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滸傳》,不僅“捧紅”了梁山泊,還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家喻戶曉。
在施耐庵筆下,宋江原本隻是一個小“公務員”,後成為“梁山好漢”首領,替天行道。宋朝當局剿滅不了,不得不采取招安措施平息叛亂。
宋江,字公明,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
江湖人稱“及時雨”、“呼保義”。
形象: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 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
<strong>舉旗造反</strong>
<strong>反抗朝廷“重稅” 做起農民首領</strong>
如果不是因為《水滸傳》,宋江的名氣不可能大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在宋朝上百次的農民起義中,宋江所領導的這一支無論是規模,還是對宋朝當局的打擊,都非常小。梁山水滸文化研究專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滸”文化多年。他也認為,宋江確實舉行過起義,導火索是宋朝當局設置了“西城括田所”,解決朝廷財政困難。
所謂的“括田所”,就是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裏水域全部收為“公有”。並且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
梁山泊周圍的貧苦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的不滿終於爆發了。
到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宋江就是其中一個農民首領。
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證實,宋江是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人。該村還有人堅稱見過《宋氏宗譜》上記載,宋江之父宋太公精通醫術,經常向鄉人施舍藥劑。不過,在史料上沒有相關記載。
<strong>過人之才</strong>
<strong>“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兵數萬無敢抗者”</strong>
不過,根據史料記載,宋江領導的這次農民起義,規模隻有“三十六人”。孔德雨認為,官方記載的“三十六人,可能也是三十六個農民頭領,還有其他追隨者”。不過,與同時期的方臘起義相比,規模要小得多。
最初,這支農民軍的活動區域的確是在梁山泊。不過由於真實的梁山並不像《水滸傳》中描寫的那樣在水中央,而是在湖泊最北端的邊緣位置。湖麵隻要稍有萎縮,梁山山體便會脫離水麵。如果梁山周圍沒有湖水作為屏障,便無險可守,作為根據地的條件也就隨之喪失。
資料顯示,北宋宣和年初,梁山泊已經出現了萎縮現象,山寨屏障時有時無,難以抵抗官兵攻打,於是宋江不得不放棄梁山根據地。
《宋史·侯蒙傳》就提到了宋江離開梁山後的活動:“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兵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strong>“三敗高俅”</strong>
<strong>宋江沒有與高俅正麵“交過手”</strong>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在宋江的帶領下,“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在史學家看來,這對宋江的能力過於誇大。孔德雨曾統計過與宋江正麵打過仗的宋朝官員,隻有4個人,並不包含高俅。
第一個是武功大夫折可存。折可存的墓誌銘上記載,其在鎮壓了方臘反叛之後,奉命捕獲宋江。
第二個是沂州知府蔣圓。根據記載,他在山東做知府時,正趕上宋江起義。蔣圓以重兵把守交通要道,宋江無法前進,便要求在此“借路通過”。蔣圓假裝答應,意在拖延時間,暗中派人秘密偵察,發現宋江的隊伍已經沒有糧食可吃,趁機發起猛攻,宋江大敗。
第三個是王師心,當時的職位是海州沭陽縣尉,曾與宋江激戰。
最後一個就是海州知州張叔夜。在元朝人編纂的《宋史》中記載,是張叔夜打敗了宋江。這時候,距離宋江舉起反旗隻有兩年多的時間。
<strong>曆史爭議</strong>
<strong>宋江的結局並無定論</strong>
宋江在《水滸傳》中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雖然反對官府,但並不反“天子”,他起義最終也是為了“做官”。因此毛主席也曾評價宋江“是個投降派”。
按照正史的記載,宋江投降後也的確被招安了,並且成為征討方臘的馬前卒。
不過到了明清之後,關於宋江是否攻打方臘有了爭議。尤其是到了現代,出土的《折可存墓誌銘》中寫道:折可存是在征方臘勝利後才逮住宋江的。
在海州城南有一座小山,像一隻白虎蹲伏在那裏,人們叫它白虎山。白虎山北有座墳墓,人稱“好漢塋”。海州人代代相傳:“宋江並沒有投降,他同其他35名梁山好漢,一起被張叔夜殺害了,埋在這座墳墓裏。”當地還有一首詩:“白壁虎山陰,墳塚草木青。問是誰家墓?梁山好漢塋。”
<strong>傳說</strong>
<strong>“寧願住牛棚,別墊忠心坑”</strong>
至今,在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還有許多關於宋江的傳說。其中有一個被當地人稱作“忠心坑”的大坑,就與宋江有關。
據傳,宋江起義後,晁蓋派人將宋太公請走後,一把火燒了宋宅。年長日久,宋家村經曆過多次黃河決口,周圍土地皆被黃土淤沒達4米以上。唯獨宋江故宅留下了一個心形大坑數百年來淹沒不得。
