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安邦目瞪口呆,心中五味雜陳,也不知該怒還是該喜,情緒異常激烈,瘋狂仰天長嘯......他極度激動,狀似瘋癲卻也沒有怒罵老管家忘恩負義對國不忠對主不義,但也沒醒腦子.....
破產了,紀安邦仍然不愁生活。
老管家在隱秘處特意給他留了糧食鹽巴.....卻沒留下一個銅板一個大子的錢財。
衣食仍然無憂,所以紀安邦還能繼續回山守孝並且有閑心思給朝廷上書,力陳國事利弊得失和滿腔的熱血報國心......交給當地官府轉送,他有這個資格,卻石沉大海。
那時候的官府一片混亂,甚至陷入癱瘓,哪有心思管他想什麽要幹什麽.....
紀安邦理解官府難處,沒去追問催促。
轉過年,大宋社會漸漸恢複了些正常,他又上書,照樣石沉大海。
都忙著鑽營當官或鞏固權勢在拚命撈錢填補空空的腰包呢,幹的就是趁國家失控大力剝民吃倒國家的事,豈會讓他不合時宜的上書麵世。不知在哪個環節就被官吏隨隨便便當擦屁股紙了
紀安邦以為朝臣和君王在忙著整頓國家的大事,一時顧不上他這樣的武夫小事小誌願,繼續在山中守靈盡孝。事實卻是君臣們又在繼續任性享樂著瞎折騰,步步緊逼趙廉。趙廉似乎和紀安邦成了一樣的倒黴蛋,都是因為能力強又信守忠義,氣節高,而必然當了最合適的時代冤大頭
但紀安邦並不是同病相憐,而是對趙廉印象和評價大壞:你不是忠臣。就算皇帝委屈了你,害了你家,你也不能公然破壞綱常公開和皇帝、朝廷叫板作對呀。君叫臣死,臣就不得不死.....
非君子奸臣趙廉一怒伐遼國,大勝。紀安邦得知後又亢奮大叫打得好,真英雄也。誰知,他剛公平點評價趙廉。趙廉就沒了。傳奇家族滄趙,沒了。隻剩下個趙小二在梁山僥幸得活.....
失了護國的滄北之柱,宋國頓時陷入滅亡危機。
遼國打來。
自古忠孝難兩全。
在這個國家最需要他這樣的英雄好漢的時刻,紀安邦在兩難取舍中咬牙選擇了盡忠。忠孝皆大節,但有國才有家。他決定暫時停止守孝,趕緊從軍參戰。等打敗了虛弱之極卻還敢對大宋囂張的遼國,再回來接著守孝。上書,請求趙佶批準他回京入伍到河北參戰....又石沉大海。
蓋世無雙紀安邦早被朝廷給忘了,甚至成了個大笑料。
他的上書請戰在當地官府就被撕了當了點火做飯的。沒有人在乎他。何況官場充斥著太多的認為宋國這回是再也挺不過去了,心揣著著機獻功勞忠誠投靠遼國的聰明牆頭草投降派官員,豈能讓紀安邦這樣的強大武夫有機會上戰場給遼國製造吞宋的阻礙。
紀安邦聽外出打探消息的風會說是一次次力挽狂瀾的才智卓絕歐陽珣領軍抗遼,朝廷對他的請戰沒有回複,他左思右想覺得是朝廷有把握擋住遼侵,了解他的趙佶不需要守孝的他參戰......
無疑,他與社會脫節,已經在山中呆傻了,加上固執到根深蒂固的愚忠思想,他過了三十而立了卻退化成了幼稚天真,認為是趙佶在有意成全他的孝道,竟然感激太上皇趙佶對他的體諒.....
