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才高八鬥,壯誌淩雲,要麽當高官做大事,不然就從道參禪,浪跡山水。由是,不少人(包括研究他的專家學者)都認為:李白從政是一步登天,沒有參加過當時比較完備的科舉考試。


    其實,據《唐摭言》、《唐音癸簽》等許多唐代典章記載,當時的科舉考試實行的“兩條腿”走路,一是人們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縣、州(府)、道至中央禮部層層考試,有時由皇帝拍板。這種考試雖顯得有一點公開、公平,但內容繁雜,關卡多多,錄取的人數極少(每年能進京參考的有七八百人,被錄取者僅20人左右),遠不能滿足泱泱大唐治理國家的需要,才能出眾的士子不願在此蹉跎歲月,而是選擇“製舉”的形式作為入仕的捷徑。製舉,是唐代主要的科舉考試形式,由皇帝不定期下詔考取非常人才,參考者由名人高官直接推薦給皇帝,由皇帝麵試後一錘定音。一年可開考數次,人數不限,曾出現萬人參加製舉考試的盛況。參加製舉須有三個重要條件:一是有特別才能,二是有重要人物推薦,三是所具備的特長適合皇帝的口味喜好。李白正是具備了這三點並按章循製、身體力行而一登“龍門”的。


    首先,李白在老家四川江油“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好劍術”、“作賦淩相如”。20歲前,還讀了許多道書、佛經、並師從附近的鹽亭縣人、著名縱橫術大師趙蕤,鑽研了安邦定國之術《長短經》。他知識的廣度、深度,以及對前人的經典古籍超常的理解,是那些一步一個階梯埋頭參加常科考試的儒林士子們不可望其項背的。另外,李白的詩坦白直率,民歌氣息較濃,他青少年時在家鄉又學習了“番文”(江油在唐代為少數民族氐人居住地),這兩大特長更是其他士子無法想到或去學習的,也歪打正著,後來客觀上受到唐玄宗賞識。


    二是李白受到諸多要人的宣傳和推薦。他十六七歲時向趙蕤學習《長短經》時,“廣漢太守聞而異之,因舉二人以有道,並不起”;他21歲時,帶著自己的詩文向益州刺史蘇頲自我舉薦,蘇曾說他“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可以相如比肩也”,即可與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一個檔次;他三四十歲時,曾拜謁過荊州韓長史、安州李長史、裴長史、邠州鄭長史、皇帝的女兒玉真公主、女婿張垍、與皇帝有往來的道士吳筠等……所交朋友北至雁門,南達湘沅,東臨越中,西屆武功不下百人,雖然他42歲被皇帝直接召見,是玉真公主、道士吳筠和太子賓客(皇帝的家庭教師)賀知章等三人先後舉薦,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他人也起了很大助推作用,因為皇帝接見他時曾說過“卿是布衣,名為聯知,非素蓄道義,何以得此”。可見李白參加“製舉”中公關這一科是得了滿分的。


    三是李白的特長適應了皇帝的需求。李白友人之子、宣歙(今安徽省)觀察使範傳正為他撰寫的新墓誌,說他曾“草答番書,解若懸河,筆不停輟”。明代文人由此編寫出《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後者雖為小說家之言,但李白懂番文,在翰林院處理過一些外事文書是可信的。唐王朝疆域廣大,西至今中亞地區,急需大批“雙語”人才。再是李白才思敏捷,作詩立馬可就,語言通俗流暢,用典豐富,貼切,隨手拈來,這對聽厭了宮廷傳統詩歌的唐明皇來說,猶如股股新風撲麵而來。


    綜上所述,李白的確遵循當時的“潛規則”參加了科舉考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白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李白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