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凡連劫四庫,經過短暫的沉默後,引來朝野上下的口誅筆伐,物議洶洶。(..tw好看的小說)


    這就像兩個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一方突然翻臉動手,沙缽大的拳頭一拳撂在對方的臉上,一下子就把他打懵了,事後卻鬧了起來。


    打人的突然動手,氣勢洶洶,挨打的又驚又怒又害怕,不知道這家夥到底要幹什麽,為什麽變得這麽凶,會不會做的更過分……


    有血性沒顧忌的會還手,但也不願拚命。沒血性有顧忌的一邊躲閃招架,一邊和對方講理,如果對方蠻不講理,隻好忍辱吞聲。總之是好漢不吃眼前虧,沒必要和瘋子拚命,其他的,一時顧不上想太多。


    等到架打完了,打人的揚長而去,挨打的這才回過神來,屈辱和憤怒代替了害怕,或者找人報複,或者報警什麽的,咬牙切齒一定要找回場子,不肯善罷甘休。


    汪克凡突然動粗,文官們都很害怕,不知道他會鬧到哪一步,等到事情過去了,大家才發現沒什麽大不了的。楚軍隻是搶了些銀子,既沒有發生兵變,也沒有公然造反,除了呂大器和他的子侄門生很吃了些苦頭,還有兩個兵馬司的士兵被流彈射傷之外,這麽大的一場亂子鬧下來,竟然一個人也沒死。


    文官們立刻膽氣一壯,對汪克凡群起而攻之,輿論很快形成一邊倒,汪克凡從功勳卓著的抗清名帥,突然變成了人人得以誅之的亂臣賊子。朝野上下,為汪克凡辯護的聲音幾乎被淹沒了,楚勳和帝黨裏有些人頂風出頭,立刻也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在這個時候。隆武帝下旨,加封汪克凡的母親劉氏,以及他的妻子傅詩華。


    隆武帝這麽做。並不是一時頭腦發熱,而是經過反複考慮的。


    朝野間正鬧得沸沸揚揚。隆武帝下旨加封汪克凡的母親妻子,與其說是拉偏架,不如說是明確表態,親自站了出來,對那些反對隆武新政的文官勳貴下了一封戰書。


    大明開國至今二百八十多年,永樂時期,明成祖朱棣擔心王公勳貴學他一樣造反,對地方藩王進行嚴格的圈養。勳貴武將逐漸被擠出權力核心,到了土木堡之變後,武將勳貴集團更被一掃而空,文官階層迅速抬頭,“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麵形成,一直延續到明朝末年。


    在明朝中後期,武將勳貴固然失去了權力,皇權也不斷降低。


    沒有製衡的文官集團和士紳地主結合,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集團,皇帝漸漸被架空。直接掌握的權力所剩無幾,甚至連最重要的兵權都在內閣手中。為了對抗文官集團,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隻好倚重宦官集團和錦衣衛這樣的天子親兵。這才有了劉瑾、魏忠賢等大太監的風光一時,太監和錦衣衛也因此在史書中被罵的狗血噴頭。


    總的來說,在明朝中後期,皇帝雖然有宦官集團幫忙,大多時候還是鬥不過文官,生錯了時代的正德皇帝,不能認老爸的嘉靖皇帝,隻能裝啞巴的隆慶皇帝,堅決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都被文官欺負的很慘。


    按照朱元璋設計的政治體係。皇權本來可以保證足夠的權威,皇帝之所以鬥不過文官。裏麵的原因很複雜。


    從表麵上來說,文官之所以如此強勢。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輿論和話語權,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教育,十幾年如一日被灌輸各種理學思想,對文官集團不敢下狠手,害怕染上道德汙點。比如萬曆皇帝被文官欺負了,長年賭氣不上朝,卻沒有其他的行動,反而讓文官的權利越來越大。


    從深層次的原因來說,皇權降低是因為政治架構出現了問題。王公勳貴被圈養了,武將處處仰人鼻息,隻剩下“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皇帝名義上掌握著最高權力,但是各種施政方針和決策都要通過文官集團執行,宦官集團因為自身素質有限,不足以承擔重任,皇帝身邊可以信任的人越來越少,幹什麽事情都要通過文官,被一定程度的架空了。


    到了明朝末年,崇禎皇帝上來就把魏忠賢漆裏哐啷幹掉了,一時間“眾正盈朝”,東林黨把持朝局。具體到每個人,東林黨未必都是禍國殃民的奸臣,但在沒有製衡和監督的情況下,國家的方針政策連續出現重大失誤,再加上各種天災人禍,大明王朝迅速走向衰落,形勢急劇惡化。


