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襲人自己已經和寶玉苟且了,她還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黛玉一個千金小姐,又有自己的住處,如何有機會做不軌之事。她擔心什麽?請高人指教。”
紅友提問,甚是尖銳,己不正,何以正人。襲人偷試雲雨情在先,又擔心寶玉黛玉有“不才之事”,這豈不是自犯自禁、自相矛盾?如果真是偷情犯禁,破壞寶黛愛情,讀者懷疑襲人是個有心機且虛偽的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假設讀者對襲人的懷疑是正確的,那為什麽曹公稱之“賢襲人”,脂硯謂之“愛人以德”?有讀者說,這是作者背麵敷粉,明讚暗貶,就像風月寶鑒的兩麵,正麵是幻,背麵是真。
這樣解釋,或有道理,但書中曆曆所言襲人的諸多好處,卻又怎麽解釋?關於襲人的“賢德”,筆者己在《花解語時語解花》中詳述,此處隻探析文章開頭處讀者的疑問。
七十四回,賈璉向鴛鴦借東西當銀子,不知何故,事情泄密。鳳姐兒道:“知道這事還是小事,怕的是小人趁便又造非言,生出別的事來。當緊那邊正和鴛鴦結下仇了,如今聽得他私自借給璉二爺東西,那起小人眼饞肚飽,連沒縫兒的雞蛋還要下蛆呢,如今有了這個因由,恐怕又造出些沒天理的話來也定不得。在你璉二爺還無妨,隻是鴛鴦正經女兒,帶累了他受屈,豈不是咱們的過失。”
公侯府邸,人口眾多,是非也多,居心叵測者有之,沒縫兒的雞蛋還要下蛆的人也不少。鴛鴦一身清白,但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總是有人會製造流言蜚語。襲人“愛人以德”,又深知“君子防未然”的道理,她鬥膽進言王夫人:黛釵己長,男女有別,起坐不便,易遭誤解,易生誹謗,建議寶玉搬出園子,讓寶玉和釵黛保持一定距離。襲人所慮,和王熙鳳所擔心的一樣,都是要防人口舌。
和鴛鴦不同,襲人確實有把柄在別人手裏。三十一回,寶玉心情不好,向晴雯撒氣,被晴雯嗆了一通。襲人趕來解勸,晴雯添了酸意,冷笑幾聲,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裏就稱起‘我們’來了。”晴雯的話被黛玉聽到,黛玉笑道:“好嫂子,你告訴我,必定是你兩個拌了嘴了。告訴妹妹,替你們和勸和勸。”
晴雯敲打,襲人尷尬無語,黛玉打趣,襲人有苦難言,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不聽襲人規勸,寶玉遭受笞撻,襲人感歎道:“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得到這步地位。”此時的襲人,深知“身正名清”的重要,深知惡語中傷的可畏,她所箴言寶玉的一切,都是為寶玉好,潔身自好,顧影自惜,防人口實,避人以柄,自珍自愛,自潔自律。
寶玉襲人初試雲雨情,脂批:“一段小兒女之態”,事實如此,怎麽評價,讀者自己解讀。問題是,襲人做了這樣的事,被晴雯知道了,而且被晴雯敲打,被黛玉調笑,這讓襲人非常尷尬,尷尬之餘,襲人更能體味到“清譽”的重要,更知道去珍惜維護“清譽”,所以,她一直在規勸寶玉,勸寶玉沒有效果,她又橫下心來,鬥膽條陳,向王夫人提出建議。
寶玉受寵,沒有心機,更不知防範,住在大觀園,丫鬟婆子,是非不少,姨娘賈環,嫉妒算計,賈母和王夫人都不在身邊,能事事為寶玉考慮的,也就襲人一人。襲人苦勸,寶玉答應,過後又忘,所以襲人說:我的心事,“唯有燈知道。”襲人的尷尬事情,王夫人不知,倘若王夫人知道,結果可想而知。也許是僥幸,也許是曹公筆下超生,總之,襲人沒在這件事上出事。
