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向那座喇嘛廟,隱約可以看到一塊突起的陡坡後麵,露出來的白塔塔尖,看樣子喇嘛廟在山坡的另一麵,目測一下高度,喇嘛廟在半山腰上,看不見明顯的路徑,要走上去,估計要幾個小時。
門釘帶我進了一戶人家,主人是一個叫紮西的中年,我們進去的時候,他正在往火爐裏添加牛糞,爐子上煮著東西,熱氣騰騰,香溢滿屋。
紮西讓我們圍著火爐坐下,把爐子上煮過的東西倒了兩碗分別遞給我和門釘。
“酥油茶,很好喝的。”門釘示意讓我喝,我喝了一口,開始感覺澀澀的,細品果然有股說不出的香氣,個人認為比咖啡好喝多了。
“這個地方很有意思。”門釘對我說:“拉姆拉在藏語裏是聖母湖的意思,可是這個村子附近根本沒有湖,還有那個喇嘛廟,叫次仁寺,譯為長壽,可是整個寺廟上下隻有一個大德上師活過了七十歲。”
紮西在一旁就道:“你不知,相傳,幾百年前,這裏有湖,大大地湖,很美,突然有一天,雪崩了,美麗地湖一夜消失,而雪崩之後,山坡上,卻出現了喇嘛廟,那裏的喇嘛都自稱兩百歲,以上,所以就叫次仁廟,後來,戰爭,大喇嘛們就躲進了更偏遠的山裏。”
我無語地看了門釘一眼,意思是你是怎麽踩的盤子?這地方竟然有這種傳說都不知道?
門釘紅著臉不來看我,趕緊喝了口茶。
我暗自盤算,如果這個傳說不是捏造,那紮西說的那些活二百多歲的喇嘛,極有可能是小刀的族人。
“這麽說,在雪崩之前,那座喇嘛廟本是埋在雪裏的?”我問紮西:“雪崩是什麽造成的?”
“這個不知了。”紮西往爐子裏又添了塊牛糞:“太久了,沒人記得。”
“小關爺,你打算什麽時候上山?”門釘趕緊岔開話題。
我看了看日頭,就道:“今晚好好休息休息吧,明天一早上山。”
“得嘞。”門釘讓紮西去收拾行李,然後湊過來低聲問:“小關爺,聽剛才那個傳說,我覺得這地方有點門道。”
“怎麽說?”
“您看,正如你所說,喇嘛廟是雪崩之後才出現的,說明喇嘛廟開始是埋在雪中,這地方沒有縣誌,但很多災難性的傳說卻都會以歌謠或經書的形式傳承下來,我查過,確實沒有關於雪崩的記載,也就是說,要不就是紮西在忽悠你,要不就是那次事故,隻有拉姆拉的人知道。”
“證明了什麽?”
“證明了”門釘再次壓低了聲音:“有人倒鬥,引發了雪崩,那喇嘛廟其實是地上陵寢,下麵必有地宮,而倒鬥的人,肯定就是拉姆拉的人,那些二百多歲的喇嘛,肯定是在鬥裏發現了什麽東西,使他們得以長壽。”
我嗬嗬了一聲,不置可否,門釘討了個沒趣,悻悻地去幫紮西收拾行李了。
第二天一早,我便讓紮西帶我們上山。三個人披上厚厚的牛皮大衣,我看了看日頭,晴空萬裏,天是真的藍,那種藍,仿佛置身於水晶之中。喇嘛廟實在一處山脊的後麵,隻露出了一個白色的佛塔塔尖,上山的路都是驢友踩出來的,被雪一蓋,基本沒路。
大概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才爬到半山腰,天氣雖然冷,但裹在厚厚的犛牛皮下,裏麵已經濕透,感覺腦袋上都在冒熱氣。
我實在有些吃不消了,感覺喘氣都開始不受控製,當即擺擺手,停下來休息,門釘如獲大赦,一下子趴在了雪堆裏,紮西看著我們嗬嗬傻笑。
又用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翻上了山脊,喇嘛廟的全貌也盡收眼底。
讓我意外的是,那並不是想象中的小廟,房舍非常多,全部局促地擠在山腰上的一片空地上,廟前是一條河穀,已經結冰了。
“我靠,看這山勢,我越來越覺得我昨天可能分析對了。”門釘在我後麵嘀咕一句。
我環顧了一下喇嘛廟四周的山勢,心說不錯,前有照,後有靠,這喇嘛廟所在的位置,藏風聚氣,蓄蔭納福,確實是一處葬人的寶地,難道門釘分析得沒錯,這喇嘛廟其實是一座地上陵?可這裏是西藏,先不論藏人講不講風水,他們一直尊奉天葬,怎麽會修建這麽大一處陵寢?
