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鎮陷入火海。(..tw棉花糖小說)
清軍主將站在圍牆上,一股股的煙霧和熱浪向他襲來,火光映照下,幾乎看不清圍牆外麵的戰況。突然間,他卻覺得有些不對,西南方向有一股煙霧高高升上天際,天邊被映紅了一片,看樣子卻好像離得很遠,不是江寧鎮的火光。
“石頭山!是石頭山著火!”
清軍主將悚然一驚,石頭山方向著火,遠在江寧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說明那裏的火勢極大。要知道那可是一座石頭山,沒有太多的樹林,隻有一種可能才會燃起這樣的大火……
石頭山的清軍軍營被燒掉了!
木呆呆地愣了半晌,他突然轉身向圍牆下奔去,一邊跑一邊大聲下令。
“快整隊!從西門突圍,去江邊碼頭上船!”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這個清軍主將隻看到石頭山著火,就立刻在腦海裏勾勒出一個完整的戰場形勢圖。
石頭山軍營被燒,說明石頭山已經失守。
石頭山失守,又說明江寧鎮遭到夜襲不是偶然的,楚軍有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在夜襲江寧鎮的同時出兵攻占石頭山,切斷了江邊三山和江寧鎮的聯係。
江邊三山的劉弘遇指望不上了。
秣陵關的張天祿同樣指望不上――楚軍攻占石頭山後,從側翼切進清軍陣營,就近派出一支兵馬。就能擋住張天祿的援兵。
大勝關?大勝關更指望不上――大勝關處在清軍陣營的後方,駐軍本來就不多,楚軍肯定也有所準備。換句話說。大勝關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別指望他們的援兵。
趕緊跑吧!
趁著楚軍還沒有殺到碼頭,現在跑還來得及!
清軍主將當機立斷,放棄了必然失守的老鎮,率領殘部逃到江邊碼頭,登上救命船,解開纜繩匆匆逃走。
離開岸邊之後。清軍主將站在船尾,盯著石頭山方向的火光發呆。百思不得其解。
攻打石頭山的這夥楚軍,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應該是當塗吧……附近隻有當塗駐紮著大量楚軍,包括一個步兵營,兩個騎兵營。步兵營是平江營的一部,主將叫席寶田,騎兵營包括江騎營和西騎營的一部,主將叫汪猛。
但還是對不上啊!當塗的這夥楚軍雖然兵力不少,卻是劉弘遇的手下敗將,幾次進攻江邊三山都铩羽而歸,最多在馬鞍山和四望山拉鋸,一直沒能攻上石頭山,偏偏江寧鎮遭到夜襲的時候。劉弘遇這個百戰百勝的儒將就全線崩潰了呢?
難道說,當塗楚軍一開始隻是故意示弱,其實早就盯著石頭山了?
……
當塗楚軍前些日子攻占了四望山。和劉弘遇反複爭奪馬鞍山,你來我往打得非常激烈。
總的來說,劉弘遇還是占上風,江寧鎮遭到夜襲的時候,馬鞍山就在清軍手中。
但是劉弘遇萬萬沒有想到,當塗楚軍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突然間變得力大無窮,一夜之間拿下了馬鞍山和石頭山兩處要隘。幾座清軍營寨被一把火燒掉,劉弘遇隻好帶著殘兵敗將逃往秣陵關,和張天祿會合。
江邊三山失守,秣陵關到慈湖港的退路被切斷。
江寧鎮失守,秣陵關到大勝關的退路被切斷。
張天祿和劉弘遇被裝進了口袋。
楚軍隨即發起猛烈進攻。在進攻秣陵關的同時,又在江寧鎮方向和橫山方向擺下了兩個口袋陣。
圍點打援!
