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塵、李浩然自然連連答應,向李世民保證他們會盡可能多地孵化、喂養小雞、小鴨,消滅蝗蟲,保護民眾的莊稼。
看完了李浩然的隴西李氏府邸,李世民又和眾人挨個把五姓七望七家全都看了一遍,看完之後,李世民回宮,眾人也各自回府。
李元景看了五姓七望的府邸之後,心中感到了深深的危機:
五姓七望太強大了,要想扳倒五姓七望,實在是不容易。
原本李元景的計劃是把造紙術、印刷術設計出來,讓讀書成為一件很廉價的事,讓大唐大多數民眾都能讀得起書,然後到朝廷和地方做官,把五姓七望之人從朝廷和地方官府趕出去。
五姓七望朝廷中沒有人,那他們就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罷朝、罷市威脅朝廷,把利益全都收進他們的囊中。
但現在,李元景已經發現,僅僅從文化、朝堂上想扳倒五姓七望還是很難的,五姓七望家財雄厚,而不管怎樣的社會,經濟是基礎,隻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那就幾乎能左右社會的一切,所以要想扳倒五姓,還要在經濟上下手。
現在李元景所製作出來的東西,主要是依靠五姓七望的銷售渠道銷售。
雖然他現在製作出來的東西很少,五姓七望買走的大部分都自己留用了,很少出售,但等到將來,他生產、製作出來的東西多了如果還依靠五姓七望出售,那五姓七望也會跟著他的發展壯大而富裕起來,那樣就很難扳倒五姓七望。
所以要想扳倒五姓七望,就必須在經濟、生意上和五姓七望脫鉤,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但是這一點也很不容易辦到。
以前李元景計劃把大唐劃分為五百個區域,實行區域銷售製度,但看了五姓七望的經濟實力之後,李元景擔心,他即使把大唐劃分為五百個銷售區域,那購買這銷售區域銷售權的,很可能也都是五姓七望。
至少那些銷售能力很強的區域,會被五姓七望搶占,他們不搶的區域,也很可能是賣不了多少東西、賺不到多少錢的偏僻貧困地區。
所以還是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並且不管是聰文化、朝廷,還是經濟上扳倒五姓七望,都不夠保險,隨時會遭到五姓七望的反抗、反撲,就像食鹽這件事,李世民不給五姓七望食鹽經營權,五姓七望就罷朝、罷市,逼迫李世民、李元景和答應,把李元景的這些好東西賣給五姓七望,承諾五姓七望每年從他這裏賺二百萬貫錢。
要想徹底令五姓七望不敢反抗朝廷,那就要盡可能地讓軍事力量強大。
原本國家軍隊、法庭、監獄就是國家暴力工具,是鎮壓階級反抗的。
那就趕快加強軍隊建設,李元景決定回去了趕快研究火藥、火槍、火炮,讓大唐的軍隊強大起來,以此震懾五姓七望。
如果某一天五姓七望真的膽敢破釜沉舟,和朝廷死拚一場,那用軍事力量解決五姓七望是最快、最省力的辦法。
但五姓七望以及和他們有千絲萬縷聯係的家族,合起來在整個大唐人口中都占據一定比例,所以如果滅了五姓七望,那對整個大唐也是巨大的打擊,投鼠忌器呀。
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軍事力量震懾住五姓七望,讓他們不敢反抗朝廷的意誌,然後從文化上把五姓七望之人從朝廷和地方官府中清除出去,在經濟上削弱五姓七望的實力,或者房玄齡、杜如晦等他們生意合夥人,將來比五姓七望的經濟實力更強大,那五姓七望自然就沒有實力和能力反抗朝廷的決定和意誌。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封建社會是家族製,家族把同一血脈之人凝聚在一塊兒,形成很大一股勢力,就像五姓七望,他們甚至有改朝換代的能力,所以要打亂這種家族製。
李元景想想後世,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人員流動非常頻繁、廣泛,那時不說什麽五姓七望這樣的強大的千年大士族,即使人口超過十口的家庭都很少,甚至很多子女成年之後就到遙遠的地方去工作,連和他們父母在一塊兒都在不了,哪還有什麽具有改朝換代強大實力的千年大士族?
