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走的海盜大軍雷暴似一波波的歡呼呐喊傳到遼王營仍讓遼王等驚恐戰栗不已,生怕海盜翻臉突然又殺回來。
海盜再來,他們可是一點招也沒有了,
手無寸鐵,真正完全是等著被一片片屠殺砍倒輕易殺光。死得真正是窩囊委屈。
好在海盜是真的退走了,越走越遠,沒有任何回頭的跡象,最終完全消失在視野中,就象從來沒出現過一樣。
遼皇耶律延禧在控製不住的戰戰兢兢中終於長長鬆了口氣,
環顧財富一空的身邊和四野,我堂堂天朝上國之王居然象卑微小民一樣也被轉眼搶得家破財淨幾乎一無所有了?
明明是事實卻總感覺那麽不真實,就象是經曆了一場極有真實感的惡夢,疑似在夢中......
他多麽希望這真的僅僅隻是一場惡夢啊。
在海盜屠刀下僥幸沒被殺雞一樣凶殘果決宰掉的貴族、文武官僚們也慢慢吐出久憋的那口氣,砰砰亂跳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慢慢放了下來,但一回想就在眼前死掉的那些精明的豬頭同僚,那腦袋砍飛的恐怖景象仍然晃動播放在眼前。
不寒而栗。
“唉,能活著真好......海盜還真在國家戰略級大事上一如既往守信,不趁機把這全,咳咳......也不知是儒腐愚蠢,還是......”
“噓。慎言呐。嘲笑海盜,萬一被無孔不入的海盜知道了一怒殺回來,你我這腦袋隻怕......”
“是啊,海盜太凶殘詭異了。比女真野獸還可怕。危險並未除,還是不要圖嘴上一時痛快亂說的好......”
有的則脖子一梗:“怕什麽?海盜若敢再來,老子就和他拚了,無非是死戰一死而已。我輩大契丹高貴精英勇士豈懼死戰......”
對這種強往臉上貼金的不要臉家夥,官僚與貴族們不好打擊嘲笑:“你如此英勇無畏,早去幹什麽了?為啥之前不拚死捍衛.......”
那樣攻擊會顯得自己懦弱怕死不大契丹好男兒,但也不屑其表現或心中疑神疑鬼生怕營中就潛伏有海盜奸細盯上自己而根本不敢符合,於是就集體默契地不搭理那放馬後炮狂言的家夥,以冷漠無聲讓其尷尬陷入表現不成反丟人孤立。
複活了,來了精神,本想接話還繼續自吹自擂的家夥也不傻,一見自己的表現起了反作用,就識趣地訕訕閉嘴。
但從遼王到下麵的官吏遼民在心裏無不恨得咬牙切齒,痛罵海盜太貪婪無恥太凶殘強霸:搶走了牲畜財寶物資美人.......拐走俺們的婆娘孩兒......俺們以後可怎麽過(富貴享樂的)日子?淪同乞丐,哪還能有從前的風光體麵尊貴富有......
但無論怎樣,這項上人頭還在,小命總算有驚無險保住了。
有命在,一切就皆有可能,希望還在。
當務之急不是恨海盜,那一點用沒有,也不是設法趕緊調回大軍奪回一切,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要專注的是如何麵對災後的政治動蕩、權力結構大變局,大遼的政治肯定是要重新洗牌啊!連皇帝能不能坐得住位子都怕是疑問......
當然,首先要做的是竭盡全力去搶海盜弄來的大米食鹽。
眼下要吃飯,不久要過冬,隻這個殘酷現實就必須全力爭奪食物。
何況誰掌握了最多的食物,誰就有最大話語權......
這邊在罵在想什麽,趙嶽不知道,能分析猜測個大概,但不費那個腦子浪費精力,也不在乎遼方會是什麽反應.......
他腦子裏放映的是:他幼時遼人年年入滄州打草穀肆意虐殺滄州人家嬰兒隻為取樂的凶殘;是史上金軍滅宋搞的一次次血海滔天禽獸之舉和暴虐囂張......是滿清入關占領中國的同樣暴虐囂張;是民國那些自私凶殘的軍閥混戰中國人自相殘殺自己拚命削弱自己的國家民族;更是悲壯的八年抗戰及後麵列強肆意掐中國脖子的得意嘴臉和種種惡毒強霸無恥手段........
