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邵飄萍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表報道、時評,曆數奉係軍閥張作霖罪狀,對社會輿論產生極大影響,推動了北方民眾反日、反張運動。這讓張非常難堪,發誓打進北京城就要槍斃邵飄萍。


    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在北京上小學。其時,母親去世,父親工作忙,就把我送到一所寄宿製學校。周末,我便去外婆家。外婆待我很好。一年寒冬,我的雙手凍得紅腫,握筆也困難,外婆為我塗上凍瘡膏,還給我買了件大棉襖,讓我把雙手揣到袖筒裏就暖和了。那件大棉襖,直到我上初中還穿著。我最喜歡聽外婆講故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隨著時光的流淌,漸漸地淡忘了,唯獨她與外公的故事,在我生命的長河裏,留下永恒的記憶。


    外婆名叫湯修慧,是蘇州人。其母親早逝,與父親相依為命。為了謀生,父親帶著她在金華的遊坊巷,開了家小小的照相館。其時,外公邵飄萍在金華中學堂執教,常去照相館,他們逐漸熟悉。後外婆赴杭州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彼此書來信往,情投意合,結為連理。


    1912年,外公主編《漢民日報》,因反對袁世凱專製獨裁,被捕入獄,經外婆及親友多方營救,出獄後東渡日本,組建東京通訊社,給國內寫評論。他十分惦記外婆,書贈兩首七律:六和塔高接雲霄,飛度登臨伴阿嬌。最是可憎三眼佛,至今觸緒便魂銷。人生悲樂忿青常,才說歡娛又斷腸。塔上佛前私語後,歸來別去太匆忙。


    1916年,外公回國,被聘為《申報》駐京特派員,組建新聞編譯社,在北京大學成立新聞研究會,開講新聞采訪課,創辦了《京報》。其間,外婆協助外公打理館務,開展教學,幫著帶學生實習,常以《京報》記者身份采訪,撰寫新聞報道。


    1925年,外公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表報道、時評,曆數奉係軍閥張作霖罪狀,對社會輿論產生極大影響,推動了北方民眾反日、反張運動。張慌了手腳,匯款30萬元贈外公,企圖堵住外公的嘴。外公即刻憤然退回,對外婆說:“張作霖出30萬買我,這種錢我不要,槍斃我也不要!”這讓張非常難堪,發誓打進北京城就要槍斃邵飄萍。


    1926年4月,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三麵夾攻馮玉祥的國民軍,馮部被迫撤出北京。4月18日張的先頭部隊入京,懸賞捕殺外公,吳佩孚也密令緝捕外公。外婆為外公的安危擔憂,深情相勸:“張作霖來了,你少說幾句,少寫幾篇,出去避避風頭吧。”外公回答:“我要寫,我要說,死也要講!隻是我走後,為難你了。”夫妻相對,淚流滿麵。後來,外公在親友的苦勸下,暫避俄國使館,《京報》交外婆照管。4月24日夜,外公的舊友、《大陸報》社長張翰舉被軍閥收買,將外公騙出使館(謊稱張怕輿論不敢殺他,並說已向張學良疏通,允諾不查封《京報》),隨即遭逮捕。4月26日清晨,外公被張作霖以“宣傳赤化”的罪名,槍殺於北京天橋。是時,可憐的外婆還被當局錮禁於報館,後得友人電話方知噩耗,當即昏厥。後來外婆強忍悲憤,與親友將外公靈柩置於殯儀館,後傳張作霖要派人倒棺割頭的風聲,眾人急忙將靈柩遷至近郊的天寧寺。


    1928年,外婆團結了一批同仁誌士,複活《京報》,署名“邵湯修慧”發表宣言,謂“飄萍先生畢生奮鬥最大之武器,唯此《京報》。使《京報》之工作一日不中止,則飄萍先生之誌願亙古如新。此修慧今日所以不敢辭勞避難也”。一年後,隨《京報》發行了特刊《邵飄萍先生被難紀念》。外婆撰文《先夫子飄萍公行述》及《被難後追述之事實》。複活後的《京報》繼承了反映“民眾呼聲”的傳統,為正義呐喊。直到“七七”事變後,不屈的外婆不願為日寇張目,毅然關閉報館,拋棄全部資財、產業,隻身逃出京都。


    外婆是外公事業上最得力的助手,又是外公被害後的事業繼承人。她堅守外公的遺誌,反帝反封建,追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前行。1986年外婆病故,夫婦之骨灰合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願外婆與外公九泉之下安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作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張作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