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完全占領了挪威後,使立國瑞典的國策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戰爭爆前,瑞典對歐洲憲章和英國等國的態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加傾向於英國。瑞典國王也與英王保持有較好的私人關係,瑞典政府甚至一討論是否應該加入自由世界同盟。但現,情況變了,瑞典政府來了個一八十的大轉彎,開始拋出加入世界聯盟的論調。
不僅如此,瑞典還加大了對德國的礦產品、煤炭等資源的出口,甚至默許德**隊和空軍穿越瑞典北部的領土領空,向芬蘭運送大量的軍隊和補給。德**隊強大的實力麵前,瑞典軍隊顯得過於薄弱,這不僅導致了瑞典政府開始出現嚴重的親德傾向,甚至國王也取消了原定於8月底對英國的訪問。瑞典實際上已經成為德國的盟國。
**隊對蘇軍的合圍殲滅戰,給希特勒的觸動是非常巨大的。他開始慎重地考慮以前的策略是否正確。這之前,希特勒的想法是占領挪威,切斷蘇聯與英美的北部海上交通線;然後南下攻占南斯拉夫等地,從而切斷蘇聯南部同英美的聯係。但現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先,**隊的表現讓希特勒對蘇軍的忌憚大為減輕,蘇軍龐大的人力優勢技術兵器麵前似乎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次,歐洲海軍已經事實上控製了整個地海,那麽,南線的交通也已經被歐洲憲章切斷;第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已經完全倒向了歐洲憲章,並成為世界聯盟的一員,雖然有南斯拉夫這個“另類”,但所起的作用已經非常有限。
按捺下心的“雄心壯誌”,希特勒出於對蘇聯的謹慎,還是召集了國防軍各軍種的高級將領,他需要通過這種全麵地討論來獲得適合他想法的方法,以及贏得國防軍對他本人的支持。被召集到“狼穴”的國防軍將領們,先無比熱烈地討論起**隊經過數千公裏的長途奔襲,對800萬蘇軍進行合圍殲滅。他們對**隊以及國高統帥部的領導人表示了欽佩,同時,作為軍人的他們,思維方式非常直接(或者說簡單),他們都為自己的盟友能夠獲得偉大的勝利而感到高興甚至是驕傲。
隻有希特勒對此有另外的想法,他心,黃色人種是無法與純粹的雅利安人相比的,斯拉夫人的失敗隻能證明他們是雅利安人的弱者和垃圾,與猶太人一樣,應該被清掃出去。但即便這樣,負責清掃的也應該是雅利安人,而不是“卑賤”的黃種人。重要的是,**隊擊敗了蘇軍後,占領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卻絕對是德國急需的。秋明被蘇軍自己炸毀,留給國人的是一片廢墟,國要想重開采秋明的油田,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是不太可能的。哈薩克斯坦大半也被國占領,其南下的觸須,甚至已經囊括了鹹海一帶,離裏海的石油基地也不遠了。
想到這裏,希特勒就覺得一陣心煩,他非常後悔沒有同意國的意見,從兩麵夾擊蘇聯。如果那樣的話,德國幾乎可以肯定地從國獲得多的利益,參與瓜分蘇聯的資源。而且從今後來說,德國如果對蘇聯的一些重要礦產能源基地動進攻的話,也能促使**隊從另一麵夾擊,德軍的推進速將會高,壓力卻會低。而現,蘇聯被占領土上的資源全被國奪去,他根本不好意思去向國要求些什麽。而計劃的對蘇聯巴庫地區的攻擊,如果**隊先一步搶到的話,德國人將會什麽也得不到,畢竟,巴庫地區離**隊所控製的範圍近。
