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雲這直指人心的發言,博得了大家的共鳴。.tw[棉花糖小說網]
向榮第一個支持他,他正在為自己的將士遭受無比慘重的損失痛心疾首!話說回來,他比張青雲的痛苦更深,因為這是他的第二次全軍覆沒了。
“我也有同樣的疑問!總督統管全局,為什麽深入險地?既然深入險地為什麽不做好遇到危險的準備?我老向向來有話直說,您這一趟冒失出遊,可把我害苦了!原來安排的所有的穩妥計劃,全部臨時改變,沒有任何準備,導致了這場大敗!”
勞崇光看著徐廣縉如同川劇變臉一樣變化多端的臉色,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倒不是覺得徐廣縉委屈,從責任上說,他和自己的老搭檔提督向榮意見一致,都是由於這位徐總督冒失地跑去珋州,不過,這位提督話說得也太直了一些!哪怕就是那麽回事,也要說得委婉一些,才讓人好接受一些。
他本想保持沉默,但是作為自己的頂頭上司,如此尷尬,出於同情,他還是說了一下,以圖緩和氣氛:“我認識徐總督多年,知道總督為人熱誠,做事穩重,因此,我相信總督前去珋州,必定是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不如聽聽總督說說為什麽去珋州吧。[..tw超多好看小說]”
徐廣縉正在那裏罵人,看大家的意思都是把責任推給他;好不容易來一個比較中立的人替他說話,心中暗暗感激的同時。趕緊抓住機會,解釋了當時的情況,說是為了協調珋州知府和當地的綠營兵缺乏配合的矛盾。
張青雲聞言,心裏自然是覺得沒有必要,再說他作為提督,有事情不要他先知道?當然這件事情作為總督也不是不能管,因為總督是軍政一起抓的總頭,問題是真有這種事情嗎?
他開始懷疑起總督的人品來了,看來這位總督開始的不智,尤其是點了他的名。讓張青雲和他結下了不解之仇。
“軍隊和地方有矛盾?很嚴重嗎?我怎麽沒有聽說?為了慎重起見。我建議派專人去詢問一下當事人,也好為總督大人證明,避免冤枉了總督大人!”張青雲如是說。
眾人紛紛讚同,就連勞崇光和左宗棠兩位老成持重者都同意了。畢竟這件事情太大。如果確有其事。這徐廣縉跑去珋州,隻是一個抉擇不當的問題;而沒有這個他所說的原因,就是品質問題了。
因此。李鴻章就拍板作了決定,派出負責軍法軍紀的兩個文職人員前去調查。
而他這方麵的問題,等到得出調查結果以後再確定如何處理。
大家同意了,但是徐廣縉又頭痛了,他需要說出他去作工作,都和誰作了,都確定了什麽事情。
他早就得到消息,最重要的見證人哈忠阿被天軍捉了去,他到哪裏找這個見證人?
“見證人沒有了,那可真巧啊!您的從人,諸如衛士、文書總有吧,雖然他們比較缺乏客觀性。”
“也沒有!他們全部被天軍捉了去。”徐廣縉實事求是地說,臉上平靜如水,心裏卻恨死了這個提督張青雲。
他不知道的是,張青雲這是一招以攻為守!
他之所以步步緊逼,就是為了不給他思考的機會,也無暇反擊,他就可以把沒有按時到達珋州的責任躲掉。
這時,李鴻章說話了,他讓二人不要爭吵了,現在既然不能確定是否有正當理由去珋州,就先把這個問題,放到懸而未決的項目裏,等以後有了結果再作決定。
李鴻章剛想接著討論別人的相關問題,張青雲又提出繼續討論如何處罰徐總督所造成的極大損失,這個問題總是拖不過去,一定要向朝廷中樞交待的。
“謝謝提醒!提督大人說得對,我們可以從徐總督被圍困,大家一心解救這個事實為基礎,考慮一下這個事件帶來的後果,然後向皇上稟報!”李鴻章肯定了張青雲的建議,同時,也為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定下了基調。
這個基調就是後來清剿計劃變動和軍隊的調動,都是因為“總督被圍”,圍繞“總督被圍”,以“總督被圍”為中心展開的,完全脫離了原來的清剿計劃和目的!