襲人的事不可謂不嚴重,金釧因一句話被攆,羞憤投井,可卿二尤,名汙譽毀,被迫自殺。可卿二尤不能悔過自新,關鍵原因,是他們醜名在外,難以挽回。襲人犯了這樣的事,而且被人拿住把柄,自然會痛定思痛,汲取教訓。讀者懷疑襲人告密,讒害晴雯,書中沒有文本依據,這種懷疑隻是懷疑,沒有實據。襲人所做的,乃是愛人以德,規勸寶玉注意言行分寸。
可卿亂常,本不可恕,但托夢鳳姐,除弊獻策,脂硯觀之不忍,命芹溪刪去“淫喪天香樓”一節。生前涉淫犯禁,死後夢語耕讀,行事言語,同出一人。秉筆直書,不避賢愚,曹公筆下的人物就是這樣,好壞優缺,集於一身。襲人“偷試雲雨,諫言寶玉”,可卿“涉淫亂常,夢語耕讀”,“精華糟粕”共聚一身,讀者不應一而概之,揚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是非非,方是正解。
犯了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可卿襲人,都被別人抓住口實,一個被迫自殺,一個忍受敲打,這是她們的無奈,也是她們的不足;但是,她們能夠“夢語耕讀”、“箴言勸諫”,這是她們的可貴。她們的“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故而,曹公要“為閨閣昭傳,不忍使其泯滅也。”
畫梁春盡落香塵,三尺鮫綃脫此身。幾度花開明月夜,蜂蝶浪采漸銷魂。閑言安逸德識淺,夢語耕讀思慮深。親曆一番情欲苦,人生始辨幻與真。詩中故事,出自可卿,但“親曆一番情欲苦,人生始辨幻與真”的道理,卻具有普遍的意義。襲人也算是親曆一番情欲苦,所以,她能看的更遠,想的更多。
鑒於以上,襲人自犯自禁,看似矛盾,其實合理。曆經一番情欲苦,更識人生幻與真。
紅友提問,甚是尖銳,己不正,何以正人。襲人偷試雲雨情在先,又擔心寶玉黛玉有“不才之事”,這豈不是自犯自禁、自相矛盾?如果真是偷情犯禁,破壞寶黛愛情,讀者懷疑襲人是個有心機且虛偽的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假設讀者對襲人的懷疑是正確的,那為什麽曹公稱之“賢襲人”,脂硯謂之“愛人以德”?有讀者說,這是作者背麵敷粉,明讚暗貶,就像風月寶鑒的兩麵,正麵是幻,背麵是真。
這樣解釋,或有道理,但書中曆曆所言襲人的諸多好處,卻又怎麽解釋?關於襲人的“賢德”,筆者己在《花解語時語解花》中詳述,此處隻探析文章開頭處讀者的疑問。
七十四回,賈璉向鴛鴦借東西當銀子,不知何故,事情泄密。鳳姐兒道:“知道這事還是小事,怕的是小人趁便又造非言,生出別的事來。當緊那邊正和鴛鴦結下仇了,如今聽得他私自借給璉二爺東西,那起小人眼饞肚飽,連沒縫兒的雞蛋還要下蛆呢,如今有了這個因由,恐怕又造出些沒天理的話來也定不得。在你璉二爺還無妨,隻是鴛鴦正經女兒,帶累了他受屈,豈不是咱們的過失。”
公侯府邸,人口眾多,是非也多,居心叵測者有之,沒縫兒的雞蛋還要下蛆的人也不少。鴛鴦一身清白,但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總是有人會製造流言蜚語。襲人“愛人以德”,又深知“君子防未然”的道理,她鬥膽進言王夫人:黛釵己長,男女有別,起坐不便,易遭誤解,易生誹謗,建議寶玉搬出園子,讓寶玉和釵黛保持一定距離。襲人所慮,和王熙鳳所擔心的一樣,都是要防人口舌。