    崇禎帝後來也發現情況不對,開始重用曹化淳等太監,但是為時已晚,“萬曆三大征”的輝煌還在人們的記憶中,大明王朝轉眼間就土崩瓦解。崇禎臨死前痛呼“諸臣誤我”,充滿了的懊悔和無奈,把文官集團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全部、徹底的否定。


    到了南明時期,武將的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是整個的政治架構沒有變,仍然是文官當政的老一套,如此一來,皇權反而進一步降低……弘光帝為了對抗文官集團,通過權臣馬士英和武將聯合,和東林黨正好打了個平手,略微還占一點上風,隆武帝上台後,在東林黨和鄭芝龍的雙重擠壓下,像個受氣的小媳婦。


    隆武帝登基之後,一直試圖改變這種情況,在福建時期就開始扶植南黨,對抗東林黨和鄭芝龍的雙重封鎖,再加上他血統不正,急於籠絡人心,所以大發烏紗帽。在福建時期,隆武朝的內閣成員之多,開創了大明朝從未有過的先例,最多的時候一度高達二十餘人。


    逃出福建後,軍閥中再沒有像鄭芝龍這樣的龐然大物,武將的威脅迅速降低,文官集團變成了皇權的最大敵人。為了對抗文官集團,隆武帝和汪克凡聯合,一個逃亡皇帝加上一個羽翼未豐的小軍閥,用了三年時間不斷蠶食,從文官手裏奪回了不少權力。


    矛盾在日積月累,不同的施政方針,早晚會發生激烈的碰撞,隆武新政就像導火索,點燃了皇權和文官集團之間的戰鬥。


    因為隆武新政觸犯了士紳地主的廣泛利益,文官們聯合起來了,王公勳貴聯合起來了,兩廣的地方軍閥也聯合起來了,大家擰成一股繩,把隆武新政一夜之間打回原形。


    如果是萬曆皇帝,也許就此賭氣不上朝了,如果是嘉靖皇帝,也許隻好忍氣吞聲,把自己的親生老爸叫叔父……隆武帝卻和這些在深宮裏長大的皇帝不同,少了一份未經風雨的拘束和懦弱,多了一份中興大明的決心和魄力,一定要反擊回去,繼續推行隆武新政。


    (多說一句,嘉靖皇帝雖然一度屈服,最後還是贏了,下詔尊興獻王為皇考,還是把親生老爸叫爹,到了嘉靖十七年,又追封興獻王為“睿宗”廟號,和明朝的列代皇帝同等待遇。)


    汪克凡回到桂林,隆武帝多了一個強有力的臂助,當然要趁勢反擊,稅製改革隻是第一步,在權力鬥爭中,人事變動才是最直接的反映。汪克凡和文官集團開戰後,隆武帝終於站了出來,加封汪克凡的母親妻子,旗幟鮮明的對他表示支持。


    如果隻是在背後攪風攪雨,終歸成不了大事,隆武帝性格堅韌,又有遠大的誌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站到了風口浪尖上。


    支持汪克凡,向文官集團和王公勳貴宣戰,隆武帝做出這個決定,並不輕鬆。事先他和汪克凡、傅冠等人反複商議,又取得內庭太監王坤、龐天壽、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祥等人的支持,才終於下了這道聖旨。


    他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準備迎接文官們的罵戰。從正德朝開始,文官們和皇帝發生衝突的時候,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蜂擁而上的罵戰,不是一個兩個出來罵皇帝,而是大家一起罵,用大義道德把皇帝罵成一個荒淫無道,不仁不義不孝的昏君,一邊罵一邊變相罷工,國家機器徹底癱瘓,讓皇帝的命令執行不下去。


    搶占道德製高點的破口大罵,加上非暴力不合作,罵街潑婦和聖雄甘地合體,這個威力不是一般的大,皇帝哪怕臉皮厚,不怕挨罵,往往也得顧全大局,做出讓步。


    像參加會試的舉子,在大考前亢奮而緊張,隆武帝下了聖旨之後,神經就繃緊到極限,等待迎接那場意料之中,無可避免,劈頭蓋臉襲來的暴風雨。


    出乎意料,襲來的最多算是一場中雨,天氣預報發生錯誤,台風突然轉向,暴風雨的中心距離隆武帝還有八十公裏。


    有一部分大臣官員上淨諫,指責隆武帝不該下這份詔書,朝野間也出現了攻擊隆武帝的輿論,但是,鬧到這種程度隻是小兒科罷了,在大明朝算是屢見不鮮的,隆武帝預料中的激烈反彈並沒有出現。沒有大規模的辭職,也沒有群臣靜*坐示*威,更沒有某個官員跑到朝會上撞柱自殺,陷君父於不仁不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渡並收藏殘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