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之所以選擇管仲,曆史上的記載,是因為他的重臣鮑叔牙的勸諫,而鮑叔牙勸說中,最打動齊桓公的,卻隻有一句話:“大王要隻想治理好齊國,用我就足夠了,要想稱霸天下,非管仲不可。”對於誌在天下的齊桓公來說,原本不想用的管仲,就成了不得不用。


    齊桓公不得不用管仲,原因很簡單,齊國要想稱霸,國家的地理條件和經濟條件都已足夠,但卻麵臨三個要命的問題,他的哥哥齊襄公,表麵看死於內亂,其實卻正是死於這三個問題上。


    三個問題,用一個字來說,就是“散”,確切地說,是內政分散,經濟分散,軍力分散。在當時,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唯有管仲。


    先說內政分散。當時的齊國內部,國家的權力表麵上歸國君,其實卻以宗法製為基礎,散落在各地的大族、宗室、貴族手中,國君的權力實在有限得很,特別是發動對外戰爭的時候,更要依賴於他們的支持,經常是國君對外擴張熱情很高,卻遭到下麵的抵製,結果就徒喚奈何。


    除了用人方麵,行政方麵國君的威權也遠遠不夠。國君用人辦事,也常常遭到下麵貴族大臣們的討價還價,一件百分百的事,推行下去卻大打折扣。齊襄公之所以性格橫暴,對下麵采取打壓政策,也完全是因這種行政分散體係所導致,結果更不幸,一個小小的官員工作調動問題,卻演化成一場差點顛覆齊國政權的政變。而齊桓公本人,是得到了齊國兩大家族的支持,才得以順利登基,這樣的條件下當國君,表麵高高在上,其實卻如履薄冰。


    其次是經濟分散。齊國經濟繁榮,但是經濟繁榮的主要受益者,並不是國君和國家,也同樣是那些宗族貴戚。在齊桓公之前,齊國在漁鹽、采礦等支柱產業上,都很難獲得豐厚的稅收,下麵的宗族們賺得盆滿缽滿,政府卻一分錢都收不上來。國家財政捉襟見肘,有時候不得不靠削減官員以及貴族的俸祿,用以補貼國家開支,因此常常激發變亂。


    軍事的分散更嚴重。齊地本身就不是民風彪悍的地區,國家人口雖多,可用於作戰的部隊,以及可用於征調的兵源都嚴重不足。常年的承平,也使有限的部隊缺乏訓練,安於太平。而當國家有戰爭的時候,齊國軍隊在戰鬥力上的差距就迅速凸顯出來。而齊國的外患相當嚴重,魯國雖然已經衰弱,卻依然是齊國眼前的威脅,北麵更麵臨虎視眈眈的山戎。這樣一個鬆散的政治、經濟、軍事體製,麵對強敵環伺的局麵,齊桓公爭霸天下的雄心,似乎很遙遠。


    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是基於他對自己,以及對於齊國大事洞若觀火的了解。如果齊桓公僅僅想要做個承平之君,關起門來過安穩日子,那麽他鮑叔牙是勝任的,但如果齊桓公要繼承兄長的遺誌,完成齊國的稱霸大業,就必須要解決這三個問題。能幫助他解決問題的人,隻有管仲。


    不得不用的管仲,就這樣成為了齊桓公的上賓。魯國的囚車剛進齊國,齊桓公就派鮑叔牙來迎接。進了臨淄後,連囚服都沒換的管仲,就當場被任命為齊國的相國。這在當時看來,很是大逆不道。且不說管仲有過“弑君未遂”大罪,他本人的身份在當時也是被鄙視的。他出身低賤,年輕的時候曾三次求官被逐,做過小買賣,也當過普通士兵。在宗法製的春秋時代,這樣的人竟然能一步登天,自然引來非議紛紛。但齊桓公不管,他堅持重用管仲。


    在相國位置穩固之後,管仲開始著手幹活了。幹活的目的,就是解決前述的三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管仲改革”。說起改革的內容,自然有發展生產、獎勵耕戰、恢複經濟等,但關鍵是,管仲幹了三件事。


