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最早不叫商鞅,而是叫衛鞅,或公孫鞅。 後來因為幫助秦國變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到商地,從此才稱之為“商鞅”。
在中國曆史上,商鞅很有名,原因就是做了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其實,這個被後人讚譽有加的“大人物”實在有盲目投機之嫌。所謂的變法,也並非己之初願,湊巧遇到秦孝公這樣一個渴望“摸著石頭過河”的明主,才讓商鞅得以施展抱負,閃耀在了璀璨的曆史舞台上。
沒到秦國之前,商鞅(公孫鞅)並不被人看好。不是其他諸侯國不想圖強,關鍵是對商鞅缺乏信心。商鞅自以為有些本事,卻得不到發揮和施展,內心十分苦悶。尤其痛苦的是,七尺男兒還要為如何填飽肚子發愁。
走投無路,商鞅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了秦國,最初並沒有想要變什麽法,隻想謀個一官半職混口飯吃。到了秦國之後,秦孝公倒是很高興。正好沒人陪著聊天呢,見來了一個“老外”,就說那你既然來了,就講點有趣的事吧!見秦孝公挺熱情,商鞅的精神頭就上來了。但講點什麽呢?把握不準,商鞅隻好抱著投石問路的心態,眉飛色舞地講起了“帝術”。結果,商鞅這裏講的滔滔不絕、口幹舌燥,秦孝公卻覺得無趣,聽著聽著竟然睡著了。治國方略成了人家的“催眠曲”,學生都睡著了,這課還怎麽上,商鞅隻好灰溜溜地走了,連水都沒顧得上喝一口。
怎麽辦,這個秦孝公到底喜歡聽什麽呢?捉摸了半天,覺得還是要換個課題。過了幾天,引薦商鞅的景監看秦孝公的氣消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向秦孝公推薦商鞅。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秦孝公說那行吧,看看還有什麽新鮮玩意,結果這次商鞅又講起了“王術”。這次倒是不錯,或許昨晚睡多了,秦孝公竟然沒睡著,但依舊是打不起精神來。很顯然,秦孝公對商鞅的“答辯”還是不太感冒。
兩次覲見秦孝公,商鞅都沒有把住脈搏,可見其並無“變法”之心。虧了景監鍥而不舍,對商鞅如此看重。又過了些日子,景監見秦孝公悶悶不樂,便又向他推薦商鞅,說國主啊,這個公孫鞅除了帝術、王術,還有一招“霸術”沒講呢,這一招可是相當的精彩啊,要不再聽聽?於是商鞅第三次進宮。這一次,商鞅講的是如何成就霸業。本來商鞅沒什麽信心,但看到秦孝公聽得津津有味,也就放開膽量“忽悠”了。這次臨場發揮不錯,越說秦孝公越覺得有道理,於是連續幾天不眠促膝長談。不久,秦孝公就在全國推行商鞅的變法主張。
飯碗是保住了,關鍵還要看下一步如何運作。萬事開頭難,商鞅首先想到的是提高信任度。於是在公元前356年的某個月的某一天,商鞅命人在鹹陽南門放了一根木頭,並在木頭旁邊貼了張告示,說誰能把木頭扛到北門,就可以拿走黃金十斤。告示一出,大家都以為遇到瘋子了,個個張口結舌,誰也不敢去動那根木頭。見大家猶豫不前,商鞅又把黃金提高到了五十斤。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一個“財膽保天”的人站了出來,扛起木頭飛也似的跑到了北門,商鞅當即把五十斤黃金賞給了這個人。官府說到做到,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接下來,商鞅變法實行的非常順利,秦國很快變得強悍起來。
國力強大了,秦孝公就想擴大一下底盤,在公元前341年,秦國大舉伐魏,而商鞅就擔任這次伐魏的最高統帥。聞聽秦國前來進犯,魏惠王急忙命令公子卬率軍迎戰,兩軍對壘,各自紮下營寨。不巧的是,公子卬是商鞅的故交。某天晚上,公子卬就接到了商鞅寫來的一封信,商鞅在信中很誠懇的寫道:“好朋友現在變成了敵人,我真是於心不忍啊。不如我們見個麵吧,把酒敘舊,再定個盟約,各自退兵,如何?”卬想起商鞅以前在魏國不得誌時,自己常常跟他飲酒的情形,心向往之。於是一心赴約,商鞅笑臉相迎。酒過三巡,商鞅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伏兵盡出,活捉了公子卬。借此機會,又迅速偷襲魏軍大營,一戰下來,公子卬全軍覆沒。
