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汪克凡給了情報局一千兩銀子的經費,五十個人的編製,由於湖廣的形勢非常緊張,權習把人湊夠了以後,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就投入到細致而瑣碎的工作中。


    從隆武二年的年底,到隆武三年的年初,情報局突然冒了出來,乃至於日後沒人能說清,這個在帝國的權力中樞裏舉足輕重的部門,而且毫無疑問是最神秘,最有威懾力的那個部門,到底是哪一天,甚至是哪一年成立的。


    這一點也不奇怪,隆武三年的新年前後,恭義營發生了太多的變化,情報局的成立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沒人注意這個新的部門,不知道情報局具體是幹什麽的,包括權習自己也沒想到,他因為擔任情報局第一任局長,將在史書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汪克凡離開湖廣的時候隻是一員參將,再回來已經是提督操江,封疆大吏,恭義營也迎來了一個爆炸性發展的新階段。


    水漲船高,隨著汪克凡地位的提高,他部下的將領也早已升官進職。


    汪晟被提升為總兵,周國棟等人被提升為副將,史無傷等人被提拔為參將,就連年紀輕輕的京良都被提升為遊擊將軍,張家玉則以文職代領東莞營的坐營官,汪克凡又上書隆武帝,保舉王鼎為副將,顧宗福為參將,估計很快就能得到批準……


    整個武將係統已經比較完備,為全軍改編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隆武二年的年末,汪克凡對全軍進行了大規模擴編,從七千多人擴充到兩萬六千多人,部隊達到這個規模後,原有的編製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汪晟等部都獨立成營,這支大軍也不便再稱為“恭義營”,汪克凡和眾將商量之後,把這支部隊改名為“楚軍”。


    汪克凡的籍貫在湖北,楚軍起家在湖北,現在的駐地也在湖北,又屬於朝廷中的楚勳集團,用“楚軍”這個樸實無華的名字,清晰表明了這支部隊的歸屬,和汪克凡不容置疑的領導地位。


    楚軍下轄八個步兵營。兩個騎兵營,一支火器部隊,一支水師,以及其他部隊。


    八個步兵營是楚軍的主力,汪晟所部編為崇陽營。周國棟所部編為通山營,譚嘯所部編為嶽州營。滕雙林所部編為通城營。呂仁青所部編為大冶營,張家玉所部編為東莞營,王鼎和顧宗福所部編為吉安營……而恭義營的名字仍然保留,作為汪克凡的直屬部隊。


    每個步兵營平均有一千七百名戰兵,七百名輔兵,再加上親兵斥候等等。總兵力在兩千五百人到兩千六百人之間,這個編製大小適中,既能保證獨立的作戰能力,又不會過於臃腫。失去靈活性。


    編製的精確化和固定化,在軍事管理上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製定作戰方案的時候,可以把每個步兵營當做一個獨立單位,對其戰鬥力有一個大致的估算,又比如在後勤保障上,固定的編製可以實行精確的量化管理,方便統計各種物資消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兩個騎兵營一大一小,大的是帖兆榮的西涼騎兵,有兩千人馬,稱為西騎營,小的是汪猛的騎兵部隊,總共有一千多人馬,稱為江騎營。


    騎兵的機動性很強,就像一隻隨時可以打出去的鐵拳,對於楚軍來說,隻有帖兆榮這一個拳頭還不夠,還需要再鑄一隻鐵拳。由於馬匹有限,汪猛手下的騎兵本來隻有幾百人,獨立成營顯得兵力不足,汪克凡為此親自做帖兆榮的工作,又調給江騎營五百多西涼騎兵。


    帖兆榮剛剛投靠汪克凡的時候,隻是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掛四品武官銜,不到一年內卻連升兩級,成了正二品的副將,還在廣州隆武帝禦前多次接受召見,榮耀無雙,前途似錦,早就打定主意要跟著汪克凡賣命,對汪克凡的決定沒有表示任何不滿。


    當然,他雖然沒有任何表示,心裏多少也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又自己想通了。


    他的騎兵在楚軍中非常重要,轉戰江西和汀州救駕的時候都大出風頭,甚至壓過了老資格的汪晟、周國棟等人,當時雖然得意,閑下來的時候卻有些擔心,怕應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古話,汪克凡略微削弱了他的兵權,反而讓帖兆榮鬆了一口氣。


    吃虧是福,讓出這四百多騎兵之後,帖兆榮發現自己的人緣變好了,汪晟等老資格的將領對他更加親切,真正接納了他。這讓帖兆榮感到非常慶幸,楚軍內部的派係非常明顯,汪晟還算公正,周國棟等人卻有些排外,作為一個被收編的雜牌將領,能加入到這個核心集團中,付出那四百多騎兵的代價也值得了……


