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國的敲詐信,咳,國書,是密封的專門注明由皇帝趙佶本人親啟的。
宋朝廷接到海盜國書,心驚膽戰,各種猜測,都極想立即了解一下國書中到底寫的是什麽,但無法私拆不被皇帝發現,國書也由接了梁師成的位子當了大內總管太監也兼管大內秘諜司的譚稹第一時間接手了。
譚稹是號稱和童貫一樣雖是沒卵子太監卻不缺男兒英雄氣也通曉軍事會領兵打仗的人物,如今正得皇帝趙佶寵信。
趙佶呢,在看了國書後,頓時”瘋“了,清心修道急求盡快成仙而去仙界享受更大快樂也修不下去了,破口大罵。
痛罵海盜貪婪卑鄙無恥.......
這還遠遠不夠,氣極之下,趙佶還把國書擲在地上欲狠狠踩爛,但,腳要跺上去了,卻......又生生收住了......踩爛了就沒法照著清單完成海盜想要的了,導致的後果就最可能是在豪華安全的宮殿裏耍性子發脾氣上火憋氣的日子也沒有了。
但不踩海盜的臉一樣狠踩國書,趙佶又實在憋氣得難受。
史上靖康恥難中,金軍從宋都東京搜刮的戰利品包括1000多萬兩金、2000多萬兩銀、1000萬匹帛......包括法駕、鹵簿、車輅、冠服、法物、禮器、祭器、樂器和文物圖書等不可勝計。
在曆史知識方麵,趙嶽因為水滸傳關係唯獨對北宋末南宋初期史這段熟悉,對靖康恥很了解,活了兩世也印象深刻難忘,對金軍破東京的巨大收獲記得很清楚,電傳鍾相要鍾相製定的敲詐國書主要就是依據這個來的,但現實情況變了,這個世界的宋王朝比曆史上無疑更富裕興盛數倍,皇帝趙佶和朝中諸奸臣比曆史上更有錢,敲詐不能照搬“老黃曆”,敲詐金額自然得隨之更大,在趙嶽有意要整治教訓宋王朝這幫害慘了大漢民族的大害蟲的執念下,勒索的清單比在靖康恥承受的更沉重也更周詳,不僅要勒索光皇宮收藏以及諸賊家底,而且還要國庫儲備的銀兩銅錢、夏賦庫存的麥子小米,剛剛秋稅上繳完的大豆玉米......定要敲詐得趙佶等人慘痛到心痛得要死,讓這些人此次雖不會承受當金軍俘虜之痛之慘,不會死,但以後的日子卻難過難堪得不行,再也沒有好日子可驕谘任性作威作福肆意揮霍享受。
清單上,從皇宮大內珍藏的奇珍異寶,到金銀玉器,到法駕、車輅、冠服、法物、禮器、祭器、樂器和文物圖書,到宮內儲備的人參等各種藥材......連顯示皇家氣派的皇宮擺設,比如銅鶴燈、銅鼎、香爐等所有器物在內的東西全都要。象大晟編鍾這種國典重器更不會放過,自然在列。還有在曆史上神秘消失的“既壽永昌”傳國玉璽,趙佶朝又奇幻地在民間田地中驚現出來隨便就找到了。趙嶽可不管它是不是為證趙佶是真命天子而由趙佶和馬屁臣子心照不宣弄出來的騙世花招,也不在意玉璽到底是真是假,真假對他這種理科生來說都隻是塊石頭,有點曆史特別意義的石頭而已,但也要勒索來,沒別的用,和其它奇珍文物列在博物館供帝國人休閑參觀遊樂開眼一笑,順便收點門票彌補保養文物的花費也好啊。
氣得趙佶想發瘋的正是這種詳盡到刻薄之極的清單。
要金要銀要錢要糧也就罷了,竟然對皇宮內稍能入眼的東西都要拿走.....那可是大宋立國傳承前周和搜刮天下積累上百年才慢慢形成的珍藏啊......更過分的是天子印璽、宗廟祭祀、皇家儀仗之物也盡勒索去,連皇帝尊嚴皇家臉麵也刮得幹淨。
更可氣的是,海盜居然對皇宮內藏情況比他這個主人自己還清楚,他這個主人都不知道有的東西,海盜卻一清二楚。
不解和可笑的是,海盜還特別點名要他本人所做的那些書畫名作,既如此輕賤鄙視朕,為何還重視朕的作品?難道是把朕等同於那些卑賤的畫師匠人......
