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隴西李家做得太過卑鄙無恥、連最基本的人性、道德都不顧了。
當然李世民也告誡李元景,以後不管出了什麽事情,都要稟報給他,由他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議之後再決定,絕不能再像這次這樣,一聲不吭就扣了李浩然七人,派孫思邈、薛仁貴前往李家要人。
李世民問李元景,疫病已經被防控住了,他的那些工廠是不是能開業了。
李世民可是知道李元景的這些工廠利潤巨大,停產一天,就損失很多,現在不管國庫還是內帑都很拮據,急需要錢。
李元景告訴李世民,他明天就讓裴寂通知各個廠長、經理,開工生產。
李世民告訴李元景,原本他曾經決定在中秋節的時候,組織一次詩會,但現在疫情防控剛剛結束,又出了隴西李家扣留春綺三人之事。
更重要的是,根據京兆府以及各地州府的稟報,這幾天各地的蝗蟲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發,而以前李世民曾經計劃在中秋詩會的時候,把李元景寫的那些詩詞、曲普抄寫出來,傳播出去,讓大唐民眾欣賞,推動大唐文化發展、繁榮。
但因為時間太緊,防控疫情又耽擱了,所以都沒有抄出來多少本,因此他決定把中秋詩會改為重陽詩會。
李元景有點納悶,李世民派李世武把自己召進宮中,這麽囉囉嗦嗦地告訴自己這些事情,似乎沒什麽用啊:
該發生的事情都發生了,該處理的也都處理了,不是李世民想自己了,所以找自己來說說話的吧?
李世民有這麽想自己、這麽閑嗎?
李世民說的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蝗蟲大規模爆發了。
而這一點,李元景能做的,也早就教人們做了:
炸蝗蟲吃、鼓勵人們喂養雞鴨吃蝗蟲等方法。
正是因為這些措施,原本蝗蟲早就該爆發了,但許多地方的蝗蟲還沒大規模爆發,就被民眾們炸著吃、放雞、鴨、鵝吃,吃敗了。
前些時,甚至出現了有些地方捉蝗蟲的人比蝗蟲都多,許多人盼著多來一些蝗蟲,好讓他們捉回家炸著吃的笑話。
現在蝗蟲大規模爆發了,李元景也沒有別的辦法了,這不是後世,可以用飛機噴灑農藥把蝗蟲毒死,在大唐,隻能靠人工捉、消滅、放雞鴨吃等方法。
說了一會兒話之後,李世民神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問李元景製作的那火繩槍是怎麽回事。
以前李元景給李世民眾人說過,他將研製一些厲害的武器,用那武器很容易就能滅了突厥、吐蕃、高句麗。
這次薛仁貴帶著他的三百金吾衛前往隴西李家,一排火槍發射、一陣炸藥包爆炸,就嚇蒙了隴西李家。
隴西李家,千年士族,強大無比,目空一切,可李元景憑一百條火繩槍就嚇住了他們,李世民眾人想象不到這火槍到底怎樣厲害。
李元景聽了,就向李世民眾人講述了這火繩槍是怎麽回事。
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眾人聽了,全都很是震驚。
然後李世民告訴李元景,邊關派了一位名叫蘇烈的遊擊將軍前來稟報,說突厥打秋風已經開始,他們陸陸續續已經來了好幾波人,邊關一些農莊受到了他們的攻擊,甚至有一波還攻擊了一座縣城。
雖然截止目前,前來大唐邊關打秋風的隻是小股人馬,縣城也沒有被攻破,但突厥打秋風既然已經開始,很快就會有大批突厥兵士前來燒殺搶掠。
而李元景聽李世民說,邊關派來了一位名叫蘇烈的遊擊將軍,前來稟報突厥打秋風之事後,他被震驚得騰地站了起來:
蘇、蘇烈?
曾經的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烈蘇定方?
蘇定方可是大唐初年最有名的將領,其名聲、功績決不在薛仁貴之下。
蘇定方生於六零零年,冀州武邑縣人,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裏。
後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敗東.突.厥立下大功。
蘇定方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此後,蘇定方曆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
後世的李元景對蘇定方非常崇拜,現在驀然聽到他的消息,李元景怎麽不震驚?
李世民眾人看李元景聽李世民說到邊關派了一位名叫蘇烈的遊擊將軍前來稟報,說突厥打秋風已經開始,李元景如此震驚,他們都以為李元景是聽到了突厥來打秋風才如此震驚,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到,李元景是因為聽到了蘇定方的名字才這麽震驚的。
李元景震驚得站了起來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反應不該這麽大,他就趕緊告訴李世民眾人,他聽說突厥已經來打秋風了,很是震驚。
因為他製作的對付突厥的火槍等還沒有製作出來多少,突厥這麽早就來打秋風,憑他現在製作的火繩槍和炸藥包,暫時還抵擋不住突厥的襲擊。
李世民眾人看李元景對突厥打秋風如此關注,如此為大唐著想,除了長孫無忌,別人都很感動:
李元景現在僅僅隻是一個十四歲、無職務權的空頭小王爺,卻能如此為李世民、為大唐朝廷和百姓著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李世民問李元景,他的這火槍製作出來了多少,能不能拿到邊關抵禦突厥的打秋風。
千百年來,曆朝曆代都沒有辦法抵禦突厥的這打秋風。
突厥被稱為馬上的民族,突厥之人從小就能騎馬奔馳,幾乎每一個突厥人都是一個弓馬嫻熟的騎兵。
他們騎著馬速度極快,每到秋天,秋收之後,他們就會前來大唐打秋風。
他們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給邊疆民眾造成了嚴重的災難。
當然李世民也告誡李元景,以後不管出了什麽事情,都要稟報給他,由他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商議之後再決定,絕不能再像這次這樣,一聲不吭就扣了李浩然七人,派孫思邈、薛仁貴前往李家要人。
李世民問李元景,疫病已經被防控住了,他的那些工廠是不是能開業了。
李世民可是知道李元景的這些工廠利潤巨大,停產一天,就損失很多,現在不管國庫還是內帑都很拮據,急需要錢。
李元景告訴李世民,他明天就讓裴寂通知各個廠長、經理,開工生產。
李世民告訴李元景,原本他曾經決定在中秋節的時候,組織一次詩會,但現在疫情防控剛剛結束,又出了隴西李家扣留春綺三人之事。
更重要的是,根據京兆府以及各地州府的稟報,這幾天各地的蝗蟲出現了大規模的爆發,而以前李世民曾經計劃在中秋詩會的時候,把李元景寫的那些詩詞、曲普抄寫出來,傳播出去,讓大唐民眾欣賞,推動大唐文化發展、繁榮。
但因為時間太緊,防控疫情又耽擱了,所以都沒有抄出來多少本,因此他決定把中秋詩會改為重陽詩會。
李元景有點納悶,李世民派李世武把自己召進宮中,這麽囉囉嗦嗦地告訴自己這些事情,似乎沒什麽用啊:
該發生的事情都發生了,該處理的也都處理了,不是李世民想自己了,所以找自己來說說話的吧?
