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仁這輩子有兩個好基友,第一個是皇太極,第二個是吳三桂。【網】]
站在滿清的立場上,他和皇太極之間是明君和賢臣的關係。
張存仁跟隨祖大壽投降後,皇太極發現他文武全才,品性也不錯,立刻提拔重用,覺得自己撿到寶貝了……張存仁非常感動,當場做出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姿態,拍胸脯立下軍令狀,拿腦袋擔保一定會把工作幹好。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假如臣辦事畏首畏尾,苟且塞責,請以負君之罪殺臣!假如臣假公濟私贍顧情麵,請以欺君之罪殺臣!假如臣貪財受賄,請以貪婪之罪殺臣!”……如果去掉背景說明,把這段話安到哪位赤膽忠心的漢家錚臣身上,比如於謙,比如魏征,竟然沒有任何違和感。
但事實上,張存仁是一個心狠手辣,助紂為虐的漢奸。
張存仁的一生,是為“我大清”奮鬥的一生,在滿清編撰的史書中,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錚臣,多次對皇太極犯言直諫,而且一輩子任勞任怨,功勳卓著。滿清入關之後,他總是出現在問題最複雜,工作最不好幹的地方,簡直是滿清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別人搞不定的問題,張存仁來了就能搞定。
比如說,山東榆園軍雖然多次遭到清軍重兵圍剿,卻一直頑強堅持抗清鬥爭直到順治八年,他們在當地的榆樹林中藏身,挖掘地道和清軍周旋。清軍的兵力雖然占有絕對優勢,卻一直拿他們沒辦法。張存仁就任直隸總督後,先是挖開黃河大堤。水淹榆樹林,淹完之後再用火燒,把榆園軍的藏身之處徹底毀掉,很快平定了這股“反賊”。
張存仁和吳三桂的關係也很不錯,清軍入關時給他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勸他認清形勢,不要跟著李自成一條道走到黑。如果頑抗到底,早晚死路一條,趁早投降的話。還能保住榮華富貴……他親身經曆過這種事,感受比較深刻,所以這封信寫的很誠懇,吳三桂看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向滿清投降了。(大廈將傾。一木不能支。縱苟延歲月,智竭力窮,終蹈舅父故轍。何若未困先降,勳名俱重?)
衝冠一怒為紅顏?那是小說裏的情節,張存仁的這種“大實話”更有殺傷力。
風水輪流轉,滿清入關的時候張存仁萬萬沒有想到,幾年後的今天,他又一次陷入無法逃脫的困境。被楚軍包圍在車盤嶺上。
剛剛被包圍的時候,張存仁幾次試圖突圍。聲東擊西,暗度陳倉,化整為零……各種招數都用了一遍。楚軍的戰法卻非常笨拙,就是把車盤嶺緊緊圍住,一點一點壓縮包圍圈,隨便張存仁在包圍圈裏怎麽折騰,始終沒有發起總攻。
到了最後,張存仁被困在車盤嶺山頂的寨子裏,已經斷糧超過十天,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不能吃的東西也吃光了,隻要一時半會兒吃不死人的東西,清軍就會吞下肚子充饑。
“咕嘟嘟,咕嘟嘟!”