這要是答應了勒索,和破京城遭遇滅國有什麽區別?皇家顏麵何存?大宋立國法理體統和威嚴何在?
當然有區別。
東西沒了,可以再弄來。隻要人沒事,權力還在,不要臉就能繼續稱孤道寡當皇帝操縱天下萬民,仍能享受富貴。
趙嶽也不想讓宋王朝就這麽結束。
趙佶這幫人還得繼續當幾年禍害,被海盜帝國拋棄在這片土地上的上千萬各種人渣禍害才能自動清洗篩選教訓出來。
趙嶽也很清楚趙佶這幫人是何等無恥,確信搜刮幹淨宋王朝,掃盡了其臉麵,這幫人也會繼續強撐著權勢富貴。
對趙佶來說,即使在消息閉塞的深宮他也明白,眼下的形勢很明顯:不能和正凶狂氣勢正盛的海盜對著幹。
答應了勒索,海盜得到了想要的,滿足了,應該就不會滅掉大宋。
若逞強不答應?
那最可能是包括他本人性命在內什麽也沒有了。
海盜無疑絕對有這個狠勁和勢力輕易推翻宋統治。
這次海盜侵略和以往的遼國侵略不同,遷都避禍都不行。
遷都能遷哪?
逃避又能逃到哪去?
江南?
那和海盜家的後院怕是沒太大區別。
江南就在海盜眼皮子底下,水道縱橫,水上交通四通八達便利之極,海盜活動自如啊。去江南等同主動去海盜家自投羅網。
西麵就用想了。
海盜正自西而東浩浩蕩蕩而來。就算想逃往山川險固的蜀中據險以守來避難也無路可去,去,怕也是自投羅網。
北麵?
也別多想了。
海盜能短短時間內橫掃西夏這樣的馬背民族強國,以更大的聯軍實力橫掃大宋山東河北這點地域又能有什麽難的?
再說了,遼國被海盜搶得正窮得發狂,缺錢缺糧缺布匹衣裝,除了吃飯的嘴,什麽都缺,若是急眼一發狠,不惜損耗無數兵力勢力和宋國血戰也要揮數十萬重兵強行南下......朝廷卻正好避難到了北方,豈不是正好陷入遼軍兵鋒中?
沒了西軍墊底氣,趙佶也不敢再任性整治趙公廉和滄趙家族了,此時也不指望憑趙公廉的滄北軍勢力能擋住遼軍。滄北軍人手太少了,而且是剛吸納僧犯擴編的軍隊。僧眾正恨著朝廷呢,誰知道遼軍殺來,這些僧人會不會悍然反叛。
這真是內憂外患,不,是內外交困,陷入絕境,走投無路了。
惡鬥相持了幾十年的仇敵,西夏國沒了。欺壓宋國太久,霸道強橫得不行的遼國也軟了。宋國處境卻更難了......
