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116幫親不幫理
啊建聽到有人喊自己,連忙從巧英身上滾下來,慌張的應了一聲。巧英也驚慌失措的坐起來,側過一邊把衣服扣好,紅暈依然掛在臉上。
“你在幹什麽,出來幫我一下。”窗外的人又喊著。巧英聽出了是李支書。
啊建看了看巧英,巧英示意他出去吧。啊建出了房屋,隻見父親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了,正扛著一把梯子進廚房。
啊建問:“叫我做什麽?”
“幫上炕樓把木薯扒下來,你媽一會拿麻袋回來裝袋,我腰又有點痛,不上去了。”
“哦。”啊建應道,跟著父親走進廚房,接過梯子,架到炕樓上,爬了上去。這一帶農村的廚房都設有這種炕樓,就是在土牆的半高處放上幾條梁,上麵鋪一層竹子,形成了一個類似小閣樓一樣的隔間。上麵堆放幹木薯,既通風又幹燥。下麵燒火塘,人得烤火又得烘幹木薯,一舉兩得。
啊建在上麵把木薯扒下來,他問:“賣給誰啊?”
“海侖啊,還有誰要啊。”
“村裏就他一個人要嗎?”啊建剛回家沒多久,村裏很多事他還不知道。
“就他一個人有拖拉機,沒有拖拉機的誰敢要啊。”海侖在村裏開拖拉機,是個獨門生意,平時拉點村民的木頭、柴火、木薯等東西上街賣,價錢都由他說了算。因此他也賺了不少,成了村裏的萬元戶。
啊建把幹木薯嘩啦啦的認扔下來,由於麻袋還沒有拿回來,李支書就在門口外麵閑著,父子倆有一句沒一句說著。
李支書又問:“你和海侖什麽時候去買車啊?”
“過了海山的酒事再去,海侖說要看個日子出門。”
“當然要看個日子啊,這麽大的事,你以為是兒戲啊。”農村人迷信,有點什麽事都要請人掐指算算,稍微懂點的,家裏也都備有通書。
這時啊建媽在海侖那拿麻袋回來了,李支書找了個釘耙把木薯扒到門口,和老婆把木薯一條一條裝進了麻袋裏。
巧英一個人呆在房間裏,感到很不自在,就走了出來。啊建媽嘴快,一見到巧英就問:“英子來玩啊?”
巧英的不自在被啊建媽的熱情給化解了,她說:“是啊,我剛才在聽歌。”說著她走過來,幫啊建媽一起裝木薯。
啊建媽把麻袋口合住,說:“哎呀,這麽髒,不要你裝,你去聽戲吧。”
巧英已經抓了幾條木薯到袋口了,她扯開袋子,笑著說:“山裏人怕什麽髒啊。”
“哎呦,你真是好妹仔啊,誰家有福氣討你做兒媳婦,那就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咯。”
“嬸你又開我玩笑了,你家啊建才是呢,誰嫁給他誰有福氣。”
啊建媽聽了心裏樂滋滋,她說:“英子你今年好大了啊?”
“過了二十了。”
“你姐也不著急給你找個婆家哦?”
“急不來,遇到合適的自然就有了。”
“那也是,我家啊建……。”
“媽,要裝多少袋啊?”啊建在上麵聽到母親說到他,知道母親肯定是想把他和巧英扯到一起,急忙打斷她的話。
巧英心裏卻像吃了蜜一樣甜,她知道啊建媽是有意撮合她和啊建,卻不知她和啊建剛剛已經把關係進展了一步。
就這樣,啊建媽和巧英開心的聊著,而每次啊建媽想要說啊建的事時,啊建總會刻意的打斷。巧英知道啊建不好意思,也就嗬嗬的笑著,啊建媽也從巧英的表情看出她和啊建有那麽一些意思,心裏十分高興。巧英幫啊建家把木薯裝袋完,就回去了。
回頭再說說秀蘭,她逃到家後,海昆已經回來,他是聽到別人說他老婆和陳明打架了才回來的,他見老婆捂著斷指回來,心裏一驚,心想這回可慘了,老婆受如此重傷肯定要把氣撒在他身上的。果不其然,秀蘭忘記了疼痛,破口大罵:“你死到哪裏去了,你老婆都快被人給殺死了,你也不出來救救,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
海昆不敢還嘴,出來在門口的曬坪邊摘了幾把冬青葉子,放在嘴裏嚼爛,然後吐出來敷在秀蘭的傷口上,又找了快破布幫她包紮起來。
秀蘭仍舊喋喋不休,“就是因為你這放屁都不響一個的男人,別人才敢如此欺負你老婆,今天是咬指頭,這往後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說完又嗚嗚的哭了起來。
夏蓮夏荷也氣喘籲籲的跑回來了,看到母親哭她們也跟著哭起來,一時間,屋子裏哭聲一片。
西屋的雪梅聽到了哭聲,走了過來,看到此場景,急忙安慰道:“大嫂啊,這是怎麽了,也不去幹活怎麽就傷得這麽重呢?”
