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5月舉行安殯時,正在歐洲考察的徐樹錚用電報發回挽聯:


    <strong>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興,一言而喪;</strong>


    <strong>十稔以還,使無公在,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strong>


    此聯上句典出《論語·子路》,下句典出曹操《讓縣自明本誌令》,高度凝練地概括了孫中山一生的主要曆史功績。


    這副對聯的上聯說明治國之道無他,隻要掌握一個“民”字。所以中山先生創造的主義,稱為“三‘民’主義”;所建立的黨稱為“國‘民’黨”;所建立的政府稱為“國‘民’政府”;所建立的軍隊稱為“國‘民’革命軍”。徐氏說:“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喪邦。”這所謂一言者就是一個“民”字。也即所謂“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的意思。下聯是稱讚中山先生的偉大,就是一個“天下為公”的“公”字,中山先生真正做到了“大公無私”。民國初年他為了國家安定,毅然決然將大總統的職位讓給袁世凱,期待袁氏也能做到大公無私。可袁世凱卻背叛民主,私心稱帝;中山先生又毅然決然“討袁”,因此使得天下人不敢再有稱帝稱王的。


    當時舉國偃旗,萬民哀悼,稱頌中山先生的聯很多,致挽聯者文豪巨擘不乏其人。但徐樹錚的此聯被推為眾挽聯之冠。不少人對此評論:“徐氏之聯,用典精辟,含義深刻,可謂之頭籌!”由此可見徐樹錚之才氣超人,文采蓋世。


    黃埔軍人出身的資深報人周遊先生曾這樣記載:“中山先生之喪,全民哀悼,舉國偃旗,挽詞之多,莫可紀極,而當時竟共推徐氏此聯為第一。餘曾分別詢諸李協和、胡展堂、汪精衛、張溥泉諸先生:何以國民黨內文人學者盛極一時,而竟無一聯能道出孫先生心事,以堪與徐氏抗衡者?所得答複,雖各不相同,但一致認定:徐之才氣,橫攬一世,遠不可及。”


    徐樹錚,字又錚、幼錚,號鐵柵,自號則林,人稱“小扇子”、“北洋小諸葛”。江蘇蕭縣(現安徽省蕭縣)人,自幼聰穎過人,7歲能詩,13歲中秀才,17歲補廩生,有神童之稱。


    1901年,徐樹錚棄文從武,到濟南上書山東巡撫袁世凱,陳述經武之道,未得賞識後,悶悶不樂地回到投宿的客店。正好段祺瑞路過此處,段祺瑞其時是袁世凱的武衛右軍炮隊統帶兼隨營武備學堂總辦。據段祺瑞回憶:“至旅店拜客,過廳堂,見一少年正寫楹聯,字頗蒼勁有力。時已冬寒,尚禦夾袍,而氣宇軒昂,毫無寒酸氣象……約與長談,深相契,遂延攬焉。”


    於是走投無路的徐樹錚被延攬為用,追隨段祺瑞的左右。1905年,段祺瑞又出資送徐樹錚去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五年之後,三十一歲的徐樹錚回國,在段祺瑞的部隊任清朝第六鎮軍事參議,1911年任第一軍總參謀。頗富文韜武略的他縱橫捭闔,大展身手,為段祺瑞叱吒民國政壇立下累累功勳。為報知遇之恩,他忠心耿耿從無異念,從此一生效忠段祺瑞。徐樹錚風流自賞,豪氣幹雲,曾賦詩曰:“購我頭顱十萬金,真能忌我亦知音。”張學良對其敬佩有加,稱其為“上馬殺賊,下馬露布”之豪士。


    辛亥革命爆發後,風雨飄搖的清廷已經感到了末日來臨,大廈將傾,政權隨時可能易手的痛苦時時向執政者襲來,朝廷上下彌漫著一片愁雲慘霧。但清政府中鐵良、良弼等少壯派不甘心拱手交出江山,主張硬拚到底,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如此,則革命軍雖仍能獲得最後勝利,但不知還要死多少人。此時,以段祺瑞為首的四十二名清軍前方將領突然發出通電,籲請清帝退位,實行共和政體,這頓時使清廷失去了繼續掙紮的勇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發表退位詔。而那一篇通電,便是出自徐樹錚的手筆。