濕柴燒起來煙很大,灶口上放著一口鐵鍋,鐵鍋裏麵,黃褐色的湯水不停翻騰,散發著一股怪異而且令人惡心的味道,湯水中時不時泛起一些黑乎乎的碎片,怎麽看都不像食物,一群烏真超哈兵卻在牆後探頭探腦,對著鐵鍋直流口水。
寨子裏還有幾間石頭搭成的房屋,張存仁登上最高的一處房頂,向寨子外麵看去,居高臨下看得很清楚,楚軍陣地上今天明顯有些異樣,不停往前沿調動部隊,光是隊旗、認旗各種旗幟,就比平常多了一倍……基本上可以斷定,楚軍很快就會發起總攻,也許就在今天傍晚,也許會等到明天拂曉,但絕不會超過十二個時辰。
和正在緊張準備的明軍相比,寨子裏的清軍卻非常安靜,寨牆上連個人影都見不著,如果不知情的外人見到這種情況,還會以為清軍有必勝的信心,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但是張存仁知道,清軍士兵不是若無其事,而是餓得動彈不得了,或者滿腦子隻想著吃東西,根本不在乎明軍會發起進攻。
張存仁對此無計可施。
寨子裏的綠營兵和輔兵,在三天前的一次騷亂中已經逃出山寨,向明軍投降。剩下的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烏真超哈兵,被餓得奄奄一息,沒有發生兵變就不錯了,讓他們登上寨牆警戒,實在是強人所難。
現在整個寨子裏,能夠站起來的人不超過十個,比如多少還能有口吃食的張存仁,比如他的親兵隊長張傑。
“讓他們都過來吧,開飯。”張存仁下了房頂,命令張傑,把土牆後麵的烏真超哈兵叫來過一起吃飯。
“不要吧?這是最後一塊皮甲啦,被他們吃完了,明天軍門可沒的吃!”張傑非常罕見的提出反對意見。皮甲是用牛皮做的,雖然賣相難看,但的確能夠果腹,可惜清軍大都穿著綿甲,有限的幾副皮甲早被吃光了。
“用不著了,給他們每人盛一碗。都跟了我這麽多年,最後一頓飯雖然沒有什麽好吃食,但最起碼的,別當個餓死鬼。”張存仁把張傑支使過去,自己卻不吃,轉身進了房間。
洗臉洗手,換上一身整齊的衣服,扯一根繩子掛在房頂上,在底下打個死扣,又使勁拽上兩把,看看是否能承擔自己的體重。做這一切的時候,張存仁的神態非常沉穩,和平常沒有任何不同。
“軍門,萬萬不可!”
張傑正好從門外進來,一見之下大驚失色,滕騰騰衝過來抱住張存仁,急赤白臉地叫道:“軍門乃是武將出身,大不了死在陣前,為何要尋短見?軍門若是信得過俺,今晚末將願拚死護送軍門突圍。”
“你來的正好,坐吧,我有幾句話要說。”張存仁的語氣很平靜:“俗話說的好,除死無大事,我這一輩子處處身不由己,怎麽活著都要聽別人的,怎麽個死法,我想自己做主……”
站在滿清的立場上,他和皇太極之間是明君和賢臣的關係。
張存仁跟隨祖大壽投降後,皇太極發現他文武全才,品性也不錯,立刻提拔重用,覺得自己撿到寶貝了……張存仁非常感動,當場做出一副士為知己者死的姿態,拍胸脯立下軍令狀,拿腦袋擔保一定會把工作幹好。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假如臣辦事畏首畏尾,苟且塞責,請以負君之罪殺臣!假如臣假公濟私贍顧情麵,請以欺君之罪殺臣!假如臣貪財受賄,請以貪婪之罪殺臣!”……如果去掉背景說明,把這段話安到哪位赤膽忠心的漢家錚臣身上,比如於謙,比如魏征,竟然沒有任何違和感。
但事實上,張存仁是一個心狠手辣,助紂為虐的漢奸。
張存仁的一生,是為“我大清”奮鬥的一生,在滿清編撰的史書中,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錚臣,多次對皇太極犯言直諫,而且一輩子任勞任怨,功勳卓著。滿清入關之後,他總是出現在問題最複雜,工作最不好幹的地方,簡直是滿清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別人搞不定的問題,張存仁來了就能搞定。
比如說,山東榆園軍雖然多次遭到清軍重兵圍剿,卻一直頑強堅持抗清鬥爭直到順治八年,他們在當地的榆樹林中藏身,挖掘地道和清軍周旋。清軍的兵力雖然占有絕對優勢,卻一直拿他們沒辦法。張存仁就任直隸總督後,先是挖開黃河大堤。水淹榆樹林,淹完之後再用火燒,把榆園軍的藏身之處徹底毀掉,很快平定了這股“反賊”。
張存仁和吳三桂的關係也很不錯,清軍入關時給他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勸他認清形勢,不要跟著李自成一條道走到黑。如果頑抗到底,早晚死路一條,趁早投降的話。還能保住榮華富貴……他親身經曆過這種事,感受比較深刻,所以這封信寫的很誠懇,吳三桂看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就向滿清投降了。(大廈將傾。一木不能支。縱苟延歲月,智竭力窮,終蹈舅父故轍。何若未困先降,勳名俱重?)
