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騎隻要把擄的宋馬送到了本部,就能有一匹馬就有一個騎兵上陣。


    這就是遼軍的優勢。


    遼軍有多少馬就能有多少騎兵。遼軍幾乎人人都會騎馬打仗。而宋軍,步兵就是步兵,就算會騎馬也不可能上馬為騎兵打仗。宋騎兵在此戰隻會死一個少一個,有馬也沒用......


    遼左翼軍也不會眼睜睜幹看著派出接應的人被屠殺,騎兵無法卷馬回歸,立即又分出數千人撲向宋騎,要以嚴密的步軍大陣和步軍更厲害的強弓硬弩阻擊王宣部並再奪到一千戰馬......


    隻要消滅王宣部,有了這些馬,立馬就是一個騎兵千人隊成立,就可以反撲過去收拾明顯騎戰外行的老頭項元鎮所部,不但能幫遼騎解決側後翼的威脅,還能一舉完全奪得此翼騎兵優勢。


    遼左翼軍算盤打得響,反應極其迅速,卻沒能如願。


    在王宣看破遼軍意圖果斷進擊時,遠在小鎮高台觀戰的趙嶽已瞅著向西北邊遠去的遼騎,預感到了遼軍的企圖,看到了項元鎮再次無知卻輕狂愚蠢上當了,預見到了遼軍後續的動作。


    他連忙向歐陽珣嘀咕了幾句。


    歐陽珣神色一緊,趕緊傳令下去。


    城牆上有大漢揮起膀子咚咚連續快速擊鼓三聲,稍停頓了一會兒再是如此三聲,然後才是有特定韻律的反複擊鼓.....這是事先約好的指揮鼓聲,三聲,是專門命令右翼宋軍的信號。兩聲是指左翼。中軍隻是簡單的一聲。在小鎮北城牆上高立的專門指揮右翼軍的大旗也按鼓點表達的命令有規律的搖擺起來,向右翼軍重複著中軍帥令。


    右翼軍步兵總指揮是四腳蛇徐京。


    他曾是上黨節度使,雖然當年當反賊大盜時是狠毒陰險的水賊,擅長水上作案作戰,但招安後鎮守上黨這麽多年,也是西北軍,和幾乎年年理所當然南下“打草穀”燒殺搶掠宋國的遼軍遼民混合強盜打過仗,也算有戰遼的豐富軍事經驗,被歐陽珣點為右翼步軍總指揮。


    可是,徐京鎮守上黨時,手下兵力最多時也隻一萬人,而且這一萬人還是分駐各處,他從沒領一萬大軍和遼寇交鋒,更沒統領過騎兵大軍大戰遼軍的經驗,當大盜時,手下確實曾經有過數萬人,但,那不一樣,草寇民爾,和不堪的內地宋軍交手,打的是內戰,雙方都沒多少馬,就是西瓜打東瓜,都是窩裏橫的不堪,連來圍剿他的宋軍都是流寇一樣的習性,他所部自然也是,正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官、匪,雙方都不會堅強勇猛的硬剛死戰,他本以為自己是個統帥級大將人物呢,到了此刻真和遼軍大戰了,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的那點本事還真不夠看的。


    他倒是並不太驚駭於遼騎的強悍,卻也不知該如何破解遼騎優勢,也不知該怎樣用步兵幫助本部騎兵應對遼騎,猛然聽到鼓聲,急轉首看到小鎮這的大旗旗語,連忙下令外翼步兵出擊。


    同黨項無鎮這回丟人丟大發了,他得幫老朋友把丟的臉找回來,證明他們這幾個老鬼還是有得瑟的資格的,也得證明他們這些被朝廷始終猜忌的老家夥對朝廷是忠心的,更是有大用的....


    這是他積極服從中軍帥令的內在原因。


    同時,騎兵形勢極度危急,騎兵若滅,會直接導致右翼全軍的被動,在遼騎嫻熟強悍反複遊擊騷擾威脅破壞下,步軍無法安心大戰,奈何不了騎兵,慘敗就成了可預料的必然事。大軍潰敗,意味著高貴如皇帝也照樣陷入命如螻蟻,隨時隨地悲慘死在亂軍中。徐京可不想死在大敗的倉皇無助中。他也不想投降遼軍淪落為遊魂狗過不算人的日子,心底裏也極不希望宋軍戰敗.....


    負責指揮外翼一萬步兵的是姬文康。


    此人在曆史上能在宋末亂世中出人頭地,混成了響當當的二鬼子政權的頂級大將,確實是有過人的本事,此時還沒成長到曆史上的將才境界,卻具備著可觀的軍事潛力,在此緊要關頭也顯示出了不可小視的潛力,而且此時也不是投降派。


    他可不想成為遼軍的炮灰,弄去北方耗金軍....