    管仲幹的第一件事,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經濟國有化”。主要內容就是把冶煉、食鹽等原本由私商、貴族經營的產業統統收歸國有,壟斷其巨額利潤。這個時期,齊國創造性地設立了“鐵官”,即專門負責冶煉產業的官衙。由政府出錢招募工匠,開采鐵礦,用以製造農業工具和武器。此舉一舉兩得,一則國家獲得了冶煉業的巨額利潤,二則鐵器開始推廣使用,既促進了農業發展,又提高了軍事科技。這一時期的春秋國家,主要的作戰武器還是青銅器,以鐵器武裝軍隊,就是從齊國開始的。


    另一個利潤巨大的產業——食鹽業,管仲當然也不會放過。齊國設立鹽官,負責招募百姓煮鹽,並製造船隻租賃給百姓,鼓勵百姓去深海捕魚。就這樣,鹽鐵兩大產業的控製權,從此牢牢地抓在了齊國國君手裏,這等於抓住了齊國的經濟命脈。與此同時,傳統的賦稅改革,管仲也動足了腦筋,在農業稅征收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按照土地的貧瘠程度繳納賦稅,產量高的多交,產量低的少交。在當時的齊國,肥沃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富人尤其是貴族的手裏,“相地而衰征”的實施,既減輕了普通老百姓的負擔,又把大量的財富從富人手中收到國家的手裏。齊桓公的腰包,從此才真正鼓了起來。


    管仲的“經濟國有化”政策,條條都觸及到齊國傳統貴族的根本利益,不招反抗是不可能的,但整個改革的推行卻異常順利,除了有人罵了幾句外,並未遭到太大阻力,原因是在進行經濟國有化之前,管仲也進行了另一項改革:軍事改革。


    管仲深知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道理,要想建立國家對經濟的絕對控製,首先要建立的是對軍隊的絕對控製,否則那些貴族手裏有錢有兵,一旦鬧將起來,說不定齊桓公就成了下一個齊襄公,所以要剝奪貴族們的錢,就要先剝奪他們的兵。管仲的辦法是“寓兵於農”,他規定國內五家為一軌,十個軌為一裏,四裏為一連,十連為一鄉,五鄉為一軍,分別設立官員進行管製,每五個鄉可以招募的士兵,足額有一萬人。當時的齊國一共劃了十五個鄉,也就有了三萬常備軍隊,按照當時的人口條件,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


    齊國的軍隊,共分為十五個鄉,“三軍”由齊桓公直接統治,當年輔助齊桓公登基的高氏與國氏協助統領,這樣國家的軍事指揮權,就牢牢地抓在了齊桓公手裏。原本的貴族們,從此再難對國君構成威脅。這政策對後世的另一個影響,就是締造了許多“曆史流行語”。比如“號令三軍”,就是起於管仲創造的“三軍製度”,而古代封建社會中國農村基層的社會構成,也是在這時期形成雛形。


    在進行經濟、軍事改革的同時,對齊國後來爭霸產生關鍵作用的是政治改革。齊國舊製度的直接弊端是政令不通,國家行政效率低下。在完成對國民經濟絕對控製權以及軍隊的絕對掌控的同時,管仲對行政體係也進行了重新整合。


    在地方上,全國共分為二十一個鄉,國內老百姓士農工商四階層,按照其不同的身份劃分居住範圍,其中工商住在六個鄉,士農住十五個鄉,士為獨立的職業軍人,專司作戰,農民專司種田。國家的行政體係也進行了重新整合,地方上設立五屬,每個屬各設立一個大夫,大夫直接對國君負責,由國君直接管理其工作。上下嚴密的行政體係就這樣形成了,齊國的中央集權製度,就這樣建立起來。


    經過了數年精心改革後,到了公元前681年,齊國已經擁有了繁榮的經濟,強大的軍隊,嚴密的行政機構,中央集權的絕對統治,無論是經濟條件、軍事力量,還是國家的組織製度,都遠遠領先於中原諸侯國。霸主地位,舍我其誰。所以從公元前681年開始,齊國正式開始了爭霸之路,第一次提出了稱霸口號——尊王攘夷。齊桓公的霸主時代,開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管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管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