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充儀懵懵地跪在地上,像是被什麽不存在的東西在虛空裏砸中了腦袋,好半天都反應不過來,腦袋嗡嗡的。


    她不敢置信,學了這麽久的軍棋,怎就變成了“貴妃棋”?


    貴妃……貴妃她隻是個出身商賈的卑賤女子,家裏連讀書人都沒有,她怎麽可能懂軍務,又如何能發明出來這樣需要韜略的棋呢?


    精致的棋盒此刻變得沉甸甸的,仿若有千鈞之重,壓在她掌心,更是壓在她頭頂,令胡充儀一時不敢抬起頭,去麵對上首的皇帝,以及這宮裏若幹雙看熱鬧的眼睛。


    胡充儀甚至不記得自己是怎麽從殿中退下去,又抱著盒子渾渾噩噩回到了綺蘭宮。


    隻她睡下去,第二日身體就起了燒,整個人陷在叫不醒的夢魘裏。


    綺蘭宮侍奉的人都慌極了,有的跑出去請司醫,有的則去稟報給杜充容,求她來看一看。


    胡充儀的身子一貫是極好的,即便當初在玉瑤宮侍奉,常被楊淑妃磋磨,胡充儀也沒怎麽生過病,一直是健健康康的。從不生病的人,偶然發一場病,都是十分嚇人的。


    胡充儀的病來勢洶洶,看病的司醫自己不敢做主,還特地又請了侍禦醫去扶脈。


    這一下子,在內宮裏便生出了動靜。


    起先大家還以為胡充儀是裝出來的不適,因覺得沒臉,找個借口躲兩天清淨而已。


    但綺蘭宮好幾天都是侍禦醫頗具陣仗地過去看病、煎藥,宮人忙忙碌碌地進出,連掌宮管事的杜充容都頻頻過去看望,大家便知道,這病,恐怕是真的。


    一時間,人人都有些唏噓。


    這事,各宮嬪禦縱然都有些瞧熱鬧的心思,覺得胡氏為了邀寵想出這樣刁鑽的法子,卻不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十分滑稽可笑。然而,若仔細論起來,這事固然有些沒臉,但當晚皇帝並沒當真斥責什麽,隻是讓胡充儀有些尷尬而已。陛下未責問,胡氏又位居九嬪。忍過去這幾日的難堪,待時候久了,誰還能記得這樁事呢?


    哪裏值得,為這事生一場病?


    位分低的幾個嬪禦,如孫美人、陳才人、沈寶林等,最多就是聚在一起嚼嚼舌根,聊聊閑話。


    而位分高一些的,譬如林修儀、金充媛,她們熟知胡充儀的性子,便難免為她感到些可憐。


    林修儀不顧自己身子不好,竟登門去看了胡充儀一趟。


    兩人原是久不往來了,林修儀怨懟胡充儀舍了她,去抱仁安皇後的大腿掙體麵,胡充儀則一度嫌林修儀心思糊塗,總與謝氏相爭,不夠安分。


    她們這樣分隔了好些年,重新再坐到一起說話,竟已是物是人非了。


    林修儀看胡充儀躺在床上,氣虛地咳著,仿佛看到了當年臥在病榻上的皇後。她伸手去握胡充儀,低聲勸慰:“好妹妹,你原先是最想得開的,怎麽如今反倒想去爭這些名利了?從前都是你勸我,叫我別那麽在意謝氏,陛下待她,從來與待我們是不同的……這道理你該比我更清楚,你與她爭,哪裏能爭出個好?”


    “……我……我沒想爭。”胡充儀委屈地雙目含淚,“她已是貴妃了,我如何敢與她爭?我隻是不知道……也沒想到……”


    林修儀歎氣,“是,這事是意外了些。可你也不想想,貴妃早將陛下的心占了十成十,你哪怕想要十之一二,也是從她的手裏往外摳東西,這如何能不出事呢?”