這民族恥辱與怒火殺機憋在心裏,不能在遼國這得到盡情發泄,還得留著遼王朝和金國相互殘殺,那麽憋屈了近千年的情緒就必然發泄在要滅亡的西夏頭上。
此去有惡戰要打,也有大麵積屠殺要進行......
接下來,趙嶽接管了教訓燕雲遼人的軍務。
搶完燕山府的大軍鋪天蓋地迅速西進,對雲中這邊進行更深層次的掃蕩搶掠......而幾乎完美完成了堵截任務的北軍總司令.杜壆從總指揮位置上抽出了身,和趙嶽溝通後按事前戰略計劃帶著五萬騎兵立即開拔向西,先一步奔向西夏。
說要滅夏就真的要滅。不是嘴上說說的欺騙手段。
趙老二告訴遼國此次是借道滅夏,就一定會立即做到。
就是要讓遼國,以及金宋......都看看海盜到底是如何言出必行,又是如何強大平推一切的。
看以後誰還想小視敢招惹我們。
北上遼大定府的北軍總參謀長蕭嘉穗以炮火等優勢,把駐守大定府的三萬遼軍精銳騎兵死死封堵在了城中無法衝出城混戰更無法突圍陷入單純挨打等死,在此基礎上也頗費了番心思才迫使強硬的遼北院大王蕭幹最終不得不低頭屈服。
成功收繳了大定府的遼軍武裝,在來去的路上也順便搶掠了在北邊接應遊擊隊戰果的遼人,這兩萬海盜騎兵一人多馬趕著押運著戰果興高采烈地又迅速撤回到燕雲。
至於在外苦戰搶得艱難卻仍歡的遼各路遊擊隊或快或慢都會驚聞國內噩耗,就不是海盜需要費心關心的了。
等遼軍從遙遠的北方西北方趕回來匯聚成有實力和海盜軍團一戰的大軍時,黃花菜都涼了,一切都無可挽回。
相信以蕭幹的智慧,不會讓遼遠征軍累死累活白白趕回來撲空,而是會鼓動遊擊隊匯聚實力轉入加緊搶掠富有的草原雜胡以緊急補充能致命的缺失——牲畜等資源。
出戰在外的眾多番將中不缺乏頭腦的也大有人在,也會自覺這麽幹。
畢竟,金國這遼軍能搶的已經差不多都搶過了,不能禍害的地方是根本不敢去,滯留金國再怎麽搶也沒啥大油水,而金軍太可怕,比以前更瘋狂凶殘而越來越擅長突擊截殺,遼遊擊隊抗不住這種廝殺與驚嚇,金國已不是可停留之地,隻能明智地撤離金國全力轉攻雜胡。
如何迅速有效通知到在外的遊擊隊全部調轉主攻和防禦方向,那是蕭幹等遼人需要大費腦筋頭痛的事,與海盜無關。
蕭嘉穗回來後接手了繼續屠殺遼各部落的豬頭貴族、頭人的任務,完成搶劫的掃尾工作。趙嶽騰出身子,帶著剩下的騎兵營和從馬步軍各營抽調出來的騎兵部分,總兵力共計十五萬,立即奔殺向西夏。
先走的杜壆部不是趕去進攻西夏當先鋒打頭陣,主要任務仍是堵截。
他們要一直趕到夏國西部封鎖夏王等狗急跳牆果斷棄國卷了財富軍隊和民眾西逃,而不是進攻滅夏。
