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在夏侯淵剛剛進入夢鄉,外麵再度傳來了喊殺聲卻將他吵醒,侍衛慌忙來報,黃忠的大軍已經從山上衝了下來。
夏侯淵連忙起身出了大營,卻見兩側的山上,密密麻麻全是黃忠的大軍,居高臨下,士兵們奔跑的速度很快,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箭矢密集的向著大營襲來。
夏侯淵連忙提刀上馬,吩咐士兵們予以反擊,士兵們昨晚一夜未睡不說,還一直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清晨聲音消失,頓時鬆懈許多,此時精力體力大不如從前,拿不動武器,騎不上高馬,一時間竟然被衝擊的潰不成軍。
老將黃忠一馬當先,大刀所過之處,士兵們紛紛倒地,向著夏侯淵衝了過來,口中同時高喊道:“夏侯淵,今日看你往哪裏逃!”
“老匹夫,半夜裝神弄鬼,勝之不武,去死!”夏侯淵挺刀迎上,口中罵聲不停。
“哼,你箭傷法正軍師,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nbs--p;黃忠一聲冷哼,大刀迎頭劈下,夾帶著一股凜冽的罡風,夏侯淵挺刀來迎,兵器交接,發出震耳的爆響。
黃忠這一刀,用盡全身的力氣,夏侯淵本該閃開,可是他氣惱攻心,硬是接了一招,後果卻十分慘重。
巨大的撞擊力,令夏侯淵兩臂上的傷口,再度迸裂開來。這可不是第一次傷口撕裂了,夏侯淵卻依然沒有適應,疼得哎呀一聲大叫,大刀差點脫手,瞬間兩鬢布滿豆大的汗珠。
“夏侯淵,你今日必死!”老黃忠毫不客氣,大刀劃出數到光影,再次襲到夏侯淵的跟前。
臉色慘白的夏侯淵拖著傷臂,勉強接了一招,劇痛無比,而兩條胳膊也不聽使喚的抖個不停,鮮血順著袖口的抖撒開來,無比悲壯。
啊!
夏侯淵發出一聲巨吼,拚盡全力將黃忠的大刀推開,眼前一黑,半個身子便不支的趴伏在馬背之上。
“夏侯淵,何時學會的詐死?”黃忠嘲諷一句,大刀寒光再現,向著夏侯淵襲來。夏侯淵滿腔不甘,但審時度勢,也隻好掉頭就跑。等來日養好了傷病,定然一刀將這個老匹夫腦袋搬家!
黃忠豈能讓他跑了,眯著眼睛,將手中大刀瞄準了他,猛然拋出。風聲陣陣,夏侯淵連忙低頭,卻沒有躲開,老黃忠的大刀刺穿了他的後背,夏侯淵翻身落馬,死在了當場。
可憐一代名將夏侯淵,戰功赫赫,所向披靡,卻因為雙臂受傷,加上休息不足,竟然輕易的死在了黃忠的刀下。
主將被殺,其餘曹軍根本無心戀戰,黃忠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暢快淋漓。夏侯淵的三萬大軍,最終隻是跑出去一萬,山穀之中,屍橫遍野,說不出的悲慘淒涼。
老黃忠並沒有砍掉夏侯淵的頭顱前去請功,反而鄭重的將他安葬,喝令三軍一同祭拜。
黃忠憐惜夏侯淵英名蓋世隻是一方麵,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張飛的妻子跟夏侯淵有親屬關係。張飛早便跟大將們說過,如果夏侯淵被殺,定要將其好生安葬,算是對小媳婦的一個交代。
安葬夏侯淵之後,黃忠即刻率軍返回,從後方衝擊張郃的大營,與此同時,趙雲也發動了進攻,張郃腹背受敵,加上那十路趙雲小分隊的騷擾,士兵們鬥誌低落,隻能棄營而走,在兩路大軍的追殺下,損失了也有萬餘人。
張郃收拾起夏侯淵留下的萬人隊伍,鬱悶透頂,他恍惚之間聽見朝中大臣不斷指責他,敗陣乃張郃常事!
張郃猛然打了個寒戰,沒臉去見曹操,再度退回了白水關,想著夏侯淵生前的音容笑貌發呆。
法正又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吩咐大軍暫時放棄定軍山,回兵去救南鄭城。
聞聽夏侯淵戰死,曹操一怔,隨即後仰,暈死過去。等曹操幽幽醒來,不禁咧嘴一樂,自嘲道,自己夢見夏侯淵戰死,怎麽可能!