    1912年至1914年,徐樹錚先後任中華民國軍學司司長、軍馬司司長、將軍府事務廳長等職。1914 年5月,徐樹錚任中華民國陸軍部次長,年僅34 歲,為次長中最年輕者。袁世凱稱帝時,徐樹錚因其勸段祺瑞抵製,遭袁世凱罷免官職,於是賦閑在家靜觀其變。


    1916年,因稱帝而眾叛親離的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段祺瑞為國務院總理,徐樹錚複任陸軍次長兼國務院秘書長。在以黎元洪為首的總統府集團與以段祺瑞為首的國務院集團之間爭權奪利的府院之爭中,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段祺瑞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作為其鐵杆的徐樹錚也被黎元洪革職。1917年,徐樹錚協助段祺瑞策動了張勳趕走黎元洪的“張勳複辟”事件。事後又策劃了討伐張勳的“討逆軍”行動,討逆成功後,徐樹錚又任陸軍總次長,再次回到了權力的舞台。段祺瑞當時被推崇為“三造共和”的英雄。殊不知在這其中,件件事都少不了徐樹錚的謀劃和參與。


    馮國璋任總統後,與國務總理段祺瑞,在西南軍閥及廣東護法軍政府的政策上,產生了矛盾。段祺瑞主張“武力統一”,借此擴充皖係勢力;馮國璋主張“和平混一”,借此討好西南軍閥,保護直係的利益。於是,又出現了第二次府院之爭。徐樹錚也主張武力統一中國,堅定地站在段祺瑞這一邊。


    第二次府院之爭中,段祺瑞被迫辭職。馮國璋下令準免,先以外交總長汪大燮代理國務過理,後又請出王士珍署理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徐樹錚幕後策劃督軍團對馮國璋施加壓力,策動張作霖入關搶奪軍火,迫使馮國璋再度啟用段祺瑞組閣。


    於是段祺瑞複任總理兼陸軍總長,徐樹錚任陸軍次長兼西北籌邊使,升為上將。在馮段之爭中,徐樹錚為段祺瑞穿梭奔波,他一方麵假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名,向日借得巨款,編“參戰軍”,為段擴兵爭雄;一方麵組織“安福俱樂部”,包辦選舉,成立安福國會,以鞏固段祺瑞之政權,為段祺瑞的執政立下了汗馬功勞。徐樹錚當時是段祺瑞手下的第一紅人,是其最信賴的智囊和得力助手,段祺瑞也對徐樹錚百般袒護和支持,使其在民國前期的政壇上呼風喚雨,氣焰張天。


    1918年6月15日,徐樹錚在天津暗殺馮玉祥的恩師兼老長官陸建章。關於殺陸建章的原因,從徐樹錚向政府的報告中可看出一些端倪:“迭據本軍各將領先後麵陳:屢有自稱陸將軍名建章者,詭秘勾結,出言煽惑等情。曆經樹錚剴切指示,勿為所動。昨前兩日,該員又複麵訪本軍駐津司令部各處人員,肆意簧鼓,搖惑軍心。……樹錚竊念該員勾煽軍隊,聯結土匪,擾害魯皖陝豫諸省秩序,久有所聞,今竟公然大言,顛倒播弄,寧傾覆國家而不悟,殊屬軍中蟊賊,不早清除,必貽後戚。當令就地槍決,冀為國家去一害群之馬,免滋隱患。除將該員屍身驗明棺殮,妥予掩埋,聽候該家屬領葬外,謹此陳報,請予褫奪該員軍職,用昭法典。”徐樹錚(左二)在南通的合影


    他萬沒想到,此舉為自己日後遭遇不測埋下了禍根。


    1919年,徐樹錚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同年10月,率兵進入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回歸中國。


    英雄本是詩人,邊功催生詩情。收複外蒙後,徐樹錚在庫侖寫下的一首《念奴嬌·笳》以表心跡,詩雲:“砉然長嘯帶邊氣,孤奏荒茫無拍。坐起徘徊,聲過處,愁數南冠晨夕。夜月吹寒,疏風破曉,斷夢休重覓。雄雞遙動此時天下將白。遙想中夜哀歌,唾壺敲缺,剩怨填胸臆。空外流音,才睡濃,胡遽烏烏驚逼。商婦琵琶,陽陶觱篥,萬感真橫集。琱戈推枕,問君今日何日?”