這個任務很艱巨,可不是在雲中府封鎖遼人這樣輕鬆如意,所以要杜壆這樣的強將統帥親自去完成。此去的沿途也可就手追繳鑽空子成功西逃了的少數遼貴族,並搶掠遇到的雜胡部落,既是以戰養戰補充食物戰馬並繼續搶掠可攜帶的財富,也是鏟除一下離遼國東部核心統治區太遠、遼軍入冬前難以搶到的一些雜胡部落,清除部落主要頭人和一切頑固不從分子,告訴剩下的雜胡遼國和金國發生的災難,讓這些人明白麵臨的要被遼人和女真野獸共同瘋狂屠殺搶掠的可怕不久,使這些沒了抵抗不從主心骨的人在既有殺劫又有食物危機難以越冬的逼迫下不得不主動追隨海盜去夏國方向求活路。
也就是說,趙嶽才是主擔滅亡夏國的最高指揮者。
至於為什麽不用比趙嶽擅長統大軍作戰的總參謀長蕭嘉穗這種專業軍人擔任此次滅夏總指揮官,是蕭嘉穗除了收尾遼國這邊的事以外還另有更艱巨的任務。
這個以後再說。
且說趙嶽十五萬騎兵浩浩蕩蕩殺奔而去。
西夏這邊其實早已聽說了海盜要借遼國燕雲地區這通路過來專門滅亡夏國。
此事並不是秘密。
海盜大軍在搶掠燕雲時就大肆宣揚,並不隱瞞意圖。夏國在遼有不少奸細探子,總有能逃脫封鎖拚命奔回國報信的。
這是一個渠道。盡管能快馬趕回去報信的探子很少,但確實有人能提前預警夏國。
另一個渠道是,潛伏在宋西軍地盤內的奸細。
同樣潛伏在西軍地盤這活動的也有大量海盜國的間諜,素質更高,更專業,也更有超時代及時通訊等便利。這些人接到總部或分部領導的通知,以各種形式巧妙隱秘地有意在西軍地盤散播海盜國要借道燕雲滅亡夏國的大好消息。
不和遼國接壤,專門應對西夏和吐蕃的那幾部西軍無法迅速判斷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可不可靠,但主要應對雲中府遼敵的折家軍卻是有地利便利的,一偵察驚訝發現海盜居然在瘋狂搶掠遼國,遼國這也到處散播著同類消息,而且真就有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馬的大量海盜騎兵奔向了西方,看來應該真是去滅西夏了。
這個消息讓折家軍上下全體震撼了,隨後是各種各樣的情緒。
海盜這還真是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說滅誰就真去滅誰,不惜在入冬前的倉促時間內勞師費勁遠征也要完成放言。
西夏雖小卻是那麽好滅的?
西軍,甚至整個宋國曾經傾盡全力要奪領土盡量削弱西夏實力,並不奢望滅夏,卻全都失敗了,鬥了幾十年也沒個清晰結果,隻能幹瞪眼就這麽一年年耗下去,海盜應該是挺厲害,但水軍能比專業陸軍西軍強多少?國力能和大宋比嗎?
海盜是不是太小瞧咱們西軍了?
把俺們西軍當什麽啦?
僅僅是有脾氣卻沒真實力的好鬥綿羊?
自信:強大的綿羊幹不掉的對手,海狼卻就是有能力轉轉眼就收拾了?
海盜真是狂妄自信得太過分了......但......貌似人家也應該有這個自信和囂張霸道勁......大宋夠強,不是西夏小強能比的,今年卻不也被海盜說弄就差點兒直接弄垮了......