他把國防軍這些高級將領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如何快搶奪蘇聯的資源。至於對蘇戰爭的勝負,不僅他,就連那些國防軍的高官們都沒有作任何考慮。與希特勒持相同看法的還有法國和意大利的高層,他們垂涎於蘇聯那巨大的資源和已經成熟的工業基礎,相對於原始的還未開出來的非洲等地的殖民地來說,蘇聯無疑是理想的資源提供地。如果說以前的沙俄因為其龐大的國土麵積和人力資源,加上歐洲各國並沒有形成統一的理念,以及美英等國對其的支持,歐洲各國對沙俄的資源隻能是望而興歎的話,那麽現,被聯盟包圍的蘇聯則沒有任何賴以憑借的東西。
但希特勒似乎意由德國自己去完成征服蘇聯的任務,以及由德國一家去奪占蘇聯的資源。他成功地將歐洲其它國家的注意力引到了東,這個世界上大的石油產地正好符合歐洲其它國家的胃口。而且,這樣一來,會使歐洲其它國家同國的需求產生矛盾。雙方也許會坐下來一起分享,但有可能是雙方會東產生磨擦。從內心深處,希特勒已經將國視為一個潛的威脅。
國防軍的高官們不清楚希特勒內心深處的想法,但對希特勒提出的通過戰爭手段,奪取巴庫油田以及蘇聯歐洲部分巨大的礦產資源則持有讚同的看法。國防軍的軍官們對國陸海軍的軍事思想深感興趣,認為這是未來戰爭的展方向,而戈林則對國的航空技術感興趣。他的思想一直跟隨著希特勒,所以他很清楚,奪取世界範圍內的資源目的來看,國確實是德國的“敵人”。雖然如此,為了獲取多的國技術,他還是暗示希特勒目前未與國決裂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著同國的盟友關係。
此次討論,國防軍的軍官們向帝國元提出了幾條思路。一是白俄羅斯邊境動突然襲擊,重點突擊對象是進入白俄羅斯,占領明斯克,然後直撲莫斯科,迫使蘇聯政府投降。二是烏克蘭邊境地區動攻擊,占領基輔,然後直撲高加地區,占領巴庫。三是全麵進攻,整個德蘇邊境動全麵突擊,同時要求國東線也對整個烏拉爾地區進行突破和進攻。兩麵夾擊,可以迅速地擊潰蘇聯的軍事力量,從而迫使其快地投降。
希特勒對第一、二種思路還有一點興趣,而對第三條思路根本就無法接受。但又感覺前兩種思路無法達到征服蘇聯的根本目的。即使攻占了莫斯科,但蘇聯政府遷移了怎麽辦?占領巴庫,確實奪取了很多的資源尤其是能源,但蘇聯政府存,必然使德軍始終陷於緊張狀態之,滋生多不必要的枝節出來。而將軍們則希望同國一起出兵蘇聯,隻有這樣,才能少地減輕德軍的壓力,加速蘇軍的崩潰,勝利會以少的代價來獲得。
將軍們的堅持下,希特勒這次會議並沒有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幫助,隻是確定了暫時止對南斯拉夫的戰爭行動,將德國全部的戰爭力量放了蘇德邊境上。當然,將軍們也希特勒的壓力下,同意采用全麵進攻的辦法,兵分三路,北路直ha列寧格勒,從北麵威脅莫斯科;路則先行攻占明斯克,直逼莫斯科;南路則經過基輔,迅速向高加地區席卷。這樣一來,蘇軍勢必無法兼顧所有戰線,任何一路得手,都足以對蘇聯產生致命威脅。
接下來的商談,希特勒留下了國防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並向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變換基本立場:那就是量避免**隊參與對蘇聯的進攻,以使德國能夠獨家獲得蘇聯的資源,從而真正成為世界級的強國,主導世界政治。哈爾德領悟了希特勒的意思,但對德國以一家之力,能否快速攻占蘇聯表示了疑慮。他指出:雖然蘇軍烏拉爾以東地區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和裝備,但其基本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多地削弱。其國家的主要工業力量因為歐洲部分,所以並沒有被**隊破壞,仍然可以為蘇軍提供強大的物資基礎。汲取教訓的蘇聯一定會借鑒**隊的軍事思想,大的範圍內調整自身的不足,工業力量可能會以快的速向航空工業和裝甲力量的生產方麵傾斜。
