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馬遷(公元前145年-87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曆史學家、文學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經濟學家。在《史記·貨殖列傳》裏邊,司馬遷花費大量筆墨,記載當時的商業活動、分析各種商業行為,還講述了許多超級富豪發家的故事。中國古代,一直以來都是“重農抑商”,所謂的“士農工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科舉當官排第一,農業、農民第二,製造業、工匠排第三,經濟活動和商人則排名墊底不受重視,但是司馬遷以他超前於那個時代的眼光,專門在史記中開辟一章《貨殖列傳》,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濟學思想。什麽叫做“貨殖”呢?貨就是商品,殖指的是增長,也就是說,通過生產和商業活動,從中生財求利。他開篇就引用了老子《道德經》的原文:“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的思想境界自然是極高的,但是司馬遷緊接著筆鋒一轉:“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定要按照這種方式去生活,那麽,對於近世來說,無異於堵塞了人民的耳目,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司馬遷還講:從《詩經》與《書經》上所描述的虞舜和夏朝以來的情況看,人們總是要讓自己的耳目得到音樂和美色的享受,口中盡多地品嚐牲畜肉類的美味,身軀盡量安處於舒適而快樂的環境,精神上還要炫耀自己的權勢與才能的榮耀,這種風俗浸染百姓的思想已經很久了,即使用老子那樣微妙的言辭逐家逐戶地去勸說他們,仍然是不可能把他們的思想轉變過來的。可以說,人類曆史的演化進程,是不可逆轉的,司馬遷的這些觀點,表明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區別,也反映了哲學家與曆史學家的差異所在。
社會各階層人們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財富,他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各盡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追求財富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不存在任何邪惡的地方。儒家一直強調的是“重義輕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問題是,君子從來都是少數人,不是君子的占到大多數,道德標準定得過高則無法實行,幾千年了,也沒見到中國人的整體道德觀念有什麽提高,所以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司馬遷比儒家來得更接地氣。
當社會的經濟活動發展的一定階段,自然會出現富豪,司馬遷記載了不少秦漢時期頂級富翁的故事:秦朝時候的巴寡婦清,巴是巴郡,現在的重慶,她是一位寡婦,名字叫“清”。做的是丹砂開采和銷售生意,丹砂除了能做顏料外,還能提取水銀,是當時重要的物資。她是中國曆史有記載以來的第一位女企業家,家大業大,光傭人數量就上千之多,書上說她“用財自衛,不見侵犯”,在秦始皇的時代,她居然用財富組建了一隻私人軍隊來保護自家產業,這還不算牛的,她甚至為國家修建萬裏長城提供巨額資助,給秦始皇陵墓建設提供大量水銀。秦始皇對她非常尊重,為她修建了一座高台。宣曲任氏,這哥們姓任,秦朝滅亡的時候,天下大亂,各地豪傑就跟打了雞血針一樣,爭搶金銀珠寶,唯獨他逆向操作,囤積糧食,到了後來,劉邦跟項羽大pk,兩軍相持在榮陽地區,農民沒法耕種,米價漲到每石一萬錢,之前豪傑們辛苦搶來的金銀珠寶被他統統吃進,發了橫財。任家家規森嚴,盡管富可敵國,卻崇尚節儉,嚴於自律,連皇帝也敬重他。無鹽氏(這個名字怪怪的),漢景帝的時候,有七個劉姓諸侯國聯合叛亂。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漢朝的王侯要出征打仗,沒錢咋辦?隻好向民間資本借錢,當時叫作“子錢家”,幹的是放高利貸的活兒。這些人不敢放貸,怕打仗輸了錢要不回來。這個時候,無鹽氏站出來說我借,借出多少錢?史書上說是“千金”,但是利息是1000%——是的,你沒看錯,十倍的利息,相比之下,今天這些地下錢莊所謂月息5分6分也好意思叫高利貸麽?他判斷戰爭將很快結束,而且七國必敗,果然才三個月叛亂就被鎮壓,一年之中,借出去的錢連番十倍。此人的政治經濟學水平極高,戰略預判準確,又富有膽略,真是牛人。講完了勵誌的創業故事,我們回到經濟分析上來。司馬遷認為,貨幣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自然發生的,他說:“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就是說,隨著商品交換的進行,必然導致貨幣的出現,從時間上看,他認為我們國家早在夏朝以前就出現貨幣了。在貨幣與物價之間的關係上,司馬遷用十個字精煉地進行總結:“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意思就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越多,則貨幣購買力越低;相反,在貨幣量既定的前提下,商品的數量下降,物價就會變得很昂貴。當時放高利貸的民間資本很多,市麵上放貸的利息是20%,司馬遷對這些古代金融從業者評價很高,說他們“不害於政、不妨百姓”,把他們與工商業者並列,並給像無鹽氏這樣的傳奇人物立傳,讓他們名垂青史。