折家軍中激蕩著一種危險的情緒,
但從將主折可求到下麵的大將幕僚高參什麽的看到了機會,卻誰也沒真定心思趁海盜肆虐雲中、遼國此時正是空前虛弱無力好欺負的良機果斷出兵也殺入遼國大搶大殺一把好好痛快痛快並大發財。
顧慮重重。
說到底是包括折可求在內的折家軍主要將領忌憚海盜的凶強實力,怕招惹海盜,不敢玩趁虛而入虎口奪食的把戲。
客觀上也有不能作為的原因。
要出兵大殺大搶遼國,搞趁火打劫,這無疑是直接和遼國開戰,這種涉及兩國關係大局的大事不是權力大的地方軍閥能擅自靈活作主的事,就算太眼紅了真想趁機摻和進去狠撈一把,那也得先請示朝廷批準。到東京的遙遠距離,這一來一回的請示和審批,其間耽誤的時間就長了,怕是就算朝廷允許了,也是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另外,大宋先經曆了慘重國難,至今風波未熄,江山動搖,內地軍隊崩潰,官府混亂,整個局麵正處在剛剛展開的調整期,隻是剛剛見到點恢複平安有序的局麵,財力匱乏,國力窘困,無力,怕也無心再多生事端,尤其是和遼打大仗。
折家軍本身也有不小問題,也是剛剛經曆了將士及轄區百姓叛逃,軍心不穩,不敢輕易和遼國結深仇。
沒見膽子是所有宋文武官員中最大的,骨子裏最仇視總禍害趙莊的遼國,最想為國收複燕雲十六州,在實際上掌邊軍的自主權力也最大的文成侯趙公廉不也沒敢象以往那樣強硬膽肥地看到機會就果斷擅自展開對燕山府的趁火打劫嗎?
滄北軍叛逃損失更慘,軍力不濟又忙著接收僧犯,騰不出時間和兵力是一方麵,不敢擅自出兵禍遼怕也是趙公廉深曉此事的厲害,心中不是一般的忌憚,所以才放著能一並報複遼國和海盜兩大不共戴天仇敵的機會,老實旁觀按兵不動。
趙公廉的行為就是最好的風向標啊。
這個人無論是才華能力遠見卓識、還是氣魄膽略,還是福氣運氣都是頗有些不可思議的,跟著這樣的人幹不會錯。
滄北軍不動。那折家軍就決不能擅自輕動。
滄北軍若是動了,有了這位脖子夠硬到連朝廷和皇帝至尊都不得不忍下怒火一再寬容遷就並格外優榮著的趙公廉頂在前頭,那折家軍才可跟著動一動,但事前仍得反複觀察考慮判斷透徹了才能真跟著幹。
趁機收複燕雲,而且趁遼國極度空虛,武備可能形同虛設,不堪一擊可輕易達到目的,這種蓋世大功讓人眼紅發瘋,但萬不能衝動......
這其實是宋王朝苟且立國體製的悲哀,也是西軍已沒落再無往日膽略血勇......
海盜再來,他們可是一點招也沒有了,
手無寸鐵,真正完全是等著被一片片屠殺砍倒輕易殺光。死得真正是窩囊委屈。
好在海盜是真的退走了,越走越遠,沒有任何回頭的跡象,最終完全消失在視野中,就象從來沒出現過一樣。
遼皇耶律延禧在控製不住的戰戰兢兢中終於長長鬆了口氣,
環顧財富一空的身邊和四野,我堂堂天朝上國之王居然象卑微小民一樣也被轉眼搶得家破財淨幾乎一無所有了?
明明是事實卻總感覺那麽不真實,就象是經曆了一場極有真實感的惡夢,疑似在夢中......
他多麽希望這真的僅僅隻是一場惡夢啊。
在海盜屠刀下僥幸沒被殺雞一樣凶殘果決宰掉的貴族、文武官僚們也慢慢吐出久憋的那口氣,砰砰亂跳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慢慢放了下來,但一回想就在眼前死掉的那些精明的豬頭同僚,那腦袋砍飛的恐怖景象仍然晃動播放在眼前。
不寒而栗。
“唉,能活著真好......海盜還真在國家戰略級大事上一如既往守信,不趁機把這全,咳咳......也不知是儒腐愚蠢,還是......”
“噓。慎言呐。嘲笑海盜,萬一被無孔不入的海盜知道了一怒殺回來,你我這腦袋隻怕......”
“是啊,海盜太凶殘詭異了。比女真野獸還可怕。危險並未除,還是不要圖嘴上一時痛快亂說的好......”
有的則脖子一梗:“怕什麽?海盜若敢再來,老子就和他拚了,無非是死戰一死而已。我輩大契丹高貴精英勇士豈懼死戰......”
對這種強往臉上貼金的不要臉家夥,官僚與貴族們不好打擊嘲笑:“你如此英勇無畏,早去幹什麽了?為啥之前不拚死捍衛.......”
