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是緊鄰楚軍地盤的重鎮,汪克凡的情報雖然不太充足,但也知道這座城市的大致結構,南門一帶的防禦不算最強,一旦攻破城牆卻能迅速展開兵力,對守軍造成致命打擊,所以汪克凡選擇這裏當做突破口。
在第二波進攻開始之前,明清兩軍首先進行了一場炮戰。
輜重部隊趕到以後,楚軍的炮兵部隊共十門三磅炮,兩門四磅炮,和一門六磅炮,汪克凡集中火力,先打黃岡城牆上的清軍火炮,為進攻掃清障礙。
清軍隻有一門紅衣大炮的射程較遠,對楚軍的炮兵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在十幾門弗朗機炮的圍攻下,終於被打成了啞巴,其他的銅炮射程太近,隻能挨打不能還手,清軍幹脆把這些銅炮先拖了下去,躲在女牆後麵的安全死角裏。
戰前的炮兵決鬥,楚軍輕易取勝。
成功壓製了清軍的火炮,楚軍炮兵又對城牆上一陣猛轟,打得磚石亂飛,地動牆搖,兩架笨重的夜叉擂和狼牙拍沒有及時撤下去,被炮彈炸得粉碎,崩裂飛濺的碎片打傷了好幾名清軍,楚軍的那門六磅炮隨即調轉炮口,一炮緊接著一炮,不斷轟擊城樓下的城門。
黃岡是一座府城,城門比鹹寧縣結實得多,但也扛不住六磅炮的轟擊,連續挨了好幾顆炮彈後,城門上被打出了兩個大洞,左側的門扇還歪歪斜斜的,門葉明顯被打壞了。
在這個過程中,清軍一直沒有任何反擊的動作。黃岡的城門裏麵還有一道甕城,被明軍打爆了外側城門也沒有太大的危險。
隆隆的炮聲終於停了下來,戰場上顯得意外的安靜,明清兩軍各自默默準備。等待即將爆發的攻城戰。楚軍的大炮威力有限,雖然控製了遠程火力,卻無法轟塌堅固的黃岡城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城牆前的短兵相接。
“咚!咚!咚!”
汪克凡親自擂響了戰鼓。
發起進攻之前,他已經進行了周密細致的部署。現在就看楚軍官兵能否實現他的作戰計劃了。
兵者,凶器也,統帥一聲令下,千軍萬馬就要為之赴湯滔火。
嶽州營主攻城門,吉安營佯攻城牆,但佯攻隨時也可以變成主攻,兩個營各有幾百人組成敢死隊,冒著弓箭火銃,抬著簡易雲梯衝過填平的護城河,在他們身後。後續部隊像一道道緩緩逼近的海浪,推著車型雲梯和半截船跟了上來。
城牆上的清軍開槍射箭,阻擊楚軍進攻,楚軍的弓箭手和火銃兵立刻還擊,孫柏安和徐斌不懼風險,在女牆後麵露出半截身子。查看城下楚軍的動靜,兩個人簡短地商量了幾句,隨即傳下一道道命令。
城樓上的綠營兵扳開機關,攪動纏著繩索的轆轤,一道厚重結實的千斤閘緩緩落下,擋在了破損的城門前。
千斤閘也叫幹戈板,和城門一樣用包鐵的實木做成,但比城門更厚更結實,上麵還有防止敵人破壞的鐵釘,就像城門的超級加強版。因為千斤閘過於笨重,平常都吊在城樓上不用,隻有當城池遭到攻擊時才會放下來。
由於城門被楚軍的大炮擊毀,楚軍士兵可以進到城門洞底下,對上麵的城樓有一定威脅。所以孫柏安放下千斤閘,把楚軍士兵擋在了外麵,反正楚軍的大炮害怕傷到自己人,現在不敢開火。
吉安營進攻的那段城牆上,突然扔下了一捆捆茅草,這些茅草都用火油浸透了,清軍將領令旗一揮,弓箭手射下來一排火箭,立刻在城牆前引燃了一片大火,幾名楚軍士兵被燒成了火人,慘呼著奔向護城河,劈裏啪啦地跳了進去,其他的楚軍士兵也都紛紛避讓,進攻的勢頭被擋住了。
楚軍的弓箭手和火銃兵射擊掩護,吉安營敢死隊分出一百名士兵,撲滅燃燒的茅草,等到火勢稍小,其他人抬著雲梯搭上了城頭……
離城五裏,是汪克凡的中軍大纛,旁邊立著一輛高高的巢車,這輛巢車是工匠輔兵剛剛趕製出來的,用以觀察敵情,指揮作戰,汪克凡擊罷三通鼓,讓鼓手過來接替自己,然後轉身登上了旁邊的巢車。
對著戰場看了五分鍾,汪克凡放下望遠鏡,臉上的表情略顯凝重。清軍的火箭戰術是故技重施,看著聲勢驚人,其實殺傷力有限,不用太在意,倒是城門前的那道千斤閘有些麻煩。
他選擇城門作為主攻方向,但城門裏頭還有甕城,一味強攻蠻幹並不可取,汪克凡準備在城樓底下做些手腳,千斤閘擋住了城門洞,下一步計劃就無法實現。
這道千斤閘很難對付。
千斤閘可伸可縮,楚軍士兵離開城門,千斤閘就會縮回去,大炮打不到,等到楚軍士兵衝上去,千斤閘又會放下來,拿楚軍士兵當肉盾……千斤閘雖然收縮緩慢,但卻異常堅固,中間哪怕被大炮打中一兩次,也不會立刻損壞。
強攻?