轉型之後的蘇聯工業,加適應戰爭的需要,德軍的進攻必然會受到嚴重阻礙。同時,他認為,**隊經此一戰後,必然消耗了大量的彈藥等作戰物資的庫存,**隊的進攻停頓是必然的,沒有足夠的作戰物資,**隊可能無法突破烏拉爾地區。這也是為什麽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國政府表公告,宣布因為對蘇聯的進攻而被迫進行“自衛反擊”,當教訓蘇聯的目的達到後,便停止了繼續前進的根本原因。而國的工業力量雖然極達,但要完成達到戰前的作戰物資的庫存,也需要大概半年的時間,因此,他不認為**隊會這期間繼續對蘇聯動進攻。也就是說,德軍如果想獨家控製或占領蘇聯,隻有這半年內完成作戰行動。
希特勒聽後,深以為然,他要求哈爾德立即作好對蘇作戰計劃,並要求德軍必須一個月內完成所有的作戰準備。哈爾德立即予以否決,他認為:一個月內,德軍根本無法作好對蘇全麵戰爭的準備工作,同時,再過一個多月,蘇聯境內即將進入嚴寒和漫長的冬季,這種季節裏作戰,對德軍來說絕對是場災難。他還強調,進入冬季後,蘇聯的日照時間短,全天隻有不到7個小時。重要的是,德軍向國學習並賴以成為製勝“法寶”的閃擊戰,需要大量的空力量的支援。而極低的溫會使飛機燃油凝結,日照時間太短也會大大限製航空兵的作戰時間。
但希特勒考慮到國將半年內恢複到戰前的物資儲備,可以進行一輪的進攻,時間上不足以使德軍進行充分準備,不能使德軍將進攻時間推遲到大半年之後的開春。因此,他還是強烈要求哈爾德作好作戰計劃,並要求國防軍立即做好戰爭準備。哈爾德不希望讓德軍陷入到蘇聯的嚴酷冬季裏,他再一次表示反對,並指出:**隊現階段的主要作戰任務,不是占領蘇聯,而是徹底毀滅日本,以解除這個根本之患。而半年內國工業所囤積的作戰物資也會消耗日本身上,因此,德軍根本不必要抓緊這點時間。延遲至明年春季再動進攻,並不會使**隊的作戰重心轉移到蘇聯。
希特勒思慮良久,仍然覺得不該冒這個險,他還是要求哈爾德讓國防軍作好戰爭準備,並堅持要十月份以內動對蘇聯的進攻。哈爾德有些生氣,他表示無法接受希特勒的這種無理要求,認為做好作戰計劃是可以的,但進攻時間必須推遲到第二年春天。同時還向希特勒表示,德國與其現考慮如何對蘇作戰,並竭力避免**隊參戰,還不如詳細地考慮一下,如何保證從國那裏獲得的各種礦產資源和能源的交通安全。比起蘇聯那猶如鏡花水月的資源,國輸出的資源現實一些。
雖然美國的第5艦隊已經被驅逐出印洋,但迪戈加西亞的英國基地仍然保持有大量的軍事力量,尤其是空力量。這使得從國運往歐洲的各種礦產、煤炭、機電設備、武器等受到嚴重的威脅。國進行戰後維修和保養的歐洲艦隊的戰艦已經維護一,重煥了的戰鬥力。但沒有航空力量的支持,歐洲憲章認為自己還是無法有效地清除迪戈加西亞這個印洋上的“毒瘤”。所以哈爾德認為,德國目前的工作重點應該是說服國政府,動用海軍力量奪取迪戈加西亞,以完全確保這條海上生命線的絕對安全。