《貨殖列傳》中還提到很多有價值商業思想,一樣可以適用於今天的社會。比方說:1)卓氏(司馬相如的嶽父,卓文君的老爹)當年從趙地遷徙到蜀地的時候,因為手裏有一大筆的資金,所以能跑到很偏僻的礦山邊上居住,從事冶鐵行業,最後富甲一方,可見投資實業之前,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本金來啟動;2)“無息幣···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財幣欲其行如流水”,錢隻有流動起來才能生錢,資金周轉越快賺得就越多。3)“富者必用奇勝”,想要致富,思路就首先得跟人不一樣,市場經濟裏邊“奇”就別人還沒發現的需求,先人一步挖掘出需求就是財富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賣出,從市場供求關係導致的價格波動中牟利;“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我們看今天的股票市場裏邊是不是這樣的?當市場瘋狂追高,個股價格貴到極點的時候,接下來就是一文不值,反過來無人問津的時候,很可能蘊藏著連續漲停板的機遇。古今中外,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幾人能做到呢?人性不僅貪婪,而且盲從。以上這些都是太史公總結的商業思想,由於篇幅有限,就不詳細展開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原文。司馬遷通過認真研究,觀察到當時的西漢社會,如果以一定數量的本錢,用來投資經營可獲得一定的利潤,各行業的年均利潤率為20%,如果低於20%的利潤率,在這個行業裏頭經營就不算理想。同樣以一百萬的本錢,投入到畜牧業養殖上邊,體現為五十匹馬,一百六十七頭羊或者二百五十隻羊;同等的資金投入到販賣業上邊,體現為二百匹馬,二百五十頭羊或兩千隻羊。為什麽後者的利潤高於前者,這是由商業的性質所決定的,說明司馬遷已經注意到了資金周轉的作用,意識到商業中的資金周轉快於一般生產行業的資金周轉速度。司馬遷的思想是相當深刻的,曆史上評論他是“自成一家之言”,他的社會治理的理想,核心是天道自然,社會有它自然演進的規律,不需要過度的幹預,關鍵是人民的足欲。人們在本性的驅動下,“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社會需要這些行業的協調分工,經濟才能發展,而這個過程,是自然形成的。他寫道:(百姓勤勉工作)如同水向低處流,日日夜夜而永無休止,他們不待召喚自己就趕來,物產不須征求而百姓們自己就生產出來。這難道不是符合客觀規律,自然的驗證嗎?我們知道,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的《國富論》中形象地把市場的力量比喻為“看不見的手”,其實這樣的觀點在東方早已經出現了。漢武帝時期,由於抗擊匈奴跟興建大量國內工程,把文景之治留下的雄厚老底逐漸掏光,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國家開始幹預經濟,把鹽業和冶鐵業收歸國有,麵對這些現象,司馬遷提出了自己觀點:“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翻譯成白話:(執政者對於人民),最高明的辦法是順其自然,不加幹涉,次一等的辦法是帶領百姓走向一條規定的道路,再次一等是教育他們,灌輸觀念,但這已經是第三等了;至於第四等,就是用統製計劃的手段來管製人民,而最下等、最愚蠢的辦法,是與百姓爭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居然有這般高明的經濟理論,足以證明太史公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漢朝要是開通網絡跟微博的話,我一定會在司馬遷的微博上給他老人家留言:太史公,您真給力,給您點個讚!
社會各階層人們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追求財富,他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各盡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追求財富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不存在任何邪惡的地方。儒家一直強調的是“重義輕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問題是,君子從來都是少數人,不是君子的占到大多數,道德標準定得過高則無法實行,幾千年了,也沒見到中國人的整體道德觀念有什麽提高,所以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司馬遷比儒家來得更接地氣。
當社會的經濟活動發展的一定階段,自然會出現富豪,司馬遷記載了不少秦漢時期頂級富翁的故事:秦朝時候的巴寡婦清,巴是巴郡,現在的重慶,她是一位寡婦,名字叫“清”。做的是丹砂開采和銷售生意,丹砂除了能做顏料外,還能提取水銀,是當時重要的物資。她是中國曆史有記載以來的第一位女企業家,家大業大,光傭人數量就上千之多,書上說她“用財自衛,不見侵犯”,在秦始皇的時代,她居然用財富組建了一隻私人軍隊來保護自家產業,這還不算牛的,她甚至為國家修建萬裏長城提供巨額資助,給秦始皇陵墓建設提供大量水銀。秦始皇對她非常尊重,為她修建了一座高台。宣曲任氏,這哥們姓任,秦朝滅亡的時候,天下大亂,各地豪傑就跟打了雞血針一樣,爭搶金銀珠寶,唯獨他逆向操作,囤積糧食,到了後來,劉邦跟項羽大pk,兩軍相持在榮陽地區,農民沒法耕種,米價漲到每石一萬錢,之前豪傑們辛苦搶來的金銀珠寶被他統統吃進,發了橫財。