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歐洲人又研製出了擊發槍、後裝槍、自動槍……
現在,李元景還沒有能力和條件製作燧發槍,以及更先進的擊發槍、後裝槍、自動槍,他隻能製作火繩槍。
火繩槍比火銑更先進了一步,它首次應用機械原理設計了專門的槍機,全槍由槍管、槍托和火繩槍機組成。
李元景之所以暫時製作不出來燧發槍、擊發槍,其中最重要的的一個原因是,他現在製作不出來冷鍛槍管、自然也不能在槍管內部刻出膛線,也製作不出來長圓形彈丸,所以不能製作燧發槍、擊發槍。
即使製作出來了燧發槍、擊發槍,槍管也承受不住發射子彈時巨大的壓力,所以很容易發生炸膛,傷到射擊的士兵。
所謂冷鍛,就是用鑽頭鑽出槍管,而不是澆鑄模具,在流水線上生產。
澆鑄模具方法製作出來的槍管,精準度和韌性都達不到要求,很容易發生炸膛。
而現在,李元景根本沒有電力、機器冷鍛,用鑽頭鑽出槍管,現在他連煉鐵爐子還沒有建起來,連澆鑄的槍管也澆鑄不出來,現在他隻能讓趙大富等鐵匠們用最原始的方法,打造槍管。
所以,現在他隻能製作火繩槍。
畢竟火繩槍火藥的衝擊力小,隻要打造的槍管夠厚、堅硬,輕易就炸不了膛。
李元景畫出的是十五世紀,歐洲人發明的用火繩槍機點火發射的前裝槍圖紙,這種槍比火銑先進許多,在現有的條件下,李元景隻能製作出來這種火槍。
畫出了圖紙,已經很晚了,李元景準備第二天再拿給趙大富眾人看,給他們講解,讓他們製作。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景就起來,他先把莫文信、李元安、趙大富、屈方義眾人召集過來,把所要製作的這火繩槍的製作方法、功用、威力等向眾人講述了一遍。
眾人聽了之後,全都無比震驚:
如果這火繩槍,真的有李元景說的那樣強大、了不起的威力,那就真的太了不起了!
現在,眾人對李元景全都無比崇拜、敬佩,雖然眾人無法想象李元景所說的火繩槍有這麽大的威力,但既然李元景這樣說了,眾人也全都相信。
李元景一番指導之後,交代莫文信、李元安要抓緊製作火藥,和這火繩槍,然後他讓人通知裴寂、以及李承乾、李麗質等皇子皇女,以及程處嗣、杜荷等大臣子女,前來趙王府,他將帶眾人前往新豐縣、藍田縣觀看玻璃廠、煉鐵廠建廠的情況。
眾人很快就全都到來了,李元景命人帶了一些火藥、炸藥包,然後他帶著裴寂、裴淑貞、孫思邈、馬周、薛仁貴十二人,莫文信、以及李承乾、李麗質眾人,前往新豐縣、藍田縣。
原本玻璃廠和煉鐵廠兩個廠是由蜀王李恪、楚王李祐負責的,李元景去觀看,沒有必要把他生意的所有廠長、經理,以及馬周、孫思邈、薛仁貴眾人全都帶去,但李元景帶著這些人有他的小心思和目的:
馬周、孫思邈、薛仁貴都是大唐最了不起的人才,雖然現在,他收馬周做了趙王府的門客,孫思邈自認是他的徒弟、薛仁貴十二人成了他的結拜兄弟,但李元景知道這些人全都如此了不起,他們之所以心甘情願呆在趙王府,做他的小弟,是因為他們非常崇拜自己,認為自己非常有能力、非常了不起。
而如果他們哪一天發現自己其實非常平庸、並沒有什麽能力,那他們很可能不但不再崇拜自己、願意追隨自己,甚至還會看不起自己。
所以李元景要在最能展示自己才能的這些地方,讓他們看看,讓他們崇拜自己、佩服自己,那樣他們就能心甘情願地追隨自己。
有大唐最了不起的宰相、醫生、大將軍追隨自己,那自己在大唐就能活得很安穩。