出於這種認識心理,他又安心下來,一邊繼續在山中守轉眼就期滿的孝,一邊又積極上書朝廷,向趙佶父子皇帝表達他隨時聽候召喚上戰場的忠君愛國願意不惜犧牲一切的忠心決心誌向。
這一回上書,因為風會以猜疑抱怨嘮叨的方式婉轉提醒紀安邦:你那些上書,說不定是被官府隨手扔了撕了根本沒給上傳,朝廷和皇帝就沒接到過,壓根不知有這回事呢。所以,紀安邦盡管不信會是這樣,但還是改用了驛站投遞,不走官方正式渠道了。
京城這邊終於收到了上書,為保險,紀安邦還上了兩份,結果分別到了高俅和童貫手裏。
高俅和童貫這才想起來還有個當年一同在西北吃苦冒險的“小兄弟”在,但卻做了幾乎一模一樣的選擇:掃了幾眼信內容,輕蔑一笑,心裏罵句竟然還有這樣的官場傻逼,你還想進京當皇帝的寵將?在山溝裏呆著當你的孝子吧你....把信隨手丟進了廢紙簍裏。想想不放心,又令仆從把信燒了毀幹淨了,這樣就能是從沒這回事存在。兩軍事大佬就是這樣對當年的這個小兄弟的......
紀安邦呢,這回是能確定上書到了京,卻還是石沉大海。
他也不禁疑慮起來:莫非,太上皇真的已經忘了我,已經不在意我了?
某種一向堅信的觀念在動搖,他忐忑起來,卻還是向好方麵想:應該是朝廷在全力以赴忙著西北大戰的事,一時沒顧得上處理我的上書這點私人小事,皇帝(趙佶)應該是不知道.....否則豈會放著我這樣的考期將滿的忠臣幹將不用......畢竟我這麽能打,又這麽忠義,太難得,對不對?
他決定了,不管朝廷用不用他,孝期一滿就立即上京城去親自看看情況,再入軍報國.....
就在這時,有兩個習武帶刀的書生好漢恰巧來了,一個叫沙誌仁,一個叫冕以信。
二人是覺得社會動蕩複雜,世情越來越不明,越來越讓人迷茫不安,窩家裏讀書就坐不住了,也是沒科舉可考,朝廷這幾年根本就顧不上開科舉選拔官員,讀書難看到前途,他們就想實地去查看一下大宋各地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又有武藝傍身,不怕路途險惡,於是,結伴遊曆天下,走到本地,聽說蓋世無雙紀安邦的家就在這,就慕名而來拜訪......
紀安邦久未和外人交流。沙、冕二人都是相貌清正的人,還都是一身習武書生獨有的那種文雅兼勇武幹練氣,言辭舉止又流露著有見識有才幹卻有些憤世嫉俗而無意中透出來的滿腔憂國憂君有力有心卻無處使的忠義熱血.....一切都是那麽合紀安邦的胃口,一切都和紀安邦是那麽的像。紀安邦頓時感覺找到了知己同道,聊得熱乎,而且越聊越投緣,大感相見恨晚,幾天就發展到如同三國演義裏的劉關張一樣食同案、寢同榻、形影不離的地步,盡管沙冕二人的武力也就是二流貨,遠沒有關張那樣的強大.....出生入死相伴多年的鐵兄弟風會就不吃香了,常常一邊獨自呆著涼快去,似乎成了外人,沙冕二人才是與紀安邦真正有緣的異姓兄弟。
凶惡,脾氣並不好的風會,要仆役一樣的做飯燒水照顧客人伺候三人,卻沉默著,並沒什麽情緒。但,當沙冕二人激動之下建議不如結為從此同富貴共患難的異姓兄弟,紀安邦一聽也大為讚同,欣然問風會意見時,風會卻毫不猶豫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半點不給沙冕麵子。
紀安邦這才感覺到這幾天自己冷落了鐵兄弟,心生歉意,私下要和風會說說問問。風會卻一聽他露出道歉的意思就擺手打斷道:“咱們多少年的兄弟了?我還不了解你?你還不了解我?你我為了彼此,命都可以不要,我們之間還用得著道歉?”
道歉是對並肩浴血疆場生死相伴數年的踐踏,是對兄弟情誼的最大汙辱......
驕傲之極的紀安邦對風會的話也理解讚同慚愧地點頭。
風會說:“我不願和他們結拜是覺得他們不配。”
紀安邦蓋世無雙。風會也是武力強悍的超一流高手,天下聞名的義士。沙冕二人算什麽東西?武力是渣渣。人品?誰知道呢?這才認識幾天?隻聽他們嘴上說的那樣嗎?
有些武藝的誇誇其談書生罷了,來真的,天知道他們會是什麽樣.....