我點了根煙,狠狠吸了一口,紮西就衝我豎大拇指:“老板,厲害!一般城裏人來了,都得抱著口袋吸,你還能吸煙,厲害。”
他所說的口袋,應該指的是氧氣袋,不過確實,我的高原反應並不強烈,這可能跟我當過兵有直接關係。
“小關爺你看。”門釘指著佛塔道:“整座喇嘛廟,佛塔最高,主殿其次,山門為其右,朝西,其餘禪舍從脊數,大小六十一,且星羅圍擎天一柱,那佛塔,就是這擎天柱,湊佛塔、主殿、山門三數,整整八八六十四間建築,這麽整體規模的設計,不會是湊巧吧?”
門釘讓我眼前一亮:“你是想說,喇嘛廟暗含易六十四?”
門釘點頭:“說真的,我越來越覺得像一座地上陵。”
紮西撓著腦袋看著我們,一下子有點兒蒙:“老板,時候不早了,高處風大,還是下去再說吧。”
我又仔細看了看喇嘛廟,從建築的規格上,看不出陵寢的樣式,可能我還是道行太淺,即便有什麽玄機,我一時也發現不了。
先不考慮那麽多,我擺擺手,三個人向喇嘛廟走去。山門前是一片很大的空地,積雪很厚,隻清理出了一條供人行走的小路,路麵鋪著青石。
廟門關著,紮西上去叩門,叩了半天,門被開了一條小縫,一個小喇嘛探出半個頭看著我們,仿佛是很久沒有看到陌生人的孩子。
紮西雙手合十說了一句藏語,小喇嘛這才放下警惕,把門打開,也說了句藏語。
紮西對我道:“他問我們是幹什麽的?”
“直說,找人。”我把小刀的照片遞給小喇嘛,他看了眼照片,突然嘴角動了一下,但是沒有出聲,趕緊把照片塞了回來,轉頭就跑。
門釘帶我進了一戶人家,主人是一個叫紮西的中年,我們進去的時候,他正在往火爐裏添加牛糞,爐子上煮著東西,熱氣騰騰,香溢滿屋。
紮西讓我們圍著火爐坐下,把爐子上煮過的東西倒了兩碗分別遞給我和門釘。
“酥油茶,很好喝的。”門釘示意讓我喝,我喝了一口,開始感覺澀澀的,細品果然有股說不出的香氣,個人認為比咖啡好喝多了。
“這個地方很有意思。”門釘對我說:“拉姆拉在藏語裏是聖母湖的意思,可是這個村子附近根本沒有湖,還有那個喇嘛廟,叫次仁寺,譯為長壽,可是整個寺廟上下隻有一個大德上師活過了七十歲。”
紮西在一旁就道:“你不知,相傳,幾百年前,這裏有湖,大大地湖,很美,突然有一天,雪崩了,美麗地湖一夜消失,而雪崩之後,山坡上,卻出現了喇嘛廟,那裏的喇嘛都自稱兩百歲,以上,所以就叫次仁廟,後來,戰爭,大喇嘛們就躲進了更偏遠的山裏。”
我無語地看了門釘一眼,意思是你是怎麽踩的盤子?這地方竟然有這種傳說都不知道?
門釘紅著臉不來看我,趕緊喝了口茶。
我暗自盤算,如果這個傳說不是捏造,那紮西說的那些活二百多歲的喇嘛,極有可能是小刀的族人。
“這麽說,在雪崩之前,那座喇嘛廟本是埋在雪裏的?”我問紮西:“雪崩是什麽造成的?”
“這個不知了。”紮西往爐子裏又添了塊牛糞:“太久了,沒人記得。”
“小關爺,你打算什麽時候上山?”門釘趕緊岔開話題。
我看了看日頭,就道:“今晚好好休息休息吧,明天一早上山。”
“得嘞。”門釘讓紮西去收拾行李,然後湊過來低聲問:“小關爺,聽剛才那個傳說,我覺得這地方有點門道。”
“怎麽說?”