而自己帶著李承乾、李麗質等所有的廠長、經理,則是為了讓他們見識科學技術的強大威力,培養他們科學的理念、思想,從而相信科學、用科學的知識、方法統治、管理大唐,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使大唐迅速變得強大、富裕,人民能過上幸福、安定、富足的生活。
要知道未來的大唐,可是要由李承乾、李麗質等皇子、皇女,以及程處嗣等大臣子女們統治、管理的,把他們培養出來了,那就相當於為大唐培養出了一代傑出的接班人。
現在已經是八月初了,但因為是大旱天,所以天依然很熱。
走在路上,李元景看到路兩邊的莊稼大多都旱死了,即使沒有旱死的,也沒有結出多少糧食。
李元景心中很是憂慮。
而更令李元景憂慮的是,京城外邊,到處都是蝗蟲,一場蝗災在所難免。
而令李元景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道路兩邊的田野裏,有無數的百姓——老人、孩子都在捉蝗蟲,空氣中飄蕩著炸蝗蟲的香味,而許多的雞鴨也在野地裏捕捉蝗蟲。
馬周告訴李元景,因為李元景教會人們炸蝗蟲吃,所以,整個大唐,每天都有無數的百姓,捉無數的蝗蟲炸著吃。
再加上李元景鼓勵人們喂養雞鴨,朝廷禁止人們在蝗災消失之前宰殺雞鴨吃,雞鴨也吃了無數蝗蟲,所以蝗災被人們消除了十之七八。
如果不是李元景教人們吃蝗蟲、鼓勵人們喂養雞鴨吃蝗蟲,那也許蝗蟲早就泛濫成災,把莊稼都吃光了。
百姓炸蝗蟲吃,不但節省了糧食,蝗蟲還非常美味,有營養,吃了令百姓的身體非常強壯。
而雞鴨吃蝗蟲,節省了喂養雞鴨的糧食,等雞鴨長大了可以下蛋,雞鴨本身又是很好的肉食,一舉多得。
馬周還告訴李元景,捉蝗蟲的之所以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就是因為年輕力壯人都去李元景的工廠幹活,掙錢去了,所以很少有年輕力壯之人出來捉蝗蟲。
不過現在蝗蟲很多,一家根本不需要很很多人出來捉蝗蟲,隻要幾個老人、孩子捉一會兒,就夠一家人吃了。
現在,李元景還沒有能力和條件製作燧發槍,以及更先進的擊發槍、後裝槍、自動槍,他隻能製作火繩槍。
火繩槍比火銑更先進了一步,它首次應用機械原理設計了專門的槍機,全槍由槍管、槍托和火繩槍機組成。
李元景之所以暫時製作不出來燧發槍、擊發槍,其中最重要的的一個原因是,他現在製作不出來冷鍛槍管、自然也不能在槍管內部刻出膛線,也製作不出來長圓形彈丸,所以不能製作燧發槍、擊發槍。
即使製作出來了燧發槍、擊發槍,槍管也承受不住發射子彈時巨大的壓力,所以很容易發生炸膛,傷到射擊的士兵。
所謂冷鍛,就是用鑽頭鑽出槍管,而不是澆鑄模具,在流水線上生產。
澆鑄模具方法製作出來的槍管,精準度和韌性都達不到要求,很容易發生炸膛。
而現在,李元景根本沒有電力、機器冷鍛,用鑽頭鑽出槍管,現在他連煉鐵爐子還沒有建起來,連澆鑄的槍管也澆鑄不出來,現在他隻能讓趙大富等鐵匠們用最原始的方法,打造槍管。
所以,現在他隻能製作火繩槍。
畢竟火繩槍火藥的衝擊力小,隻要打造的槍管夠厚、堅硬,輕易就炸不了膛。
李元景畫出的是十五世紀,歐洲人發明的用火繩槍機點火發射的前裝槍圖紙,這種槍比火銑先進許多,在現有的條件下,李元景隻能製作出來這種火槍。
畫出了圖紙,已經很晚了,李元景準備第二天再拿給趙大富眾人看,給他們講解,讓他們製作。
第二天一大早,李元景就起來,他先把莫文信、李元安、趙大富、屈方義眾人召集過來,把所要製作的這火繩槍的製作方法、功用、威力等向眾人講述了一遍。
眾人聽了之後,全都無比震驚:
如果這火繩槍,真的有李元景說的那樣強大、了不起的威力,那就真的太了不起了!
