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演義不是正史,但是大體上卻能夠體現正史當中劉備的政治智慧。
當前部司馬費詩到達荊州,關羽問:“漢中王封我何爵?”在關羽看來,漢中王是自己義兄,自然要給一個大大的官爵。費詩說,是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沒有生氣,問,是哪五虎。當費詩說是關張趙馬黃之後,關羽大怒,表態不堪與黃忠這個老兵並列,不肯接受將印。這時候費詩有一番回答,這個回答必然是費詩一路走來,仔細盤算之後才對關羽說的,甚至我們可以說,費詩的回答,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回答,也是軍師諸葛亮,漢中王劉備的回答。
費詩說:“將軍差矣。昔蕭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最為親近,而韓信乃楚之亡將也;然信位為王,居蕭、曹之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以兄弟之義動之。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將軍受漢中王厚恩,當與同休戚共禍福,不宜計較官號之高下。願將軍熟思之。”
費詩的話耐人尋味。費詩先是將劉備比作漢高祖劉邦,把關羽、張飛比作蕭何、曹參。費詩說,其他的將領比如黃忠之流就算是位在蕭何曹參之上,蕭何曹參也沒有怨言,隻因劉邦心中親近蕭何曹參,故蕭何曹參不計較虛名。況現在黃忠名位還在關羽之下!這是其一。費詩又說,現在漢中王雖然封了五虎上將,將關羽和其他四將並列,但是在劉備心中,劉備卻將關羽看成是同一個人。劉備就是關羽,關羽就是劉備,彼此何必細分,自然不能和其他將領一樣計較名位了。費詩是在猜測劉備的心思。站在關羽的角度看,確實應該如此。劉備和自己桃園結義,共同起兵,多年來患難與共。此時,劉備率軍入川,自己獨立鎮守荊州,可以說,掌控劉備的半壁江山,自然是不同凡人,不必計較虛名了。於是關羽大悟,向費詩行禮,接受將印。
那麽,費詩說的話,究竟是不是劉備的意思呢?不是。
費詩當時的使命主要並不是宣布關羽的官爵,而是奉漢中王旨意,讓關羽出兵樊城,進攻樊城。而這項決定,是諸葛亮和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圖謀進攻中原的一個重要步驟,不容有失。為此,費詩想出了這番話安撫關羽。費詩的安撫果然奏效,關羽即刻任命先鋒,調派軍隊準備進攻樊城。至於劉備的心意如何,我們可以從設立五虎上將這件事情本身來思考其意義。
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前,劉備的實際官職是左將軍,關羽的官職是蕩寇將軍,張飛緊跟其後,是征虜將軍;馬超的官職比較複雜,開始的官職是偏將軍,之後馬超起兵對抗曹操,馬超一度戰勝,自稱為征西將軍,之後戰敗投降張魯,張魯不能信任馬超,馬超又投降劉備,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趙雲在荊州時被封為牙門將軍,平定成都時,被封為翊軍將軍;黃忠的在荊州的官職不過是中郎將,在諸人當中最低,在平定益州後提拔為討虜將軍,在攻占漢中後,因黃忠功大,被封為征西將軍。以上,是五個人在劉備稱漢中王、加封五虎上將之前的官職。
那麽,五個人的官職誰高誰低呢?是關羽嗎?不是。
按照漢代官職高低的順序,首先將領可以分為校尉—中郎將—雜號將軍—將軍四個大的等級。在荊州之時,黃忠的官職很低,隻是中郎將,而關羽張飛趙雲是雜號將軍,不過,關羽張飛的將軍名號在漢代三國時期都很常見,是個常設將軍,而趙雲的將軍封號則是劉備自創。之後,劉備入川,關羽留守,官職一直沒有升遷。張飛跟隨劉備入川,建立大功,比如擒獲嚴顏,打通入川路徑,之後在漢中大戰中也立功不少。可是劉備卻一直沒有加封張飛,到封五虎上將之前還是個征虜將軍。趙雲升官了,從牙門將軍升遷到了翊軍將軍,但依然是雜牌中的雜牌。黃忠則不同,在平定益州是已經和關羽張飛並列,在趙雲之上擔任討虜將軍。而在平定漢中之後,黃忠更是被封為征西將軍。
這個征西將軍可不得了,按照官爵的排位,那是在劉備這個左將軍之上!