李世民有這麽想自己、這麽閑嗎?
李世民說的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蝗蟲大規模爆發了。
而這一點,李元景能做的,也早就教人們做了:
炸蝗蟲吃、鼓勵人們喂養雞鴨吃蝗蟲等方法。
正是因為這些措施,原本蝗蟲早就該爆發了,但許多地方的蝗蟲還沒大規模爆發,就被民眾們炸著吃、放雞、鴨、鵝吃,吃敗了。
前些時,甚至出現了有些地方捉蝗蟲的人比蝗蟲都多,許多人盼著多來一些蝗蟲,好讓他們捉回家炸著吃的笑話。
現在蝗蟲大規模爆發了,李元景也沒有別的辦法了,這不是後世,可以用飛機噴灑農藥把蝗蟲毒死,在大唐,隻能靠人工捉、消滅、放雞鴨吃等方法。
說了一會兒話之後,李世民神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問李元景製作的那火繩槍是怎麽回事。
以前李元景給李世民眾人說過,他將研製一些厲害的武器,用那武器很容易就能滅了突厥、吐蕃、高句麗。
這次薛仁貴帶著他的三百金吾衛前往隴西李家,一排火槍發射、一陣炸藥包爆炸,就嚇蒙了隴西李家。
隴西李家,千年士族,強大無比,目空一切,可李元景憑一百條火繩槍就嚇住了他們,李世民眾人想象不到這火槍到底怎樣厲害。
李元景聽了,就向李世民眾人講述了這火繩槍是怎麽回事。
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眾人聽了,全都很是震驚。
然後李世民告訴李元景,邊關派了一位名叫蘇烈的遊擊將軍前來稟報,說突厥打秋風已經開始,他們陸陸續續已經來了好幾波人,邊關一些農莊受到了他們的攻擊,甚至有一波還攻擊了一座縣城。
雖然截止目前,前來大唐邊關打秋風的隻是小股人馬,縣城也沒有被攻破,但突厥打秋風既然已經開始,很快就會有大批突厥兵士前來燒殺搶掠。
而李元景聽李世民說,邊關派來了一位名叫蘇烈的遊擊將軍,前來稟報突厥打秋風之事後,他被震驚得騰地站了起來:
蘇、蘇烈?
曾經的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烈蘇定方?
蘇定方可是大唐初年最有名的將領,其名聲、功績決不在薛仁貴之下。
蘇定方生於六零零年,冀州武邑縣人,少年時便以驍勇善戰及氣魄驚人聞名,曾隨父征討叛賊,安定鄉裏。
後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蘇定方率兩百名騎兵先登陷陣,攻破了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敗東.突.厥立下大功。
蘇定方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此後,蘇定方曆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
後世的李元景對蘇定方非常崇拜,現在驀然聽到他的消息,李元景怎麽不震驚?
李世民眾人看李元景聽李世民說到邊關派了一位名叫蘇烈的遊擊將軍前來稟報,說突厥打秋風已經開始,李元景如此震驚,他們都以為李元景是聽到了突厥來打秋風才如此震驚,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到,李元景是因為聽到了蘇定方的名字才這麽震驚的。
李元景震驚得站了起來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反應不該這麽大,他就趕緊告訴李世民眾人,他聽說突厥已經來打秋風了,很是震驚。
因為他製作的對付突厥的火槍等還沒有製作出來多少,突厥這麽早就來打秋風,憑他現在製作的火繩槍和炸藥包,暫時還抵擋不住突厥的襲擊。
李世民眾人看李元景對突厥打秋風如此關注,如此為大唐著想,除了長孫無忌,別人都很感動:
李元景現在僅僅隻是一個十四歲、無職務權的空頭小王爺,卻能如此為李世民、為大唐朝廷和百姓著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李世民問李元景,他的這火槍製作出來了多少,能不能拿到邊關抵禦突厥的打秋風。
千百年來,曆朝曆代都沒有辦法抵禦突厥的這打秋風。
突厥被稱為馬上的民族,突厥之人從小就能騎馬奔馳,幾乎每一個突厥人都是一個弓馬嫻熟的騎兵。
他們騎著馬速度極快,每到秋天,秋收之後,他們就會前來大唐打秋風。
他們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給邊疆民眾造成了嚴重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