火攻?
直接炮轟?
汪克凡的腦海裏連著閃過幾個主意,馬上又被他立刻否定了。
強攻不可取!
直接強攻千斤閘,就要抬著撞木去撞它,或者派士兵爬上城樓,破壞控製千斤閘的機關,這都是用人命硬填的笨辦法,事倍功半。
火攻也不可取!
堆積茅草木料等各種易燃物,燒掉木質的千斤閘,聽起來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具體操作上卻非常困難,關鍵在於千斤閘裹著鐵皮,並不好燒,況且按照一般的設計,城樓上應該有儲水的機關,可以從上往下潑水滅火,一旦火勢太大,清軍還可以把千斤閘收回城樓,避開明軍點起的大火。
更重要的是,楚軍如果使用這種笨法子,城上的清軍也不會幹看著,城樓上有很多立體攻擊點,有些地方甚至探出城牆,可以用弓箭火銃從幾個方向夾擊城門,楚軍肯定傷亡慘重。
直接炮轟更不可取!
那是向自己人開炮,會嚴重挫傷楚軍的士氣,而且有損汪克凡的威信。
汪克凡一向胸懷大誌,怎麽能做這種事情?
在第二波進攻開始之前,明清兩軍首先進行了一場炮戰。
輜重部隊趕到以後,楚軍的炮兵部隊共十門三磅炮,兩門四磅炮,和一門六磅炮,汪克凡集中火力,先打黃岡城牆上的清軍火炮,為進攻掃清障礙。
清軍隻有一門紅衣大炮的射程較遠,對楚軍的炮兵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但在十幾門弗朗機炮的圍攻下,終於被打成了啞巴,其他的銅炮射程太近,隻能挨打不能還手,清軍幹脆把這些銅炮先拖了下去,躲在女牆後麵的安全死角裏。
戰前的炮兵決鬥,楚軍輕易取勝。
成功壓製了清軍的火炮,楚軍炮兵又對城牆上一陣猛轟,打得磚石亂飛,地動牆搖,兩架笨重的夜叉擂和狼牙拍沒有及時撤下去,被炮彈炸得粉碎,崩裂飛濺的碎片打傷了好幾名清軍,楚軍的那門六磅炮隨即調轉炮口,一炮緊接著一炮,不斷轟擊城樓下的城門。
黃岡是一座府城,城門比鹹寧縣結實得多,但也扛不住六磅炮的轟擊,連續挨了好幾顆炮彈後,城門上被打出了兩個大洞,左側的門扇還歪歪斜斜的,門葉明顯被打壞了。
在這個過程中,清軍一直沒有任何反擊的動作。黃岡的城門裏麵還有一道甕城,被明軍打爆了外側城門也沒有太大的危險。
隆隆的炮聲終於停了下來,戰場上顯得意外的安靜,明清兩軍各自默默準備。等待即將爆發的攻城戰。楚軍的大炮威力有限,雖然控製了遠程火力,卻無法轟塌堅固的黃岡城牆,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城牆前的短兵相接。
“咚!咚!咚!”