那樣攻擊會顯得自己懦弱怕死不大契丹好男兒,但也不屑其表現或心中疑神疑鬼生怕營中就潛伏有海盜奸細盯上自己而根本不敢符合,於是就集體默契地不搭理那放馬後炮狂言的家夥,以冷漠無聲讓其尷尬陷入表現不成反丟人孤立。
複活了,來了精神,本想接話還繼續自吹自擂的家夥也不傻,一見自己的表現起了反作用,就識趣地訕訕閉嘴。
但從遼王到下麵的官吏遼民在心裏無不恨得咬牙切齒,痛罵海盜太貪婪無恥太凶殘強霸:搶走了牲畜財寶物資美人.......拐走俺們的婆娘孩兒......俺們以後可怎麽過(富貴享樂的)日子?淪同乞丐,哪還能有從前的風光體麵尊貴富有......
但無論怎樣,這項上人頭還在,小命總算有驚無險保住了。
有命在,一切就皆有可能,希望還在。
當務之急不是恨海盜,那一點用沒有,也不是設法趕緊調回大軍奪回一切,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要專注的是如何麵對災後的政治動蕩、權力結構大變局,大遼的政治肯定是要重新洗牌啊!連皇帝能不能坐得住位子都怕是疑問......
當然,首先要做的是竭盡全力去搶海盜弄來的大米食鹽。
眼下要吃飯,不久要過冬,隻這個殘酷現實就必須全力爭奪食物。
何況誰掌握了最多的食物,誰就有最大話語權......
這邊在罵在想什麽,趙嶽不知道,能分析猜測個大概,但不費那個腦子浪費精力,也不在乎遼方會是什麽反應.......
他腦子裏放映的是:他幼時遼人年年入滄州打草穀肆意虐殺滄州人家嬰兒隻為取樂的凶殘;是史上金軍滅宋搞的一次次血海滔天禽獸之舉和暴虐囂張......是滿清入關占領中國的同樣暴虐囂張;是民國那些自私凶殘的軍閥混戰中國人自相殘殺自己拚命削弱自己的國家民族;更是悲壯的八年抗戰及後麵列強肆意掐中國脖子的得意嘴臉和種種惡毒強霸無恥手段........
這民族恥辱與怒火殺機憋在心裏,不能在遼國這得到盡情發泄,還得留著遼王朝和金國相互殘殺,那麽憋屈了近千年的情緒就必然發泄在要滅亡的西夏頭上。
此去有惡戰要打,也有大麵積屠殺要進行......
接下來,趙嶽接管了教訓燕雲遼人的軍務。
搶完燕山府的大軍鋪天蓋地迅速西進,對雲中這邊進行更深層次的掃蕩搶掠......而幾乎完美完成了堵截任務的北軍總司令.杜壆從總指揮位置上抽出了身,和趙嶽溝通後按事前戰略計劃帶著五萬騎兵立即開拔向西,先一步奔向西夏。
說要滅夏就真的要滅。不是嘴上說說的欺騙手段。
趙老二告訴遼國此次是借道滅夏,就一定會立即做到。
就是要讓遼國,以及金宋......都看看海盜到底是如何言出必行,又是如何強大平推一切的。
看以後誰還想小視敢招惹我們。
北上遼大定府的北軍總參謀長蕭嘉穗以炮火等優勢,把駐守大定府的三萬遼軍精銳騎兵死死封堵在了城中無法衝出城混戰更無法突圍陷入單純挨打等死,在此基礎上也頗費了番心思才迫使強硬的遼北院大王蕭幹最終不得不低頭屈服。
成功收繳了大定府的遼軍武裝,在來去的路上也順便搶掠了在北邊接應遊擊隊戰果的遼人,這兩萬海盜騎兵一人多馬趕著押運著戰果興高采烈地又迅速撤回到燕雲。
至於在外苦戰搶得艱難卻仍歡的遼各路遊擊隊或快或慢都會驚聞國內噩耗,就不是海盜需要費心關心的了。
等遼軍從遙遠的北方西北方趕回來匯聚成有實力和海盜軍團一戰的大軍時,黃花菜都涼了,一切都無可挽回。
