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t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中醫裏麵,講究“望聞問切”,“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這裏麵的“切”,便是指切脈,號脈,又稱之為“脈診”。
每個人的脈象都是不同的,脈象有許許多多,李時珍曾經寫過一部相當有名的醫書,《瀕湖脈學》,裏麵列舉了28種脈,有浮脈、沉脈、數脈、遲脈、滑脈……但是,大家用手摸著脈的時候,可能隻是感覺它在一下一下地跳,並沒什麽特別之處。有些人的脈比較弱,甚至都摸不到它在跳。
這是一個比較玄虛,或者稱之為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東西,隻有真正的醫生才能分辯,一般人,難,難,難。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複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隻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不要小瞧這短短的寸許長的脈動部位,它能分為三個部分,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包含了“寸、關、尺”三部。
何謂“寸、關、尺”?中醫認為,人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髒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髒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蘇愈給自己號脈,右手搭左手,剛剛一搭上去,就笑了,為什麽呢?因為自己的指甲太長了!號脈,是不能留指甲的,要用手肚子去號,否則就會鬧笑話,蘇愈心想,看來,回頭得找個剪子將指甲給剪掉,不過現在,將就著試試,反正是自己給自己號不是?玩味性質。
他基本上不用怎麽尋找,三指的指肚子就直接搭在了“寸、關、尺”三部上,手法純熟,恍若積年的老醫生,先是浮取,然後是中取,最後則是沉取,這是號脈的三個步驟。
“浮取”就是輕輕用力按在皮膚上;“中取”則是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沉取”則是重用力按至筋骨,捏骨尋筋。寸、關、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稱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脈,臨床意義不同。通常,脈浮於外者,病位淺,沉於裏者病位深。
這有點像品茶的三個步驟,我們平時喝茶的時候,舌頭會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去體會茶的感覺。茶剛入口的時候,我們會先用舌尖舔一舔,因為舌尖的感覺最為敏銳,能夠分辨茶的香味。然後,我們把茶含在口中,用舌頭仔細體會一下。最後,我們把茶咽下去回味一下。同樣,品紅酒也是一個道理。所以會品茶,會喝紅酒,基本上就會號脈,隻不過一個用舌頭,一個用手指。
在具體運用浮、中、沉這三個步驟的時候,也可以想象具體的茶葉。想象一下,第一個是浮,就像一片片綠茶漂在水麵上,它的香氣也是浮在上麵的;然後是中,可能就是鐵觀音這種半發酵的茶,香味越來越濃了;最後則是沉,但不是很深。這像什麽呢?大紅袍!全發酵的茶,濃香醇厚。
當然,號脈隻是一個診斷方式,就算你知道對方的脈象了,也不知道對方到底得的什麽病,這需要豐富的經驗,高深的技巧。
蘇愈現在堪比曆代名醫,甚至尤有甚之,依據自己的脈象判斷自己的病情,絲毫沒有難度,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與自己身體進行良好交流的方式,大家沒事也可以自己給自己號號脈,監測一下。
正常人的脈象稱為“平脈”、“常脈”。每分鍾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於裏。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飽食後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饑餓時脈多軟弱。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則提示脈象異常,要去找一下醫生了。
蘇愈的脈象脈細而無力,屬氣血虧虛,體虛之相。從小患不治之症,能不體虛嗎?蘇愈想到此處,覺得自己的脈象不該如此簡單,當即仔細再一體悟,果然,又讓他感應到了一些奇特之處,除了細而無力,還雜,澀,浮,緩,遲,結……總而言之,十分複雜,初始時他自信滿滿,但這時候卻有些拿不穩了。以他目前的水平還不能完全把握。也不想想,他這個病可是不治之症,哪有那麽簡單,即便他是曆代名醫轉世,也不行!更何況,他還沒有將腦海中的醫學知識完全融會貫通不是?