趙佶在發泄了脾氣,恢複了些理智冷靜後,明白到了這一步自己想什麽都沒用,就得老實按海盜的來。
他一陣陣的氣虛眩暈,急火攻心,想明白了也暈倒了,在宮內一片雞飛狗跳中清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立旨:“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處龍德宮。”對聚在床前的白時中、張邦昌、童貫......文武重臣說他身體不行了,不能再承擔皇帝的重任,以後要專心修道休養身心,望眾人一如既往地效忠扶助好太子治理江山。
這當然是借口。
趙佶此時才四十左右歲,正當年富力強之年,長年累月酒色丹丸的腐蝕,身體是不那麽強健,但喜愛蹴鞠運動,身體底子也好,當個花鳥皇帝玩權術執政權還是有餘力的。這當口居然肯舍棄寶座不當皇帝了,卻是不肯背恥辱鍋史上留罵名。另外也是確實煩了沒完沒了的每天處理繁瑣枯燥的政務和辛苦,想有更多自由時間修道、寫詩作畫和享樂。
不能言之二口的最重要一項是:他太監了,正壯年,也有鳥有蛋卻不能人道了。當皇帝的滋味大大減弱。
這對趙佶的打擊是最大的,卻是無形的,外臣不知此,包括他的妃子都不大知情,卻讓趙佶頗有些心灰意冷。
然而也正是這個原因,趙佶行事也比史上同期更任性放縱。
床前諸賊不知皇帝內疾之痛,但個個老奸巨滑,很明白趙佶在這個時候突然退位的用意,和皇帝心照不宣。
果然,趙佶也說了:“太子尚且年少,也不大精通理政治國,眾卿努力協助。有什麽難決的大事也可隨時問朕。”
這話擺明了就是說太子登基了也隻是說了不算的兒皇帝,就是個頂住治國雜務的“勞工苦力”,甚至可能是隨時會廢掉換掉或‘主動’退位再讓趙佶接著當皇帝的臨時工。一切大事要事仍然是退為太上皇的趙佶說了算。關鍵官員職位自然也得仍然是趙佶信任的想用的人接著擔任,兒皇帝不能自己隨意換。軍權政權仍捏在趙佶手裏。
自己的位子仍在,權力在握,以文官之首白時中、武官之首的童貫(此時已經升任樞密使,惡了趙佶的前任文人樞密使老家夥已經削官回家自己吃自己去了)為代表的文武眾臣對趙佶之意心領神會,自然高呼聖上英明萬歲......
另外,群臣也在紛紛猜測那封所謂的海盜國書中到底說了些什麽,竟能導致趙佶氣暈了病倒了連皇帝都不願當了。
肯定是大難大噩耗。
會不會是滅國之兆啊?
皇帝趙佶都如此。諸賊也心驚心煩不已。
越是不知內情越著急上火和擔憂,都各展神通千方百計想最先從宮中打聽到內情好搶得先機最先下手......但趙佶嚴令下,皇宮把控極嚴,宮中人皆如履薄冰,一個不小心就會杖斃,這會兒誰也不敢私自泄露半點。
想泄露也不知具體情況。
那封國書隻有趙佶一人獨自看了,並且一直掌握在手中。連在身邊伺候的大內總管譚稹也幾乎一無所知。
太子趙桓,1100年生的,比趙嶽隻大一歲,此時隻是個少年,尚未大婚。
史上趙桓的正妻,美貌出眾卻剛烈不堪汙辱的仁懷皇後朱璉,被金太宗親口稱讚:“懷清履潔,得一以貞。眾醉獨醒,不屈其節。永垂軫恤。”的這位宋王朝唯一要貞節尊顏不要性命,並且果斷以自殺而死,不肯讓金國權貴睡一睡的宮妃,自然也還沒成為太子妃。
除了趙桓歲數還小的原因以外,趙桓至今沒能大婚,更沒能娶到朱璉這樣的出眾好女人,自然也是趙嶽間接影響和直接插手所造成的。
