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義的;有作詞語解釋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內涵進行探討的,諸說不一。看來後人難知前人心態和處世的複雜文化環境,有時也難以自圓其說了。
“難得糊塗”,原是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刻在一方閑章上的一句“心”語,是由他所覺、所悟、所感而抒發的一種情懷。說起“難得糊塗”,還有一段頗為有趣的來曆。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州雲峰山觀摩鄭公碑,晚間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稱糊塗老人,言談舉止高雅不凡,二人交談十分投機。老人家中有一塊特大硯台,石質細膩,鏤刻精美,鄭板橋看了大為讚賞,老人請鄭板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於硯台背麵。鄭板橋感到糊塗老人必有來曆,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並蓋上了白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因硯台過大,尚有許多空白,板橋請老先生也寫一段跋語。老人沒推辭便隨手寫道:“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寫罷蓋了方印,印文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一看大驚,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這段文字傳下來,人們感慨其中富含哲理,便將“難得糊塗”詞寫成橫聯掛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傳越廣,成為一些人的座右銘或一種時尚。然而,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詞語,人們似乎莫衷一是,甚至某些人還存在糊塗的理解。那麽鄭板橋通過“難得糊塗”這一“心”語到底表達了什麽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種看法。
第一種看法認為是鄭板橋的自我解嘲。
乾隆十六年(1751),鄭板橋在山東濰縣任七品知縣時,一日正值“衙齋無事,四壁空空,周圍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覺悵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蕭蕭,人生難道就是如此?爭名奪利,爭勝好強,到頭來又如何呢?看來還是糊塗一些好,萬事都作糊塗觀,無所謂失,無所謂得,心靈也就安寧了。”於是,他揮毫寫下“難得糊塗”。
鄭板橋從不糊塗,他之所以興歎“難得糊徐”,自有其苦衷。朱鐵誌認為“鄭板橋是個極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而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歎,‘難得糊塗’的難在那裏呢?難在他畢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難在他一枝一葉總關情,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於衷。他隻有假裝糊塗,然則終不能無視現實,遂痛苦於內,淡然於外而生‘難得糊塗’之歎。”因此它被稱為“真乃絕頂聰明人吐露的無可奈何語,是麵對喧囂人生,炎涼世態內心迸發出的憤激之詞。”可見,他是想做些有益於地方、百姓的事,但囿於情勢所迫又往往無能為力,內心十分矛盾。所以,這“難得糊塗”一語,反映了封建社會裏一個正直士大夫的仿徨與苦悶。
第二種看法則認為這是鄭板橋對於現實的抗議之聲。
鄭板橋由山東範縣調任濰縣知縣,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見的旱災。鄭板橋見百姓家破人亡,憂心似焚,不免心力不支。其妻相勸:既然皇上不問,欽差不理,你就裝作糊塗嘛!鄭板橋聞之怒言道:裝糊塗,我裝不來。你可知道,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難得糊塗。由此鄭板橋有所啟發,就以“拯救萬民,在所不惜”激勵自己,並開官倉賑災。他所說的這句話,後來就成了“難得糊塗”的自注:“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台灣徐蘭州說:“這句話文義,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認真,得過且過,所謂‘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讀,聰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賴於人的先天遺傳和後天的環境教育,才能培養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聰明並不容易。”蘇東坡詩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所以,聰明人難做。
什麽是糊塗呢?糊塗就是不精明。糊塗有兩種:一種是真糊塗,懵懵處世,似是與生俱來,裝不來,求不到;一種是裝的假糊塗,明明是非黑白了然於心,偏偏裝作懵懂不辨,即由‘聰明轉入糊塗’了。依照鄭板橋出汙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違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顯然是一種痛苦與折磨。所以徐蘭州認為:“鄭板橋這段感慨‘難得糊塗’的題書,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曆程,也是知識分子從政,在專製製度腐敗政權中無法展現宏誌的一種抗議之聲”。
而第三種則是“心安理平”說。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其堂弟為了祖傳房屋的一段牆基,與鄰居訴訟,要他向興化縣縣令求情,以便贏得官司。鄭板橋看完信後,寫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兩幅字,並在“難得糊塗”下加注:“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吃虧是福”下加注:“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盈於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處“難得糊塗”指難得裝一次糊塗,它具有為所當為的積極涵義,不可為而為的膽識。因此,這種“心理調節”乃是試圖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暫安寧。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人們有著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義的;有作詞語解釋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內涵進行探討的,諸說不一。看來後人難知前人心態和處世的複雜文化環境,要有正確的解釋,有時也難以自圓其說。