“您看,正如你所說,喇嘛廟是雪崩之後才出現的,說明喇嘛廟開始是埋在雪中,這地方沒有縣誌,但很多災難性的傳說卻都會以歌謠或經書的形式傳承下來,我查過,確實沒有關於雪崩的記載,也就是說,要不就是紮西在忽悠你,要不就是那次事故,隻有拉姆拉的人知道。”
“證明了什麽?”
“證明了”門釘再次壓低了聲音:“有人倒鬥,引發了雪崩,那喇嘛廟其實是地上陵寢,下麵必有地宮,而倒鬥的人,肯定就是拉姆拉的人,那些二百多歲的喇嘛,肯定是在鬥裏發現了什麽東西,使他們得以長壽。”
我嗬嗬了一聲,不置可否,門釘討了個沒趣,悻悻地去幫紮西收拾行李了。
第二天一早,我便讓紮西帶我們上山。三個人披上厚厚的牛皮大衣,我看了看日頭,晴空萬裏,天是真的藍,那種藍,仿佛置身於水晶之中。喇嘛廟實在一處山脊的後麵,隻露出了一個白色的佛塔塔尖,上山的路都是驢友踩出來的,被雪一蓋,基本沒路。
大概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才爬到半山腰,天氣雖然冷,但裹在厚厚的犛牛皮下,裏麵已經濕透,感覺腦袋上都在冒熱氣。
我實在有些吃不消了,感覺喘氣都開始不受控製,當即擺擺手,停下來休息,門釘如獲大赦,一下子趴在了雪堆裏,紮西看著我們嗬嗬傻笑。
又用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翻上了山脊,喇嘛廟的全貌也盡收眼底。
讓我意外的是,那並不是想象中的小廟,房舍非常多,全部局促地擠在山腰上的一片空地上,廟前是一條河穀,已經結冰了。
“我靠,看這山勢,我越來越覺得我昨天可能分析對了。”門釘在我後麵嘀咕一句。
我環顧了一下喇嘛廟四周的山勢,心說不錯,前有照,後有靠,這喇嘛廟所在的位置,藏風聚氣,蓄蔭納福,確實是一處葬人的寶地,難道門釘分析得沒錯,這喇嘛廟其實是一座地上陵?可這裏是西藏,先不論藏人講不講風水,他們一直尊奉天葬,怎麽會修建這麽大一處陵寢?
我點了根煙,狠狠吸了一口,紮西就衝我豎大拇指:“老板,厲害!一般城裏人來了,都得抱著口袋吸,你還能吸煙,厲害。”
他所說的口袋,應該指的是氧氣袋,不過確實,我的高原反應並不強烈,這可能跟我當過兵有直接關係。
“小關爺你看。”門釘指著佛塔道:“整座喇嘛廟,佛塔最高,主殿其次,山門為其右,朝西,其餘禪舍從脊數,大小六十一,且星羅圍擎天一柱,那佛塔,就是這擎天柱,湊佛塔、主殿、山門三數,整整八八六十四間建築,這麽整體規模的設計,不會是湊巧吧?”
門釘讓我眼前一亮:“你是想說,喇嘛廟暗含易六十四?”
門釘點頭:“說真的,我越來越覺得像一座地上陵。”
紮西撓著腦袋看著我們,一下子有點兒蒙:“老板,時候不早了,高處風大,還是下去再說吧。”
我又仔細看了看喇嘛廟,從建築的規格上,看不出陵寢的樣式,可能我還是道行太淺,即便有什麽玄機,我一時也發現不了。
先不考慮那麽多,我擺擺手,三個人向喇嘛廟走去。山門前是一片很大的空地,積雪很厚,隻清理出了一條供人行走的小路,路麵鋪著青石。
廟門關著,紮西上去叩門,叩了半天,門被開了一條小縫,一個小喇嘛探出半個頭看著我們,仿佛是很久沒有看到陌生人的孩子。
紮西雙手合十說了一句藏語,小喇嘛這才放下警惕,把門打開,也說了句藏語。
紮西對我道:“他問我們是幹什麽的?”
“直說,找人。”我把小刀的照片遞給小喇嘛,他看了眼照片,突然嘴角動了一下,但是沒有出聲,趕緊把照片塞了回來,轉頭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