趙嶽這幾年或被動或主動攪得宋王朝驚險不斷措手不及的意外大災連連,整治得皇帝趙佶太監了,性情大變,隻顧著自己的私事私欲私痛,忽視了,也無心關照本就不喜也不關心的趙桓這樣的草包兒子的婚姻大事。
群臣也在風雲詭譎的朝局中整天陷入激烈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中,手忙腳亂,窮於應付,常常焦頭爛額,自然更不會有閑心思去關心打入冷宮一樣無人理睬而且位子搖晃隨時會倒台的太子結不結婚以及和誰結婚這種在權臣心裏視之為屁事雞毛小事上。
也不是沒有人提起並想推動太子的婚事,比如任十四年的皇太子宮僚,計無所出,保不了趙桓太子位卻顯得很君子節操忠心的曆史名人——耿南仲。
但時局動蕩不安,難明;人口悄然間也在大量流失,不明;能當皇家良配的人家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變得迅速稀少。皇子王子想結門如意親越來越不容易,真成了和史上有名的宋公主難嫁一樣的大難題,而且比公主難嫁更困難數倍。
公主難嫁是:有才能有抱負的好男兒都不願意娶了公主,從此當個不能正經當官掌權幹事業的駙馬都尉委屈自己。但對皇家來說總還有大把的能入得眼的人選可隨便挑選。
這世界的宋王朝王子皇孫難娶卻是沒幾個能入眼的少女可選的,甚至越來越變得幹脆沒得選。
身份富貴分量夠的出名好閨女都被海盜以各種手段弄走了。搶也好,拐也好,伺機下藥也好......總之堅決擄走。
就比如趙佶早先就看好的兒媳朱璉的家。
朱皇後的父親叫朱伯材,是武康軍節度使,手挽軍政大權,是駐守地方的霸主級豪門了,本人能力也可,也深得趙佶信賴,但在上次宋人大規模叛逃時卻已經舉家跑去了海盜國。朱璉兄長朱孝孫、朱孝章此時都在海盜國南軍為將,不是很出彩的人才,但幹得也行,混得也不錯。關鍵是一家人安穩踏實生活得快活輕鬆,沒當宋官那些狗屁遭遭凶險官場事。在海盜國當官,你隻要守法肯幹,就不用多憂心生存發展。
而朱璉和史上嫁為惲王妃的妹妹朱鳳英等姐妹三人,青春年少,此時還在學校無憂無慮讀書,過著二十一世紀少女才有的自由快樂嘻哈青春時光。
宋朝廷接到海盜國書,心驚膽戰,各種猜測,都極想立即了解一下國書中到底寫的是什麽,但無法私拆不被皇帝發現,國書也由接了梁師成的位子當了大內總管太監也兼管大內秘諜司的譚稹第一時間接手了。
譚稹是號稱和童貫一樣雖是沒卵子太監卻不缺男兒英雄氣也通曉軍事會領兵打仗的人物,如今正得皇帝趙佶寵信。
趙佶呢,在看了國書後,頓時”瘋“了,清心修道急求盡快成仙而去仙界享受更大快樂也修不下去了,破口大罵。
痛罵海盜貪婪卑鄙無恥.......
這還遠遠不夠,氣極之下,趙佶還把國書擲在地上欲狠狠踩爛,但,腳要跺上去了,卻......又生生收住了......踩爛了就沒法照著清單完成海盜想要的了,導致的後果就最可能是在豪華安全的宮殿裏耍性子發脾氣上火憋氣的日子也沒有了。
但不踩海盜的臉一樣狠踩國書,趙佶又實在憋氣得難受。
史上靖康恥難中,金軍從宋都東京搜刮的戰利品包括1000多萬兩金、2000多萬兩銀、1000萬匹帛......包括法駕、鹵簿、車輅、冠服、法物、禮器、祭器、樂器和文物圖書等不可勝計。