漢代三國時期的將軍序列之中,又可以分為大將軍、驃騎將軍、四征(比如征西將軍黃忠)、四鎮、四安、四平(比如平西將軍馬超),然後才是四方將軍(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唯一的解釋是劉備在稱漢中王之前,加封官爵比較混亂,沒有嚴格的按照官製來封賞。或者說,劉備心中早就有了稱王稱帝之意,才會超越權限的加封征西將軍,平西將軍。
仔細推敲的話,馬超原本就曾經自封為涼州牧,征西將軍,是和劉備同樣的一方諸侯,於是,在劉備的帳下不可能僅僅擔任一個雜號將軍,於是,劉備給了個平西將軍。而黃忠屢立大功,漢中之戰更可以說是首功,於是連連加封拜征西將軍。於是,曾經官職最低的黃忠,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前,竟然已經成為官職最高的一個。
既然如此,關羽不滿黃忠,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而在演義之中並沒有說五虎上將是什麽品級,原因是在正史當中並沒有這個稱呼。不過,正史當中另外又介紹了五個人的實際品級,劉備自立漢中王後,關羽拜前將軍,張飛拜左將軍,馬超拜右將軍,黃忠拜後將軍,至於趙雲,在正史當中並無什麽了不起的軍功,依然是雜號將軍一個。
當劉備準備拜黃忠為後將軍的時候,諸葛亮曾經說,黃忠的名望一直都不如關羽和馬超,現在卻要讓他們四個同列。馬超和張飛就在跟前,親眼目睹黃忠是如何建立大功,還可以說得明白,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可是關羽遠在荊州,聽到了估計會很不高興啊。劉備說,我自己會去解釋。至於劉備是如何解釋的,史書沒有明言,不過,應該和費詩說的差不多,用感情來迷惑關羽。但同樣說明,就算黃忠功勞再高,就算是有諸葛亮勸諫,劉備還是要任命黃忠做後將軍。這是為什麽呢?
隻能有一種理解。劉備入川多年,荊州由關羽把守。多年來,劉備和關羽的關係,既是君臣,又是兄弟(史書中是“恩若父子”),這種關係在大業未成的時候,可以團結力量。但是在事業成功的時候,卻會影響王權。看關羽在荊州鎮守時,孫權曾經向關羽示好,表示希望和關羽聯姻,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可是關羽卻傲慢的回答說:“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絕了孫權的邀請。可以說,關羽儼然就把自己當成了荊州之主,像這樣有關聯盟的大事,竟不請示劉備,擅自做主。劉備聽後心中怎麽可能釋懷。
在劉備沒有占領益州、奪取漢中的時候,劉備沒空也沒有能力騰出手來打理荊州。現在益州平定了,漢中也奪取了,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大體上已經完成了一半。眼下需要的就是揮師中原,奪取天下。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需要號令一致,嚴明軍紀,明確上下等級。於是劉備封四大將軍(演義中的五虎上將)。看起來關羽依然是蜀漢諸位將領之首,但劉備沒有加封關羽為更高級別的將軍,比如說驃騎將軍,乃至大將軍,而是與其他四人並列,而是將關羽和漢中王(王爵)之間的差距拉大,劉備是要告訴關羽,告訴眾人,我才是荊州益州的最高領導人!
當前部司馬費詩到達荊州,關羽問:“漢中王封我何爵?”在關羽看來,漢中王是自己義兄,自然要給一個大大的官爵。費詩說,是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沒有生氣,問,是哪五虎。當費詩說是關張趙馬黃之後,關羽大怒,表態不堪與黃忠這個老兵並列,不肯接受將印。這時候費詩有一番回答,這個回答必然是費詩一路走來,仔細盤算之後才對關羽說的,甚至我們可以說,費詩的回答,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回答,也是軍師諸葛亮,漢中王劉備的回答。
費詩說:“將軍差矣。昔蕭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最為親近,而韓信乃楚之亡將也;然信位為王,居蕭、曹之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今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而與將軍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以兄弟之義動之。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將軍受漢中王厚恩,當與同休戚共禍福,不宜計較官號之高下。願將軍熟思之。”
費詩的話耐人尋味。費詩先是將劉備比作漢高祖劉邦,把關羽、張飛比作蕭何、曹參。費詩說,其他的將領比如黃忠之流就算是位在蕭何曹參之上,蕭何曹參也沒有怨言,隻因劉邦心中親近蕭何曹參,故蕭何曹參不計較虛名。況現在黃忠名位還在關羽之下!這是其一。費詩又說,現在漢中王雖然封了五虎上將,將關羽和其他四將並列,但是在劉備心中,劉備卻將關羽看成是同一個人。劉備就是關羽,關羽就是劉備,彼此何必細分,自然不能和其他將領一樣計較名位了。費詩是在猜測劉備的心思。站在關羽的角度看,確實應該如此。劉備和自己桃園結義,共同起兵,多年來患難與共。此時,劉備率軍入川,自己獨立鎮守荊州,可以說,掌控劉備的半壁江山,自然是不同凡人,不必計較虛名了。於是關羽大悟,向費詩行禮,接受將印。