馬國柱拆東牆補西牆,從安徽和南京城又抽調兵馬,和大勝關守軍拚湊在一起,在水師的掩護下發起進攻,試圖援救秣陵關。
與此同時,張天祿和郝尚久取得了聯係,以江南提督的身份命令他立刻向秣陵關靠攏,彼此互相支援,繼續堅守。
郝尚久竄進橫山山區後,在四徑山附近吃了個敗仗,因為溜得快,所以損失不算太大,尤其四百名親兵幾乎完整無損,還有一定的戰鬥力……但他的糧草輜重都丟掉了,無法長距離的行軍撤退,隻能到處燒殺搶掠,把橫山裏麵的幾個村子都禍害的不輕。
橫山山區裏就這麽幾個村子,搶過一遍後再沒得搶,郝尚久麵臨著斷糧的危險,也急於突圍和友軍會師,接到張天祿的命令後,立刻率部向秣陵關方向前進,一頭鑽進了楚軍的口袋陣。
幾乎挨著前後腳,兩路援兵都被楚軍消滅,隻有清軍水師及時退出狹窄的板橋浦,逃進長江躲過一劫。
張天祿接到援兵被滅消息後,一夜之間頭發愁白了好幾根,他再三權衡猶豫,還是放棄了突圍的打算,命令在秣陵關前後挖深壕,築堅寨,準備死守待援。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楚軍已經堵死所有的退路,如果離開還算堅固的秣陵關,半路上被楚軍截住,士氣嚴重下降的清軍會迅速崩潰。正相反,留在秣陵關堅守待援,補給線被切斷的楚軍同樣難受,等到濟爾哈朗和譚泰的大軍趕來,還有一線生機,還有可能反敗為勝。
“諸位,我等堅守秣陵關,若是關破兵敗,固然難逃一死,若能堅守到鄭親王趕到,卻能立下封侯之功……”
張天祿拚命給眾將打氣,用虛無縹緲的榮華富貴鼓勵士兵的鬥誌,他也知道這種手段並不高明,但是接連遭到慘敗後,清軍的士氣嚴重下降,再去說什麽此戰必勝,南賊不堪一擊等等,根本就沒人信了。
眾將默然無語,劉弘遇目光閃爍,不知道在琢磨什麽,張天祿看過來的時候,他連忙低下了頭……
兩天後,楚軍經過短暫的準備,汪克凡親臨前線指揮,內外夾擊,對秣陵關發起總攻。
東路楚軍前幾次都是佯攻,這回卻拿出了真本事,攻勢異常猛烈,接連突破兩道外圍防線,直接殺到秣陵關下。
西路的楚軍同樣進展順利,不但攻破外圍防線,還占領了南北兩側的幾座小山,對秣陵關實現合圍……楚軍沒有圍三闕一,而是打算把張天祿和劉弘遇徹底消滅。
清軍被壓縮在秣陵關內,岌岌可危。(南京還沒有建城的時候,這個地方叫秣陵縣,所以秣陵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關口,和山海關、居庸關都不同,卻更像一個小城,城牆內部有一定的空間,裏麵駐有居民。)
楚軍打造工程器械,挖掘地道,在準備攻城的同時,按慣例射書入城,招降城內清軍。
這隻是慣例,本來沒報太大的希望,沒想到射書入城後的當天晚上,秣陵關的清軍真的打起白旗,投降了。
劉弘遇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設計誘殺張天祿,出降獻關。(未完待續)
清軍主將站在圍牆上,一股股的煙霧和熱浪向他襲來,火光映照下,幾乎看不清圍牆外麵的戰況。突然間,他卻覺得有些不對,西南方向有一股煙霧高高升上天際,天邊被映紅了一片,看樣子卻好像離得很遠,不是江寧鎮的火光。
“石頭山!是石頭山著火!”
清軍主將悚然一驚,石頭山方向著火,遠在江寧鎮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說明那裏的火勢極大。要知道那可是一座石頭山,沒有太多的樹林,隻有一種可能才會燃起這樣的大火……
石頭山的清軍軍營被燒掉了!
木呆呆地愣了半晌,他突然轉身向圍牆下奔去,一邊跑一邊大聲下令。
“快整隊!從西門突圍,去江邊碼頭上船!”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這個清軍主將隻看到石頭山著火,就立刻在腦海裏勾勒出一個完整的戰場形勢圖。
石頭山軍營被燒,說明石頭山已經失守。
石頭山失守,又說明江寧鎮遭到夜襲不是偶然的,楚軍有一套完整的作戰計劃,在夜襲江寧鎮的同時出兵攻占石頭山,切斷了江邊三山和江寧鎮的聯係。
江邊三山的劉弘遇指望不上了。
秣陵關的張天祿同樣指望不上――楚軍攻占石頭山後,從側翼切進清軍陣營,就近派出一支兵馬。就能擋住張天祿的援兵。
大勝關?大勝關更指望不上――大勝關處在清軍陣營的後方,駐軍本來就不多,楚軍肯定也有所準備。換句話說。大勝關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別指望他們的援兵。
趕緊跑吧!
趁著楚軍還沒有殺到碼頭,現在跑還來得及!
清軍主將當機立斷,放棄了必然失守的老鎮,率領殘部逃到江邊碼頭,登上救命船,解開纜繩匆匆逃走。
離開岸邊之後。清軍主將站在船尾,盯著石頭山方向的火光發呆。百思不得其解。
攻打石頭山的這夥楚軍,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應該是當塗吧……附近隻有當塗駐紮著大量楚軍,包括一個步兵營,兩個騎兵營。步兵營是平江營的一部,主將叫席寶田,騎兵營包括江騎營和西騎營的一部,主將叫汪猛。
但還是對不上啊!當塗的這夥楚軍雖然兵力不少,卻是劉弘遇的手下敗將,幾次進攻江邊三山都铩羽而歸,最多在馬鞍山和四望山拉鋸,一直沒能攻上石頭山,偏偏江寧鎮遭到夜襲的時候。劉弘遇這個百戰百勝的儒將就全線崩潰了呢?
