


    呂清廣已經逐漸適應了風地的轉變,沒有搭理他。


    片刻後,諸葛均似乎明白了過來,點頭表示他都記下了。


    這時黃承彥感慨的說:“孔明見識甚為通徹,於此地豪門中要順順當當的躋身上位,對你來說的確是困難重重,而一旦入其中,就若進入泥潭,再也沒有一躍而起的機會啦!”


    “所以劉表也被刨除了。”諸葛均插嘴接過話頭,他的分析還剛到一半兒呢,他可不願意在這裏就終結了,他要說完,將想的都說出來,全說出來。“張魯、劉豫的情況剛好反過來,當地的圈子你不熟悉,跟曹操一樣,而他們做事兒卻又跟劉表差不多,所以也在排除之列裏麵。”


    諸葛孔明微笑著,沒有說對也沒有說不對,他隻是含笑的鼓勵諸葛均繼續說下去。


    諸葛均恢複了些朝氣,帶著點兒衝勁兒點評道:“孫權雖據有江東之地已曆三世。但其缺乏統一天下的雄心,分裂割據一方固步自封。他怕是沒有過過刀尖兒上的日子,膽氣差了些,不敢搏一把÷輸掉了已經到手的。”


    諸葛孔明笑著點頭,輕聲道:“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那裏的確是留不得,暮氣沉沉的,大哥待著那裏跟養老一樣。”諸葛均帶著點兒怨氣的話是他的心裏話,他才從江東遊學回來。對江東的印象可並不好,似乎玩兒的也不盡興。


    諸葛孔明沒有順著諸葛均的思路去,而是再次轉入嚴肅,認真的說:“還有一個原因你沒有說到。一個重要的因素。”他用手指了指天,“世事無常天命所趨,我觀天象,查星象變化≡古所錄星命所示皆是西統東,而黃巾一動。天象大變,自此而運勢大轉,東西之爭再不可重現,從此往後隻有南北之戰。而北統南為盛世之象。南統北為偏安之勢。”


    諸葛均不解,睜眼茫然。


    黃承彥大驚失色。顫巍巍道:“難道張角所言果然不虛麽?蒼天真的已經死了?真的是黃天當立?”


    “不對呀!”諸葛均突然叫道,“如若是這樣。豈不是北方的曹阿瞞就一定會贏得天下了嗎?那你為什麽不去投操而要選擇劉皇叔呢?不是選擇失敗一方嗎?這可是命理注定要失敗的一方呐!”


    黃承彥也是同樣的不解,一起望向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篤定的一笑,從容不迫的回答道:“如若此刻隻剩下曹孟德和孫仲謀相爭,天命所歸,必定隻是會北方為勝,絲毫也無懸念,我等也隻能順天應人,隻有從了操才有生機。如若我再晚生幾年,天下之勢必然若此,毫無疑義。可如今還要有劉表、張魯、劉豫、馬騰等豪強居於其間。要說北,嘿嘿,曹孟德的冀、幽、青、並等州以北可還有公孫度在呢n東不是更在北方嗎?所以天時尚未到,一切還有一搏的可能,還有機會。”


    “呀!”諸葛均道,“我倒是忘了還有公孫度呢。以前二哥你可很少提到他呦。”


    諸葛孔明果斷的一搖頭道:“他不足以成事。”


    對這個不熟悉的一方豪強諸葛均並沒有多少認識,聽二哥這麽說就當是蓋棺定論了,立刻丟開他不再理會,急急地問道:“二哥,你規劃劉皇叔先取荊州益州,再圖巴蜀,這些都不在北地。即使如你所願,天下三分,劉皇叔也隻是占了西南而已,終究會被曹阿瞞所滅呀。”


    “所以才要出秦川。”諸葛孔明充滿豪情的說,“一旦定主蜀地,必當結盟與孫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全力用兵北上攻操,如若再能聯合馬騰、公孫度,不難在北地據一席之地,到時候曹孟德就不再獨占天命啦□皇叔自起兵以來,雖屢經挫敗,壯心不已,為時人所敬重。他身邊雖然有蓋世的猛將卻一直缺乏真正的謀略之士。有我輔佐何愁無騰飛之日。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業〓德公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若到時親率大軍攻打秦川,消漢室餘蔭能夠庇護於他吧。”


    “你寄消於這個?”諸葛均問,“祖蔭庇護?這也成?”


    黃承彥誠心誠意的整容肅立,默然片刻後說道:“祖先恩德萬代流長,劉使君如非是漢室宗親他能是劉皇叔?他要不是中山靖王之後能有他的今天?孫權要不是靠祖蔭庇護能輪得到他雄霸江東?就是曹孟德也是脫不脫祖先的遺德的,要不他根本就沒有起兵的資格c正起於草莽的豪傑之士能成為最終勝利者的少之又少,靠祖蔭倒是實在得多。”


    諸葛均卻皺眉搖頭,爭辯道:“高祖斬白蛇起事時不過是一亭長,祖上並無蔭蔽。有祖蔭庇護的反倒是項羽,可是最後的勝利者卻是高祖。對了呀,袁術袁紹都是祖蔭夠厚的,可是他們都已經折戟沉沙,淹沒在失敗的黃土堆後再也沒有蔭蔽能流傳給後代了。要靠這個,那不是漢獻帝最大麽?我看他卻是最可憐的呐。”


    黃承彥有些不高興了,不過諸葛均隻是姻親子侄輩,他是不好發火的,教訓更是不適宜的,於是翻了翻白眼,沒有理會他的年少輕狂,轉臉看向諸葛孔明,看他怎麽說。


    諸葛孔明正告小弟道:“對祖先要虔誠,祖蔭不可保佑後代到永久,可是完全沒有祖蔭保佑的也可憐得緊火蔓延處,有幾家小民能置身事外,沒有祖蔭庇護我們想避刀兵之禍也難得緊。成敗之間有無數的可能性,任何一點兒變動都可能前功盡棄,沒有誰能算得完全的,我也不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能做的也隻是盡力而已,至於最後能不能成就大業,在最後勝利到來之前都是說不準的。即便能算到天命,可是天意卻是揣測不到的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呂清廣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了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了散人並收藏呂清廣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