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赤壁之戰孫權為什麽會選擇與劉備聯合?</strong>赤壁之戰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候爺,在漢朝末年仍然很值錢,劉備雖是皇叔,可在稱帝前最大也隻是個將軍,而候爺那叫爵爺,漢朝時沒幾個,當年飛將軍李廣到死都沒封上。曹操自己都不是。雖說漢室衰微,但所有的政令都是出自朝廷之口。並不是皇帝沒本事,朝廷就不行,朝廷仍然很強大,強大就在於,是曹操在主持工作。有了朝廷的冊封,才是正牌的,沒有,就是山寨貨,服你行,不服你,你就自封多大的官也不行。而雖然朝廷是曹操在主持工作,但人家封的官,誰要敢不承認而去討伐對方,那就是跟朝廷過不去,朝廷就可以調集大軍去討伐你。不聽調的,就是反叛,照樣打你。
當年赤壁時東吳是怎麽跟曹操打起來的?
劉備在反了曹操以後,曹操說劉備反了朝廷,劉備不承認,劉備說我隻是反對曹操的專橫,並不是反對朝廷,我要代表朝廷跟老曹做鬥爭。劉備投劉表,劉表是朝廷冊封的荊州牧,劉表收留了劉備。劉備小日子混的不錯,這一呆就是十來年。自己也有些力量了。這期間曹操沒閑著,將西北和東北地區都平定了。然後要南下收拾劉備了。正趕上劉表要玩完,結果家裏出事,出現了立嫡方麵的問題。劉表的二小子劉琮被他媽和舅保著代替了長子劉琦。這時曹操一看有機會,就以打劉備為名來收劉琮。
小說當中,把劉表說成是個二百五,老好人。實際上,劉表是相當牛逼的。要不劉表身板硬實的時候,曹操怎麽不敢來呢?曹操隻是認為,劉表並無吞並天下的野心,這是對的。但劉表絕不是個廢物。當年劉表是隻身帶著朝廷的委任狀來荊州地區上任的,他剛來時,這裏連一個漢朝官軍都沒有,正是他,帶著家奴和委任狀,通過各種文治和武工,將當地豪強和名門以及大批的流寇收為已用,才建立了那麽大的基業。當然,他隻想做個中興之臣,並無取天下之心,這是對的。
所以,劉表身體好時,劉備在他那裏過的很舒服。現在劉表死了,二小劉琮倒沒什麽,但當初他媽和他舅要立劉琮時,劉備可是反對過的。所以劉備這下呆的就很難受了。這時曹操來打劉備,劉琮集團正好借這機會除了劉備。小說中說,劉琮集團投降了曹操,交了順表。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劉琮集團仍是漢朝的官員,而曹操這次來,就是來考察幹部的,你劉琮的老爸當年收留了朝廷的叛徒劉備,那時沒功夫搭理你們,現在你老爸死了,荊州是大漢朝的,你劉子想接就接嗎?我來看看,你怎麽樣,行不行,再研究繼承的事吧。一是劉琮集團早想除劉備,二來他們沒有實力跟曹操代表的朝廷或是中央作對,三是正好這次討好曹操,獲得朝廷的正式認可是最好的,就名正言順,再也不怕劉備和劉琦他們反對了。所以他們就高高興興地把曹操接了過來。沒成想,曹操不買帳,經過考核,他認為劉琮並不能勝任荊州敀這一官職,就把他給免了,但給了個別的官,讓他到外地上任去了。這下虧大了。但劉備這回直接以新野一縣之力對抗朝廷,怎麽可能?打了幾次,仍然不行,就退了。以前就打過。劉備這十幾年也不是一點事沒有,之前曹操來打過劉備的,劉備用計火燒了夏候敦的軍隊,不過後來把這事記到孔明的功勞上了,但實際上那時小孔明還太小,才十幾歲,在家讀書呢,沒他什麽事。
但這次不行了,劉備不準備再打了,直接走人哪。但當地民眾對劉備有感情。劉備這個人挺厚道的,被人稱為“大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句千古名言就是他教導自己的子女和臣下是說的。當初確實非常有名望。所以劉備為了自己的名聲,沒有扔下群眾,而是帶群眾一起轉移。他們準備前往夏口投奔劉琦。因為劉琦當年為了躲避弟弟和後母的加害,自己要求來鎮守夏口,遠離了家門。這為劉備也留了一手。但是,投了劉琦,劉琦當時也沒有能力跟曹操相對抗啊,怎麽辦?孔明同誌想到了東吳。當然,這不是他才想到的,隆中對時就想到了。於是他去找孫權。孫權也是漢朝的臣哪,人家曹操是中央主持工作的首輔大臣,代表中央傳達指示,這次來,抓劉備是一方麵,主要是南巡,北方的反對曹操的勢力都被消滅了,南邊的劉表雖沒有反對過,但收留了劉備,也是一罪,現在把他的繼承人趕跑了,孫權雖未反對過曹操的中央,但他哥那時很壞,帶走了傳國玉璽,也是有罪的。所以曹操這次來,安定了荊州以後,就要來東吳考察幹部,你孫權能不能繼承你哥哥孫策的職位,還得朝廷開會研究才行,開會前得先考核你。但曹操在荊州做的有點急了,劉琮的下場讓孫權很是擔心,而這正給了孔明和劉備一個機會。孔明來東吳,陳述了曆害,要求孫權跟劉備一起對抗曹操,不要聽他的擺布,不承認這個朝廷。孫權很猶豫,一是曹操目前尚未明確表示孫權就不能接孫策的位,二是孫權也沒有實力跟曹操的中央政府對抗。基本所有大臣都反對孫權跟中央翻臉,要求不要接納劉備,劉備不過是一個朝廷的叛徒,是喪門星,接收了他,就等於反對朝廷,這事不能幹,應接曹操來,把委任狀先拿到手再說。