汪克凡親自擂響了戰鼓。
發起進攻之前,他已經進行了周密細致的部署。現在就看楚軍官兵能否實現他的作戰計劃了。
兵者,凶器也,統帥一聲令下,千軍萬馬就要為之赴湯滔火。
嶽州營主攻城門,吉安營佯攻城牆,但佯攻隨時也可以變成主攻,兩個營各有幾百人組成敢死隊,冒著弓箭火銃,抬著簡易雲梯衝過填平的護城河,在他們身後。後續部隊像一道道緩緩逼近的海浪,推著車型雲梯和半截船跟了上來。
城牆上的清軍開槍射箭,阻擊楚軍進攻,楚軍的弓箭手和火銃兵立刻還擊,孫柏安和徐斌不懼風險,在女牆後麵露出半截身子。查看城下楚軍的動靜,兩個人簡短地商量了幾句,隨即傳下一道道命令。
城樓上的綠營兵扳開機關,攪動纏著繩索的轆轤,一道厚重結實的千斤閘緩緩落下,擋在了破損的城門前。
千斤閘也叫幹戈板,和城門一樣用包鐵的實木做成,但比城門更厚更結實,上麵還有防止敵人破壞的鐵釘,就像城門的超級加強版。因為千斤閘過於笨重,平常都吊在城樓上不用,隻有當城池遭到攻擊時才會放下來。
由於城門被楚軍的大炮擊毀,楚軍士兵可以進到城門洞底下,對上麵的城樓有一定威脅。所以孫柏安放下千斤閘,把楚軍士兵擋在了外麵,反正楚軍的大炮害怕傷到自己人,現在不敢開火。
吉安營進攻的那段城牆上,突然扔下了一捆捆茅草,這些茅草都用火油浸透了,清軍將領令旗一揮,弓箭手射下來一排火箭,立刻在城牆前引燃了一片大火,幾名楚軍士兵被燒成了火人,慘呼著奔向護城河,劈裏啪啦地跳了進去,其他的楚軍士兵也都紛紛避讓,進攻的勢頭被擋住了。
楚軍的弓箭手和火銃兵射擊掩護,吉安營敢死隊分出一百名士兵,撲滅燃燒的茅草,等到火勢稍小,其他人抬著雲梯搭上了城頭……
離城五裏,是汪克凡的中軍大纛,旁邊立著一輛高高的巢車,這輛巢車是工匠輔兵剛剛趕製出來的,用以觀察敵情,指揮作戰,汪克凡擊罷三通鼓,讓鼓手過來接替自己,然後轉身登上了旁邊的巢車。
對著戰場看了五分鍾,汪克凡放下望遠鏡,臉上的表情略顯凝重。清軍的火箭戰術是故技重施,看著聲勢驚人,其實殺傷力有限,不用太在意,倒是城門前的那道千斤閘有些麻煩。
他選擇城門作為主攻方向,但城門裏頭還有甕城,一味強攻蠻幹並不可取,汪克凡準備在城樓底下做些手腳,千斤閘擋住了城門洞,下一步計劃就無法實現。
這道千斤閘很難對付。
千斤閘可伸可縮,楚軍士兵離開城門,千斤閘就會縮回去,大炮打不到,等到楚軍士兵衝上去,千斤閘又會放下來,拿楚軍士兵當肉盾……千斤閘雖然收縮緩慢,但卻異常堅固,中間哪怕被大炮打中一兩次,也不會立刻損壞。
強攻?
火攻?
直接炮轟?
汪克凡的腦海裏連著閃過幾個主意,馬上又被他立刻否定了。
強攻不可取!
直接強攻千斤閘,就要抬著撞木去撞它,或者派士兵爬上城樓,破壞控製千斤閘的機關,這都是用人命硬填的笨辦法,事倍功半。
火攻也不可取!
堆積茅草木料等各種易燃物,燒掉木質的千斤閘,聽起來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具體操作上卻非常困難,關鍵在於千斤閘裹著鐵皮,並不好燒,況且按照一般的設計,城樓上應該有儲水的機關,可以從上往下潑水滅火,一旦火勢太大,清軍還可以把千斤閘收回城樓,避開明軍點起的大火。
更重要的是,楚軍如果使用這種笨法子,城上的清軍也不會幹看著,城樓上有很多立體攻擊點,有些地方甚至探出城牆,可以用弓箭火銃從幾個方向夾擊城門,楚軍肯定傷亡慘重。
直接炮轟更不可取!
那是向自己人開炮,會嚴重挫傷楚軍的士氣,而且有損汪克凡的威信。
汪克凡一向胸懷大誌,怎麽能做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