賈詡、許褚等人都是雙眼通紅,默不作聲,曹操這才猛然清醒,愛將夏侯淵真的不在了。放聲大哭,痛不欲生,滿腔的淒苦唯有用哭聲來發泄,花甲老人如何經得住這些故友一一離去!
眾人含淚苦苦相勸,跪求魏王保重身體,許久,曹操這才抹幹了眼淚,發誓要為夏侯淵報仇。
“魏王,趙雲、黃忠率軍前來,南鄭不可打,還請速回陽平關,重整兵馬,再來決戰。”賈詡道。
這一回曹操沒有固執,聽了賈詡的話,帶領大軍放棄攻打南鄭,再度撤回陽平關,而曹洪、徐晃在定軍山撲了個空,也各自回城,等候曹操的下一步安排。
見曹操退走,趙雲、黃忠駐軍褒城,與南鄭呈現呼應之勢。如今局勢相對穩定,法正因身體虛弱也被送回了南鄭,劉備誇讚其妙計可安天下,法正卻搖頭表示,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夏侯淵被殺,劉備大軍人心振奮。
曹軍則萎靡不振,張郃心如死灰,整日連頭都抬不起來。不過令他非常意外的是,曹操依舊沒有責怪他,反而讓他統領漢中諸軍。
張郃泣不成聲,發誓為魏王牛馬,此誌終生不改!
遠在彝陵的王寶玉,也是愁悶不堪。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潛心研究那本《奇門遁甲》,五溪大軍雖然退走,但卻給他提了個醒,彝陵城並非萬無一失的安穩之地。
發展兵馬肯定不行,城池太小,根本養不起,擴張地盤又沒有條件,跟誰爭也要得罪人,自找麻煩。
當下之際,王寶玉所能想到的也就是這本書,寄托於用上麵的所謂妖法,來保證彝陵的安全。
有些方法雖然可用,比如草船借箭的迷霧,但卻不容易控製。上麵的兵法他基本上忽略掉,自己這點兵力,連排兵布陣都不夠,也隻能研究那些符籙。
遺憾的是,王寶玉試探著畫了好多,進行了多次試驗,基本上沒什麽效果,最多是冒點青煙。他想起紫虛上人的提醒,要想符籙生效,需要一支點睛筆。可是,這種東西連婁子伯都未曾聽聞,又能上哪兒去弄呢?
夏侯淵連忙起身出了大營,卻見兩側的山上,密密麻麻全是黃忠的大軍,居高臨下,士兵們奔跑的速度很快,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箭矢密集的向著大營襲來。
夏侯淵連忙提刀上馬,吩咐士兵們予以反擊,士兵們昨晚一夜未睡不說,還一直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清晨聲音消失,頓時鬆懈許多,此時精力體力大不如從前,拿不動武器,騎不上高馬,一時間竟然被衝擊的潰不成軍。
老將黃忠一馬當先,大刀所過之處,士兵們紛紛倒地,向著夏侯淵衝了過來,口中同時高喊道:“夏侯淵,今日看你往哪裏逃!”
“老匹夫,半夜裝神弄鬼,勝之不武,去死!”夏侯淵挺刀迎上,口中罵聲不停。
“哼,你箭傷法正軍師,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nbs--p;黃忠一聲冷哼,大刀迎頭劈下,夾帶著一股凜冽的罡風,夏侯淵挺刀來迎,兵器交接,發出震耳的爆響。
黃忠這一刀,用盡全身的力氣,夏侯淵本該閃開,可是他氣惱攻心,硬是接了一招,後果卻十分慘重。
巨大的撞擊力,令夏侯淵兩臂上的傷口,再度迸裂開來。這可不是第一次傷口撕裂了,夏侯淵卻依然沒有適應,疼得哎呀一聲大叫,大刀差點脫手,瞬間兩鬢布滿豆大的汗珠。
“夏侯淵,你今日必死!”老黃忠毫不客氣,大刀劃出數到光影,再次襲到夏侯淵的跟前。
臉色慘白的夏侯淵拖著傷臂,勉強接了一招,劇痛無比,而兩條胳膊也不聽使喚的抖個不停,鮮血順著袖口的抖撒開來,無比悲壯。
啊!
夏侯淵發出一聲巨吼,拚盡全力將黃忠的大刀推開,眼前一黑,半個身子便不支的趴伏在馬背之上。
“夏侯淵,何時學會的詐死?”黃忠嘲諷一句,大刀寒光再現,向著夏侯淵襲來。夏侯淵滿腔不甘,但審時度勢,也隻好掉頭就跑。等來日養好了傷病,定然一刀將這個老匹夫腦袋搬家!