希特勒對這一點表示讚同,但對於哈爾德對自己的“冒犯”感到不可原諒,他當場解除了哈爾德的國防軍總參謀長的職務,並讓戈林暫時代理。同時要求戈林作好作戰計劃,並下令國防軍作好全麵的戰爭準備。作為德國另外一個重要的軍事力量,一直深受希特勒重視的黨衛軍,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希特勒的命令下達後不到三個小時,便有2個集團軍的兵力作好了戰鬥準備。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全部一三十萬黨衛軍和餘萬國防軍均集結到德蘇邊境,並作好了戰爭準備。對蘇戰爭一觸即。
德國人的動靜不可能瞞住歐洲憲章的其他國家,他們得知希特勒的計劃後,紛紛要求希特勒與整個歐洲憲章組成聯合軍團。迫於壓力,希特勒隻好同意歐洲憲章其他成員國的要求,但仍然表示多隻允許一萬歐洲軍隊進入邊境地區。麵對蘇聯這塊巨大的蛋糕,所有歐洲憲章成員國都無法坐視。法國派出了三十萬陸軍部隊,意大利也派出了25萬,荷蘭、比利時因為國力不強,人口基數也不大,所以隻派出了不到十萬的兵力。但作為歐洲憲章成員的另外一些國家,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雖然工業力量不強,技術裝備也很少,但人口基數卻相對較大,所以兩國各派出了十五萬人的兵力參與對蘇作戰。
希特勒不得不把歐洲憲章其它國家的軍隊派往前線,而且成立了歐洲聯軍總參謀部,大量的法國、意大利等**官進入這個部門。但心有不甘的希特勒仍然將這萬歐洲聯軍放到了北線和線上,至於專門奪取巴庫油田的南路,則全由德國人組成,甚至本就這個方向上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軍隊,希特勒也寧願花費大量的運輸力量,將他們送到了北線戰場。
除德軍外,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無論是從工業力量的原因還是因為戰術思想陳舊的原因,都沒有多少裝甲部隊。法軍通過學習**隊,特別擅長坑道作業和陣地作戰;意大利軍隊則擅長山地作戰,當然這個所謂的“擅長”要打很大的折扣;其它軍隊似乎沒有什麽特點,隻能起到保護補給線、交通要道等作用。出於種種原因,聯軍總參謀部的總參謀長仍由哈爾德擔任,本來應於國防軍的總參謀部處於同級甚至上下級的關係,但卻逐漸被國防軍總參謀部排擠成了一個擺設。
就這樣,到了9月底,德軍已經北線集結了一個集團軍群,一個航空方麵軍。計有1個裝甲集團軍、1個機械化集團軍、2個摩托化集團軍及其它作戰部隊約50萬兵力,2000架作戰飛機。同時還有歐洲聯軍的3個法國步兵集團軍、2個意大利野戰集團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各三個步兵軍等80萬兵力。這樣,北線總共就有130萬人的兵力,一千餘輛坦克、千餘輛自行火炮、四千門各型大炮。並強行穿越波羅的海三國,邊境線上等待。
路的兵力比北路要大得多,二個集團軍群,一個航空方麵軍和4個航空大隊。下設有3個裝甲集團軍、4個機械化步兵集團軍、10個摩托化集團軍和其它作戰部隊約180萬兵力,3000架作戰飛機,三千餘輛坦克和同等數量的自行火炮、上萬門大炮。另外還有約二十萬歐洲聯軍,總兵力達到了200萬。
南路是德軍進攻的重點。這裏集結了四個集團軍群,2個航空方麵軍和3個航空大隊。擁有2個黨衛軍裝甲集團軍、4個黨衛軍機械化集團軍和5個黨衛軍近衛集團軍及其它黨衛軍部隊。而南線的國防軍則有3個裝甲集團軍、5個機械化集團軍、7個摩托化集團軍及其它部隊。總共擁有五千餘輛各型坦克、千輛自行火炮、15萬門大炮,近五千架作戰飛機,約300萬兵力。
上任的總參謀長凱特爾徹底執行了希特勒的計劃,整個德軍除國內和挪威等地留有餘萬軍隊外,全部集了德蘇邊境。戰爭的氣氛頓時濃烈起來。
【……第二零八章:希特勒的戰爭準備----網字快……】
...
