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鍾室歎良弓。遂令後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這是劉禹錫寫的《韓信廟》一詩,對他的死因做了充分糅合和提煉。但是,從“鍾室歎良弓”推導出“後人怕立功”之論,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歸謬法,好像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是小心眼似的,又好像後世覓封侯的人都成了絕對少數似的,很難自圓其說。實際上,韓信之死,純屬呂後“濫用私刑”。
韓信到底該不該殺?這是一個令劉邦糾結的問題。一方麵他有不賞之功,沒有他,就沒有漢之立國;另一方麵他確實不太安分,叫人很不放心。
高祖六年,韓信為楚王,有人密報其謀逆。劉邦遲疑不決,諸多將領卻異口同聲: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陛下,發兵打吧(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韓信的人緣看來不太好,“勳冠三傑”,讓劉邦的兄弟夥集體患了紅眼病。在陳平的建議下,劉邦偽遊雲夢,將韓信抓起來審查,結果就有了“良弓”雲雲。後來的事實證明,韓信確有謀反之心,並非空穴來風,但是劉邦顧念他的功勞,依然“赦信罪”,封為淮陰侯,留在京城頤養,也算有度量。
高祖十年,趙相陳豨在代地不聽招呼,劉邦親率大軍征討。之前,陳豨曾跟韓信有過一次密談,記錄在《淮陰侯列傳》裏,大意是陳豨在外,韓信居內,等待時機內應外合,跟劉邦爭天下。果然劉邦一走,他就蠢蠢欲動,企圖襲擊呂後與太子。如果成功,則關中必亂,劉邦危矣。好在呂後探知了消息,與蕭何設計,誘韓信入長樂宮的鍾室殺之,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出處。
由此可見,韓信的死,跟劉邦沒關係,他的態度亦值得琢磨,回京後,“見信死,且喜且憐之”。高興好理解,老婆的快刀,解除了自己的糾結,也讓一場大亂消弭於無形;可是他憐個什麽勁呀?我個人理解,他是心有不忍,或者說韓信罪不至死,如果讓劉邦自己決策,怕是下不了這種狠心的。
那麽,問題來了,呂後為何私下裏處決韓信?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對違法犯罪的大臣,抓起來交給有司定罪好了,再說丞相蕭何還在呢,你一皇後操的什麽心?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呂後實在是位了不起的女人,殺韓信,既有幫助丈夫“定天下”的現實考慮,又有為自己將來“安天下”的深遠考慮。說來話長,我盡量長話短說。
讀戰國史,大家都有毀三觀的感覺,譬如某人是a國人,轉眼卻成了b國大將,轉眼又成了c國大夫,忠君愛國幾乎是兒戲,以至“士無常君,國無定臣”成為潮流。由於秦帝國僅存活十餘年,這一潮流在漢初仍有市場,是個人都想當“老板”,天下焉能不亂?項羽焉能不亡?
劉邦汲取了始皇帝的得失與項羽的教訓,稱帝後,既分封異姓諸王,又實行郡縣製,內則設相國監督製約之,外則以郡縣防範包圍之,然則努力白費了,臧荼、彭越、黥布以及原先的六國貴族等,還是先後造反,就連嫡係的老哥們盧綰也心有不甘。劉邦人生的最後八九年,基本就是個“滅火隊長”。
作為妻子,呂後當然不能作壁上觀。殺韓信,近則可以消除潛在危險,韓信太能打仗了,如果有朝一日放虎歸山,那後患,想想都怕,不如殺掉,一了百了;遠則可以震懾那些不忠之人消停些,此所謂“佐高祖定天下”!
如果不殺韓信,劉邦活著也還罷了,威望在,久戰陣,能夠壓得住;可是,如果劉邦死了怎麽辦?還有誰能駕馭韓信之流?