相信以蕭幹的智慧,不會讓遼遠征軍累死累活白白趕回來撲空,而是會鼓動遊擊隊匯聚實力轉入加緊搶掠富有的草原雜胡以緊急補充能致命的缺失——牲畜等資源。
出戰在外的眾多番將中不缺乏頭腦的也大有人在,也會自覺這麽幹。
畢竟,金國這遼軍能搶的已經差不多都搶過了,不能禍害的地方是根本不敢去,滯留金國再怎麽搶也沒啥大油水,而金軍太可怕,比以前更瘋狂凶殘而越來越擅長突擊截殺,遼遊擊隊抗不住這種廝殺與驚嚇,金國已不是可停留之地,隻能明智地撤離金國全力轉攻雜胡。
如何迅速有效通知到在外的遊擊隊全部調轉主攻和防禦方向,那是蕭幹等遼人需要大費腦筋頭痛的事,與海盜無關。
蕭嘉穗回來後接手了繼續屠殺遼各部落的豬頭貴族、頭人的任務,完成搶劫的掃尾工作。趙嶽騰出身子,帶著剩下的騎兵營和從馬步軍各營抽調出來的騎兵部分,總兵力共計十五萬,立即奔殺向西夏。
先走的杜壆部不是趕去進攻西夏當先鋒打頭陣,主要任務仍是堵截。
他們要一直趕到夏國西部封鎖夏王等狗急跳牆果斷棄國卷了財富軍隊和民眾西逃,而不是進攻滅夏。
這個任務很艱巨,可不是在雲中府封鎖遼人這樣輕鬆如意,所以要杜壆這樣的強將統帥親自去完成。此去的沿途也可就手追繳鑽空子成功西逃了的少數遼貴族,並搶掠遇到的雜胡部落,既是以戰養戰補充食物戰馬並繼續搶掠可攜帶的財富,也是鏟除一下離遼國東部核心統治區太遠、遼軍入冬前難以搶到的一些雜胡部落,清除部落主要頭人和一切頑固不從分子,告訴剩下的雜胡遼國和金國發生的災難,讓這些人明白麵臨的要被遼人和女真野獸共同瘋狂屠殺搶掠的可怕不久,使這些沒了抵抗不從主心骨的人在既有殺劫又有食物危機難以越冬的逼迫下不得不主動追隨海盜去夏國方向求活路。
也就是說,趙嶽才是主擔滅亡夏國的最高指揮者。
至於為什麽不用比趙嶽擅長統大軍作戰的總參謀長蕭嘉穗這種專業軍人擔任此次滅夏總指揮官,是蕭嘉穗除了收尾遼國這邊的事以外還另有更艱巨的任務。
這個以後再說。
且說趙嶽十五萬騎兵浩浩蕩蕩殺奔而去。
西夏這邊其實早已聽說了海盜要借遼國燕雲地區這通路過來專門滅亡夏國。
此事並不是秘密。
海盜大軍在搶掠燕雲時就大肆宣揚,並不隱瞞意圖。夏國在遼有不少奸細探子,總有能逃脫封鎖拚命奔回國報信的。
這是一個渠道。盡管能快馬趕回去報信的探子很少,但確實有人能提前預警夏國。
另一個渠道是,潛伏在宋西軍地盤內的奸細。
同樣潛伏在西軍地盤這活動的也有大量海盜國的間諜,素質更高,更專業,也更有超時代及時通訊等便利。這些人接到總部或分部領導的通知,以各種形式巧妙隱秘地有意在西軍地盤散播海盜國要借道燕雲滅亡夏國的大好消息。
不和遼國接壤,專門應對西夏和吐蕃的那幾部西軍無法迅速判斷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可不可靠,但主要應對雲中府遼敵的折家軍卻是有地利便利的,一偵察驚訝發現海盜居然在瘋狂搶掠遼國,遼國這也到處散播著同類消息,而且真就有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馬的大量海盜騎兵奔向了西方,看來應該真是去滅西夏了。
這個消息讓折家軍上下全體震撼了,隨後是各種各樣的情緒。
海盜這還真是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說滅誰就真去滅誰,不惜在入冬前的倉促時間內勞師費勁遠征也要完成放言。
西夏雖小卻是那麽好滅的?