大宋會武藝的書生本就太少。武書生還幾乎都一個樣,說得賊漂亮,似乎才華、能力、勇武為國為民不怕死的獻身擔當精神,似乎一樣不少,實際是幹事眼高手低......屁用不頂,而且人品節操也經不得考驗,忠義是紙糊的.....和隻知追求科舉當官得富貴榮華威福享樂並帶動家族巧取豪奪坑害鄉鄰發家治富共同不勞而獲的弱雞純粹書生沒什麽兩樣,甚至有武夫野蠻凶殘氣,節操更不堪.....你當習武的書生都是趙公廉啊.....趙廉,滿世界隻有那麽一個,幾千年才出現的那麽一個......秦、漢、隋、唐時,才有真能仗劍為國為民的書生,才有投筆從戎的書生真豪傑,而現在是宋代啊,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文貴武賤的宋國.....你搞搞清楚......你紀安邦既能讀書科舉也有一身強悍武力和高尚氣節,你棄文從武了,你已經是大宋最獨特,最不符合潮流世情,最不被人理解的那個另類,你竟然覺得這世上還能有你這樣的傻瓜,冤大頭....你這已經不是傻了....
風會心中鬱悶之極,很想痛快地對紀安邦好好吐吐槽說說紀安邦,卻不能......
紀安邦哪知道風會藏在心裏的話。
但,他很理解風會的驕傲,就象他了解自己內心的那種驕傲一樣。
風會也絕對有資格驕傲,就象他有這種資格一樣。
外表暴躁粗魯,內心實則極狡詐冷靜的風會瞅著紀安邦那誤解他心思的傻樣,忍不住道:“有緣,義氣相投就得結拜成異姓兄弟?你我結拜了嗎?用得著結拜嗎?結拜有用嗎?”
“你我是官,是國家的將領,你不要搞綠林黑社會那一套好不好?你是紀安邦啊。你搞結拜,那不是搞拉幫結夥想當軍閥?這符合你的為人和形象(人設)嗎?本朝宋太祖就是玩結拜,與將領搞結義社十兄弟,在軍中形成軍閥實力,才發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宋皇是最忌憚這方麵事的。你結拜了,到時候進京對皇帝說,嘿,這三都是我的結拜兄弟,你會得到皇帝的信任?皇家敢重用你?你正是有本事,兄弟還多,卻越是皇家最防範的威脅。你找死也不用這麽個找法......”
紀安邦恍然大悟聽進去了,連忙感謝兄弟說:“若不是有你在,為兄真會糊塗犯大忌。”
風會忍不住翻翻眼,心說:“有我在,你也照樣糊塗,這麽多年了反複點撥你,你還是那石頭腦袋啊.....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
紀安邦太驕傲自負,卻也真夠義氣,不負蓋世無雙之名,怕不結拜了,讓沙冕二人誤會,傷著沙冕二人的一腔熱血赤誠心,特意解釋說了宋太祖的事,為將,結拜,搞小團夥,那是犯官場尤其是軍中忌諱的事。咱們不結拜了,但誌趣想投,心一致,勁往一起使,也是兄弟不是.....
沙冕二人恍然理解了,沒有什麽不滿情緒,反而反過來安慰紀安邦不要多想並感謝了風會的.....
很好。四個人都滿意。
這一節這才過去了。
由此,沙冕二人陪著紀安邦守靈,天天勤奮練文習武加強實力,也加強感情.......孝期轉眼結束了,按紀安邦的心思,四個人一同上京投軍報效國家。
宋室將亡,世道在平靜下掩藏著異常凶險,路途不安寧,但以四人的實力,自然沒問題,沿途殺了幾家黑店民賊,遇到不少波折,但步行也還是安全順利快速到達了京城。
紀安邦再次入京,恍若隔世。
京城變化之大,紀安邦盡管早聽說了,卻真親眼看到時簡直不敢相信這真是大宋京都。
當年,他離京時,京城還沒擴建卻已經是上百萬人口的超級都市,現在呢,擴建了不少的京城卻連駐紮的二三十萬禁軍及軍屬在內,人口也隻怕不到六十萬,廣大的城中,人稀稀朗朗的,再不是摩肩接踵。房舍建築也少了太多,倒是顯得開闊幹淨漂亮了不少,最廣大的貧民區沒了.....