    他就在現場看得明白,早有了主意,根本不用徐京下令也知道該怎麽做,一得到了命令,可以按自己的主意動手了,立即就能引軍快速行動起來,放棄原地固守,從大軍分裂而出,猛撲向遼左翼軍側麵,既是包抄遼步軍,在外側攻擊威脅,也是阻斷遼軍分裂出的步兵攻擊王宣部。


    姬文康知道奠定自己在此戰中的功績地位、證明自己軍事價值的最佳時機到了,必須緊緊抓住了,表現就極其積極奮勇,對部下將領下了如何具體作戰的命令就一馬當先帶頭殺奔遼軍。


    近萬人分裂為兩部,一部堵截增援出來的遼步兵,一部增援去接應宋騎兵。


    位列前排如牆壁立的巨盾兵沒有出戰。


    巨盾太大太重了,不方便隨軍快速靈活出擊,後部空了後,這些兵立即自動如長線向後一甩,擺向側翼,成了擋護在側翼的盾牆,防止遼騎突擊側後方。


    遼騎一看,增援自己的步兵再次被堵住,宋軍右翼兵多,就是有這個兵力優勢.....不用指望了,自己又麵臨著宋騎的夾擊,他們立即果斷棄了奪的宋馬,迅速逃離,馬比宋騎的好,也及時擺脫了被困,逃離了不遠就回頭了,快速列起陣式想再次以弓力強射程遠、騎射能力強的優勢先撲殺掉擅長克製遼騎的威脅最大的王宣部。擊潰了這一部,這邊的騎兵大戰結果就基本確定了。


    王宣卻並沒和項元鎮部就勢死咬著遼軍夾擊貪圖追殺掉,趕緊把遼軍丟下的上千無主戰馬以盡可能快的速度收攏席卷了,掉頭向己方步兵大陣那全力跑去。


    項元鎮此時也再不糊塗了,緊跟著幫著王宣部把那些戰馬卷向己方。


    他也萬分清楚,這些無主馬的歸屬等同於決定著宋遼雙方騎兵到底誰生誰死,萬萬不能落入遼軍之手。


    遼騎大怒。


    宋傻子居然不傻了?


    事情都壞在打著王字將旗的那個宋將身上,可惡......怒罵咆哮著立馬加速反追過來。


    王宣卻狡猾地快速奔到撲過來及時接應自己的宋步兵這,緊貼著姬文康的這部步兵重兵跑,利用步兵擁有的強弓硬弩優勢威懾後麵緊追過來的遼騎,保護自己。


    遼騎自然曉得宋步軍的厲害。


    這也是遼軍最氣惱無奈的地方,宋軍不但馬多,弓弩也多,這全是海盜幹的好事。


    該殺千刀的海盜把宋遼兩國都搶了個幹淨,宋遼當年都倒黴失去了太多弓弩,可是事後,海盜見宋王朝很恭順老實,又陸陸續續把這些弓弩箭,包括衣甲什麽的,大量賣還給了宋國,遼國對海盜比宋國更恭順老實,表現得更孫子,海盜卻不肯大量賣還給遼國。


    這也就罷了。


    畢竟,窮鬼宋國還有茶葉什麽的海盜想要的能討好海盜,而窮鬼遼國卻什麽也沒有了。海盜,凶暴貪婪之極,做生意嚴守誠信,卻是唯利是圖,隻重能得到的實際利益,毫無人情可講....


    悲哀的是,遼國成了農耕國,沒了牲畜優勢,災後到如今幾乎就沒宰殺過牲畜,拚命攢種,也就沒了可製造弓弩必需的角、筋.....也沒工匠,想自己製造添補弓弩所缺也幹不了,同時還得悲催的抵抗金軍瘋子,得把有限的弓弩主要用在抗金上,造成燕雲這邊的軍隊越發窘迫.....


    不過,遼國痛恨海盜,也還得感謝海盜。


    因為,海盜沒把射程和摧毀能力那麽恐怖的神臂弩也賣還宋國,否則遼國隻有哭死的份。


    滄北軍叛逃後,宋軍徹底沒有了遼軍最畏懼的神臂弩,這是遼國敢暴起吞並宋國野心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尤其是遼騎敢如此囂張自信,以一比五的劣勢不但敢挑戰,還敢自信能殲滅.....


    可是,宋軍沒有根本不是人能擋得住的神臂弩,卻還是有射程威力小的也是大威脅的強弩。在這次南侵中,遼軍已經吃過這方麵的大虧,左翼遼騎很清楚宋步兵這個優勢,知道自己若妄想以手中騎弓和宋步兵玩對射,那純粹是找虐的份,不對,那純粹是找死。


    不到一千張的一石半騎弓,和怎麽也得有兩石之力鋪天蓋地射來的弩箭對抗,下場還用想?