不僅如此,瑞典還加大了對德國的礦產品、煤炭等資源的出口,甚至默許德**隊和空軍穿越瑞典北部的領土領空,向芬蘭運送大量的軍隊和補給。德**隊強大的實力麵前,瑞典軍隊顯得過於薄弱,這不僅導致了瑞典政府開始出現嚴重的親德傾向,甚至國王也取消了原定於8月底對英國的訪問。瑞典實際上已經成為德國的盟國。
**隊對蘇軍的合圍殲滅戰,給希特勒的觸動是非常巨大的。他開始慎重地考慮以前的策略是否正確。這之前,希特勒的想法是占領挪威,切斷蘇聯與英美的北部海上交通線;然後南下攻占南斯拉夫等地,從而切斷蘇聯南部同英美的聯係。但現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先,**隊的表現讓希特勒對蘇軍的忌憚大為減輕,蘇軍龐大的人力優勢技術兵器麵前似乎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次,歐洲海軍已經事實上控製了整個地海,那麽,南線的交通也已經被歐洲憲章切斷;第三,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已經完全倒向了歐洲憲章,並成為世界聯盟的一員,雖然有南斯拉夫這個“另類”,但所起的作用已經非常有限。
按捺下心的“雄心壯誌”,希特勒出於對蘇聯的謹慎,還是召集了國防軍各軍種的高級將領,他需要通過這種全麵地討論來獲得適合他想法的方法,以及贏得國防軍對他本人的支持。被召集到“狼穴”的國防軍將領們,先無比熱烈地討論起**隊經過數千公裏的長途奔襲,對800萬蘇軍進行合圍殲滅。他們對**隊以及國高統帥部的領導人表示了欽佩,同時,作為軍人的他們,思維方式非常直接(或者說簡單),他們都為自己的盟友能夠獲得偉大的勝利而感到高興甚至是驕傲。
隻有希特勒對此有另外的想法,他心,黃色人種是無法與純粹的雅利安人相比的,斯拉夫人的失敗隻能證明他們是雅利安人的弱者和垃圾,與猶太人一樣,應該被清掃出去。但即便這樣,負責清掃的也應該是雅利安人,而不是“卑賤”的黃種人。重要的是,**隊擊敗了蘇軍後,占領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卻絕對是德國急需的。秋明被蘇軍自己炸毀,留給國人的是一片廢墟,國要想重開采秋明的油田,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是不太可能的。哈薩克斯坦大半也被國占領,其南下的觸須,甚至已經囊括了鹹海一帶,離裏海的石油基地也不遠了。
想到這裏,希特勒就覺得一陣心煩,他非常後悔沒有同意國的意見,從兩麵夾擊蘇聯。如果那樣的話,德國幾乎可以肯定地從國獲得多的利益,參與瓜分蘇聯的資源。而且從今後來說,德國如果對蘇聯的一些重要礦產能源基地動進攻的話,也能促使**隊從另一麵夾擊,德軍的推進速將會高,壓力卻會低。而現,蘇聯被占領土上的資源全被國奪去,他根本不好意思去向國要求些什麽。而計劃的對蘇聯巴庫地區的攻擊,如果**隊先一步搶到的話,德國人將會什麽也得不到,畢竟,巴庫地區離**隊所控製的範圍近。
他把國防軍這些高級將領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如何快搶奪蘇聯的資源。至於對蘇戰爭的勝負,不僅他,就連那些國防軍的高官們都沒有作任何考慮。與希特勒持相同看法的還有法國和意大利的高層,他們垂涎於蘇聯那巨大的資源和已經成熟的工業基礎,相對於原始的還未開出來的非洲等地的殖民地來說,蘇聯無疑是理想的資源提供地。如果說以前的沙俄因為其龐大的國土麵積和人力資源,加上歐洲各國並沒有形成統一的理念,以及美英等國對其的支持,歐洲各國對沙俄的資源隻能是望而興歎的話,那麽現,被聯盟包圍的蘇聯則沒有任何賴以憑借的東西。