傳說,附近村民想將坑填平,然而每一次,總是墊土之人喘息未定,便一命嗚呼。如此數次,水堡村便有了傳世的歌謠:“寧願住牛棚,別墊忠心坑。”
在施耐庵筆下,宋江原本隻是一個小“公務員”,後成為“梁山好漢”首領,替天行道。宋朝當局剿滅不了,不得不采取招安措施平息叛亂。
宋江,字公明,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
江湖人稱“及時雨”、“呼保義”。
形象: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 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
<strong>舉旗造反</strong>
<strong>反抗朝廷“重稅” 做起農民首領</strong>
如果不是因為《水滸傳》,宋江的名氣不可能大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在宋朝上百次的農民起義中,宋江所領導的這一支無論是規模,還是對宋朝當局的打擊,都非常小。梁山水滸文化研究專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滸”文化多年。他也認為,宋江確實舉行過起義,導火索是宋朝當局設置了“西城括田所”,解決朝廷財政困難。
所謂的“括田所”,就是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裏水域全部收為“公有”。並且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
梁山泊周圍的貧苦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的不滿終於爆發了。
到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這支農民隊伍正式宣告起義,宋江就是其中一個農民首領。
史學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證實,宋江是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人。該村還有人堅稱見過《宋氏宗譜》上記載,宋江之父宋太公精通醫術,經常向鄉人施舍藥劑。不過,在史料上沒有相關記載。
<strong>過人之才</strong>
<strong>“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兵數萬無敢抗者”</strong>
不過,根據史料記載,宋江領導的這次農民起義,規模隻有“三十六人”。孔德雨認為,官方記載的“三十六人,可能也是三十六個農民頭領,還有其他追隨者”。不過,與同時期的方臘起義相比,規模要小得多。
最初,這支農民軍的活動區域的確是在梁山泊。不過由於真實的梁山並不像《水滸傳》中描寫的那樣在水中央,而是在湖泊最北端的邊緣位置。湖麵隻要稍有萎縮,梁山山體便會脫離水麵。如果梁山周圍沒有湖水作為屏障,便無險可守,作為根據地的條件也就隨之喪失。
資料顯示,北宋宣和年初,梁山泊已經出現了萎縮現象,山寨屏障時有時無,難以抵抗官兵攻打,於是宋江不得不放棄梁山根據地。
《宋史·侯蒙傳》就提到了宋江離開梁山後的活動:“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兵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strong>“三敗高俅”</strong>
<strong>宋江沒有與高俅正麵“交過手”</strong>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在宋江的帶領下,“兩贏童貫”、“三敗高俅”……在史學家看來,這對宋江的能力過於誇大。孔德雨曾統計過與宋江正麵打過仗的宋朝官員,隻有4個人,並不包含高俅。
第一個是武功大夫折可存。折可存的墓誌銘上記載,其在鎮壓了方臘反叛之後,奉命捕獲宋江。
第二個是沂州知府蔣圓。根據記載,他在山東做知府時,正趕上宋江起義。蔣圓以重兵把守交通要道,宋江無法前進,便要求在此“借路通過”。蔣圓假裝答應,意在拖延時間,暗中派人秘密偵察,發現宋江的隊伍已經沒有糧食可吃,趁機發起猛攻,宋江大敗。
第三個是王師心,當時的職位是海州沭陽縣尉,曾與宋江激戰。
最後一個就是海州知州張叔夜。在元朝人編纂的《宋史》中記載,是張叔夜打敗了宋江。這時候,距離宋江舉起反旗隻有兩年多的時間。
<strong>曆史爭議</strong>
<strong>宋江的結局並無定論</strong>
宋江在《水滸傳》中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雖然反對官府,但並不反“天子”,他起義最終也是為了“做官”。因此毛主席也曾評價宋江“是個投降派”。
按照正史的記載,宋江投降後也的確被招安了,並且成為征討方臘的馬前卒。
不過到了明清之後,關於宋江是否攻打方臘有了爭議。尤其是到了現代,出土的《折可存墓誌銘》中寫道:折可存是在征方臘勝利後才逮住宋江的。
在海州城南有一座小山,像一隻白虎蹲伏在那裏,人們叫它白虎山。白虎山北有座墳墓,人稱“好漢塋”。海州人代代相傳:“宋江並沒有投降,他同其他35名梁山好漢,一起被張叔夜殺害了,埋在這座墳墓裏。”當地還有一首詩:“白壁虎山陰,墳塚草木青。問是誰家墓?梁山好漢塋。”
<strong>傳說</strong>
<strong>“寧願住牛棚,別墊忠心坑”</strong>
至今,在山東鄆城縣水堡鄉宋家村還有許多關於宋江的傳說。其中有一個被當地人稱作“忠心坑”的大坑,就與宋江有關。
據傳,宋江起義後,晁蓋派人將宋太公請走後,一把火燒了宋宅。年長日久,宋家村經曆過多次黃河決口,周圍土地皆被黃土淤沒達4米以上。唯獨宋江故宅留下了一個心形大坑數百年來淹沒不得。
傳說,附近村民想將坑填平,然而每一次,總是墊土之人喘息未定,便一命嗚呼。如此數次,水堡村便有了傳世的歌謠:“寧願住牛棚,別墊忠心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