    經過擴編之後,楚軍一共兩萬六千多人,其中戰兵一萬四千多人,輔兵五千多人,騎兵三千多人,還有兩千多人的其他部隊。


    這一萬四千名戰兵有幾個來源,包括恭義營原來的四千多名戰兵,兩千多名輔兵,東莞營和吉安營的三千多名戰兵,以及三千多名剛剛招募的新兵。


    恭義營原有四千多名戰兵,個個身經百戰,都是精銳老兵,是全軍的主要骨幹,其中數百人更被提拔為基層軍官,他們是保證恭義營戰鬥力的基礎,也對汪克凡最為忠誠。


    恭義營原來還有三千名輔兵,皮鎮一戰後還剩下兩千多人,經過戰火的考驗和鍛煉,這些輔兵的素質大幅度提高,披上鎧甲就能作戰,經過挑選之後,百分之九十以上被轉為軍餉更高的戰兵。


    東莞營和吉安營一共有四千人,由於他們建軍的時候鎧甲比較充足,所以裝備了三千多名戰兵,在比例上甚至超過了其他各部,像吉安營當初得到了張先壁的裝備,軍中幾乎人人有甲,戰兵有一千八百多人。


    僅有老兵是不夠的,軍隊中還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汪晟等人提前回到湖廣,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各回家鄉,招募新兵。


    汪晟回崇陽,為恭義營和崇陽營招兵,周國棟回通山,為通山營招兵,譚嘯回嶽州府,為嶽州營招兵,滕雙林就留在通城,為通城營招兵,而呂仁青則在各地招收流民,從中選擇青壯,補充進大冶營。


    何騰蛟在湖廣橫征暴斂,崇陽、通城這幾個縣和嶽州府都未能幸免,老百姓的負擔很重,有很多自耕農和佃戶都到了破產的邊緣,負債累累,家無存糧,兵荒馬亂的年頭,想老老實實種地都不可能,當兵就成了一條最佳的出路。


    汪晟等人回鄉招兵,軍餉仍然保持每個月一兩半的銀子,卻免去了每人五兩的安家銀子,就這樣都有無數的青壯踴躍報名。明清兩軍又在湖北進行長期拉鋸戰,戰火所到之處,百姓們被迫逃亡,呂仁青招收流民也非常順利。


    汪晟等人招募了將近一萬新兵,僅僅省去每人五兩的安家銀子這一項,就為恭義營節約了五萬兩軍費。


    他們從這些新兵中,挑選了三千多名精銳青壯,直接補入戰兵隊。除了東莞營和吉安營,三千多人分散到六個步兵營裏,每營隻有五百多名新兵,有那些老兵傳幫帶,很快就能恢複戰鬥力。


    除了三千多戰兵以外,汪晟等人還招募了五千多輔兵,數百名各式工匠,這些輔兵和工匠都分配到各營之中,分別管理。對楚軍來說,每個營就是一個獨立的戰鬥單位,不會組織單獨的輜重部隊。


    呂仁青的大冶營主要由礦徒組成,他現在是從二品的參將,在家鄉有了一定的號召力,就回去招募了兩百多個老鄉,但這些老鄉和他家裏沒有直接關係,還都是一群新兵蛋子,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培養成骨幹親信,所以在現階段,大冶營的基層軍官主要仍然由礦徒老兵擔任。


    為了補充足夠的兵源,他又從流民中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壯,但這些流民的來曆比較複雜,大多來自於湖北的清軍占領區,雖然經過審查,也難免混雜著清軍的探子,權習的情報局很快就接到了軍方的第一個委托,在大冶營中進行嚴格的清查,以剔除韃子的細作。


    除了步兵營和騎兵營,汪克凡又成立了一支火器部隊。


    楚軍的前身是恭義營,恭義營一向注重火銃的使用,楚軍各部裏都有專門的鳥銃兵,在這個年代,火銃的威力還不足以單獨成軍,必須和其他兵種配合。


    但是汪克凡的眼光更加長遠,深知熱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尤其炮兵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汪克凡成立的這支火器部隊,其實就是炮兵的種子。


    當然,恭義營現在的火炮並不多,隻有十幾門。


    除了那兩門老資格的千子雷炮以外,汪克凡還從海盜羅經受那裏要來十門三磅炮,兩門四磅炮。三磅炮的重量相對較輕,可以隨軍野戰,四磅炮相對重一點,但為了追求射程和威力,他還是要來了兩門四磅炮做備用。(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渡並收藏殘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