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兩大紅頂商人,譽滿天下,胡雪岩被譽為商人之楷模,也成為紅頂商人的代名詞,至今是小說影視劇中的主角。而盛宣懷作為李鴻章的左膀右臂,在李鴻章晚年的改革維新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他是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以及張裕葡萄酒公司的創辦者之一,中國近代的輪船、礦山、電報、鐵路、紡織等產業的建立和發展,他無不染指。兩大紅頂商人在時代的交叉,決定了兩個人的激烈交鋒不可避免。


    盛宣懷早年在創辦輪船招商局時,就因胡雪岩的暗中作梗而遭到彈劾,丟掉了督辦之職,雙方就此結下梁子。1878年盛宣懷到湖北勘查鐵礦,開辦荊門礦務總局,又遭到胡雪岩暗中詆毀,中途被調回京城。在創辦電報局的交鋒中,胡雪岩也讓左宗棠利用手中權力設置了重重障礙。


    19世紀60年代,建立中國自己的電報線是盛宣懷與胡雪岩的心中共同的信條,而他們的後台,分別是李鴻章與左宗棠。


    在慈禧太後否決辦電報的倡議後,胡雪岩轉而將全部精力投到他的茶葉、絲綢生意上去了。而盛宣懷辦電報局的準備工作卻一直沒停,他決定先辦再批。在請示李鴻章後,先架了一條電報線,請朝廷顯要親臨試驗,評議很好。李鴻章這才正式奏請,並很快得到批準。於是,在1881年盛宣懷被清廷正式委派為電報局總辦,主持電報局工作。在於胡雪岩的第一回合的較量中,盛宣懷占得先機。


    雙方積怨已久添新恨嗎,鬥爭愈發激烈。 胡雪岩派親信混進了盛宣懷辦的電報學堂,弄了幾套密碼出來。接著通過左宗棠上奏朝廷,開始架設長江之線。盛宣懷自然不甘心,與洋商暗中結盟,共同對付胡雪岩。


    胡雪岩卻倚靠洋商購買電報線。誰知由於電線器材質量低劣,工程進行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了。盛宣懷得信後,迅速把胡雪岩架設電線失利的消息告訴李鴻章,並要李鴻章在朝廷上予以彈劾。


    1883年中法戰爭,清政府派左宗棠出戰。胡雪岩身為左宗棠的戰略籌款人又一次忙得不亦樂乎。而李鴻章和盛宣懷卻趁左宗棠不在兩江,開始向胡雪岩下手。


    盛宣懷一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通過政治上的脅迫與經濟上的優惠叫他們今年偏偏不買胡雪岩的絲,致使胡雪岩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


    這時候,胡雪岩曆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集的八十萬兩之巨的還款正趕上到期,這筆款雖然是清廷借的,經手人卻是胡雪岩,外國銀行隻管朝胡雪岩要錢。


    盛宣懷對胡雪岩一切情況都了如指掌,估計胡雪岩調動的銀子陸續出了自己的銀行,便托人到銀行提款擠兌。 這些提款的人都是當時的大戶,少則數千,多則上萬。


    胡雪岩這才明白,有人做了他的手腳。打聽之下,知道是盛宣懷,他不禁暗自歎了口氣,知道這一回是徹底完了,在憂憤中死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宣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盛宣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