因此,後麵所有的成功和失敗都和這個總督被圍有直接的關係!問題是,有成功嗎?半點皆無!有失敗嗎?簡直太多了,比比皆是!
既然“總督被圍”事件引發了諸多失敗,那麽和“總督被圍”直接相關的總督就是想跑也跑不掉!
所以隨後的討論,沒有一個人能離開“總督被圍”;而每一次提到“總督被圍”,當事人徐廣縉總督就如同被扇了一個嘴巴!
最後簡直就成了批鬥會!
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客觀存在的原因,一個就是他自己找死,還想著把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因而引起眾怒;另一個是李鴻章有尚方寶劍,壓住了他的傲慢,否則他還真不尿這個年齡和資曆都不如他的欽差,但是他的狂傲也有成果,就是成功地挑起了李鴻章對他的不滿。
主觀原因,就是大家越說越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所受到的慘痛損失,飲水思源,水災也思源,就找到了仇恨的源頭,徐總督不幸成了被大家泄憤的倒黴蛋。
大家越說越激烈,把徐廣縉批鬥得滿頭大汗!他也沒有認識到大家說得這麽嚴重!而且大家越說,上綱上線越高,最後簡直就說他是有意如此了!
這還真冤枉了他!他也真急了!這樣下去,還不得滅九族?
忽然,他想到了麥軻。
麥軻可是答應有事可以找他幫忙的,這件事情肯定算個事了,大事!最大的事!
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找他;有了!讓這些人找他,直接要求見見被俘的哈忠阿應該沒問題吧?對!絕對沒有問題!
於是,他大喊著說:“你們可以找麥軻去!他有辦法為我作證!”
“嗯?”眾人神情一變,憤怒變成了懷疑!(未完待續。。)
向榮第一個支持他,他正在為自己的將士遭受無比慘重的損失痛心疾首!話說回來,他比張青雲的痛苦更深,因為這是他的第二次全軍覆沒了。
“我也有同樣的疑問!總督統管全局,為什麽深入險地?既然深入險地為什麽不做好遇到危險的準備?我老向向來有話直說,您這一趟冒失出遊,可把我害苦了!原來安排的所有的穩妥計劃,全部臨時改變,沒有任何準備,導致了這場大敗!”
勞崇光看著徐廣縉如同川劇變臉一樣變化多端的臉色,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倒不是覺得徐廣縉委屈,從責任上說,他和自己的老搭檔提督向榮意見一致,都是由於這位徐總督冒失地跑去珋州,不過,這位提督話說得也太直了一些!哪怕就是那麽回事,也要說得委婉一些,才讓人好接受一些。
他本想保持沉默,但是作為自己的頂頭上司,如此尷尬,出於同情,他還是說了一下,以圖緩和氣氛:“我認識徐總督多年,知道總督為人熱誠,做事穩重,因此,我相信總督前去珋州,必定是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不如聽聽總督說說為什麽去珋州吧。[..tw超多好看小說]”
徐廣縉正在那裏罵人,看大家的意思都是把責任推給他;好不容易來一個比較中立的人替他說話,心中暗暗感激的同時。趕緊抓住機會,解釋了當時的情況,說是為了協調珋州知府和當地的綠營兵缺乏配合的矛盾。
張青雲聞言,心裏自然是覺得沒有必要,再說他作為提督,有事情不要他先知道?當然這件事情作為總督也不是不能管,因為總督是軍政一起抓的總頭,問題是真有這種事情嗎?