黃忠豈能讓他跑了,眯著眼睛,將手中大刀瞄準了他,猛然拋出。風聲陣陣,夏侯淵連忙低頭,卻沒有躲開,老黃忠的大刀刺穿了他的後背,夏侯淵翻身落馬,死在了當場。
可憐一代名將夏侯淵,戰功赫赫,所向披靡,卻因為雙臂受傷,加上休息不足,竟然輕易的死在了黃忠的刀下。
主將被殺,其餘曹軍根本無心戀戰,黃忠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暢快淋漓。夏侯淵的三萬大軍,最終隻是跑出去一萬,山穀之中,屍橫遍野,說不出的悲慘淒涼。
老黃忠並沒有砍掉夏侯淵的頭顱前去請功,反而鄭重的將他安葬,喝令三軍一同祭拜。
黃忠憐惜夏侯淵英名蓋世隻是一方麵,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張飛的妻子跟夏侯淵有親屬關係。張飛早便跟大將們說過,如果夏侯淵被殺,定要將其好生安葬,算是對小媳婦的一個交代。
安葬夏侯淵之後,黃忠即刻率軍返回,從後方衝擊張郃的大營,與此同時,趙雲也發動了進攻,張郃腹背受敵,加上那十路趙雲小分隊的騷擾,士兵們鬥誌低落,隻能棄營而走,在兩路大軍的追殺下,損失了也有萬餘人。
張郃收拾起夏侯淵留下的萬人隊伍,鬱悶透頂,他恍惚之間聽見朝中大臣不斷指責他,敗陣乃張郃常事!
張郃猛然打了個寒戰,沒臉去見曹操,再度退回了白水關,想著夏侯淵生前的音容笑貌發呆。
法正又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吩咐大軍暫時放棄定軍山,回兵去救南鄭城。
聞聽夏侯淵戰死,曹操一怔,隨即後仰,暈死過去。等曹操幽幽醒來,不禁咧嘴一樂,自嘲道,自己夢見夏侯淵戰死,怎麽可能!
賈詡、許褚等人都是雙眼通紅,默不作聲,曹操這才猛然清醒,愛將夏侯淵真的不在了。放聲大哭,痛不欲生,滿腔的淒苦唯有用哭聲來發泄,花甲老人如何經得住這些故友一一離去!
眾人含淚苦苦相勸,跪求魏王保重身體,許久,曹操這才抹幹了眼淚,發誓要為夏侯淵報仇。
“魏王,趙雲、黃忠率軍前來,南鄭不可打,還請速回陽平關,重整兵馬,再來決戰。”賈詡道。
這一回曹操沒有固執,聽了賈詡的話,帶領大軍放棄攻打南鄭,再度撤回陽平關,而曹洪、徐晃在定軍山撲了個空,也各自回城,等候曹操的下一步安排。
見曹操退走,趙雲、黃忠駐軍褒城,與南鄭呈現呼應之勢。如今局勢相對穩定,法正因身體虛弱也被送回了南鄭,劉備誇讚其妙計可安天下,法正卻搖頭表示,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夏侯淵被殺,劉備大軍人心振奮。
曹軍則萎靡不振,張郃心如死灰,整日連頭都抬不起來。不過令他非常意外的是,曹操依舊沒有責怪他,反而讓他統領漢中諸軍。
張郃泣不成聲,發誓為魏王牛馬,此誌終生不改!
遠在彝陵的王寶玉,也是愁悶不堪。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潛心研究那本《奇門遁甲》,五溪大軍雖然退走,但卻給他提了個醒,彝陵城並非萬無一失的安穩之地。
發展兵馬肯定不行,城池太小,根本養不起,擴張地盤又沒有條件,跟誰爭也要得罪人,自找麻煩。
當下之際,王寶玉所能想到的也就是這本書,寄托於用上麵的所謂妖法,來保證彝陵的安全。
有些方法雖然可用,比如草船借箭的迷霧,但卻不容易控製。上麵的兵法他基本上忽略掉,自己這點兵力,連排兵布陣都不夠,也隻能研究那些符籙。
遺憾的是,王寶玉試探著畫了好多,進行了多次試驗,基本上沒什麽效果,最多是冒點青煙。他想起紫虛上人的提醒,要想符籙生效,需要一支點睛筆。可是,這種東西連婁子伯都未曾聽聞,又能上哪兒去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