當時有個很有名的事件,叫孔明東吳舌戰群儒,這是史實,真有其事,許多史書上有記載。孔明的核心說法有以下幾點,最終說服了孫權:
一、你孫權是名門,是首領,別人可以降,你不行。別人降了,還是漢朝的臣,沒有什麽改變,而你,不一定能還當這個首領,不一定接你哥的位,劉琮就是你的表率。
二、我劉備不能降,我不是反對朝廷,我是反曹操,我是皇叔,是皇室,我是要反對曹操專權的,我頂天立地,我隻是漢朝天子的臣,不可能當曹操的臣,我跟你孫權不一樣,你隨便,要麽聽憑曹操的擺布,要麽立起腰杆來打出一片天下。你自選吧。我還沒時間等你回信兒,馬上我孔明要回去組織戰鬥了,我們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求生。你要想挺腰杆,就來找我們劉皇叔,我們也可幫你一下。
就這樣,孫權選擇了與劉備聯合。
這才有了赤壁大戰。此戰以後,曹操的力量變弱,東吳想一下滅了曹操,劉備和孔明表示頂一下。東吳傻嗬嗬地北伐力圖直接消滅老曹家。劉備這家夥畢竟年紀大了,挺滑,他沒有去參加北伐,而是作為東吳的一個下屬軍隊去西征了。孔明早有此意。劉備代表孫劉聯軍去南征和西征,東吳去北伐,結果東吳大敗,周瑜也因此犧牲。而劉備卻偷著把荊州給打下來了。東吳大怒,你劉備是代表我東吳去西征的,現在打完了,把荊州交給我吧。此時曹操雖然抗住了東吳的北伐,但也無力再戰,就以朝廷的名義冊封了孫權,孫權吃了虧,損了大將軍,也就收手了,回頭來跟劉備搶荊州。所以曆史上有劉備借荊州這一說。確實,劉備打荊州的軍隊,有許多是從東吳借來的,錢糧也是東吳給的。但劉備想了個辦法,他上書朝廷,表示願意承認曹操的地位,服了個軟,因為他知道現在服軟正是時候,反正曹操現在很弱,怕北方再反,不可能來跟劉備作對,所以劉備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同時請求冊封劉琦的大位。說當時劉表受了劉琮母子的害,才犯下大罪,現在劉琦願意伺候丞相,請加封,我劉備願意跟劉琦一起伺候丞相來補以前的過失。曹操在弱勢的情況下,還能怎麽樣?於是順水推舟,就封了劉琦,這樣也可以牽製東吳。於是,劉琦成了荊州的朝廷冊封的領主,東吳再來要,就難了。後來劉琦死了,就上書朝廷把位置讓給劉備了。
劉備進軍蜀地以後,荊州被關羽所鎮守。
劉備留下關羽鎮守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關羽官大,當然,漢壽亭候不是官位,是爵位,沒有實權,但用這個爵爺來守,名聲上會高一些,二是關羽在當時並非不被信任。三是劉備的手下中,能完全獨擋一麵的,文治武功都到家的,還真非關羽莫屬。
但關羽早就是漢朝的候爺了,官比劉備還大。朝廷的冊封可不是吃幹飯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存活下來的各軍閥勢力,全都被漢朝的朝廷和中央政府所冊封,無冊封的基本都被消滅了,劉備也是歸順曹操後,接受了漢朝的冊封才弄了個將軍的官位,而關羽卻是候爺,地位遠在劉備之上。所以,我覺得此時關羽肯定是要翹尾巴了,這跟他的性格也很象。所以在後期,關羽哪劉備很可能隻是合作的關係,劉備也領導不了關羽,也隻能把他當作一個合作夥伴而已,無法再象以前關羽當自己的侍衛那樣任意使用和調派了。
候爺,在漢朝末年仍然很值錢,劉備雖是皇叔,可在稱帝前最大也隻是個將軍,而候爺那叫爵爺,漢朝時沒幾個,當年飛將軍李廣到死都沒封上。曹操自己都不是。雖說漢室衰微,但所有的政令都是出自朝廷之口。並不是皇帝沒本事,朝廷就不行,朝廷仍然很強大,強大就在於,是曹操在主持工作。有了朝廷的冊封,才是正牌的,沒有,就是山寨貨,服你行,不服你,你就自封多大的官也不行。而雖然朝廷是曹操在主持工作,但人家封的官,誰要敢不承認而去討伐對方,那就是跟朝廷過不去,朝廷就可以調集大軍去討伐你。不聽調的,就是反叛,照樣打你。
當年赤壁時東吳是怎麽跟曹操打起來的?