那麽,費詩說的話,究竟是不是劉備的意思呢?不是。
費詩當時的使命主要並不是宣布關羽的官爵,而是奉漢中王旨意,讓關羽出兵樊城,進攻樊城。而這項決定,是諸葛亮和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圖謀進攻中原的一個重要步驟,不容有失。為此,費詩想出了這番話安撫關羽。費詩的安撫果然奏效,關羽即刻任命先鋒,調派軍隊準備進攻樊城。至於劉備的心意如何,我們可以從設立五虎上將這件事情本身來思考其意義。
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前,劉備的實際官職是左將軍,關羽的官職是蕩寇將軍,張飛緊跟其後,是征虜將軍;馬超的官職比較複雜,開始的官職是偏將軍,之後馬超起兵對抗曹操,馬超一度戰勝,自稱為征西將軍,之後戰敗投降張魯,張魯不能信任馬超,馬超又投降劉備,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趙雲在荊州時被封為牙門將軍,平定成都時,被封為翊軍將軍;黃忠的在荊州的官職不過是中郎將,在諸人當中最低,在平定益州後提拔為討虜將軍,在攻占漢中後,因黃忠功大,被封為征西將軍。以上,是五個人在劉備稱漢中王、加封五虎上將之前的官職。
那麽,五個人的官職誰高誰低呢?是關羽嗎?不是。
按照漢代官職高低的順序,首先將領可以分為校尉—中郎將—雜號將軍—將軍四個大的等級。在荊州之時,黃忠的官職很低,隻是中郎將,而關羽張飛趙雲是雜號將軍,不過,關羽張飛的將軍名號在漢代三國時期都很常見,是個常設將軍,而趙雲的將軍封號則是劉備自創。之後,劉備入川,關羽留守,官職一直沒有升遷。張飛跟隨劉備入川,建立大功,比如擒獲嚴顏,打通入川路徑,之後在漢中大戰中也立功不少。可是劉備卻一直沒有加封張飛,到封五虎上將之前還是個征虜將軍。趙雲升官了,從牙門將軍升遷到了翊軍將軍,但依然是雜牌中的雜牌。黃忠則不同,在平定益州是已經和關羽張飛並列,在趙雲之上擔任討虜將軍。而在平定漢中之後,黃忠更是被封為征西將軍。
這個征西將軍可不得了,按照官爵的排位,那是在劉備這個左將軍之上!
漢代三國時期的將軍序列之中,又可以分為大將軍、驃騎將軍、四征(比如征西將軍黃忠)、四鎮、四安、四平(比如平西將軍馬超),然後才是四方將軍(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唯一的解釋是劉備在稱漢中王之前,加封官爵比較混亂,沒有嚴格的按照官製來封賞。或者說,劉備心中早就有了稱王稱帝之意,才會超越權限的加封征西將軍,平西將軍。
仔細推敲的話,馬超原本就曾經自封為涼州牧,征西將軍,是和劉備同樣的一方諸侯,於是,在劉備的帳下不可能僅僅擔任一個雜號將軍,於是,劉備給了個平西將軍。而黃忠屢立大功,漢中之戰更可以說是首功,於是連連加封拜征西將軍。於是,曾經官職最低的黃忠,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前,竟然已經成為官職最高的一個。
既然如此,關羽不滿黃忠,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而在演義之中並沒有說五虎上將是什麽品級,原因是在正史當中並沒有這個稱呼。不過,正史當中另外又介紹了五個人的實際品級,劉備自立漢中王後,關羽拜前將軍,張飛拜左將軍,馬超拜右將軍,黃忠拜後將軍,至於趙雲,在正史當中並無什麽了不起的軍功,依然是雜號將軍一個。
當劉備準備拜黃忠為後將軍的時候,諸葛亮曾經說,黃忠的名望一直都不如關羽和馬超,現在卻要讓他們四個同列。馬超和張飛就在跟前,親眼目睹黃忠是如何建立大功,還可以說得明白,接受起來比較容易。可是關羽遠在荊州,聽到了估計會很不高興啊。劉備說,我自己會去解釋。至於劉備是如何解釋的,史書沒有明言,不過,應該和費詩說的差不多,用感情來迷惑關羽。但同樣說明,就算黃忠功勞再高,就算是有諸葛亮勸諫,劉備還是要任命黃忠做後將軍。這是為什麽呢?
隻能有一種理解。劉備入川多年,荊州由關羽把守。多年來,劉備和關羽的關係,既是君臣,又是兄弟(史書中是“恩若父子”),這種關係在大業未成的時候,可以團結力量。但是在事業成功的時候,卻會影響王權。看關羽在荊州鎮守時,孫權曾經向關羽示好,表示希望和關羽聯姻,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可是關羽卻傲慢的回答說:“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絕了孫權的邀請。可以說,關羽儼然就把自己當成了荊州之主,像這樣有關聯盟的大事,竟不請示劉備,擅自做主。劉備聽後心中怎麽可能釋懷。
在劉備沒有占領益州、奪取漢中的時候,劉備沒空也沒有能力騰出手來打理荊州。現在益州平定了,漢中也奪取了,當初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大體上已經完成了一半。眼下需要的就是揮師中原,奪取天下。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需要號令一致,嚴明軍紀,明確上下等級。於是劉備封四大將軍(演義中的五虎上將)。看起來關羽依然是蜀漢諸位將領之首,但劉備沒有加封關羽為更高級別的將軍,比如說驃騎將軍,乃至大將軍,而是與其他四人並列,而是將關羽和漢中王(王爵)之間的差距拉大,劉備是要告訴關羽,告訴眾人,我才是荊州益州的最高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