但希特勒似乎意由德國自己去完成征服蘇聯的任務,以及由德國一家去奪占蘇聯的資源。他成功地將歐洲其它國家的注意力引到了東,這個世界上大的石油產地正好符合歐洲其它國家的胃口。而且,這樣一來,會使歐洲其它國家同國的需求產生矛盾。雙方也許會坐下來一起分享,但有可能是雙方會東產生磨擦。從內心深處,希特勒已經將國視為一個潛的威脅。
國防軍的高官們不清楚希特勒內心深處的想法,但對希特勒提出的通過戰爭手段,奪取巴庫油田以及蘇聯歐洲部分巨大的礦產資源則持有讚同的看法。國防軍的軍官們對國陸海軍的軍事思想深感興趣,認為這是未來戰爭的展方向,而戈林則對國的航空技術感興趣。他的思想一直跟隨著希特勒,所以他很清楚,奪取世界範圍內的資源目的來看,國確實是德國的“敵人”。雖然如此,為了獲取多的國技術,他還是暗示希特勒目前未與國決裂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著同國的盟友關係。
此次討論,國防軍的軍官們向帝國元提出了幾條思路。一是白俄羅斯邊境動突然襲擊,重點突擊對象是進入白俄羅斯,占領明斯克,然後直撲莫斯科,迫使蘇聯政府投降。二是烏克蘭邊境地區動攻擊,占領基輔,然後直撲高加地區,占領巴庫。三是全麵進攻,整個德蘇邊境動全麵突擊,同時要求國東線也對整個烏拉爾地區進行突破和進攻。兩麵夾擊,可以迅速地擊潰蘇聯的軍事力量,從而迫使其快地投降。
希特勒對第一、二種思路還有一點興趣,而對第三條思路根本就無法接受。但又感覺前兩種思路無法達到征服蘇聯的根本目的。即使攻占了莫斯科,但蘇聯政府遷移了怎麽辦?占領巴庫,確實奪取了很多的資源尤其是能源,但蘇聯政府存,必然使德軍始終陷於緊張狀態之,滋生多不必要的枝節出來。而將軍們則希望同國一起出兵蘇聯,隻有這樣,才能少地減輕德軍的壓力,加速蘇軍的崩潰,勝利會以少的代價來獲得。
將軍們的堅持下,希特勒這次會議並沒有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幫助,隻是確定了暫時止對南斯拉夫的戰爭行動,將德國全部的戰爭力量放了蘇德邊境上。當然,將軍們也希特勒的壓力下,同意采用全麵進攻的辦法,兵分三路,北路直ha列寧格勒,從北麵威脅莫斯科;路則先行攻占明斯克,直逼莫斯科;南路則經過基輔,迅速向高加地區席卷。這樣一來,蘇軍勢必無法兼顧所有戰線,任何一路得手,都足以對蘇聯產生致命威脅。
接下來的商談,希特勒留下了國防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並向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變換基本立場:那就是量避免**隊參與對蘇聯的進攻,以使德國能夠獨家獲得蘇聯的資源,從而真正成為世界級的強國,主導世界政治。哈爾德領悟了希特勒的意思,但對德國以一家之力,能否快速攻占蘇聯表示了疑慮。他指出:雖然蘇軍烏拉爾以東地區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和裝備,但其基本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多地削弱。其國家的主要工業力量因為歐洲部分,所以並沒有被**隊破壞,仍然可以為蘇軍提供強大的物資基礎。汲取教訓的蘇聯一定會借鑒**隊的軍事思想,大的範圍內調整自身的不足,工業力量可能會以快的速向航空工業和裝甲力量的生產方麵傾斜。