衝冠一怒為紅顏?那是小說裏的情節,張存仁的這種“大實話”更有殺傷力。
風水輪流轉,滿清入關的時候張存仁萬萬沒有想到,幾年後的今天,他又一次陷入無法逃脫的困境。被楚軍包圍在車盤嶺上。
剛剛被包圍的時候,張存仁幾次試圖突圍。聲東擊西,暗度陳倉,化整為零……各種招數都用了一遍。楚軍的戰法卻非常笨拙,就是把車盤嶺緊緊圍住,一點一點壓縮包圍圈,隨便張存仁在包圍圈裏怎麽折騰,始終沒有發起總攻。
到了最後,張存仁被困在車盤嶺山頂的寨子裏,已經斷糧超過十天,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不能吃的東西也吃光了,隻要一時半會兒吃不死人的東西,清軍就會吞下肚子充饑。
“咕嘟嘟,咕嘟嘟!”
濕柴燒起來煙很大,灶口上放著一口鐵鍋,鐵鍋裏麵,黃褐色的湯水不停翻騰,散發著一股怪異而且令人惡心的味道,湯水中時不時泛起一些黑乎乎的碎片,怎麽看都不像食物,一群烏真超哈兵卻在牆後探頭探腦,對著鐵鍋直流口水。
寨子裏還有幾間石頭搭成的房屋,張存仁登上最高的一處房頂,向寨子外麵看去,居高臨下看得很清楚,楚軍陣地上今天明顯有些異樣,不停往前沿調動部隊,光是隊旗、認旗各種旗幟,就比平常多了一倍……基本上可以斷定,楚軍很快就會發起總攻,也許就在今天傍晚,也許會等到明天拂曉,但絕不會超過十二個時辰。
和正在緊張準備的明軍相比,寨子裏的清軍卻非常安靜,寨牆上連個人影都見不著,如果不知情的外人見到這種情況,還會以為清軍有必勝的信心,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但是張存仁知道,清軍士兵不是若無其事,而是餓得動彈不得了,或者滿腦子隻想著吃東西,根本不在乎明軍會發起進攻。
張存仁對此無計可施。
寨子裏的綠營兵和輔兵,在三天前的一次騷亂中已經逃出山寨,向明軍投降。剩下的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烏真超哈兵,被餓得奄奄一息,沒有發生兵變就不錯了,讓他們登上寨牆警戒,實在是強人所難。
現在整個寨子裏,能夠站起來的人不超過十個,比如多少還能有口吃食的張存仁,比如他的親兵隊長張傑。
“讓他們都過來吧,開飯。”張存仁下了房頂,命令張傑,把土牆後麵的烏真超哈兵叫來過一起吃飯。
“不要吧?這是最後一塊皮甲啦,被他們吃完了,明天軍門可沒的吃!”張傑非常罕見的提出反對意見。皮甲是用牛皮做的,雖然賣相難看,但的確能夠果腹,可惜清軍大都穿著綿甲,有限的幾副皮甲早被吃光了。
“用不著了,給他們每人盛一碗。都跟了我這麽多年,最後一頓飯雖然沒有什麽好吃食,但最起碼的,別當個餓死鬼。”張存仁把張傑支使過去,自己卻不吃,轉身進了房間。
洗臉洗手,換上一身整齊的衣服,扯一根繩子掛在房頂上,在底下打個死扣,又使勁拽上兩把,看看是否能承擔自己的體重。做這一切的時候,張存仁的神態非常沉穩,和平常沒有任何不同。
“軍門,萬萬不可!”
張傑正好從門外進來,一見之下大驚失色,滕騰騰衝過來抱住張存仁,急赤白臉地叫道:“軍門乃是武將出身,大不了死在陣前,為何要尋短見?軍門若是信得過俺,今晚末將願拚死護送軍門突圍。”
“你來的正好,坐吧,我有幾句話要說。”張存仁的語氣很平靜:“俗話說的好,除死無大事,我這一輩子處處身不由己,怎麽活著都要聽別人的,怎麽個死法,我想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