《高祖本紀》裏明確記錄了呂後的這種擔心,她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麵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盧綰是個鮮明的例子,本鄉本土的老哥們尚且這樣,何況韓信?呂後念茲在茲的目標,不啻是韓信一個,她是打算“盡族諸將”的,想法之狠,“安天下”之決心,可見一斑。
就“我執”而言,殺功臣肯定不對,包括她後來殘虐後宮,迫害諸劉,重用諸呂等等,也是不對的。但是,就當時而言,缺乏忠心、浮躁如蟻的韓信之流,不殺還真不足以安天下。戰國兩百年,楚漢爭霸那幾年,都是怎一個亂字了得,如果韓信再鬧上幾年,漢王朝多半又是一個短命鬼,黎民百姓又將飽受戰亂之苦。後人為韓信鳴不平,不過是謬托知音或自作多情。太史公評陳豨,措辭就很尖銳:“邪人進說,遂陷無道”。此“邪人”,即指韓信矣。
曆史終究是公允的,玩火者必自焚,求仁者必得仁。惠帝之後,呂後臨朝稱製,十五年間,“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她的作為,功在社稷,惠在萬民,達到了一個帝王的境界,也為文景之治與漢武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礎
韓信到底該不該殺?這是一個令劉邦糾結的問題。一方麵他有不賞之功,沒有他,就沒有漢之立國;另一方麵他確實不太安分,叫人很不放心。
高祖六年,韓信為楚王,有人密報其謀逆。劉邦遲疑不決,諸多將領卻異口同聲: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陛下,發兵打吧(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韓信的人緣看來不太好,“勳冠三傑”,讓劉邦的兄弟夥集體患了紅眼病。在陳平的建議下,劉邦偽遊雲夢,將韓信抓起來審查,結果就有了“良弓”雲雲。後來的事實證明,韓信確有謀反之心,並非空穴來風,但是劉邦顧念他的功勞,依然“赦信罪”,封為淮陰侯,留在京城頤養,也算有度量。
高祖十年,趙相陳豨在代地不聽招呼,劉邦親率大軍征討。之前,陳豨曾跟韓信有過一次密談,記錄在《淮陰侯列傳》裏,大意是陳豨在外,韓信居內,等待時機內應外合,跟劉邦爭天下。果然劉邦一走,他就蠢蠢欲動,企圖襲擊呂後與太子。如果成功,則關中必亂,劉邦危矣。好在呂後探知了消息,與蕭何設計,誘韓信入長樂宮的鍾室殺之,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出處。
由此可見,韓信的死,跟劉邦沒關係,他的態度亦值得琢磨,回京後,“見信死,且喜且憐之”。高興好理解,老婆的快刀,解除了自己的糾結,也讓一場大亂消弭於無形;可是他憐個什麽勁呀?我個人理解,他是心有不忍,或者說韓信罪不至死,如果讓劉邦自己決策,怕是下不了這種狠心的。
那麽,問題來了,呂後為何私下裏處決韓信?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對違法犯罪的大臣,抓起來交給有司定罪好了,再說丞相蕭何還在呢,你一皇後操的什麽心?如果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呂後實在是位了不起的女人,殺韓信,既有幫助丈夫“定天下”的現實考慮,又有為自己將來“安天下”的深遠考慮。說來話長,我盡量長話短說。
讀戰國史,大家都有毀三觀的感覺,譬如某人是a國人,轉眼卻成了b國大將,轉眼又成了c國大夫,忠君愛國幾乎是兒戲,以至“士無常君,國無定臣”成為潮流。由於秦帝國僅存活十餘年,這一潮流在漢初仍有市場,是個人都想當“老板”,天下焉能不亂?項羽焉能不亡?
劉邦汲取了始皇帝的得失與項羽的教訓,稱帝後,既分封異姓諸王,又實行郡縣製,內則設相國監督製約之,外則以郡縣防範包圍之,然則努力白費了,臧荼、彭越、黥布以及原先的六國貴族等,還是先後造反,就連嫡係的老哥們盧綰也心有不甘。劉邦人生的最後八九年,基本就是個“滅火隊長”。
作為妻子,呂後當然不能作壁上觀。殺韓信,近則可以消除潛在危險,韓信太能打仗了,如果有朝一日放虎歸山,那後患,想想都怕,不如殺掉,一了百了;遠則可以震懾那些不忠之人消停些,此所謂“佐高祖定天下”!
如果不殺韓信,劉邦活著也還罷了,威望在,久戰陣,能夠壓得住;可是,如果劉邦死了怎麽辦?還有誰能駕馭韓信之流?
《高祖本紀》裏明確記錄了呂後的這種擔心,她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麵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這種擔心不是多餘的,盧綰是個鮮明的例子,本鄉本土的老哥們尚且這樣,何況韓信?呂後念茲在茲的目標,不啻是韓信一個,她是打算“盡族諸將”的,想法之狠,“安天下”之決心,可見一斑。
就“我執”而言,殺功臣肯定不對,包括她後來殘虐後宮,迫害諸劉,重用諸呂等等,也是不對的。但是,就當時而言,缺乏忠心、浮躁如蟻的韓信之流,不殺還真不足以安天下。戰國兩百年,楚漢爭霸那幾年,都是怎一個亂字了得,如果韓信再鬧上幾年,漢王朝多半又是一個短命鬼,黎民百姓又將飽受戰亂之苦。後人為韓信鳴不平,不過是謬托知音或自作多情。太史公評陳豨,措辭就很尖銳:“邪人進說,遂陷無道”。此“邪人”,即指韓信矣。
曆史終究是公允的,玩火者必自焚,求仁者必得仁。惠帝之後,呂後臨朝稱製,十五年間,“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她的作為,功在社稷,惠在萬民,達到了一個帝王的境界,也為文景之治與漢武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