仗打完了,也打勝了。更重要的是,商鞅通過此戰檢驗了變法帶來的效果,並向秦孝公交上了一份“變法效應”的滿意答卷。問題在於,變法是要觸動上層利益的,商鞅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不久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秦孝公在位的時候,別人不敢把他怎麽著,有大老板罩著。
但“大老板”也是要死的,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商鞅的處境就變得不妙起來。不久商鞅就被人誣陷謀反,削去爵位,並被逐出鹹陽。後來,秦王聽了別人的建議,又下令誅殺商鞅整個家族。商鞅見勢頭不好,趕緊逃往魏國。但讓商鞅後悔莫及的是,魏國恨他背信棄義害了公子卬,拒絕他入境。最後,商鞅走投無路,還是被追兵趕上活捉了,押回秦國之後就被處以“車裂之刑”。
商鞅以信譽贏得變法成功,卻因為後來的失信自絕後路,可以說是死在自己手裏。如此兩麵三刀的做派,竟然出自一個改革大家之手,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或許導致這一悲劇的直接原因就是,商鞅為實現個人目的從來是不擇手段的。前者守信賞金,為的是後期變法願望的達成,建功立業,獲得功名。盡管也算是“正能量”,卻終究帶有一定的欺騙性。而後者,則顯然是兵家詭詐之道,本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公子卬是以前困厄時期周濟過自己的好朋友,如此用計就顯得不厚道了。
政治上的高手很少有道德上的君子。因此,按我的看法,商鞅本就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的人生“製高點”隻在個人功名以及政治欲望。否則,也不會非要“跳槽”到秦國來行使主張。如此想來,商鞅前後不一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商鞅變法的確是秦國走向強大的“分水嶺”。
在中國曆史上,商鞅很有名,原因就是做了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其實,這個被後人讚譽有加的“大人物”實在有盲目投機之嫌。所謂的變法,也並非己之初願,湊巧遇到秦孝公這樣一個渴望“摸著石頭過河”的明主,才讓商鞅得以施展抱負,閃耀在了璀璨的曆史舞台上。
沒到秦國之前,商鞅(公孫鞅)並不被人看好。不是其他諸侯國不想圖強,關鍵是對商鞅缺乏信心。商鞅自以為有些本事,卻得不到發揮和施展,內心十分苦悶。尤其痛苦的是,七尺男兒還要為如何填飽肚子發愁。
走投無路,商鞅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了秦國,最初並沒有想要變什麽法,隻想謀個一官半職混口飯吃。到了秦國之後,秦孝公倒是很高興。正好沒人陪著聊天呢,見來了一個“老外”,就說那你既然來了,就講點有趣的事吧!見秦孝公挺熱情,商鞅的精神頭就上來了。但講點什麽呢?把握不準,商鞅隻好抱著投石問路的心態,眉飛色舞地講起了“帝術”。結果,商鞅這裏講的滔滔不絕、口幹舌燥,秦孝公卻覺得無趣,聽著聽著竟然睡著了。治國方略成了人家的“催眠曲”,學生都睡著了,這課還怎麽上,商鞅隻好灰溜溜地走了,連水都沒顧得上喝一口。
怎麽辦,這個秦孝公到底喜歡聽什麽呢?捉摸了半天,覺得還是要換個課題。過了幾天,引薦商鞅的景監看秦孝公的氣消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向秦孝公推薦商鞅。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秦孝公說那行吧,看看還有什麽新鮮玩意,結果這次商鞅又講起了“王術”。這次倒是不錯,或許昨晚睡多了,秦孝公竟然沒睡著,但依舊是打不起精神來。很顯然,秦孝公對商鞅的“答辯”還是不太感冒。
