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以孫傳庭為兵部右侍郎,速命孫傳庭率禁衛軍馳援開封。李自成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果斷地撤出了開封之圍,並在以後的襄城之戰中殺死了陝西總督汪喬年,孫傳庭逐奉命赴陝西代行其職。孫傳庭到任後,立即奉旨扣押了原撫剿總兵賀人龍,將其正法。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圍了開封,崇禎帝連催孫傳庭火速出關入豫。孫傳庭則上疏回複:“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禎帝不加理會,隻是逼迫孫傳庭盡快救援開封。孫傳庭隻得起兵馳援,於九月底進抵潼關。時恰逢大雨連下數十日,河水驟漲,李自成遂決黃河馬家口段,水灌開封。就在孫傳庭的援軍剛出潼關之時,李自成早已揮軍南下,撤離了成為水鄉澤國的開封,於是孫傳庭便揮軍直趨南陽。李自成與羅汝才合兵西進,與孫傳庭的陝西軍交戰,並在郟縣大敗之。孫傳庭率殘部逃至鞏縣,由孟塬進入陝西。


    孫傳庭敗回陝西後,決心死守潼關,以扼京城之上遊要地。當時明軍因在郟縣之戰中損失慘重,補充了許多新兵。根據這種情況,孫傳庭製定了不宜速戰,開墾屯田,修繕兵器,儲存糧食的戰略方針。為對付李自成強大的騎兵,增強明軍的火力和防護能力,孫傳庭特地趕製了三萬輛載有火炮的“火車”,這種“火車”行進時可抵禦騎兵的衝擊,駐紮時則可環陣拱衛。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明廷授孫傳庭為兵部尚書,並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七省軍務,令其迅速兵出潼關。此時,李自成已相繼殲滅了明軍數支主力,久經戰陣,兵強馬壯。孫傳庭深知與如此強大的對手交戰必是凶多吉少,不由得頓足歎息:“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度對獄吏乎!”表示了寧死疆場的決心。八月十日,孫傳庭師出潼關,最初在汝州、靈寶、唐縣(今河南泌陽)、郟縣連勝起義軍,但襄城一戰遭到慘敗,他逃回陝西。


    起義軍繳獲了孫傳庭的帥旗,士氣大振,一鼓作氣,乘勝攻破潼關。孫傳庭與監軍副使喬遷高策馬大呼,戰死陣中。影視劇中孫傳庭


    孫傳庭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至崇偵十六年(1643年)兵敗身亡的25年間,他由永城知縣,逐步升至兵部尚書,統領七省軍務,先後參與並主持了數十次對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鎮壓活動,深得明廷賞識。不論是在“四正六隅”的聯合圍剿中,還是在“汛守要隘”的單獨行動中,他都以其獨有的狡黠、多謀、果斷,使農民起義軍多次處境艱險,成為明廷手中一張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傳庭死而明亡矣”的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自成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李自成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