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期的曹操和袁紹曾經是一對密友。他們在東漢末年鏟除閹黨的同一戰壕裏戰鬥。


    但他們卻又有很大的不同。


    雖然二人同屬於大將軍何進麾下,但何進對他二人的態度卻迥乎不同:明顯重袁紹而輕曹操。何進重袁紹的主要原因是袁紹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四世三公,司空袁逢之子,司徒袁隗之侄。相比來說,曹操的家庭身世就有些寒磣,充其量不過就是一宦官的養子。而何進,這一輩子,大概最恨的就是宦官。


    從何進對待曹、袁的態度上,我們基本可以看出大將軍何進的格調和器量,《三國演義》上說他是殺豬的屠戶出身,這就難怪了。他的智商和政治覺悟似乎永遠停留上如何殺死一隻豬上。


    何進的low智商直接導致:在他的眼裏,曹操不過是一“菜鳥”;而袁紹,卻是他倚重的得力幹將。


    其實除了高資曆和好出身,袁紹自身的政治本錢未必趕得上曹操。在黃巾起義搖撼著東漢社稷的時候,曹操為維護搖搖欲墜的劉漢政權浴血奮戰,立下過汗馬功勞,而當年輕的曹操在戰場剿殺張良、張寶的時候,袁紹在哪裏?沒人知道。或許,那個時候,袁紹可能還貓在袁府深宅大院裏提籠架鳥,招花引蝶地做他的袁家闊少爺。盡管他隻是二奶生養的“庶出”,但依舊是少爺。


    可殺豬出身的何進不管這些,他愣是覺得袁紹高明,卻看不出曹操比袁紹高明何止百倍。在他眼裏,有著顯赫家世的袁紹才是他可以倚重的左右手,而曹操,不過是“安知朝廷大事的小輩”,這是何進在《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評價,依據他這個評價,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曹操是一個啥也不懂的棒槌和菜鳥。


    盡管在打擊當時的閹黨宦官的總方向上,曹操和袁紹保持了一致的態度。但對於如何鏟除閹黨的方略上,他們倆卻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為了迅速將以張讓為代表的十常侍閹黨一網打盡,袁紹當時給大將軍何進出了一個自認為很絕妙的主意:召各鎮諸侯進京清君側,盡誅閹黨。事實證明,這是袁紹從政以來最腦殘的一個主意,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各鎮諸侯進京後的失控局麵。這需要一種以生俱來的政治嗅覺,曹操有,袁紹顯然沒有。可是,對於這個明顯用屁股想出來的建議,昏聵的何進居然讚不絕口。


    曹操立時意識到這條建議的危害之處,勸誡何進:欲除閹黨,隻需一獄吏,何須如此勞師動眾,引狼入室。在何進拒不采納之後,曹操知道自己人微言輕,隻能徒然發出感歎:亂天下者,必何進也。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董卓亂政,群雄割據,東漢政權基本土崩瓦解。


    在感慨曹操有著天生的政治敏銳性和預見性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感慨袁紹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弱智。


    這是袁紹從政以來第一條有模有樣的建議,可也是他這輩子最腦殘的一條建議,可以說,這條建議完全改變了整個東漢末年的政治格局。如果沒有袁紹這個餿主意,董卓就不會進京,陳留王就不能成為漢獻帝,也就沒有了曹操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沒有後來許許多多的紛紛擾擾,甚至也沒有導致他袁紹覆滅的官渡之戰。


    盡管曹操是這條建議最堅定的反對者,但後來的史實證明,曹操卻是這條糟糕建議最大的受益者,因為這條建議順藤摸下來直接能觸摸到他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這隻大瓜。


    從這點上說,曹操還要感謝袁紹這位青年時代的呆瓜密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袁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袁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