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複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後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閑官。公元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公元763年,仆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複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公元780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次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唐朝大臣郭子儀,是一個對李唐王朝有大功的人,也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人。郭子儀每年所得的俸祿有二十四萬貫之多,在中國曆史上,像郭子儀這樣窮奢極欲的大臣其實並不鮮見,但他們大都往往為人所不齒,而如此窮奢極欲的郭子儀,卻非但沒有遭到人們的非議,反倒贏得生前身後名:生前,唐代宗曾下令在淩煙閣為郭子儀畫像,以示尊崇;死後,唐德宗特下詔將他的墳增高十尺,宋、明、清曆朝政府都曾把他和周公旦、諸葛亮等曆史名臣一起作為祭祀的對象,加以褒揚;一些文人墨客還把他作為自己追求人生價值的偶像,頂禮膜拜,比如《聊齋誌異》的作者蒲鬆齡就這樣吟詠道:“他日勳名上麟閣,風規雅似郭汾陽!”


    這看起來,多少顯得有點兒怪。然而,說怪也不怪。


    郭子儀一生輔佐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位皇帝。在這“四朝靜亂”的多事之秋,郭子儀以他非凡的軍事天才為唐帝國的穩定做出了傑出貢獻,建立了卓越功勳。從玄宗到德宗,四朝天子之所以都對郭子儀另眼相看,把他抬到那麽高的位置,直至在中書令的那把椅子上統領百官二十四年,郭子儀的功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砝碼。在平定安史之亂時,唐肅宗對郭子儀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唐雖是我的家國,實是由卿所重建!”說的應該是他的心裏話,也是大實話。史家評價郭子儀,說他的功“自秦漢以來,功勞之大,無與倫比”雖然說的有點過,卻也接近於事實。的確,沒有郭子儀,安史之亂(包括外族的侵擾)帶給人民的苦難——這一點,杜甫的詩有過真切而形象的描述,真不知道要延續到何時,僅此一點,盡管郭子儀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人,但依然受到人們——包括上至尊貴的天子、下至普通的寒儒那麽樣的尊崇,也就不難理解了。從感情上說,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四舍五入算大帳吧?


    但問題不僅僅如此,縱觀中國的封建王朝,很多大臣特別是手握兵權的重臣,雖然有功於社稷,卻往往功高震主,郭子儀也曾受到過當朝者的猜忌,大曆二年十二月,魚朝恩暗地裏派人盜發郭子儀父親的墳墓,其目的無非是害怕威權日盛的郭子儀篡權當皇帝,從而搗壞“風水根基”斷絕郭氏家族的“龍脈”,這顯然是當朝者猜疑心理做的怪。郭子儀心明鏡似的:沒有皇帝的默許,魚朝恩想那麽幹,也沒那個膽兒。對代宗這樣說道:“臣長期掌兵,不能製止殘暴,士兵毀壞他人的墳墓,本來就夠多的了,這是臣不忠不孝獲得的上天的懲罰,不是人為的禍患啊。”一句自責的話,打消了皇帝的猜疑,平息了事態、維護了穩定。什麽叫忠心?寧可委屈自己,也要顧全大局,這就是忠心。


    郭子儀盡管窮奢極欲,但他很好地把握住了這一點、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做的善始善終,非常到位,做的遠比嶽飛要充滿智慧。在郭子儀身上所體現出的這種忠君思想和處世原則,是他誠實為官和誠信做人的潛移默化的原動力,可以說達到了那個時代倫理道德的最完美的要求,這似乎也是他受人尊崇的又一個原因所在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郭子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郭子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