    胡充儀是第一次聽到“十成十”這樣的說法,她怔忡地望向虛空,有些茫然。


    她沒想過要陛下的心,她想要的,不過是一點點的欣賞,一點點的尊重。


    想要皇帝,真正的認識她一次。


    難道連這樣丁點的希求,也得不到成全嗎?


    胡充儀無知覺地流下淚來,她太痛苦了。


    明明她也是個人,是個受父母悉心教導,讀詩書明道理的女子。她能輔助皇後,掌管宮闈,更能知禮數、懂進退、不妒不怨,做一個有德行閨範的女人。


    縱然如此,她都不能在這深宮裏被她的夫主正視一次嗎?


    她像個透明的、不存在這世上的人,甚至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每天從睜開眼,到閉上眼,在這深宮裏,日複一日做著沒有趣味的、打發時間的事。


    難道,就要永遠這樣活著嗎?


    林修儀看出了胡充儀眼裏的不甘,她們到底不一樣,林修儀這一刻竟有些慶幸,至少,她在最美好的年華,曾得到過那個男人的溫柔眷顧,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骨血。


    那些曾對胡充儀的嫉恨,慢慢地化開了。


    她伸手,替胡充儀輕輕拭掉眼角的淚,再度開解起來,“胡妹妹,往好處想一想,至少我們在這宮裏,都已做了主位,封了九嬪啊。與這世間許許多多的女子相比,至少,我們上不必侍奉婆母,下不必關照妾室的子嗣。縱使陛下忘了我們,我們在宮裏過得都是最尊貴光鮮的日子,那些小的,都在看著我們眼色過活,貴妃的心思都在固寵和養育皇嗣上,也顧不得拿捏咱們。咱們每日裏想看書便能看書,想去泛舟便能泛舟,吃穿用度無人克扣,姐妹們相互為伴,大家身上都沒個寵可爭,反倒和和睦睦,相處得宜,這樣的日子,難道就不好嗎?”


    胡充儀十分意外,這話竟是從林修儀口中說出來的。她有些驚愕地扭頭,正對上了林修儀淡泊溫柔的視線。


    林修儀攥緊她的手,使勁捏了捏,最後鼓勵道:“平安活著,就是很好的日子了。胡妹妹,你可千萬別鑽牛角尖,比之從前,咱們都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日子。”


    一句話,醍醐灌頂。


    胡充儀想到成元五年的時候,她們兩個曾結伴到垂絛湖以北的太極堂禮佛許願。


    那時,林修儀盼的是有個自己的孩子。而她所盼,無非是離開玉瑤宮,能自己過日子,不再受楊淑妃的磋磨。


    這樣說,她們確實都已得到了自己的渴望。


    隻是人,難免有貪念,得到了,才會奢望更多。


    ……


    謝小盈是在胡充儀都病愈之後,才聽說了“軍棋”這檔子事。


    宗朔是因自己心虛,怕謝小盈知道後生氣,所以一直沒敢告訴她。


    宮裏其餘人則是因為都信以為真,真把軍棋當成了皇帝與貴妃的“定情之物”,不敢隨意置喙了。


    雖然胡充儀的行為稱得上冒失,但她在內宮人緣一貫還不錯,沒有人刻意到謝小盈麵前來挑撥。再加上眾人畏懼皇帝,怕給胡充儀上眼藥不成,反鬧得陛下與貴妃因這事離間,最後自己被無端遷怒。


    直到臨近過年,無憂不知怎麽,突然想起了“貴妃棋”,以為是什麽新鮮的玩意,跑去找謝小盈討要。謝小盈莫名其妙之下,找乳母薛氏詢問,才知道了事情始末。


    薛媽媽說完原委,十分緊張,唯恐謝小盈事後算賬。


    卻不想,謝小盈聽完哭笑不得,“胡充儀竟為這事還病了一回?”