在曆史知識方麵,趙嶽因為水滸傳關係唯獨對北宋末南宋初期史這段熟悉,對靖康恥很了解,活了兩世也印象深刻難忘,對金軍破東京的巨大收獲記得很清楚,電傳鍾相要鍾相製定的敲詐國書主要就是依據這個來的,但現實情況變了,這個世界的宋王朝比曆史上無疑更富裕興盛數倍,皇帝趙佶和朝中諸奸臣比曆史上更有錢,敲詐不能照搬“老黃曆”,敲詐金額自然得隨之更大,在趙嶽有意要整治教訓宋王朝這幫害慘了大漢民族的大害蟲的執念下,勒索的清單比在靖康恥承受的更沉重也更周詳,不僅要勒索光皇宮收藏以及諸賊家底,而且還要國庫儲備的銀兩銅錢、夏賦庫存的麥子小米,剛剛秋稅上繳完的大豆玉米......定要敲詐得趙佶等人慘痛到心痛得要死,讓這些人此次雖不會承受當金軍俘虜之痛之慘,不會死,但以後的日子卻難過難堪得不行,再也沒有好日子可驕谘任性作威作福肆意揮霍享受。
清單上,從皇宮大內珍藏的奇珍異寶,到金銀玉器,到法駕、車輅、冠服、法物、禮器、祭器、樂器和文物圖書,到宮內儲備的人參等各種藥材......連顯示皇家氣派的皇宮擺設,比如銅鶴燈、銅鼎、香爐等所有器物在內的東西全都要。象大晟編鍾這種國典重器更不會放過,自然在列。還有在曆史上神秘消失的“既壽永昌”傳國玉璽,趙佶朝又奇幻地在民間田地中驚現出來隨便就找到了。趙嶽可不管它是不是為證趙佶是真命天子而由趙佶和馬屁臣子心照不宣弄出來的騙世花招,也不在意玉璽到底是真是假,真假對他這種理科生來說都隻是塊石頭,有點曆史特別意義的石頭而已,但也要勒索來,沒別的用,和其它奇珍文物列在博物館供帝國人休閑參觀遊樂開眼一笑,順便收點門票彌補保養文物的花費也好啊。
氣得趙佶想發瘋的正是這種詳盡到刻薄之極的清單。
要金要銀要錢要糧也就罷了,竟然對皇宮內稍能入眼的東西都要拿走.....那可是大宋立國傳承前周和搜刮天下積累上百年才慢慢形成的珍藏啊......更過分的是天子印璽、宗廟祭祀、皇家儀仗之物也盡勒索去,連皇帝尊嚴皇家臉麵也刮得幹淨。
更可氣的是,海盜居然對皇宮內藏情況比他這個主人自己還清楚,他這個主人都不知道有的東西,海盜卻一清二楚。
不解和可笑的是,海盜還特別點名要他本人所做的那些書畫名作,既如此輕賤鄙視朕,為何還重視朕的作品?難道是把朕等同於那些卑賤的畫師匠人......
這要是答應了勒索,和破京城遭遇滅國有什麽區別?皇家顏麵何存?大宋立國法理體統和威嚴何在?
當然有區別。
東西沒了,可以再弄來。隻要人沒事,權力還在,不要臉就能繼續稱孤道寡當皇帝操縱天下萬民,仍能享受富貴。
趙嶽也不想讓宋王朝就這麽結束。
趙佶這幫人還得繼續當幾年禍害,被海盜帝國拋棄在這片土地上的上千萬各種人渣禍害才能自動清洗篩選教訓出來。
趙嶽也很清楚趙佶這幫人是何等無恥,確信搜刮幹淨宋王朝,掃盡了其臉麵,這幫人也會繼續強撐著權勢富貴。
對趙佶來說,即使在消息閉塞的深宮他也明白,眼下的形勢很明顯:不能和正凶狂氣勢正盛的海盜對著幹。
答應了勒索,海盜得到了想要的,滿足了,應該就不會滅掉大宋。
若逞強不答應?
那最可能是包括他本人性命在內什麽也沒有了。
海盜無疑絕對有這個狠勁和勢力輕易推翻宋統治。
這次海盜侵略和以往的遼國侵略不同,遷都避禍都不行。
遷都能遷哪?
逃避又能逃到哪去?
江南?