和鴛鴦不同,襲人確實有把柄在別人手裏。三十一回,寶玉心情不好,向晴雯撒氣,被晴雯嗆了一通。襲人趕來解勸,晴雯添了酸意,冷笑幾聲,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裏就稱起‘我們’來了。”晴雯的話被黛玉聽到,黛玉笑道:“好嫂子,你告訴我,必定是你兩個拌了嘴了。告訴妹妹,替你們和勸和勸。”
晴雯敲打,襲人尷尬無語,黛玉打趣,襲人有苦難言,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不聽襲人規勸,寶玉遭受笞撻,襲人感歎道:“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得到這步地位。”此時的襲人,深知“身正名清”的重要,深知惡語中傷的可畏,她所箴言寶玉的一切,都是為寶玉好,潔身自好,顧影自惜,防人口實,避人以柄,自珍自愛,自潔自律。
寶玉襲人初試雲雨情,脂批:“一段小兒女之態”,事實如此,怎麽評價,讀者自己解讀。問題是,襲人做了這樣的事,被晴雯知道了,而且被晴雯敲打,被黛玉調笑,這讓襲人非常尷尬,尷尬之餘,襲人更能體味到“清譽”的重要,更知道去珍惜維護“清譽”,所以,她一直在規勸寶玉,勸寶玉沒有效果,她又橫下心來,鬥膽條陳,向王夫人提出建議。
寶玉受寵,沒有心機,更不知防範,住在大觀園,丫鬟婆子,是非不少,姨娘賈環,嫉妒算計,賈母和王夫人都不在身邊,能事事為寶玉考慮的,也就襲人一人。襲人苦勸,寶玉答應,過後又忘,所以襲人說:我的心事,“唯有燈知道。”襲人的尷尬事情,王夫人不知,倘若王夫人知道,結果可想而知。也許是僥幸,也許是曹公筆下超生,總之,襲人沒在這件事上出事。
襲人的事不可謂不嚴重,金釧因一句話被攆,羞憤投井,可卿二尤,名汙譽毀,被迫自殺。可卿二尤不能悔過自新,關鍵原因,是他們醜名在外,難以挽回。襲人犯了這樣的事,而且被人拿住把柄,自然會痛定思痛,汲取教訓。讀者懷疑襲人告密,讒害晴雯,書中沒有文本依據,這種懷疑隻是懷疑,沒有實據。襲人所做的,乃是愛人以德,規勸寶玉注意言行分寸。
可卿亂常,本不可恕,但托夢鳳姐,除弊獻策,脂硯觀之不忍,命芹溪刪去“淫喪天香樓”一節。生前涉淫犯禁,死後夢語耕讀,行事言語,同出一人。秉筆直書,不避賢愚,曹公筆下的人物就是這樣,好壞優缺,集於一身。襲人“偷試雲雨,諫言寶玉”,可卿“涉淫亂常,夢語耕讀”,“精華糟粕”共聚一身,讀者不應一而概之,揚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是非非,方是正解。
犯了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可卿襲人,都被別人抓住口實,一個被迫自殺,一個忍受敲打,這是她們的無奈,也是她們的不足;但是,她們能夠“夢語耕讀”、“箴言勸諫”,這是她們的可貴。她們的“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故而,曹公要“為閨閣昭傳,不忍使其泯滅也。”
畫梁春盡落香塵,三尺鮫綃脫此身。幾度花開明月夜,蜂蝶浪采漸銷魂。閑言安逸德識淺,夢語耕讀思慮深。親曆一番情欲苦,人生始辨幻與真。詩中故事,出自可卿,但“親曆一番情欲苦,人生始辨幻與真”的道理,卻具有普遍的意義。襲人也算是親曆一番情欲苦,所以,她能看的更遠,想的更多。
鑒於以上,襲人自犯自禁,看似矛盾,其實合理。曆經一番情欲苦,更識人生幻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