西軍,甚至整個宋國曾經傾盡全力要奪領土盡量削弱西夏實力,並不奢望滅夏,卻全都失敗了,鬥了幾十年也沒個清晰結果,隻能幹瞪眼就這麽一年年耗下去,海盜應該是挺厲害,但水軍能比專業陸軍西軍強多少?國力能和大宋比嗎?
海盜是不是太小瞧咱們西軍了?
把俺們西軍當什麽啦?
僅僅是有脾氣卻沒真實力的好鬥綿羊?
自信:強大的綿羊幹不掉的對手,海狼卻就是有能力轉轉眼就收拾了?
海盜真是狂妄自信得太過分了......但......貌似人家也應該有這個自信和囂張霸道勁......大宋夠強,不是西夏小強能比的,今年卻不也被海盜說弄就差點兒直接弄垮了......
折家軍中激蕩著一種危險的情緒,
但從將主折可求到下麵的大將幕僚高參什麽的看到了機會,卻誰也沒真定心思趁海盜肆虐雲中、遼國此時正是空前虛弱無力好欺負的良機果斷出兵也殺入遼國大搶大殺一把好好痛快痛快並大發財。
顧慮重重。
說到底是包括折可求在內的折家軍主要將領忌憚海盜的凶強實力,怕招惹海盜,不敢玩趁虛而入虎口奪食的把戲。
客觀上也有不能作為的原因。
要出兵大殺大搶遼國,搞趁火打劫,這無疑是直接和遼國開戰,這種涉及兩國關係大局的大事不是權力大的地方軍閥能擅自靈活作主的事,就算太眼紅了真想趁機摻和進去狠撈一把,那也得先請示朝廷批準。到東京的遙遠距離,這一來一回的請示和審批,其間耽誤的時間就長了,怕是就算朝廷允許了,也是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另外,大宋先經曆了慘重國難,至今風波未熄,江山動搖,內地軍隊崩潰,官府混亂,整個局麵正處在剛剛展開的調整期,隻是剛剛見到點恢複平安有序的局麵,財力匱乏,國力窘困,無力,怕也無心再多生事端,尤其是和遼打大仗。
折家軍本身也有不小問題,也是剛剛經曆了將士及轄區百姓叛逃,軍心不穩,不敢輕易和遼國結深仇。
沒見膽子是所有宋文武官員中最大的,骨子裏最仇視總禍害趙莊的遼國,最想為國收複燕雲十六州,在實際上掌邊軍的自主權力也最大的文成侯趙公廉不也沒敢象以往那樣強硬膽肥地看到機會就果斷擅自展開對燕山府的趁火打劫嗎?
滄北軍叛逃損失更慘,軍力不濟又忙著接收僧犯,騰不出時間和兵力是一方麵,不敢擅自出兵禍遼怕也是趙公廉深曉此事的厲害,心中不是一般的忌憚,所以才放著能一並報複遼國和海盜兩大不共戴天仇敵的機會,老實旁觀按兵不動。
趙公廉的行為就是最好的風向標啊。
這個人無論是才華能力遠見卓識、還是氣魄膽略,還是福氣運氣都是頗有些不可思議的,跟著這樣的人幹不會錯。
滄北軍不動。那折家軍就決不能擅自輕動。
滄北軍若是動了,有了這位脖子夠硬到連朝廷和皇帝至尊都不得不忍下怒火一再寬容遷就並格外優榮著的趙公廉頂在前頭,那折家軍才可跟著動一動,但事前仍得反複觀察考慮判斷透徹了才能真跟著幹。
趁機收複燕雲,而且趁遼國極度空虛,武備可能形同虛設,不堪一擊可輕易達到目的,這種蓋世大功讓人眼紅發瘋,但萬不能衝動......
這其實是宋王朝苟且立國體製的悲哀,也是西軍已沒落再無往日膽略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