現在,眾人對李元景全都無比崇拜、敬佩,雖然眾人無法想象李元景所說的火繩槍有這麽大的威力,但既然李元景這樣說了,眾人也全都相信。
李元景一番指導之後,交代莫文信、李元安要抓緊製作火藥,和這火繩槍,然後他讓人通知裴寂、以及李承乾、李麗質等皇子皇女,以及程處嗣、杜荷等大臣子女,前來趙王府,他將帶眾人前往新豐縣、藍田縣觀看玻璃廠、煉鐵廠建廠的情況。
眾人很快就全都到來了,李元景命人帶了一些火藥、炸藥包,然後他帶著裴寂、裴淑貞、孫思邈、馬周、薛仁貴十二人,莫文信、以及李承乾、李麗質眾人,前往新豐縣、藍田縣。
原本玻璃廠和煉鐵廠兩個廠是由蜀王李恪、楚王李祐負責的,李元景去觀看,沒有必要把他生意的所有廠長、經理,以及馬周、孫思邈、薛仁貴眾人全都帶去,但李元景帶著這些人有他的小心思和目的:
馬周、孫思邈、薛仁貴都是大唐最了不起的人才,雖然現在,他收馬周做了趙王府的門客,孫思邈自認是他的徒弟、薛仁貴十二人成了他的結拜兄弟,但李元景知道這些人全都如此了不起,他們之所以心甘情願呆在趙王府,做他的小弟,是因為他們非常崇拜自己,認為自己非常有能力、非常了不起。
而如果他們哪一天發現自己其實非常平庸、並沒有什麽能力,那他們很可能不但不再崇拜自己、願意追隨自己,甚至還會看不起自己。
所以李元景要在最能展示自己才能的這些地方,讓他們看看,讓他們崇拜自己、佩服自己,那樣他們就能心甘情願地追隨自己。
有大唐最了不起的宰相、醫生、大將軍追隨自己,那自己在大唐就能活得很安穩。
而自己帶著李承乾、李麗質等所有的廠長、經理,則是為了讓他們見識科學技術的強大威力,培養他們科學的理念、思想,從而相信科學、用科學的知識、方法統治、管理大唐,推動社會向前發展,使大唐迅速變得強大、富裕,人民能過上幸福、安定、富足的生活。
要知道未來的大唐,可是要由李承乾、李麗質等皇子、皇女,以及程處嗣等大臣子女們統治、管理的,把他們培養出來了,那就相當於為大唐培養出了一代傑出的接班人。
現在已經是八月初了,但因為是大旱天,所以天依然很熱。
走在路上,李元景看到路兩邊的莊稼大多都旱死了,即使沒有旱死的,也沒有結出多少糧食。
李元景心中很是憂慮。
而更令李元景憂慮的是,京城外邊,到處都是蝗蟲,一場蝗災在所難免。
而令李元景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道路兩邊的田野裏,有無數的百姓——老人、孩子都在捉蝗蟲,空氣中飄蕩著炸蝗蟲的香味,而許多的雞鴨也在野地裏捕捉蝗蟲。
馬周告訴李元景,因為李元景教會人們炸蝗蟲吃,所以,整個大唐,每天都有無數的百姓,捉無數的蝗蟲炸著吃。
再加上李元景鼓勵人們喂養雞鴨,朝廷禁止人們在蝗災消失之前宰殺雞鴨吃,雞鴨也吃了無數蝗蟲,所以蝗災被人們消除了十之七八。
如果不是李元景教人們吃蝗蟲、鼓勵人們喂養雞鴨吃蝗蟲,那也許蝗蟲早就泛濫成災,把莊稼都吃光了。
百姓炸蝗蟲吃,不但節省了糧食,蝗蟲還非常美味,有營養,吃了令百姓的身體非常強壯。
而雞鴨吃蝗蟲,節省了喂養雞鴨的糧食,等雞鴨長大了可以下蛋,雞鴨本身又是很好的肉食,一舉多得。
馬周還告訴李元景,捉蝗蟲的之所以大多都是老人、孩子,就是因為年輕力壯人都去李元景的工廠幹活,掙錢去了,所以很少有年輕力壯之人出來捉蝗蟲。
不過現在蝗蟲很多,一家根本不需要很很多人出來捉蝗蟲,隻要幾個老人、孩子捉一會兒,就夠一家人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