劉備在反了曹操以後,曹操說劉備反了朝廷,劉備不承認,劉備說我隻是反對曹操的專橫,並不是反對朝廷,我要代表朝廷跟老曹做鬥爭。劉備投劉表,劉表是朝廷冊封的荊州牧,劉表收留了劉備。劉備小日子混的不錯,這一呆就是十來年。自己也有些力量了。這期間曹操沒閑著,將西北和東北地區都平定了。然後要南下收拾劉備了。正趕上劉表要玩完,結果家裏出事,出現了立嫡方麵的問題。劉表的二小子劉琮被他媽和舅保著代替了長子劉琦。這時曹操一看有機會,就以打劉備為名來收劉琮。
小說當中,把劉表說成是個二百五,老好人。實際上,劉表是相當牛逼的。要不劉表身板硬實的時候,曹操怎麽不敢來呢?曹操隻是認為,劉表並無吞並天下的野心,這是對的。但劉表絕不是個廢物。當年劉表是隻身帶著朝廷的委任狀來荊州地區上任的,他剛來時,這裏連一個漢朝官軍都沒有,正是他,帶著家奴和委任狀,通過各種文治和武工,將當地豪強和名門以及大批的流寇收為已用,才建立了那麽大的基業。當然,他隻想做個中興之臣,並無取天下之心,這是對的。
所以,劉表身體好時,劉備在他那裏過的很舒服。現在劉表死了,二小劉琮倒沒什麽,但當初他媽和他舅要立劉琮時,劉備可是反對過的。所以劉備這下呆的就很難受了。這時曹操來打劉備,劉琮集團正好借這機會除了劉備。小說中說,劉琮集團投降了曹操,交了順表。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劉琮集團仍是漢朝的官員,而曹操這次來,就是來考察幹部的,你劉琮的老爸當年收留了朝廷的叛徒劉備,那時沒功夫搭理你們,現在你老爸死了,荊州是大漢朝的,你劉子想接就接嗎?我來看看,你怎麽樣,行不行,再研究繼承的事吧。一是劉琮集團早想除劉備,二來他們沒有實力跟曹操代表的朝廷或是中央作對,三是正好這次討好曹操,獲得朝廷的正式認可是最好的,就名正言順,再也不怕劉備和劉琦他們反對了。所以他們就高高興興地把曹操接了過來。沒成想,曹操不買帳,經過考核,他認為劉琮並不能勝任荊州敀這一官職,就把他給免了,但給了個別的官,讓他到外地上任去了。這下虧大了。但劉備這回直接以新野一縣之力對抗朝廷,怎麽可能?打了幾次,仍然不行,就退了。以前就打過。劉備這十幾年也不是一點事沒有,之前曹操來打過劉備的,劉備用計火燒了夏候敦的軍隊,不過後來把這事記到孔明的功勞上了,但實際上那時小孔明還太小,才十幾歲,在家讀書呢,沒他什麽事。
但這次不行了,劉備不準備再打了,直接走人哪。但當地民眾對劉備有感情。劉備這個人挺厚道的,被人稱為“大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句千古名言就是他教導自己的子女和臣下是說的。當初確實非常有名望。所以劉備為了自己的名聲,沒有扔下群眾,而是帶群眾一起轉移。他們準備前往夏口投奔劉琦。因為劉琦當年為了躲避弟弟和後母的加害,自己要求來鎮守夏口,遠離了家門。這為劉備也留了一手。但是,投了劉琦,劉琦當時也沒有能力跟曹操相對抗啊,怎麽辦?孔明同誌想到了東吳。當然,這不是他才想到的,隆中對時就想到了。於是他去找孫權。孫權也是漢朝的臣哪,人家曹操是中央主持工作的首輔大臣,代表中央傳達指示,這次來,抓劉備是一方麵,主要是南巡,北方的反對曹操的勢力都被消滅了,南邊的劉表雖沒有反對過,但收留了劉備,也是一罪,現在把他的繼承人趕跑了,孫權雖未反對過曹操的中央,但他哥那時很壞,帶走了傳國玉璽,也是有罪的。所以曹操這次來,安定了荊州以後,就要來東吳考察幹部,你孫權能不能繼承你哥哥孫策的職位,還得朝廷開會研究才行,開會前得先考核你。但曹操在荊州做的有點急了,劉琮的下場讓孫權很是擔心,而這正給了孔明和劉備一個機會。孔明來東吳,陳述了曆害,要求孫權跟劉備一起對抗曹操,不要聽他的擺布,不承認這個朝廷。孫權很猶豫,一是曹操目前尚未明確表示孫權就不能接孫策的位,二是孫權也沒有實力跟曹操的中央政府對抗。基本所有大臣都反對孫權跟中央翻臉,要求不要接納劉備,劉備不過是一個朝廷的叛徒,是喪門星,接收了他,就等於反對朝廷,這事不能幹,應接曹操來,把委任狀先拿到手再說。
