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是《水滸傳》中深受讀者喜愛的一個人物,在說到他出家為僧的那一段的時候,有細心的讀者發現,魯智深的師父稱作“智真長老”,智真長老的師弟稱為“智清長老”,難道魯智深和他的師父、師叔平輩?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是這樣解釋的:
魯智深是在趙員外的建議下出家的,出家前,趙員外對魯智深說:“離此間三十餘裏有座山,喚作五台山,山上有一個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薩道場。寺裏有五七百僧人,為頭智真長老,是我弟兄。”後來趙員外帶著魯智深來到五台山,對智真長老說:“今有這個表弟姓魯,是關西軍漢出身,因見塵世艱辛,情願棄俗出家……”
根據趙員外的話,智真長老是他的“弟兄”,而魯智深是他的“表弟”,所以平輩。
對於上麵的解釋,我認為是極為不合理的。我們怎麽能夠拿佛家與俗家相提並論呢!其實對於上麵的疑問,牽涉到出家人取名字的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古人取名字,除了“名”之外,往往還有“字”和“號”。比如諸葛亮,他除了“亮”這個名之外,還有字“孔明”,號“臥龍先生”。而出家人也往往是這樣,一個出家人一般都有三個名字,一個是俗名,一個是法名,一個是法號。“俗名”就是出家前的名字,而“法名”和“法號”則是出家後的名字。
出家人的“法名”和“法號”的取法是很講究的。
對於出家人來說,取“法名”是很嚴格的,必須按照一定的輩分。拿少林寺來說吧,為僧人取名,總共有70個輩字,分別是: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周洪普廣宗,道清同玄祖。清淨真如海,湛寂淳貞素。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鑒宗祚。衷正善喜祥,謹愨原濟度。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平輩的師兄弟必須用相同的“輩字”,比如“道”字輩的師兄弟取法名時,都叫做“道某”;“道”字輩的徒弟們則統一稱作“清某”。
相對於“法名”來說,取“法號”的形式就沒有這麽嚴格了。
一個僧人的“法名”一定是為他剃度的師父來取,而“法號”則不一定,可以是他人,甚至也可以是自己,並且起“法號”也不用一定得按照特定的輩分。比如《西遊記》裏的唐僧,他的“法名”叫做“玄奘”,這是為他剃度的師父取的,而法號“三藏”則是唐皇李世民賜的,並且也沒有按照“玄”字輩來取。
“法名”和“法號”除了起法不同,在使用上也不相同。
一個僧人的“法名”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叫的,一般隻有他的師父或是寺裏的長輩僧人才叫,甚至他的師父或長輩一般也不叫他的法名,而往往叫他的法號;而“法號”就不同了,不僅寺裏的僧人(不管是長輩、平輩或是晚輩)都可以叫,而且寺外俗人也可以叫。
由此可以見,大家所熟悉的“智深”隻不過是魯智深的“法號”而已,至於他的“法名”是什麽,書中沒有提到,我們也不得而知。
那麽,智真長老給魯智深起的“法號”為何非要有一個和自己同樣的字——“智”呢?或許就像有人解釋的那樣,智真長老顧及到魯智深是和自己稱兄道弟的趙員外的表弟吧!反正“法號”怎麽取相對隨便些,即使這樣也不會引來非議。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是這樣解釋的:
魯智深是在趙員外的建議下出家的,出家前,趙員外對魯智深說:“離此間三十餘裏有座山,喚作五台山,山上有一個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薩道場。寺裏有五七百僧人,為頭智真長老,是我弟兄。”後來趙員外帶著魯智深來到五台山,對智真長老說:“今有這個表弟姓魯,是關西軍漢出身,因見塵世艱辛,情願棄俗出家……”
根據趙員外的話,智真長老是他的“弟兄”,而魯智深是他的“表弟”,所以平輩。
對於上麵的解釋,我認為是極為不合理的。我們怎麽能夠拿佛家與俗家相提並論呢!其實對於上麵的疑問,牽涉到出家人取名字的一個問題。
我們都知道,古人取名字,除了“名”之外,往往還有“字”和“號”。比如諸葛亮,他除了“亮”這個名之外,還有字“孔明”,號“臥龍先生”。而出家人也往往是這樣,一個出家人一般都有三個名字,一個是俗名,一個是法名,一個是法號。“俗名”就是出家前的名字,而“法名”和“法號”則是出家後的名字。
出家人的“法名”和“法號”的取法是很講究的。
對於出家人來說,取“法名”是很嚴格的,必須按照一定的輩分。拿少林寺來說吧,為僧人取名,總共有70個輩字,分別是: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周洪普廣宗,道清同玄祖。清淨真如海,湛寂淳貞素。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固。心朗照幽深,性明鑒宗祚。衷正善喜祥,謹愨原濟度。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平輩的師兄弟必須用相同的“輩字”,比如“道”字輩的師兄弟取法名時,都叫做“道某”;“道”字輩的徒弟們則統一稱作“清某”。
相對於“法名”來說,取“法號”的形式就沒有這麽嚴格了。
一個僧人的“法名”一定是為他剃度的師父來取,而“法號”則不一定,可以是他人,甚至也可以是自己,並且起“法號”也不用一定得按照特定的輩分。比如《西遊記》裏的唐僧,他的“法名”叫做“玄奘”,這是為他剃度的師父取的,而法號“三藏”則是唐皇李世民賜的,並且也沒有按照“玄”字輩來取。
“法名”和“法號”除了起法不同,在使用上也不相同。
一個僧人的“法名”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叫的,一般隻有他的師父或是寺裏的長輩僧人才叫,甚至他的師父或長輩一般也不叫他的法名,而往往叫他的法號;而“法號”就不同了,不僅寺裏的僧人(不管是長輩、平輩或是晚輩)都可以叫,而且寺外俗人也可以叫。
由此可以見,大家所熟悉的“智深”隻不過是魯智深的“法號”而已,至於他的“法名”是什麽,書中沒有提到,我們也不得而知。
那麽,智真長老給魯智深起的“法號”為何非要有一個和自己同樣的字——“智”呢?或許就像有人解釋的那樣,智真長老顧及到魯智深是和自己稱兄道弟的趙員外的表弟吧!反正“法號”怎麽取相對隨便些,即使這樣也不會引來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