任家家規森嚴,盡管富可敵國,卻崇尚節儉,嚴於自律,連皇帝也敬重他。無鹽氏(這個名字怪怪的),漢景帝的時候,有七個劉姓諸侯國聯合叛亂。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漢朝的王侯要出征打仗,沒錢咋辦?隻好向民間資本借錢,當時叫作“子錢家”,幹的是放高利貸的活兒。這些人不敢放貸,怕打仗輸了錢要不回來。這個時候,無鹽氏站出來說我借,借出多少錢?史書上說是“千金”,但是利息是1000%——是的,你沒看錯,十倍的利息,相比之下,今天這些地下錢莊所謂月息5分6分也好意思叫高利貸麽?他判斷戰爭將很快結束,而且七國必敗,果然才三個月叛亂就被鎮壓,一年之中,借出去的錢連番十倍。此人的政治經濟學水平極高,戰略預判準確,又富有膽略,真是牛人。講完了勵誌的創業故事,我們回到經濟分析上來。司馬遷認為,貨幣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自然發生的,他說:“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就是說,隨著商品交換的進行,必然導致貨幣的出現,從時間上看,他認為我們國家早在夏朝以前就出現貨幣了。在貨幣與物價之間的關係上,司馬遷用十個字精煉地進行總結:“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意思就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越多,則貨幣購買力越低;相反,在貨幣量既定的前提下,商品的數量下降,物價就會變得很昂貴。當時放高利貸的民間資本很多,市麵上放貸的利息是20%,司馬遷對這些古代金融從業者評價很高,說他們“不害於政、不妨百姓”,把他們與工商業者並列,並給像無鹽氏這樣的傳奇人物立傳,讓他們名垂青史。《貨殖列傳》中還提到很多有價值商業思想,一樣可以適用於今天的社會。比方說:1)卓氏(司馬相如的嶽父,卓文君的老爹)當年從趙地遷徙到蜀地的時候,因為手裏有一大筆的資金,所以能跑到很偏僻的礦山邊上居住,從事冶鐵行業,最後富甲一方,可見投資實業之前,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本金來啟動;2)“無息幣···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財幣欲其行如流水”,錢隻有流動起來才能生錢,資金周轉越快賺得就越多。3)“富者必用奇勝”,想要致富,思路就首先得跟人不一樣,市場經濟裏邊“奇”就別人還沒發現的需求,先人一步挖掘出需求就是財富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賣出,從市場供求關係導致的價格波動中牟利;“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我們看今天的股票市場裏邊是不是這樣的?當市場瘋狂追高,個股價格貴到極點的時候,接下來就是一文不值,反過來無人問津的時候,很可能蘊藏著連續漲停板的機遇。古今中外,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幾人能做到呢?人性不僅貪婪,而且盲從。以上這些都是太史公總結的商業思想,由於篇幅有限,就不詳細展開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原文。司馬遷通過認真研究,觀察到當時的西漢社會,如果以一定數量的本錢,用來投資經營可獲得一定的利潤,各行業的年均利潤率為20%,如果低於20%的利潤率,在這個行業裏頭經營就不算理想。同樣以一百萬的本錢,投入到畜牧業養殖上邊,體現為五十匹馬,一百六十七頭羊或者二百五十隻羊;同等的資金投入到販賣業上邊,體現為二百匹馬,二百五十頭羊或兩千隻羊。為什麽後者的利潤高於前者,這是由商業的性質所決定的,說明司馬遷已經注意到了資金周轉的作用,意識到商業中的資金周轉快於一般生產行業的資金周轉速度。司馬遷的思想是相當深刻的,曆史上評論他是“自成一家之言”,他的社會治理的理想,核心是天道自然,社會有它自然演進的規律,不需要過度的幹預,關鍵是人民的足欲。人們在本性的驅動下,“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社會需要這些行業的協調分工,經濟才能發展,而這個過程,是自然形成的。他寫道:(百姓勤勉工作)如同水向低處流,日日夜夜而永無休止,他們不待召喚自己就趕來,物產不須征求而百姓們自己就生產出來。這難道不是符合客觀規律,自然的驗證嗎?我們知道,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的《國富論》中形象地把市場的力量比喻為“看不見的手”,其實這樣的觀點在東方早已經出現了。漢武帝時期,由於抗擊匈奴跟興建大量國內工程,把文景之治留下的雄厚老底逐漸掏光,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國家開始幹預經濟,把鹽業和冶鐵業收歸國有,麵對這些現象,司馬遷提出了自己觀點:“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翻譯成白話:(執政者對於人民),最高明的辦法是順其自然,不加幹涉,次一等的辦法是帶領百姓走向一條規定的道路,再次一等是教育他們,灌輸觀念,但這已經是第三等了;至於第四等,就是用統製計劃的手段來管製人民,而最下等、最愚蠢的辦法,是與百姓爭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居然有這般高明的經濟理論,足以證明太史公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漢朝要是開通網絡跟微博的話,我一定會在司馬遷的微博上給他老人家留言:太史公,您真給力,給您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