當時有個很有名的事件,叫孔明東吳舌戰群儒,這是史實,真有其事,許多史書上有記載。孔明的核心說法有以下幾點,最終說服了孫權:
一、你孫權是名門,是首領,別人可以降,你不行。別人降了,還是漢朝的臣,沒有什麽改變,而你,不一定能還當這個首領,不一定接你哥的位,劉琮就是你的表率。
二、我劉備不能降,我不是反對朝廷,我是反曹操,我是皇叔,是皇室,我是要反對曹操專權的,我頂天立地,我隻是漢朝天子的臣,不可能當曹操的臣,我跟你孫權不一樣,你隨便,要麽聽憑曹操的擺布,要麽立起腰杆來打出一片天下。你自選吧。我還沒時間等你回信兒,馬上我孔明要回去組織戰鬥了,我們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求生。你要想挺腰杆,就來找我們劉皇叔,我們也可幫你一下。
就這樣,孫權選擇了與劉備聯合。
這才有了赤壁大戰。此戰以後,曹操的力量變弱,東吳想一下滅了曹操,劉備和孔明表示頂一下。東吳傻嗬嗬地北伐力圖直接消滅老曹家。劉備這家夥畢竟年紀大了,挺滑,他沒有去參加北伐,而是作為東吳的一個下屬軍隊去西征了。孔明早有此意。劉備代表孫劉聯軍去南征和西征,東吳去北伐,結果東吳大敗,周瑜也因此犧牲。而劉備卻偷著把荊州給打下來了。東吳大怒,你劉備是代表我東吳去西征的,現在打完了,把荊州交給我吧。此時曹操雖然抗住了東吳的北伐,但也無力再戰,就以朝廷的名義冊封了孫權,孫權吃了虧,損了大將軍,也就收手了,回頭來跟劉備搶荊州。所以曆史上有劉備借荊州這一說。確實,劉備打荊州的軍隊,有許多是從東吳借來的,錢糧也是東吳給的。但劉備想了個辦法,他上書朝廷,表示願意承認曹操的地位,服了個軟,因為他知道現在服軟正是時候,反正曹操現在很弱,怕北方再反,不可能來跟劉備作對,所以劉備就做了個順水人情。同時請求冊封劉琦的大位。說當時劉表受了劉琮母子的害,才犯下大罪,現在劉琦願意伺候丞相,請加封,我劉備願意跟劉琦一起伺候丞相來補以前的過失。曹操在弱勢的情況下,還能怎麽樣?於是順水推舟,就封了劉琦,這樣也可以牽製東吳。於是,劉琦成了荊州的朝廷冊封的領主,東吳再來要,就難了。後來劉琦死了,就上書朝廷把位置讓給劉備了。
劉備進軍蜀地以後,荊州被關羽所鎮守。
劉備留下關羽鎮守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關羽官大,當然,漢壽亭候不是官位,是爵位,沒有實權,但用這個爵爺來守,名聲上會高一些,二是關羽在當時並非不被信任。三是劉備的手下中,能完全獨擋一麵的,文治武功都到家的,還真非關羽莫屬。
但關羽早就是漢朝的候爺了,官比劉備還大。朝廷的冊封可不是吃幹飯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存活下來的各軍閥勢力,全都被漢朝的朝廷和中央政府所冊封,無冊封的基本都被消滅了,劉備也是歸順曹操後,接受了漢朝的冊封才弄了個將軍的官位,而關羽卻是候爺,地位遠在劉備之上。所以,我覺得此時關羽肯定是要翹尾巴了,這跟他的性格也很象。所以在後期,關羽哪劉備很可能隻是合作的關係,劉備也領導不了關羽,也隻能把他當作一個合作夥伴而已,無法再象以前關羽當自己的侍衛那樣任意使用和調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