    謝小盈想了想,她知道胡充儀怕她,若貿然上門解釋安慰,未必能起什麽好效果。兩人存在誤會,說不準胡充儀會把正話反聽,以為她是有意威脅。但她已知道這事,置身事外,任由胡充儀這樣惴惴不安地過下去,謝小盈又於心不忍。


    琢磨了半晌,謝小盈喊了荷光,令她去造辦司找用慣了的那個造棋匠人劉寅,直接打出二十副軍棋。


    “要過年了,正愁不知道給各宮走什麽禮。既然大家都知道這個棋了,就和撲克牌一樣,每人送一副吧。到時候誰想學,就讓她們去找胡充儀學,你是知道的,這棋四個人下要比兩個人下好玩,大家閑著無趣,下下棋,也算陶冶情操了。”


    成元十年,在飛天漫漫的白雪裏結束了。


    直至成元十一年的元日,謝小盈吩咐人將軍棋往各宮送去當做拜年的新禮時,大家才意外地發現,貴妃竟不介意此事?


    宗朔亦是這時候方意識到,謝小盈已經得知了胡充儀的事。


    他有些緊張地問:“盈盈,你不惱胡氏?不怪朕?”


    “這有什麽可怪的?”謝小盈正親自上手,給尿了褲子的小耐換衣裳。


    小耐胳膊腿實在太有力氣了,左右一蹬,剛穿到一半的褲子就又掉了。謝小盈給他換一回衣服,能累得渾身大汗,若不是乳母剛剛被小耐尿到身上,退下去換衣裳,謝小盈才懶得上手伺候兒子呢。


    她扭頭見宗朔定定地看著她,不滿道:“陛下,發什麽呆啊?快給我幫把手,你兒子太能鬧了。”


    宗朔“哦哦”兩聲,忙上前來,幫謝小盈按住了小耐,謝小盈這才騰出手,把小褲子給兒子提好,腰帶打結,再換個上衣的襖子。


    其實這麽大點的孩子,光裹著繈褓也沒什麽。隻因年節裏,謝小盈圖好看,給他製了幾身紅衣裳,想換起來看著喜慶。卻不想成了自找麻煩,換一身衣裳,實在大費周章。


    沒有紙尿褲的日子,真是麻煩。


    好歹換了旁的乳母進來幫著伺候,謝小盈把兒子交過去讓乳母抱著哄,自己總算能坐下來歇一歇。


    宗朔挨著她坐,謝小盈便不管不顧地往宗朔臂懷裏一靠,懶洋洋地說:“陛下,那棋啊,牌啊的,無非是玩物,沒什麽新鮮的。胡姐姐喜歡,願意玩,就叫她玩嘛。我都占了一整個陛下了,把棋讓給她們有何不可呢?仔細算算,說不準還是我賺了。”


    謝小盈這樣豁達坦然,令宗朔很是鬆一口氣。


    他的心思,甚至還往深裏多想了一層。


    既謝小盈不在意這些東西是不是被她獨占的,那是不是說明……讓更多的人知道,是不是也沒關係?


    宗朔看了謝小盈一眼,試探地問:“盈盈,這棋和牌,你既都在內宮賞賜了,朕同樣製一些,也拿出去賞人,你覺得可行?”


    謝小盈扭過身子,有些好奇,“這等上不了台麵的玩物,陛下是想賞給誰?”


    “雖是玩物,但不至於上不了台麵。”宗朔笑起來,“都是些要動腦子、有彩頭的玩法,說起來不乏風雅。你那個牌可供多人嬉玩,軍棋更是鍛煉人的高瞻遠矚。這些東西很是能凸顯你的智慧,賞誰朕還沒想好,但朕是想借著這些東西,到外頭去給你揚一揚名。”


    謝小盈懵懂,“揚這個名,有什麽用呢?”


    宗朔笑容變得神秘起來,他不肯解釋,隻說:“那自然是有大用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鹹魚寵妃一路躺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宴並收藏鹹魚寵妃一路躺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