而要想打散五姓七望這樣強大的家族,就要像後世那樣,采用分散的戶籍製,改變全民種地的小農經濟體製、建立各種各樣的工廠、各種服務行業、建小戶型房子、讓人員流動起來,分散開,不讓社會上形成強大的大家族。
李元景回到趙王府,訊問裴淑貞在哪裏,一名下人告訴李元景,裴淑貞在莫邱氏那裏。
莫邱氏得知李淵回了宮中,她也覺得自己在李元景這兒住了這麽長時間,打攪了李元景這麽多,實在有點兒麻煩李元景,她問夏蓮,她能不能回去了。
在古代,女子生產之後,哪裏有時間“坐月子”休息一個月,都是休息幾天就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了,雖然莫邱氏是剖腹產,但這剖腹產隻要傷口長好了,也就沒什麽大礙了,所以夏蓮告訴莫邱氏,她可以回去,莫邱氏聽了就準備回莫府。
裴淑貞聽了之後,就過去勸說莫邱氏暫時先不要走,即使想走,也要聽聽李元景的建議,如果李元景說可以走了再走。
李元景得到這消息之後,就前往莫邱氏的房間。
原本莫邱氏的傷口愈合之後是可以走的,但李元景擔心,當初請裴淑貞住在趙王府的理由就是讓她在這幫忙照顧李淵、莫邱氏,打理趙王府,現在李元已經走了,如果莫邱氏再走,那就沒有理由把裴淑貞留在趙王府了。
所以李元景見了莫邱氏之後,就告訴她,女子生了孩子之後,身體各方麵機能都很差、不正常,要在屋中休養一個月,所以她現在還不能走。
李元景這樣說,莫邱氏就不走了。
並且李元景所說的話,很快傳遍了整個大唐,從此之後,女子生了孩子,隻要有條件的,就都“坐月子”,在屋裏休息一個月。
看完了李浩然的隴西李氏府邸,李世民又和眾人挨個把五姓七望七家全都看了一遍,看完之後,李世民回宮,眾人也各自回府。
李元景看了五姓七望的府邸之後,心中感到了深深的危機:
五姓七望太強大了,要想扳倒五姓七望,實在是不容易。
原本李元景的計劃是把造紙術、印刷術設計出來,讓讀書成為一件很廉價的事,讓大唐大多數民眾都能讀得起書,然後到朝廷和地方做官,把五姓七望之人從朝廷和地方官府趕出去。
五姓七望朝廷中沒有人,那他們就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罷朝、罷市威脅朝廷,把利益全都收進他們的囊中。
但現在,李元景已經發現,僅僅從文化、朝堂上想扳倒五姓七望還是很難的,五姓七望家財雄厚,而不管怎樣的社會,經濟是基礎,隻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那就幾乎能左右社會的一切,所以要想扳倒五姓,還要在經濟上下手。
現在李元景所製作出來的東西,主要是依靠五姓七望的銷售渠道銷售。
雖然他現在製作出來的東西很少,五姓七望買走的大部分都自己留用了,很少出售,但等到將來,他生產、製作出來的東西多了如果還依靠五姓七望出售,那五姓七望也會跟著他的發展壯大而富裕起來,那樣就很難扳倒五姓七望。
所以要想扳倒五姓七望,就必須在經濟、生意上和五姓七望脫鉤,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
但是這一點也很不容易辦到。
以前李元景計劃把大唐劃分為五百個區域,實行區域銷售製度,但看了五姓七望的經濟實力之後,李元景擔心,他即使把大唐劃分為五百個銷售區域,那購買這銷售區域銷售權的,很可能也都是五姓七望。
至少那些銷售能力很強的區域,會被五姓七望搶占,他們不搶的區域,也很可能是賣不了多少東西、賺不到多少錢的偏僻貧困地區。