京城的外來客人和別處的城市一樣沒多少,主要是上京辦事的各種官方人物,所以,京中能堅持開著客棧的也不多,但紀安邦一行住店卻很容易就找到了既好又實惠的地方住下......
.
破產了,紀安邦仍然不愁生活。
老管家在隱秘處特意給他留了糧食鹽巴.....卻沒留下一個銅板一個大子的錢財。
衣食仍然無憂,所以紀安邦還能繼續回山守孝並且有閑心思給朝廷上書,力陳國事利弊得失和滿腔的熱血報國心......交給當地官府轉送,他有這個資格,卻石沉大海。
那時候的官府一片混亂,甚至陷入癱瘓,哪有心思管他想什麽要幹什麽.....
紀安邦理解官府難處,沒去追問催促。
轉過年,大宋社會漸漸恢複了些正常,他又上書,照樣石沉大海。
都忙著鑽營當官或鞏固權勢在拚命撈錢填補空空的腰包呢,幹的就是趁國家失控大力剝民吃倒國家的事,豈會讓他不合時宜的上書麵世。不知在哪個環節就被官吏隨隨便便當擦屁股紙了
紀安邦以為朝臣和君王在忙著整頓國家的大事,一時顧不上他這樣的武夫小事小誌願,繼續在山中守靈盡孝。事實卻是君臣們又在繼續任性享樂著瞎折騰,步步緊逼趙廉。趙廉似乎和紀安邦成了一樣的倒黴蛋,都是因為能力強又信守忠義,氣節高,而必然當了最合適的時代冤大頭
但紀安邦並不是同病相憐,而是對趙廉印象和評價大壞:你不是忠臣。就算皇帝委屈了你,害了你家,你也不能公然破壞綱常公開和皇帝、朝廷叫板作對呀。君叫臣死,臣就不得不死.....
非君子奸臣趙廉一怒伐遼國,大勝。紀安邦得知後又亢奮大叫打得好,真英雄也。誰知,他剛公平點評價趙廉。趙廉就沒了。傳奇家族滄趙,沒了。隻剩下個趙小二在梁山僥幸得活.....
失了護國的滄北之柱,宋國頓時陷入滅亡危機。
遼國打來。
自古忠孝難兩全。
在這個國家最需要他這樣的英雄好漢的時刻,紀安邦在兩難取舍中咬牙選擇了盡忠。忠孝皆大節,但有國才有家。他決定暫時停止守孝,趕緊從軍參戰。等打敗了虛弱之極卻還敢對大宋囂張的遼國,再回來接著守孝。上書,請求趙佶批準他回京入伍到河北參戰....又石沉大海。
蓋世無雙紀安邦早被朝廷給忘了,甚至成了個大笑料。
他的上書請戰在當地官府就被撕了當了點火做飯的。沒有人在乎他。何況官場充斥著太多的認為宋國這回是再也挺不過去了,心揣著著機獻功勞忠誠投靠遼國的聰明牆頭草投降派官員,豈能讓紀安邦這樣的強大武夫有機會上戰場給遼國製造吞宋的阻礙。
紀安邦聽外出打探消息的風會說是一次次力挽狂瀾的才智卓絕歐陽珣領軍抗遼,朝廷對他的請戰沒有回複,他左思右想覺得是朝廷有把握擋住遼侵,了解他的趙佶不需要守孝的他參戰......
無疑,他與社會脫節,已經在山中呆傻了,加上固執到根深蒂固的愚忠思想,他過了三十而立了卻退化成了幼稚天真,認為是趙佶在有意成全他的孝道,竟然感激太上皇趙佶對他的體諒.....
出於這種認識心理,他又安心下來,一邊繼續在山中守轉眼就期滿的孝,一邊又積極上書朝廷,向趙佶父子皇帝表達他隨時聽候召喚上戰場的忠君愛國願意不惜犧牲一切的忠心決心誌向。
這一回上書,因為風會以猜疑抱怨嘮叨的方式婉轉提醒紀安邦:你那些上書,說不定是被官府隨手扔了撕了根本沒給上傳,朝廷和皇帝就沒接到過,壓根不知有這回事呢。所以,紀安邦盡管不信會是這樣,但還是改用了驛站投遞,不走官方正式渠道了。
京城這邊終於收到了上書,為保險,紀安邦還上了兩份,結果分別到了高俅和童貫手裏。
高俅和童貫這才想起來還有個當年一同在西北吃苦冒險的“小兄弟”在,但卻做了幾乎一模一樣的選擇:掃了幾眼信內容,輕蔑一笑,心裏罵句竟然還有這樣的官場傻逼,你還想進京當皇帝的寵將?在山溝裏呆著當你的孝子吧你....把信隨手丟進了廢紙簍裏。想想不放心,又令仆從把信燒了毀幹淨了,這樣就能是從沒這回事存在。兩軍事大佬就是這樣對當年的這個小兄弟的......