“二嫂啊,你說我老實本分,從不拿人家東西,也不霸人家田產,那上門野狗發了癲,竟敢咬斷我的手指,你說還有沒有天理啊?”秀蘭哭訴著不滿,平時她和雪梅沒什麽話說,現在她想要拉攏雪梅站在她這一邊。
雪梅知道大嫂平時的為人,猜想多半是她惹事生非,要不然陳明那老實樣也不會把她的手指咬斷。不過在她麵前也不能數落她,又見她確實挺慘的,於是說:“這陳明也真是,什麽事情能讓他下此狠口啊。”
秀蘭一下子像找到了靠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事情向雪梅訴說,不過盡是把自己往好了說,把陳明說得十惡不赦。
雪梅邊聽邊點頭,好像是信了秀蘭的話,其實她知道秀賴的都是誇大其詞,隻是秀蘭畢竟是自己的大嫂,俗話說,幫裏不幫外,她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向著秀蘭。
雪梅回家拿了點消毒藥水和紗布過來,讓秀蘭下次換藥的時候消毒一下。又安慰兩個小侄女不要哭,說這點傷沒幾天就好了什麽的。這兩個平時不相來往的妯娌,在這患難時刻竟然走到了一起。而海昆則坐在一邊抽悶煙,一言不發,也不知道他心裏想著什麽。
秀蘭已經不哭了,和雪梅有如相見恨晚般的聊了許多。聊著聊著,聊到了海山的婚事。秀蘭難得的和雪梅商量該封多少紅包,該買點什麽禮。
(給個賞票吧,謝謝!!!)
116幫親不幫理
啊建聽到有人喊自己,連忙從巧英身上滾下來,慌張的應了一聲。巧英也驚慌失措的坐起來,側過一邊把衣服扣好,紅暈依然掛在臉上。
“你在幹什麽,出來幫我一下。”窗外的人又喊著。巧英聽出了是李支書。
啊建看了看巧英,巧英示意他出去吧。啊建出了房屋,隻見父親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了,正扛著一把梯子進廚房。
啊建問:“叫我做什麽?”
“幫上炕樓把木薯扒下來,你媽一會拿麻袋回來裝袋,我腰又有點痛,不上去了。”
“哦。”啊建應道,跟著父親走進廚房,接過梯子,架到炕樓上,爬了上去。這一帶農村的廚房都設有這種炕樓,就是在土牆的半高處放上幾條梁,上麵鋪一層竹子,形成了一個類似小閣樓一樣的隔間。上麵堆放幹木薯,既通風又幹燥。下麵燒火塘,人得烤火又得烘幹木薯,一舉兩得。
啊建在上麵把木薯扒下來,他問:“賣給誰啊?”
“海侖啊,還有誰要啊。”
“村裏就他一個人要嗎?”啊建剛回家沒多久,村裏很多事他還不知道。
“就他一個人有拖拉機,沒有拖拉機的誰敢要啊。”海侖在村裏開拖拉機,是個獨門生意,平時拉點村民的木頭、柴火、木薯等東西上街賣,價錢都由他說了算。因此他也賺了不少,成了村裏的萬元戶。
啊建把幹木薯嘩啦啦的認扔下來,由於麻袋還沒有拿回來,李支書就在門口外麵閑著,父子倆有一句沒一句說著。
李支書又問:“你和海侖什麽時候去買車啊?”
“過了海山的酒事再去,海侖說要看個日子出門。”
“當然要看個日子啊,這麽大的事,你以為是兒戲啊。”農村人迷信,有點什麽事都要請人掐指算算,稍微懂點的,家裏也都備有通書。
這時啊建媽在海侖那拿麻袋回來了,李支書找了個釘耙把木薯扒到門口,和老婆把木薯一條一條裝進了麻袋裏。
巧英一個人呆在房間裏,感到很不自在,就走了出來。啊建媽嘴快,一見到巧英就問:“英子來玩啊?”