轉型之後的蘇聯工業,加適應戰爭的需要,德軍的進攻必然會受到嚴重阻礙。同時,他認為,**隊經此一戰後,必然消耗了大量的彈藥等作戰物資的庫存,**隊的進攻停頓是必然的,沒有足夠的作戰物資,**隊可能無法突破烏拉爾地區。這也是為什麽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國政府表公告,宣布因為對蘇聯的進攻而被迫進行“自衛反擊”,當教訓蘇聯的目的達到後,便停止了繼續前進的根本原因。而國的工業力量雖然極達,但要完成達到戰前的作戰物資的庫存,也需要大概半年的時間,因此,他不認為**隊會這期間繼續對蘇聯動進攻。也就是說,德軍如果想獨家控製或占領蘇聯,隻有這半年內完成作戰行動。
希特勒聽後,深以為然,他要求哈爾德立即作好對蘇作戰計劃,並要求德軍必須一個月內完成所有的作戰準備。哈爾德立即予以否決,他認為:一個月內,德軍根本無法作好對蘇全麵戰爭的準備工作,同時,再過一個多月,蘇聯境內即將進入嚴寒和漫長的冬季,這種季節裏作戰,對德軍來說絕對是場災難。他還強調,進入冬季後,蘇聯的日照時間短,全天隻有不到7個小時。重要的是,德軍向國學習並賴以成為製勝“法寶”的閃擊戰,需要大量的空力量的支援。而極低的溫會使飛機燃油凝結,日照時間太短也會大大限製航空兵的作戰時間。
但希特勒考慮到國將半年內恢複到戰前的物資儲備,可以進行一輪的進攻,時間上不足以使德軍進行充分準備,不能使德軍將進攻時間推遲到大半年之後的開春。因此,他還是強烈要求哈爾德作好作戰計劃,並要求國防軍立即做好戰爭準備。哈爾德不希望讓德軍陷入到蘇聯的嚴酷冬季裏,他再一次表示反對,並指出:**隊現階段的主要作戰任務,不是占領蘇聯,而是徹底毀滅日本,以解除這個根本之患。而半年內國工業所囤積的作戰物資也會消耗日本身上,因此,德軍根本不必要抓緊這點時間。延遲至明年春季再動進攻,並不會使**隊的作戰重心轉移到蘇聯。
希特勒思慮良久,仍然覺得不該冒這個險,他還是要求哈爾德讓國防軍作好戰爭準備,並堅持要十月份以內動對蘇聯的進攻。哈爾德有些生氣,他表示無法接受希特勒的這種無理要求,認為做好作戰計劃是可以的,但進攻時間必須推遲到第二年春天。同時還向希特勒表示,德國與其現考慮如何對蘇作戰,並竭力避免**隊參戰,還不如詳細地考慮一下,如何保證從國那裏獲得的各種礦產資源和能源的交通安全。比起蘇聯那猶如鏡花水月的資源,國輸出的資源現實一些。
雖然美國的第5艦隊已經被驅逐出印洋,但迪戈加西亞的英國基地仍然保持有大量的軍事力量,尤其是空力量。這使得從國運往歐洲的各種礦產、煤炭、機電設備、武器等受到嚴重的威脅。國進行戰後維修和保養的歐洲艦隊的戰艦已經維護一,重煥了的戰鬥力。但沒有航空力量的支持,歐洲憲章認為自己還是無法有效地清除迪戈加西亞這個印洋上的“毒瘤”。所以哈爾德認為,德國目前的工作重點應該是說服國政府,動用海軍力量奪取迪戈加西亞,以完全確保這條海上生命線的絕對安全。
希特勒對這一點表示讚同,但對於哈爾德對自己的“冒犯”感到不可原諒,他當場解除了哈爾德的國防軍總參謀長的職務,並讓戈林暫時代理。同時要求戈林作好作戰計劃,並下令國防軍作好全麵的戰爭準備。作為德國另外一個重要的軍事力量,一直深受希特勒重視的黨衛軍,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希特勒的命令下達後不到三個小時,便有2個集團軍的兵力作好了戰鬥準備。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全部一三十萬黨衛軍和餘萬國防軍均集結到德蘇邊境,並作好了戰爭準備。對蘇戰爭一觸即。