那和海盜家的後院怕是沒太大區別。
江南就在海盜眼皮子底下,水道縱橫,水上交通四通八達便利之極,海盜活動自如啊。去江南等同主動去海盜家自投羅網。
西麵就用想了。
海盜正自西而東浩浩蕩蕩而來。就算想逃往山川險固的蜀中據險以守來避難也無路可去,去,怕也是自投羅網。
北麵?
也別多想了。
海盜能短短時間內橫掃西夏這樣的馬背民族強國,以更大的聯軍實力橫掃大宋山東河北這點地域又能有什麽難的?
再說了,遼國被海盜搶得正窮得發狂,缺錢缺糧缺布匹衣裝,除了吃飯的嘴,什麽都缺,若是急眼一發狠,不惜損耗無數兵力勢力和宋國血戰也要揮數十萬重兵強行南下......朝廷卻正好避難到了北方,豈不是正好陷入遼軍兵鋒中?
沒了西軍墊底氣,趙佶也不敢再任性整治趙公廉和滄趙家族了,此時也不指望憑趙公廉的滄北軍勢力能擋住遼軍。滄北軍人手太少了,而且是剛吸納僧犯擴編的軍隊。僧眾正恨著朝廷呢,誰知道遼軍殺來,這些僧人會不會悍然反叛。
這真是內憂外患,不,是內外交困,陷入絕境,走投無路了。
惡鬥相持了幾十年的仇敵,西夏國沒了。欺壓宋國太久,霸道強橫得不行的遼國也軟了。宋國處境卻更難了......
趙佶在發泄了脾氣,恢複了些理智冷靜後,明白到了這一步自己想什麽都沒用,就得老實按海盜的來。
他一陣陣的氣虛眩暈,急火攻心,想明白了也暈倒了,在宮內一片雞飛狗跳中清醒後第一件事就是立旨:“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處龍德宮。”對聚在床前的白時中、張邦昌、童貫......文武重臣說他身體不行了,不能再承擔皇帝的重任,以後要專心修道休養身心,望眾人一如既往地效忠扶助好太子治理江山。
這當然是借口。
趙佶此時才四十左右歲,正當年富力強之年,長年累月酒色丹丸的腐蝕,身體是不那麽強健,但喜愛蹴鞠運動,身體底子也好,當個花鳥皇帝玩權術執政權還是有餘力的。這當口居然肯舍棄寶座不當皇帝了,卻是不肯背恥辱鍋史上留罵名。另外也是確實煩了沒完沒了的每天處理繁瑣枯燥的政務和辛苦,想有更多自由時間修道、寫詩作畫和享樂。
不能言之二口的最重要一項是:他太監了,正壯年,也有鳥有蛋卻不能人道了。當皇帝的滋味大大減弱。
這對趙佶的打擊是最大的,卻是無形的,外臣不知此,包括他的妃子都不大知情,卻讓趙佶頗有些心灰意冷。
然而也正是這個原因,趙佶行事也比史上同期更任性放縱。
床前諸賊不知皇帝內疾之痛,但個個老奸巨滑,很明白趙佶在這個時候突然退位的用意,和皇帝心照不宣。
果然,趙佶也說了:“太子尚且年少,也不大精通理政治國,眾卿努力協助。有什麽難決的大事也可隨時問朕。”
這話擺明了就是說太子登基了也隻是說了不算的兒皇帝,就是個頂住治國雜務的“勞工苦力”,甚至可能是隨時會廢掉換掉或‘主動’退位再讓趙佶接著當皇帝的臨時工。一切大事要事仍然是退為太上皇的趙佶說了算。關鍵官員職位自然也得仍然是趙佶信任的想用的人接著擔任,兒皇帝不能自己隨意換。軍權政權仍捏在趙佶手裏。
自己的位子仍在,權力在握,以文官之首白時中、武官之首的童貫(此時已經升任樞密使,惡了趙佶的前任文人樞密使老家夥已經削官回家自己吃自己去了)為代表的文武眾臣對趙佶之意心領神會,自然高呼聖上英明萬歲......