巧英的不自在被啊建媽的熱情給化解了,她說:“是啊,我剛才在聽歌。”說著她走過來,幫啊建媽一起裝木薯。
啊建媽把麻袋口合住,說:“哎呀,這麽髒,不要你裝,你去聽戲吧。”
巧英已經抓了幾條木薯到袋口了,她扯開袋子,笑著說:“山裏人怕什麽髒啊。”
“哎呦,你真是好妹仔啊,誰家有福氣討你做兒媳婦,那就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咯。”
“嬸你又開我玩笑了,你家啊建才是呢,誰嫁給他誰有福氣。”
啊建媽聽了心裏樂滋滋,她說:“英子你今年好大了啊?”
“過了二十了。”
“你姐也不著急給你找個婆家哦?”
“急不來,遇到合適的自然就有了。”
“那也是,我家啊建……。”
“媽,要裝多少袋啊?”啊建在上麵聽到母親說到他,知道母親肯定是想把他和巧英扯到一起,急忙打斷她的話。
巧英心裏卻像吃了蜜一樣甜,她知道啊建媽是有意撮合她和啊建,卻不知她和啊建剛剛已經把關係進展了一步。
就這樣,啊建媽和巧英開心的聊著,而每次啊建媽想要說啊建的事時,啊建總會刻意的打斷。巧英知道啊建不好意思,也就嗬嗬的笑著,啊建媽也從巧英的表情看出她和啊建有那麽一些意思,心裏十分高興。巧英幫啊建家把木薯裝袋完,就回去了。
回頭再說說秀蘭,她逃到家後,海昆已經回來,他是聽到別人說他老婆和陳明打架了才回來的,他見老婆捂著斷指回來,心裏一驚,心想這回可慘了,老婆受如此重傷肯定要把氣撒在他身上的。果不其然,秀蘭忘記了疼痛,破口大罵:“你死到哪裏去了,你老婆都快被人給殺死了,你也不出來救救,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
海昆不敢還嘴,出來在門口的曬坪邊摘了幾把冬青葉子,放在嘴裏嚼爛,然後吐出來敷在秀蘭的傷口上,又找了快破布幫她包紮起來。
秀蘭仍舊喋喋不休,“就是因為你這放屁都不響一個的男人,別人才敢如此欺負你老婆,今天是咬指頭,這往後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說完又嗚嗚的哭了起來。
夏蓮夏荷也氣喘籲籲的跑回來了,看到母親哭她們也跟著哭起來,一時間,屋子裏哭聲一片。
西屋的雪梅聽到了哭聲,走了過來,看到此場景,急忙安慰道:“大嫂啊,這是怎麽了,也不去幹活怎麽就傷得這麽重呢?”
“二嫂啊,你說我老實本分,從不拿人家東西,也不霸人家田產,那上門野狗發了癲,竟敢咬斷我的手指,你說還有沒有天理啊?”秀蘭哭訴著不滿,平時她和雪梅沒什麽話說,現在她想要拉攏雪梅站在她這一邊。
雪梅知道大嫂平時的為人,猜想多半是她惹事生非,要不然陳明那老實樣也不會把她的手指咬斷。不過在她麵前也不能數落她,又見她確實挺慘的,於是說:“這陳明也真是,什麽事情能讓他下此狠口啊。”
秀蘭一下子像找到了靠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事情向雪梅訴說,不過盡是把自己往好了說,把陳明說得十惡不赦。
雪梅邊聽邊點頭,好像是信了秀蘭的話,其實她知道秀賴的都是誇大其詞,隻是秀蘭畢竟是自己的大嫂,俗話說,幫裏不幫外,她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向著秀蘭。
雪梅回家拿了點消毒藥水和紗布過來,讓秀蘭下次換藥的時候消毒一下。又安慰兩個小侄女不要哭,說這點傷沒幾天就好了什麽的。這兩個平時不相來往的妯娌,在這患難時刻竟然走到了一起。而海昆則坐在一邊抽悶煙,一言不發,也不知道他心裏想著什麽。
秀蘭已經不哭了,和雪梅有如相見恨晚般的聊了許多。聊著聊著,聊到了海山的婚事。秀蘭難得的和雪梅商量該封多少紅包,該買點什麽禮。
(給個賞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