德國人的動靜不可能瞞住歐洲憲章的其他國家,他們得知希特勒的計劃後,紛紛要求希特勒與整個歐洲憲章組成聯合軍團。迫於壓力,希特勒隻好同意歐洲憲章其他成員國的要求,但仍然表示多隻允許一萬歐洲軍隊進入邊境地區。麵對蘇聯這塊巨大的蛋糕,所有歐洲憲章成員國都無法坐視。法國派出了三十萬陸軍部隊,意大利也派出了25萬,荷蘭、比利時因為國力不強,人口基數也不大,所以隻派出了不到十萬的兵力。但作為歐洲憲章成員的另外一些國家,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雖然工業力量不強,技術裝備也很少,但人口基數卻相對較大,所以兩國各派出了十五萬人的兵力參與對蘇作戰。
希特勒不得不把歐洲憲章其它國家的軍隊派往前線,而且成立了歐洲聯軍總參謀部,大量的法國、意大利等**官進入這個部門。但心有不甘的希特勒仍然將這萬歐洲聯軍放到了北線和線上,至於專門奪取巴庫油田的南路,則全由德國人組成,甚至本就這個方向上的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軍隊,希特勒也寧願花費大量的運輸力量,將他們送到了北線戰場。
除德軍外,歐洲其他國家的軍隊無論是從工業力量的原因還是因為戰術思想陳舊的原因,都沒有多少裝甲部隊。法軍通過學習**隊,特別擅長坑道作業和陣地作戰;意大利軍隊則擅長山地作戰,當然這個所謂的“擅長”要打很大的折扣;其它軍隊似乎沒有什麽特點,隻能起到保護補給線、交通要道等作用。出於種種原因,聯軍總參謀部的總參謀長仍由哈爾德擔任,本來應於國防軍的總參謀部處於同級甚至上下級的關係,但卻逐漸被國防軍總參謀部排擠成了一個擺設。
就這樣,到了9月底,德軍已經北線集結了一個集團軍群,一個航空方麵軍。計有1個裝甲集團軍、1個機械化集團軍、2個摩托化集團軍及其它作戰部隊約50萬兵力,2000架作戰飛機。同時還有歐洲聯軍的3個法國步兵集團軍、2個意大利野戰集團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各三個步兵軍等80萬兵力。這樣,北線總共就有130萬人的兵力,一千餘輛坦克、千餘輛自行火炮、四千門各型大炮。並強行穿越波羅的海三國,邊境線上等待。
路的兵力比北路要大得多,二個集團軍群,一個航空方麵軍和4個航空大隊。下設有3個裝甲集團軍、4個機械化步兵集團軍、10個摩托化集團軍和其它作戰部隊約180萬兵力,3000架作戰飛機,三千餘輛坦克和同等數量的自行火炮、上萬門大炮。另外還有約二十萬歐洲聯軍,總兵力達到了200萬。
南路是德軍進攻的重點。這裏集結了四個集團軍群,2個航空方麵軍和3個航空大隊。擁有2個黨衛軍裝甲集團軍、4個黨衛軍機械化集團軍和5個黨衛軍近衛集團軍及其它黨衛軍部隊。而南線的國防軍則有3個裝甲集團軍、5個機械化集團軍、7個摩托化集團軍及其它部隊。總共擁有五千餘輛各型坦克、千輛自行火炮、15萬門大炮,近五千架作戰飛機,約300萬兵力。
上任的總參謀長凱特爾徹底執行了希特勒的計劃,整個德軍除國內和挪威等地留有餘萬軍隊外,全部集了德蘇邊境。戰爭的氣氛頓時濃烈起來。
【……第二零八章:希特勒的戰爭準備----網字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