兩次覲見秦孝公,商鞅都沒有把住脈搏,可見其並無“變法”之心。虧了景監鍥而不舍,對商鞅如此看重。又過了些日子,景監見秦孝公悶悶不樂,便又向他推薦商鞅,說國主啊,這個公孫鞅除了帝術、王術,還有一招“霸術”沒講呢,這一招可是相當的精彩啊,要不再聽聽?於是商鞅第三次進宮。這一次,商鞅講的是如何成就霸業。本來商鞅沒什麽信心,但看到秦孝公聽得津津有味,也就放開膽量“忽悠”了。這次臨場發揮不錯,越說秦孝公越覺得有道理,於是連續幾天不眠促膝長談。不久,秦孝公就在全國推行商鞅的變法主張。
飯碗是保住了,關鍵還要看下一步如何運作。萬事開頭難,商鞅首先想到的是提高信任度。於是在公元前356年的某個月的某一天,商鞅命人在鹹陽南門放了一根木頭,並在木頭旁邊貼了張告示,說誰能把木頭扛到北門,就可以拿走黃金十斤。告示一出,大家都以為遇到瘋子了,個個張口結舌,誰也不敢去動那根木頭。見大家猶豫不前,商鞅又把黃金提高到了五十斤。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一個“財膽保天”的人站了出來,扛起木頭飛也似的跑到了北門,商鞅當即把五十斤黃金賞給了這個人。官府說到做到,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接下來,商鞅變法實行的非常順利,秦國很快變得強悍起來。
國力強大了,秦孝公就想擴大一下底盤,在公元前341年,秦國大舉伐魏,而商鞅就擔任這次伐魏的最高統帥。聞聽秦國前來進犯,魏惠王急忙命令公子卬率軍迎戰,兩軍對壘,各自紮下營寨。不巧的是,公子卬是商鞅的故交。某天晚上,公子卬就接到了商鞅寫來的一封信,商鞅在信中很誠懇的寫道:“好朋友現在變成了敵人,我真是於心不忍啊。不如我們見個麵吧,把酒敘舊,再定個盟約,各自退兵,如何?”卬想起商鞅以前在魏國不得誌時,自己常常跟他飲酒的情形,心向往之。於是一心赴約,商鞅笑臉相迎。酒過三巡,商鞅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伏兵盡出,活捉了公子卬。借此機會,又迅速偷襲魏軍大營,一戰下來,公子卬全軍覆沒。
仗打完了,也打勝了。更重要的是,商鞅通過此戰檢驗了變法帶來的效果,並向秦孝公交上了一份“變法效應”的滿意答卷。問題在於,變法是要觸動上層利益的,商鞅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不久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秦孝公在位的時候,別人不敢把他怎麽著,有大老板罩著。
但“大老板”也是要死的,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商鞅的處境就變得不妙起來。不久商鞅就被人誣陷謀反,削去爵位,並被逐出鹹陽。後來,秦王聽了別人的建議,又下令誅殺商鞅整個家族。商鞅見勢頭不好,趕緊逃往魏國。但讓商鞅後悔莫及的是,魏國恨他背信棄義害了公子卬,拒絕他入境。最後,商鞅走投無路,還是被追兵趕上活捉了,押回秦國之後就被處以“車裂之刑”。
商鞅以信譽贏得變法成功,卻因為後來的失信自絕後路,可以說是死在自己手裏。如此兩麵三刀的做派,竟然出自一個改革大家之手,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或許導致這一悲劇的直接原因就是,商鞅為實現個人目的從來是不擇手段的。前者守信賞金,為的是後期變法願望的達成,建功立業,獲得功名。盡管也算是“正能量”,卻終究帶有一定的欺騙性。而後者,則顯然是兵家詭詐之道,本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公子卬是以前困厄時期周濟過自己的好朋友,如此用計就顯得不厚道了。
政治上的高手很少有道德上的君子。因此,按我的看法,商鞅本就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的人生“製高點”隻在個人功名以及政治欲望。否則,也不會非要“跳槽”到秦國來行使主張。如此想來,商鞅前後不一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商鞅變法的確是秦國走向強大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