他開始懷疑起總督的人品來了,看來這位總督開始的不智,尤其是點了他的名。讓張青雲和他結下了不解之仇。
“軍隊和地方有矛盾?很嚴重嗎?我怎麽沒有聽說?為了慎重起見。我建議派專人去詢問一下當事人,也好為總督大人證明,避免冤枉了總督大人!”張青雲如是說。
眾人紛紛讚同,就連勞崇光和左宗棠兩位老成持重者都同意了。畢竟這件事情太大。如果確有其事。這徐廣縉跑去珋州,隻是一個抉擇不當的問題;而沒有這個他所說的原因,就是品質問題了。
因此。李鴻章就拍板作了決定,派出負責軍法軍紀的兩個文職人員前去調查。
而他這方麵的問題,等到得出調查結果以後再確定如何處理。
大家同意了,但是徐廣縉又頭痛了,他需要說出他去作工作,都和誰作了,都確定了什麽事情。
他早就得到消息,最重要的見證人哈忠阿被天軍捉了去,他到哪裏找這個見證人?
“見證人沒有了,那可真巧啊!您的從人,諸如衛士、文書總有吧,雖然他們比較缺乏客觀性。”
“也沒有!他們全部被天軍捉了去。”徐廣縉實事求是地說,臉上平靜如水,心裏卻恨死了這個提督張青雲。
他不知道的是,張青雲這是一招以攻為守!
他之所以步步緊逼,就是為了不給他思考的機會,也無暇反擊,他就可以把沒有按時到達珋州的責任躲掉。
這時,李鴻章說話了,他讓二人不要爭吵了,現在既然不能確定是否有正當理由去珋州,就先把這個問題,放到懸而未決的項目裏,等以後有了結果再作決定。
李鴻章剛想接著討論別人的相關問題,張青雲又提出繼續討論如何處罰徐總督所造成的極大損失,這個問題總是拖不過去,一定要向朝廷中樞交待的。
“謝謝提醒!提督大人說得對,我們可以從徐總督被圍困,大家一心解救這個事實為基礎,考慮一下這個事件帶來的後果,然後向皇上稟報!”李鴻章肯定了張青雲的建議,同時,也為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定下了基調。
這個基調就是後來清剿計劃變動和軍隊的調動,都是因為“總督被圍”,圍繞“總督被圍”,以“總督被圍”為中心展開的,完全脫離了原來的清剿計劃和目的!
因此,後麵所有的成功和失敗都和這個總督被圍有直接的關係!問題是,有成功嗎?半點皆無!有失敗嗎?簡直太多了,比比皆是!
既然“總督被圍”事件引發了諸多失敗,那麽和“總督被圍”直接相關的總督就是想跑也跑不掉!
所以隨後的討論,沒有一個人能離開“總督被圍”;而每一次提到“總督被圍”,當事人徐廣縉總督就如同被扇了一個嘴巴!
最後簡直就成了批鬥會!
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客觀存在的原因,一個就是他自己找死,還想著把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因而引起眾怒;另一個是李鴻章有尚方寶劍,壓住了他的傲慢,否則他還真不尿這個年齡和資曆都不如他的欽差,但是他的狂傲也有成果,就是成功地挑起了李鴻章對他的不滿。
主觀原因,就是大家越說越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所受到的慘痛損失,飲水思源,水災也思源,就找到了仇恨的源頭,徐總督不幸成了被大家泄憤的倒黴蛋。
大家越說越激烈,把徐廣縉批鬥得滿頭大汗!他也沒有認識到大家說得這麽嚴重!而且大家越說,上綱上線越高,最後簡直就說他是有意如此了!
這還真冤枉了他!他也真急了!這樣下去,還不得滅九族?
忽然,他想到了麥軻。
麥軻可是答應有事可以找他幫忙的,這件事情肯定算個事了,大事!最大的事!
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找他;有了!讓這些人找他,直接要求見見被俘的哈忠阿應該沒問題吧?對!絕對沒有問題!
於是,他大喊著說:“你們可以找麥軻去!他有辦法為我作證!”
“嗯?”眾人神情一變,憤怒變成了懷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