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文襄帝高澄第四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北齊後主賜高長恭毒酒,蘭陵王死後並未有關於嗣位的記載,難道蘭陵王沒有兒子嗎?作為皇族,如果有子嗣的話沒有記載是非常罕見的。
據說蘭陵王死後,鄭妃出家當了未亡人,這說明至少她是沒有孩子的,因為北朝規矩是沒有子嗣的妃嬪在丈夫死後出家,如果有子嗣她就自然過渡到子嗣那裏歸他們奉養了。
蘭陵王絕後似已成曆史定論。但近年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萬佛洞裏新發現的一尊不起眼的像龕卻引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史實,從而續寫了蘭陵王的家族史。
龍門石窟研究所近年在洞窟調查時,發現了位於龍門石窟萬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昏暗角落裏,有一個蘭陵王之孫高元簡於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所造地藏、觀音像龕。
此像龕距地麵高43米,係素麵尖頂楣飾圓拱龕,造像題記位於龕下壁。該像龕利用左上方萬佛與窟門右上角之間的狹小壁麵雕刻而成。像龕龕口上寬35厘米,高46厘米,內造舒相坐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各一軀。二菩薩俱飾高髻,麵容豐滿、圓胖,神色端嚴,佩項圈、腕釧,下著長裙,披巾自肩下垂。蘭陵王高長恭
地藏、觀音像頭頂皆飾素麵桃形頭光,兩軀造像胸、腹部外突,且輪廓分界明顯,正是龍門石窟唐高宗後期這一時期流行的造像風格。由於萬佛洞內光線較暗,這則窟龕及造像題記從未被人們發現,像龕造像完好無損,題記文字基本完整,而且該題記為以往文獻資料所未曾著錄過。
造像題記47字,其內容是:“大唐永隆二年歲次辛巳五月已巳朔十五日癸未,蘭陵王孫高元簡奉為亡妣趙敬造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各一區供養。”既然有孫子,自然就有兒子了,如果唐朝的這個高元簡不是冒充蘭陵後裔的話,可以證明蘭陵的確有兒子。
據說蘭陵王死後,鄭妃出家當了未亡人,這說明至少她是沒有孩子的,因為北朝規矩是沒有子嗣的妃嬪在丈夫死後出家,如果有子嗣她就自然過渡到子嗣那裏歸他們奉養了。
蘭陵王絕後似已成曆史定論。但近年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萬佛洞裏新發現的一尊不起眼的像龕卻引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史實,從而續寫了蘭陵王的家族史。
龍門石窟研究所近年在洞窟調查時,發現了位於龍門石窟萬佛洞主室前壁右上方昏暗角落裏,有一個蘭陵王之孫高元簡於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所造地藏、觀音像龕。
此像龕距地麵高43米,係素麵尖頂楣飾圓拱龕,造像題記位於龕下壁。該像龕利用左上方萬佛與窟門右上角之間的狹小壁麵雕刻而成。像龕龕口上寬35厘米,高46厘米,內造舒相坐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各一軀。二菩薩俱飾高髻,麵容豐滿、圓胖,神色端嚴,佩項圈、腕釧,下著長裙,披巾自肩下垂。蘭陵王高長恭
地藏、觀音像頭頂皆飾素麵桃形頭光,兩軀造像胸、腹部外突,且輪廓分界明顯,正是龍門石窟唐高宗後期這一時期流行的造像風格。由於萬佛洞內光線較暗,這則窟龕及造像題記從未被人們發現,像龕造像完好無損,題記文字基本完整,而且該題記為以往文獻資料所未曾著錄過。
造像題記47字,其內容是:“大唐永隆二年歲次辛巳五月已巳朔十五日癸未,蘭陵王孫高元簡奉為亡妣趙敬造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各一區供養。”既然有孫子,自然就有兒子了,如果唐朝的這個高元簡不是冒充蘭陵後裔的話,可以證明蘭陵的確有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