    遼騎這個恨哪,這個氣苦無奈啊,哪敢繼續尾追王宣他們撩撥起宋步兵對射,識相地立即改向,自然是不肯死心,此戰的任務就是消滅此翼宋騎並奪得戰馬,卻是奔向宋騎外側繼續追殺,這樣隔著宋騎兵和馬群,凶狠撲過來的宋步兵就射不著了,也追不上,隻能是空有利器。


    可是,真定軍騎兵大將王宣今天注定就是遼騎的克星。


    他在逃跑中和項元鎮一起,及時把騎兵中所有使用強弓的將校和親兵抽調了出來單獨列為一隊,專門列在步兵射手保護不到的外側,盡管總共隻有一百來人,對上近千遼騎可謂是微不足道,可是這真就能掐住遼騎的命門。


    遼騎抵近能射到的時候,這些宋軍也能射到遼騎,而且人人都是身手高強的精銳力量,能遠射,也擅長躲箭防箭,盔甲防護也好,不是那麽容易被幹掉的,再不是之前的遼騎想怎麽收拾就能怎麽戲耍收拾宋騎了。遼騎可以仗著人多硬拚掉這點對手,遼軍幾乎人人會騎戰,有用不完的騎兵,是死得起騎兵,但是,這不意味著這隊遼騎就會撲上來死拚取勝。


    上去硬拚,人多,必勝,但死的卻是自己啊,這種事就不能幹了。


    遼軍是懷著南下大搶劫發大財的心思奮勇南侵的,死了,一了百了,萬事皆空,一切和自己都沒關係了,奮勇拚死有什麽意義?遼國此次就算成功占領了宋國,與自己又有什麽關係呢.....


    他們猶豫著,不肯上。


    這,就是遼國的沒落。


    遼人已沒有以前那種四處征戰侵略為國不惜死的凶狂悍勇精神,所以國再大,兵再多,軍事力量再強,卻就是幹不過實在太小的女真野人。趙廉以一隅之地微弱兵力就是能打得遼國低頭。


    這隊遼騎怕死不上去硬拚,也有足夠的不舍生忘死奮勇的理由。


    接應他們的步兵——後備騎兵,正被出擊的宋步兵大軍擋隔著,根本無法及時趕過來。他們這點人若是拚著必然死傷不會少的結果上去硬拚,剩下的那幾百人手,被絕對優勢的宋騎兵一圍,隻怕就全軍覆沒了。


    別忘了,宋騎現在有富餘的戰馬可換乘,而遼騎的戰馬已經疲憊了,比宋騎沒多少馬快的優勢。宋騎換上不那麽累的無主戰馬,還有遼軍的馬,能夠追上遼騎,最起碼能抵進射程把他們全幹掉。而他們全死光了,遼軍可以不在乎。要緊是他們的馬就落入宋軍手了。遼左翼軍就沒戰馬騎兵了,本就兵力遠弱於宋右翼軍的大軍隻怕就會慘敗,引發惡劣後果,極可能導致全軍大敗。


    有這個理由在,他們就不用怕遭到耶律餘睹怒其不舍命大戰的罪責。


    從廝殺的戰場到宋右翼軍步兵大陣不過是幾裏之距,哪夠高速奔騰的戰馬跑的。


    就在遼騎追在外側猶豫著時,王宣他們抓住這寶貴時機奔到了本部大陣這,被撲出來的步軍重兵接應了。


    遼騎隻得恨恨無奈的停止追擊,轉向去突擊報複姬文康部步兵,緩解步軍被包抄的被動。


    王宣急令將士們換乘狀態好的無主戰馬,並且從步軍這拿到強弓。


    宋軍弓弩富餘,有備用的。


    盡管是比騎弓長的步弓,騎兵用著不順手,也不習慣,在騎戰中用著也不方便,但有了強弓就彌補了射程不足的劣勢,再不用對遼騎完全被動挨打了。有人多優勢,就能壓製甚至消滅掉這邊的遼騎,取得整個右翼戰場主動。


    剩下的戰馬就丟給步軍處理了。步軍卻沒人能用上,又要參戰大戰,右翼早晚會陷入大混戰,沒工夫專門保護戰馬,就把馬從小鎮北門趕進了鎮中,讓中軍去操心。


    王宣取了強弓就急引軍反撲向遼騎,避免遼騎遊擊搞亂姬文康部甚至能瓦解掉軍心。


    至此,騎兵主將項元鎮已經自動退化為陪襯。


    沒人願意聽一個隻會帶自己掉進死亡的將軍的話。


    這些騎兵都是壞蛋,本就不是能無條件老實服從領導的良民,又不是項元鎮的部下禁軍,和項元鎮沒關係,就是為此戰,臨時接受項元鎮的訓練領導,在此戰聽用,為的是項元鎮能領導著打勝這一仗,既然項,不行,那麽這些騎兵就會不鳥項元鎮,跟能打的,也不用擔心後果。


    項元鎮大沒麵子,心中惱火之極,卻也從此戰學到了太多實戰見識,眼下隻能忍住怒火,暫時老實當陪襯,象個隻有個人勇武的猛將一樣緊跟著王宣殺過去。


    老家夥的個人武力還是很強悍的,在大戰中能找回些麵子。


    遼左翼軍騎戰沒能完成耶律餘睹的騎兵計劃,但剩下的九百左右遼騎仗著比宋騎高超的騎射能力,硬是能牽製住近三倍的騎兵對手。


    能力問題,這不是王宣能解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攻約梁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水話藍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水話藍天並收藏攻約梁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