難道說,當塗楚軍一開始隻是故意示弱,其實早就盯著石頭山了?
……
當塗楚軍前些日子攻占了四望山。和劉弘遇反複爭奪馬鞍山,你來我往打得非常激烈。
總的來說,劉弘遇還是占上風,江寧鎮遭到夜襲的時候,馬鞍山就在清軍手中。
但是劉弘遇萬萬沒有想到,當塗楚軍就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突然間變得力大無窮,一夜之間拿下了馬鞍山和石頭山兩處要隘。幾座清軍營寨被一把火燒掉,劉弘遇隻好帶著殘兵敗將逃往秣陵關,和張天祿會合。
江邊三山失守,秣陵關到慈湖港的退路被切斷。
江寧鎮失守,秣陵關到大勝關的退路被切斷。
張天祿和劉弘遇被裝進了口袋。
楚軍隨即發起猛烈進攻。在進攻秣陵關的同時,又在江寧鎮方向和橫山方向擺下了兩個口袋陣。
圍點打援!
馬國柱拆東牆補西牆,從安徽和南京城又抽調兵馬,和大勝關守軍拚湊在一起,在水師的掩護下發起進攻,試圖援救秣陵關。
與此同時,張天祿和郝尚久取得了聯係,以江南提督的身份命令他立刻向秣陵關靠攏,彼此互相支援,繼續堅守。
郝尚久竄進橫山山區後,在四徑山附近吃了個敗仗,因為溜得快,所以損失不算太大,尤其四百名親兵幾乎完整無損,還有一定的戰鬥力……但他的糧草輜重都丟掉了,無法長距離的行軍撤退,隻能到處燒殺搶掠,把橫山裏麵的幾個村子都禍害的不輕。
橫山山區裏就這麽幾個村子,搶過一遍後再沒得搶,郝尚久麵臨著斷糧的危險,也急於突圍和友軍會師,接到張天祿的命令後,立刻率部向秣陵關方向前進,一頭鑽進了楚軍的口袋陣。
幾乎挨著前後腳,兩路援兵都被楚軍消滅,隻有清軍水師及時退出狹窄的板橋浦,逃進長江躲過一劫。
張天祿接到援兵被滅消息後,一夜之間頭發愁白了好幾根,他再三權衡猶豫,還是放棄了突圍的打算,命令在秣陵關前後挖深壕,築堅寨,準備死守待援。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楚軍已經堵死所有的退路,如果離開還算堅固的秣陵關,半路上被楚軍截住,士氣嚴重下降的清軍會迅速崩潰。正相反,留在秣陵關堅守待援,補給線被切斷的楚軍同樣難受,等到濟爾哈朗和譚泰的大軍趕來,還有一線生機,還有可能反敗為勝。
“諸位,我等堅守秣陵關,若是關破兵敗,固然難逃一死,若能堅守到鄭親王趕到,卻能立下封侯之功……”
張天祿拚命給眾將打氣,用虛無縹緲的榮華富貴鼓勵士兵的鬥誌,他也知道這種手段並不高明,但是接連遭到慘敗後,清軍的士氣嚴重下降,再去說什麽此戰必勝,南賊不堪一擊等等,根本就沒人信了。
眾將默然無語,劉弘遇目光閃爍,不知道在琢磨什麽,張天祿看過來的時候,他連忙低下了頭……
兩天後,楚軍經過短暫的準備,汪克凡親臨前線指揮,內外夾擊,對秣陵關發起總攻。
東路楚軍前幾次都是佯攻,這回卻拿出了真本事,攻勢異常猛烈,接連突破兩道外圍防線,直接殺到秣陵關下。
西路的楚軍同樣進展順利,不但攻破外圍防線,還占領了南北兩側的幾座小山,對秣陵關實現合圍……楚軍沒有圍三闕一,而是打算把張天祿和劉弘遇徹底消滅。
清軍被壓縮在秣陵關內,岌岌可危。(南京還沒有建城的時候,這個地方叫秣陵縣,所以秣陵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關口,和山海關、居庸關都不同,卻更像一個小城,城牆內部有一定的空間,裏麵駐有居民。)
楚軍打造工程器械,挖掘地道,在準備攻城的同時,按慣例射書入城,招降城內清軍。
這隻是慣例,本來沒報太大的希望,沒想到射書入城後的當天晚上,秣陵關的清軍真的打起白旗,投降了。
劉弘遇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設計誘殺張天祿,出降獻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