另外,群臣也在紛紛猜測那封所謂的海盜國書中到底說了些什麽,竟能導致趙佶氣暈了病倒了連皇帝都不願當了。
肯定是大難大噩耗。
會不會是滅國之兆啊?
皇帝趙佶都如此。諸賊也心驚心煩不已。
越是不知內情越著急上火和擔憂,都各展神通千方百計想最先從宮中打聽到內情好搶得先機最先下手......但趙佶嚴令下,皇宮把控極嚴,宮中人皆如履薄冰,一個不小心就會杖斃,這會兒誰也不敢私自泄露半點。
想泄露也不知具體情況。
那封國書隻有趙佶一人獨自看了,並且一直掌握在手中。連在身邊伺候的大內總管譚稹也幾乎一無所知。
太子趙桓,1100年生的,比趙嶽隻大一歲,此時隻是個少年,尚未大婚。
史上趙桓的正妻,美貌出眾卻剛烈不堪汙辱的仁懷皇後朱璉,被金太宗親口稱讚:“懷清履潔,得一以貞。眾醉獨醒,不屈其節。永垂軫恤。”的這位宋王朝唯一要貞節尊顏不要性命,並且果斷以自殺而死,不肯讓金國權貴睡一睡的宮妃,自然也還沒成為太子妃。
除了趙桓歲數還小的原因以外,趙桓至今沒能大婚,更沒能娶到朱璉這樣的出眾好女人,自然也是趙嶽間接影響和直接插手所造成的。
趙嶽這幾年或被動或主動攪得宋王朝驚險不斷措手不及的意外大災連連,整治得皇帝趙佶太監了,性情大變,隻顧著自己的私事私欲私痛,忽視了,也無心關照本就不喜也不關心的趙桓這樣的草包兒子的婚姻大事。
群臣也在風雲詭譎的朝局中整天陷入激烈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中,手忙腳亂,窮於應付,常常焦頭爛額,自然更不會有閑心思去關心打入冷宮一樣無人理睬而且位子搖晃隨時會倒台的太子結不結婚以及和誰結婚這種在權臣心裏視之為屁事雞毛小事上。
也不是沒有人提起並想推動太子的婚事,比如任十四年的皇太子宮僚,計無所出,保不了趙桓太子位卻顯得很君子節操忠心的曆史名人——耿南仲。
但時局動蕩不安,難明;人口悄然間也在大量流失,不明;能當皇家良配的人家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變得迅速稀少。皇子王子想結門如意親越來越不容易,真成了和史上有名的宋公主難嫁一樣的大難題,而且比公主難嫁更困難數倍。
公主難嫁是:有才能有抱負的好男兒都不願意娶了公主,從此當個不能正經當官掌權幹事業的駙馬都尉委屈自己。但對皇家來說總還有大把的能入得眼的人選可隨便挑選。
這世界的宋王朝王子皇孫難娶卻是沒幾個能入眼的少女可選的,甚至越來越變得幹脆沒得選。
身份富貴分量夠的出名好閨女都被海盜以各種手段弄走了。搶也好,拐也好,伺機下藥也好......總之堅決擄走。
就比如趙佶早先就看好的兒媳朱璉的家。
朱皇後的父親叫朱伯材,是武康軍節度使,手挽軍政大權,是駐守地方的霸主級豪門了,本人能力也可,也深得趙佶信賴,但在上次宋人大規模叛逃時卻已經舉家跑去了海盜國。朱璉兄長朱孝孫、朱孝章此時都在海盜國南軍為將,不是很出彩的人才,但幹得也行,混得也不錯。關鍵是一家人安穩踏實生活得快活輕鬆,沒當宋官那些狗屁遭遭凶險官場事。在海盜國當官,你隻要守法肯幹,就不用多憂心生存發展。
而朱璉和史上嫁為惲王妃的妹妹朱鳳英等姐妹三人,青春年少,此時還在學校無憂無慮讀書,過著二十一世紀少女才有的自由快樂嘻哈青春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