紀安邦呢,這回是能確定上書到了京,卻還是石沉大海。
他也不禁疑慮起來:莫非,太上皇真的已經忘了我,已經不在意我了?
某種一向堅信的觀念在動搖,他忐忑起來,卻還是向好方麵想:應該是朝廷在全力以赴忙著西北大戰的事,一時沒顧得上處理我的上書這點私人小事,皇帝(趙佶)應該是不知道.....否則豈會放著我這樣的考期將滿的忠臣幹將不用......畢竟我這麽能打,又這麽忠義,太難得,對不對?
他決定了,不管朝廷用不用他,孝期一滿就立即上京城去親自看看情況,再入軍報國.....
就在這時,有兩個習武帶刀的書生好漢恰巧來了,一個叫沙誌仁,一個叫冕以信。
二人是覺得社會動蕩複雜,世情越來越不明,越來越讓人迷茫不安,窩家裏讀書就坐不住了,也是沒科舉可考,朝廷這幾年根本就顧不上開科舉選拔官員,讀書難看到前途,他們就想實地去查看一下大宋各地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又有武藝傍身,不怕路途險惡,於是,結伴遊曆天下,走到本地,聽說蓋世無雙紀安邦的家就在這,就慕名而來拜訪......
紀安邦久未和外人交流。沙、冕二人都是相貌清正的人,還都是一身習武書生獨有的那種文雅兼勇武幹練氣,言辭舉止又流露著有見識有才幹卻有些憤世嫉俗而無意中透出來的滿腔憂國憂君有力有心卻無處使的忠義熱血.....一切都是那麽合紀安邦的胃口,一切都和紀安邦是那麽的像。紀安邦頓時感覺找到了知己同道,聊得熱乎,而且越聊越投緣,大感相見恨晚,幾天就發展到如同三國演義裏的劉關張一樣食同案、寢同榻、形影不離的地步,盡管沙冕二人的武力也就是二流貨,遠沒有關張那樣的強大.....出生入死相伴多年的鐵兄弟風會就不吃香了,常常一邊獨自呆著涼快去,似乎成了外人,沙冕二人才是與紀安邦真正有緣的異姓兄弟。
凶惡,脾氣並不好的風會,要仆役一樣的做飯燒水照顧客人伺候三人,卻沉默著,並沒什麽情緒。但,當沙冕二人激動之下建議不如結為從此同富貴共患難的異姓兄弟,紀安邦一聽也大為讚同,欣然問風會意見時,風會卻毫不猶豫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半點不給沙冕麵子。
紀安邦這才感覺到這幾天自己冷落了鐵兄弟,心生歉意,私下要和風會說說問問。風會卻一聽他露出道歉的意思就擺手打斷道:“咱們多少年的兄弟了?我還不了解你?你還不了解我?你我為了彼此,命都可以不要,我們之間還用得著道歉?”
道歉是對並肩浴血疆場生死相伴數年的踐踏,是對兄弟情誼的最大汙辱......
驕傲之極的紀安邦對風會的話也理解讚同慚愧地點頭。
風會說:“我不願和他們結拜是覺得他們不配。”
紀安邦蓋世無雙。風會也是武力強悍的超一流高手,天下聞名的義士。沙冕二人算什麽東西?武力是渣渣。人品?誰知道呢?這才認識幾天?隻聽他們嘴上說的那樣嗎?
有些武藝的誇誇其談書生罷了,來真的,天知道他們會是什麽樣.....