實際上,他能探出這些細微的變化,已經相當了不起了!換了一般的中醫,哪怕是杏林國手,說不定也隻能探出一個氣血虧虛,體虛之相。
“唉,我這病啊,難道真的沒得治了?”蘇愈歎了口氣,不過,體虛他是能確證的,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搞點名貴的中藥,如人參、鹿茸、蟲草之類的補補,不過,他家裏窮,哪裏有這個條件呢?忽然,蘇愈腦海中閃過一抹耀眼的火花,堪稱智慧之火,一段極為玄奧但是意思他又特別明白的經文,莫名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神農養生功”。
這套功法十分奧妙,堪稱醫家絕學,善能固本培元,調理身體,延年益壽,練到高深處,還能具有深厚的“內力”,或者稱之為“真氣”,不僅能增強體質,對於治病也有比較好的幫助,因為,他腦海中的很多醫術,尤其是針灸之法,都是需要用內力催動的。
“有沒有這麽神奇啊?”蘇愈嘀咕著,現在,他依舊感覺仿佛在夢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但是,自己對醫術的領悟,卻是如此的深刻,讓人想不相信都不行。
“當然有那麽神奇了!”忽然,一個稚嫩的聲音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將蘇愈嚇了一大跳。
中醫裏麵,講究“望聞問切”,“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這裏麵的“切”,便是指切脈,號脈,又稱之為“脈診”。
每個人的脈象都是不同的,脈象有許許多多,李時珍曾經寫過一部相當有名的醫書,《瀕湖脈學》,裏麵列舉了28種脈,有浮脈、沉脈、數脈、遲脈、滑脈……但是,大家用手摸著脈的時候,可能隻是感覺它在一下一下地跳,並沒什麽特別之處。有些人的脈比較弱,甚至都摸不到它在跳。
這是一個比較玄虛,或者稱之為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東西,隻有真正的醫生才能分辯,一般人,難,難,難。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複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隻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不要小瞧這短短的寸許長的脈動部位,它能分為三個部分,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包含了“寸、關、尺”三部。
何謂“寸、關、尺”?中醫認為,人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髒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髒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蘇愈給自己號脈,右手搭左手,剛剛一搭上去,就笑了,為什麽呢?因為自己的指甲太長了!號脈,是不能留指甲的,要用手肚子去號,否則就會鬧笑話,蘇愈心想,看來,回頭得找個剪子將指甲給剪掉,不過現在,將就著試試,反正是自己給自己號不是?玩味性質。
他基本上不用怎麽尋找,三指的指肚子就直接搭在了“寸、關、尺”三部上,手法純熟,恍若積年的老醫生,先是浮取,然後是中取,最後則是沉取,這是號脈的三個步驟。
“浮取”就是輕輕用力按在皮膚上;“中取”則是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沉取”則是重用力按至筋骨,捏骨尋筋。寸、關、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稱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脈,臨床意義不同。通常,脈浮於外者,病位淺,沉於裏者病位深。
這有點像品茶的三個步驟,我們平時喝茶的時候,舌頭會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去體會茶的感覺。茶剛入口的時候,我們會先用舌尖舔一舔,因為舌尖的感覺最為敏銳,能夠分辨茶的香味。然後,我們把茶含在口中,用舌頭仔細體會一下。最後,我們把茶咽下去回味一下。同樣,品紅酒也是一個道理。所以會品茶,會喝紅酒,基本上就會號脈,隻不過一個用舌頭,一個用手指。
在具體運用浮、中、沉這三個步驟的時候,也可以想象具體的茶葉。想象一下,第一個是浮,就像一片片綠茶漂在水麵上,它的香氣也是浮在上麵的;然後是中,可能就是鐵觀音這種半發酵的茶,香味越來越濃了;最後則是沉,但不是很深。這像什麽呢?大紅袍!全發酵的茶,濃香醇厚。
當然,號脈隻是一個診斷方式,就算你知道對方的脈象了,也不知道對方到底得的什麽病,這需要豐富的經驗,高深的技巧。
蘇愈現在堪比曆代名醫,甚至尤有甚之,依據自己的脈象判斷自己的病情,絲毫沒有難度,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與自己身體進行良好交流的方式,大家沒事也可以自己給自己號號脈,監測一下。
正常人的脈象稱為“平脈”、“常脈”。每分鍾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於裏。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飽食後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饑餓時脈多軟弱。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則提示脈象異常,要去找一下醫生了。
蘇愈的脈象脈細而無力,屬氣血虧虛,體虛之相。從小患不治之症,能不體虛嗎?蘇愈想到此處,覺得自己的脈象不該如此簡單,當即仔細再一體悟,果然,又讓他感應到了一些奇特之處,除了細而無力,還雜,澀,浮,緩,遲,結……總而言之,十分複雜,初始時他自信滿滿,但這時候卻有些拿不穩了。以他目前的水平還不能完全把握。也不想想,他這個病可是不治之症,哪有那麽簡單,即便他是曆代名醫轉世,也不行!更何況,他還沒有將腦海中的醫學知識完全融會貫通不是?
實際上,他能探出這些細微的變化,已經相當了不起了!換了一般的中醫,哪怕是杏林國手,說不定也隻能探出一個氣血虧虛,體虛之相。
“唉,我這病啊,難道真的沒得治了?”蘇愈歎了口氣,不過,體虛他是能確證的,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搞點名貴的中藥,如人參、鹿茸、蟲草之類的補補,不過,他家裏窮,哪裏有這個條件呢?忽然,蘇愈腦海中閃過一抹耀眼的火花,堪稱智慧之火,一段極為玄奧但是意思他又特別明白的經文,莫名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神農養生功”。
這套功法十分奧妙,堪稱醫家絕學,善能固本培元,調理身體,延年益壽,練到高深處,還能具有深厚的“內力”,或者稱之為“真氣”,不僅能增強體質,對於治病也有比較好的幫助,因為,他腦海中的很多醫術,尤其是針灸之法,都是需要用內力催動的。
“有沒有這麽神奇啊?”蘇愈嘀咕著,現在,他依舊感覺仿佛在夢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麽不真實。但是,自己對醫術的領悟,卻是如此的深刻,讓人想不相信都不行。
“當然有那麽神奇了!”忽然,一個稚嫩的聲音不知從哪裏冒了出來,將蘇愈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