所以還是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並且不管是聰文化、朝廷,還是經濟上扳倒五姓七望,都不夠保險,隨時會遭到五姓七望的反抗、反撲,就像食鹽這件事,李世民不給五姓七望食鹽經營權,五姓七望就罷朝、罷市,逼迫李世民、李元景和答應,把李元景的這些好東西賣給五姓七望,承諾五姓七望每年從他這裏賺二百萬貫錢。
要想徹底令五姓七望不敢反抗朝廷,那就要盡可能地讓軍事力量強大。
原本國家軍隊、法庭、監獄就是國家暴力工具,是鎮壓階級反抗的。
那就趕快加強軍隊建設,李元景決定回去了趕快研究火藥、火槍、火炮,讓大唐的軍隊強大起來,以此震懾五姓七望。
如果某一天五姓七望真的膽敢破釜沉舟,和朝廷死拚一場,那用軍事力量解決五姓七望是最快、最省力的辦法。
但五姓七望以及和他們有千絲萬縷聯係的家族,合起來在整個大唐人口中都占據一定比例,所以如果滅了五姓七望,那對整個大唐也是巨大的打擊,投鼠忌器呀。
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軍事力量震懾住五姓七望,讓他們不敢反抗朝廷的意誌,然後從文化上把五姓七望之人從朝廷和地方官府中清除出去,在經濟上削弱五姓七望的實力,或者房玄齡、杜如晦等他們生意合夥人,將來比五姓七望的經濟實力更強大,那五姓七望自然就沒有實力和能力反抗朝廷的決定和意誌。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封建社會是家族製,家族把同一血脈之人凝聚在一塊兒,形成很大一股勢力,就像五姓七望,他們甚至有改朝換代的能力,所以要打亂這種家族製。
李元景想想後世,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人員流動非常頻繁、廣泛,那時不說什麽五姓七望這樣的強大的千年大士族,即使人口超過十口的家庭都很少,甚至很多子女成年之後就到遙遠的地方去工作,連和他們父母在一塊兒都在不了,哪還有什麽具有改朝換代強大實力的千年大士族?
而要想打散五姓七望這樣強大的家族,就要像後世那樣,采用分散的戶籍製,改變全民種地的小農經濟體製、建立各種各樣的工廠、各種服務行業、建小戶型房子、讓人員流動起來,分散開,不讓社會上形成強大的大家族。
李元景回到趙王府,訊問裴淑貞在哪裏,一名下人告訴李元景,裴淑貞在莫邱氏那裏。
莫邱氏得知李淵回了宮中,她也覺得自己在李元景這兒住了這麽長時間,打攪了李元景這麽多,實在有點兒麻煩李元景,她問夏蓮,她能不能回去了。
在古代,女子生產之後,哪裏有時間“坐月子”休息一個月,都是休息幾天就該幹什麽就幹什麽了,雖然莫邱氏是剖腹產,但這剖腹產隻要傷口長好了,也就沒什麽大礙了,所以夏蓮告訴莫邱氏,她可以回去,莫邱氏聽了就準備回莫府。
裴淑貞聽了之後,就過去勸說莫邱氏暫時先不要走,即使想走,也要聽聽李元景的建議,如果李元景說可以走了再走。
李元景得到這消息之後,就前往莫邱氏的房間。
原本莫邱氏的傷口愈合之後是可以走的,但李元景擔心,當初請裴淑貞住在趙王府的理由就是讓她在這幫忙照顧李淵、莫邱氏,打理趙王府,現在李元已經走了,如果莫邱氏再走,那就沒有理由把裴淑貞留在趙王府了。
所以李元景見了莫邱氏之後,就告訴她,女子生了孩子之後,身體各方麵機能都很差、不正常,要在屋中休養一個月,所以她現在還不能走。
李元景這樣說,莫邱氏就不走了。
並且李元景所說的話,很快傳遍了整個大唐,從此之後,女子生了孩子,隻要有條件的,就都“坐月子”,在屋裏休息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