    徐樹錚在外蒙古還做了許多有益於當地發展的事,如引種蔬菜、修建公路、開辦銀行、創刊日報、加強中華文化教育等。


    徐樹錚後被任命為考察歐美日本各國政治專使,率考察團15人,先後考察法國、英國、瑞士、意大利、德國、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荷蘭、美國、日本12國。在考察法國期間,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徐樹錚電致挽聯。徐樹錚於1925年12 月11日考察結束回到上海,期間與孫傳芳會晤,商議直、奉、皖三係聯合對抗馮玉祥和準備北伐的革命軍。段祺瑞以京津局麵混亂電囑其暫緩赴京,但他認為考察回國,理應複命,19日即動身赴京。複命後,於12 月29 日晚乘專車離開北京南下,途經京津間廊坊車站,被馮玉祥部下張之江派人劫持,於30日淩晨被複仇殺害(1918年6月15日,徐樹錚在天津暗殺了馮玉祥的恩師兼老長官陸建章),時年45歲。翌年,歸葬故裏。


    徐樹錚被殺的噩耗傳出後,段祺瑞為之失聲痛哭,曾任大總統的徐世昌曾挽以聯曰:“道路傳聞遭兵劫,每謂時艱惜將才!”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張謇挽聯雲:“語讖無端,聽大江東去歌殘,忽然感流不盡英雄血;邊才正亟,歎蒲海西顧事大,從何處更得此龍虎人。”


    徐樹錚文武兼長,徐一士《一士類稿》之“談徐樹錚”中說:“徐樹錚為民國史上有名人物,與政治軍事均有重要關係,譽者欽其壯猷遠略,毀者病其辣手野心,而其人起家諸生,雅好文事,……蓋有儒將之風,閱《視昔軒遺稿》,其文及詩詞,頗有功候,不乏斐然之作,不僅以人傳也。”康南海為其撰寫的挽聯亦作此品評:“其雄略足以橫一世,其霸氣足以隘九州;其才兼乎文武,其識通於新舊。既營內而拓外,翳杜斷而房謀;又揚曆乎域外,增學識於四洲。其喑鳴廢千人,其洞視無全牛;其飛動高歌擅昆曲,其嫵媚清詞追柳周。大盜竟殺猛士兮!天人起邦家殄瘁之愁。假生百命之前,為人龍而寡儔。衰世亂而內爭兮!碎明月於九幽。”


    徐樹錚精於書法,擅詩詞古文,從政後仍手不釋卷,對桐城派大師姚鼐的《古文辭類纂》尤為喜愛,總是隨身攜帶。徐樹錚留下來的詩大約200首,詞60首。有《建國銓真》、《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著作傳世。其詩詞為時人所重,陳衍、王逸塘、徐一士等人都對其文采讚譽有加。


    徐樹錚酷愛昆曲,他能自輯曲譜,能上台演出,並曾與徐淩雲、項馨吾、俞振飛等名角同台。他擅長花臉和貼旦兩種角色的曲目,聲如洪鍾。張謇曾贈詩雲:“將軍高唱大江東,勢與梅郎角兩雄”。1925年5月,他以專使身份訪英,還應邀在英國皇家學院演講,題目竟然是《中國古今音樂沿革》,可見其之多才多藝。


    徐樹錚精於聯語,出了本文開頭他給孫中山有“眾挽聯之冠”之譽的挽聯外,他還曾給張勳寫過一幅挽聯:“仗匹夫節,挽九廟靈,其誌堪哀,其愚不可及也;有六尺孤,無一抔土,斯人已死,斯事誰複為之?”也因分寸拿捏到位,用典恰當準確,被譽為挽聯之絕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徐樹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徐樹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