大宋會武藝的書生本就太少。武書生還幾乎都一個樣,說得賊漂亮,似乎才華、能力、勇武為國為民不怕死的獻身擔當精神,似乎一樣不少,實際是幹事眼高手低......屁用不頂,而且人品節操也經不得考驗,忠義是紙糊的.....和隻知追求科舉當官得富貴榮華威福享樂並帶動家族巧取豪奪坑害鄉鄰發家治富共同不勞而獲的弱雞純粹書生沒什麽兩樣,甚至有武夫野蠻凶殘氣,節操更不堪.....你當習武的書生都是趙公廉啊.....趙廉,滿世界隻有那麽一個,幾千年才出現的那麽一個......秦、漢、隋、唐時,才有真能仗劍為國為民的書生,才有投筆從戎的書生真豪傑,而現在是宋代啊,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文貴武賤的宋國.....你搞搞清楚......你紀安邦既能讀書科舉也有一身強悍武力和高尚氣節,你棄文從武了,你已經是大宋最獨特,最不符合潮流世情,最不被人理解的那個另類,你竟然覺得這世上還能有你這樣的傻瓜,冤大頭....你這已經不是傻了....
風會心中鬱悶之極,很想痛快地對紀安邦好好吐吐槽說說紀安邦,卻不能......
紀安邦哪知道風會藏在心裏的話。
但,他很理解風會的驕傲,就象他了解自己內心的那種驕傲一樣。
風會也絕對有資格驕傲,就象他有這種資格一樣。
外表暴躁粗魯,內心實則極狡詐冷靜的風會瞅著紀安邦那誤解他心思的傻樣,忍不住道:“有緣,義氣相投就得結拜成異姓兄弟?你我結拜了嗎?用得著結拜嗎?結拜有用嗎?”
“你我是官,是國家的將領,你不要搞綠林黑社會那一套好不好?你是紀安邦啊。你搞結拜,那不是搞拉幫結夥想當軍閥?這符合你的為人和形象(人設)嗎?本朝宋太祖就是玩結拜,與將領搞結義社十兄弟,在軍中形成軍閥實力,才發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宋皇是最忌憚這方麵事的。你結拜了,到時候進京對皇帝說,嘿,這三都是我的結拜兄弟,你會得到皇帝的信任?皇家敢重用你?你正是有本事,兄弟還多,卻越是皇家最防範的威脅。你找死也不用這麽個找法......”
紀安邦恍然大悟聽進去了,連忙感謝兄弟說:“若不是有你在,為兄真會糊塗犯大忌。”
風會忍不住翻翻眼,心說:“有我在,你也照樣糊塗,這麽多年了反複點撥你,你還是那石頭腦袋啊.....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
紀安邦太驕傲自負,卻也真夠義氣,不負蓋世無雙之名,怕不結拜了,讓沙冕二人誤會,傷著沙冕二人的一腔熱血赤誠心,特意解釋說了宋太祖的事,為將,結拜,搞小團夥,那是犯官場尤其是軍中忌諱的事。咱們不結拜了,但誌趣想投,心一致,勁往一起使,也是兄弟不是.....
沙冕二人恍然理解了,沒有什麽不滿情緒,反而反過來安慰紀安邦不要多想並感謝了風會的.....
很好。四個人都滿意。
這一節這才過去了。
由此,沙冕二人陪著紀安邦守靈,天天勤奮練文習武加強實力,也加強感情.......孝期轉眼結束了,按紀安邦的心思,四個人一同上京投軍報效國家。
宋室將亡,世道在平靜下掩藏著異常凶險,路途不安寧,但以四人的實力,自然沒問題,沿途殺了幾家黑店民賊,遇到不少波折,但步行也還是安全順利快速到達了京城。
紀安邦再次入京,恍若隔世。
京城變化之大,紀安邦盡管早聽說了,卻真親眼看到時簡直不敢相信這真是大宋京都。
當年,他離京時,京城還沒擴建卻已經是上百萬人口的超級都市,現在呢,擴建了不少的京城卻連駐紮的二三十萬禁軍及軍屬在內,人口也隻怕不到六十萬,廣大的城中,人稀稀朗朗的,再不是摩肩接踵。房舍建築也少了太多,倒是顯得開闊幹淨漂亮了不少,最廣大的貧民區沒了.....
京城的外來客人和別處的城市一樣沒多少,主要是上京辦事的各種官方人物,所以,京中能堅持開著客棧的也不多,但紀安邦一行住店卻很容易就找到了既好又實惠的地方住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