“難得糊塗”,原是清朝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刻在一方閑章上的一句“心”語,是由他所覺、所悟、所感而抒發的一種情懷。說起“難得糊塗”,還有一段頗為有趣的來曆。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州雲峰山觀摩鄭公碑,晚間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稱糊塗老人,言談舉止高雅不凡,二人交談十分投機。老人家中有一塊特大硯台,石質細膩,鏤刻精美,鄭板橋看了大為讚賞,老人請鄭板橋留下墨寶,以便請人刻於硯台背麵。鄭板橋感到糊塗老人必有來曆,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字,並蓋上了白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因硯台過大,尚有許多空白,板橋請老先生也寫一段跋語。老人沒推辭便隨手寫道:“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寫罷蓋了方印,印文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一看大驚,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見硯背上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這段文字傳下來,人們感慨其中富含哲理,便將“難得糊塗”詞寫成橫聯掛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傳越廣,成為一些人的座右銘或一種時尚。然而,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詞語,人們似乎莫衷一是,甚至某些人還存在糊塗的理解。那麽鄭板橋通過“難得糊塗”這一“心”語到底表達了什麽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種看法。
第一種看法認為是鄭板橋的自我解嘲。
乾隆十六年(1751),鄭板橋在山東濰縣任七品知縣時,一日正值“衙齋無事,四壁空空,周圍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覺悵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蕭蕭,人生難道就是如此?爭名奪利,爭勝好強,到頭來又如何呢?看來還是糊塗一些好,萬事都作糊塗觀,無所謂失,無所謂得,心靈也就安寧了。”於是,他揮毫寫下“難得糊塗”。
鄭板橋從不糊塗,他之所以興歎“難得糊徐”,自有其苦衷。朱鐵誌認為“鄭板橋是個極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剛直不阿,而對讒言無能為力時,才會有‘難得糊塗’的感歎,‘難得糊塗’的難在那裏呢?難在他畢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鏡,無法對惡勢力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難在他一枝一葉總關情,對百姓的疾苦不能無動於衷。他隻有假裝糊塗,然則終不能無視現實,遂痛苦於內,淡然於外而生‘難得糊塗’之歎。”因此它被稱為“真乃絕頂聰明人吐露的無可奈何語,是麵對喧囂人生,炎涼世態內心迸發出的憤激之詞。”可見,他是想做些有益於地方、百姓的事,但囿於情勢所迫又往往無能為力,內心十分矛盾。所以,這“難得糊塗”一語,反映了封建社會裏一個正直士大夫的仿徨與苦悶。
第二種看法則認為這是鄭板橋對於現實的抗議之聲。
鄭板橋由山東範縣調任濰縣知縣,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見的旱災。鄭板橋見百姓家破人亡,憂心似焚,不免心力不支。其妻相勸:既然皇上不問,欽差不理,你就裝作糊塗嘛!鄭板橋聞之怒言道:裝糊塗,我裝不來。你可知道,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難得糊塗。由此鄭板橋有所啟發,就以“拯救萬民,在所不惜”激勵自己,並開官倉賑災。他所說的這句話,後來就成了“難得糊塗”的自注:“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台灣徐蘭州說:“這句話文義,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認真,得過且過,所謂‘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讀,聰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賴於人的先天遺傳和後天的環境教育,才能培養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聰明並不容易。”蘇東坡詩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所以,聰明人難做。
什麽是糊塗呢?糊塗就是不精明。糊塗有兩種:一種是真糊塗,懵懵處世,似是與生俱來,裝不來,求不到;一種是裝的假糊塗,明明是非黑白了然於心,偏偏裝作懵懂不辨,即由‘聰明轉入糊塗’了。依照鄭板橋出汙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違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顯然是一種痛苦與折磨。所以徐蘭州認為:“鄭板橋這段感慨‘難得糊塗’的題書,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曆程,也是知識分子從政,在專製製度腐敗政權中無法展現宏誌的一種抗議之聲”。
而第三種則是“心安理平”說。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其堂弟為了祖傳房屋的一段牆基,與鄰居訴訟,要他向興化縣縣令求情,以便贏得官司。鄭板橋看完信後,寫下“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兩幅字,並在“難得糊塗”下加注:“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吃虧是福”下加注:“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盈於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處“難得糊塗”指難得裝一次糊塗,它具有為所當為的積極涵義,不可為而為的膽識。因此,這種“心理調節”乃是試圖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暫安寧。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人們有著不同的理解,有望文生義的;有作詞語解釋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內涵進行探討的,諸說不一。看來後人難知前人心態和處世的複雜文化環境,要有正確的解釋,有時也難以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