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的“高考”科舉考試中,所考的內容大都以八股文為主。在位於休寧縣中國狀元博物館內,珍藏著多份古代科舉考試時的試卷。從試卷的內容來看,考生的文章並非傳說中思想僵化的八股文,考試的文章談古論今,無所不包,甚至有的考生觀點新銳犀利:光緒六年休寧籍狀元黃思永在殿試文章中,大談促使官吏清廉可借鑒漢代製度;清末名臣張之洞在殿試時,發牢騷式地“吐槽”科舉製度選拔人才的弊端……
<strong>狀元試卷上對官吏廉潔大加評論</strong>
在位於休寧縣的中國狀元博物館內,記者見到了這份珍貴的狀元殿試試卷。這份試卷長約1米,寬20厘米,卷麵有些殘破,背麵用宣紙托裱,用小楷毛筆字書寫,是光緒六年休寧籍狀元黃思永參加殿試時作答的試卷的草稿原件。
據休寧縣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這份試卷時北京大學教授程道德先生捐贈給中國狀元博物館的。此前屬於皇家秘檔,但清末從皇宮內流落到民間,後被程道德教授所收藏,程道德教授收得此試卷時,試卷早已殘破不堪,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鑒定認定為當年殿試時黃思永的殿試草稿卷,並進行了修複。2006年,程教授將這一珍貴的文物捐贈給中國狀元博物館。
在這份試卷中,我們可以看到,黃思永文章的議論中心是如何考察選拔官員,確保官員廉潔奉公。黃思永在試卷中首先論述了曆代用帝王的恩德、程朱理學的教化來教育官員廉潔的重要性,然後再提到這些道德的感化並不能使所有官員保持廉潔,對於官員要建立一套嚴密的考察任用製度,用製度來約束官員的行為。甚至他在試卷中對漢代考察官員的方式津津樂道:“唯漢代考察之法最為精密,漢以六條查兩千石,如田宅逾製牟利漁侵諸禁是也……”
<strong>八股文隻占考試很小一部分</strong>
休寧縣地方誌辦公室主任汪順生告訴記者,從這份清代狀元的殿試試卷的內容來看,根本找不到八股文的影子。因為明清時科舉考試並非考的都是八股文,八股文隻是考試的一部分。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等等級,除了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之外,其餘考試都要考三場,每場三天,一共九天時間。第一場是考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裏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第二場考的是官場應用文,包括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案件的司法判文;第三場考策問,類似於現代的議論文,題目會涉及到很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
考生們從鄉試、會試一路走來,優勝者最終會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而殿試明清兩代隻考一天,以“熱點話題”為題,進行議論,就像現今寫作議論文。
而這位在文章中顯示出宏才大略的狀元郎,最終卻沒能在官場上一展宏圖。汪順生告訴記者,黃思永在獲得狀元的身份後,先後任翰林院修纂、軍機處章京等小官職,此後又成為一名官商,反而在商場上一帆風順。他曾開辦過天津北洋煙草公司、北京愛國煙廠等實業,後又在清政府商部任職,辛亥革命以後卒於上海。‘
<strong>參加科舉考試考生要被“查三代”</strong>
在休寧縣的中國狀元博物館內,還珍藏著一份同為程道德教授捐贈的、清末名臣張之洞的殿試試卷。
在試卷的開頭張之洞寫道:“臣張之洞二十六歲,直隸天津府南皮縣人,由附生應鹹豐二年順天鄉試中式,由舉人覺羅官學教習。應同治二年會試中式,恭應殿試,恩科會試中式一百四十一名貢士,保和殿覆試一等第一名,殿試一等第三名,賜進士及第。謹將三代腳色開具於後:曾祖怡熊士故仕,祖廷琛士故仕,父鍈士故仕。”試卷前,還欽命閱卷大臣的名單,文淵閣大學士,還有六部尚書的名單。
試卷中將祖上三代的身份標明清楚,汪順生介紹,祖上三代如有四類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即“戴罪之人、為奴之人、為娼之人、為戲子之人”。而這張考卷中,張之洞將祖父、父親亡故寫明,也是因為他此前因為父親的去世,失去了參加此後會試、殿試的資格。汪順生介紹,早在11年前的鹹豐年間,張之洞就已在鄉試裏中了舉人。但他的父親去世,他需要返鄉為父親守孝,無法參加考試。而守孝結束後,兩次會試卻由他的族兄張之萬擔任主考官的影響,張之洞需要回避,又無法參加考試。
<strong>張之洞試卷中盡顯“憤青”本色</strong>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張之洞以舉人的身份擔任了11年小官。同治二年,26歲的張之洞終於在會試中取得了141名、保和殿覆試一甲第一名的成績,有了參加殿試的資格。但因為有11年時間因科舉考試製度的限製被無法“進步”,他在殿試時,就像一個“憤青”一樣,將長期淤積在心裏對科舉考試的牢騷,發泄在試卷的文字之間。
他的試卷文章的題目為《得賢才所以治天下,而總論資格科目之得失》。文章中盡是直指科舉時弊的言語:“今日人才之乏,資格太拘,科目太隘……”他甚至建議“多其途,優其用,嚴其限,重其不舉之罰,以利人才”,這樣才能讓人才“奮迅鱗集京師”。張之洞甚至引用雍正皇帝任用非科舉出身的李衛、田文鏡等人的例子,來說明不經過科舉依舊能夠選拔到優秀人才:“世宗憲皇帝時所用李衛、田文鏡輩,雖不免駮雜,而皆立功。”最終,張之洞下了結論:“誠以文法之中,必不足以得非常之士。”
張之洞在參加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之時,居然在文章中大談科舉考試的弊端,很可能會得到“零分試卷”的可能。最終在閱卷時,張之洞的文筆精彩沒有名次靠後,但他的觀點是如此犀利,主考官們隻給了他二甲第一名的名次。但慈禧太後卻看到了這份試卷,覺得他是一位可用之才,破例將張之洞的名次向前提升了一位,讓他成了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張之洞才幸運地走進了紫禁城。
也許是曆史開了一個玩笑,而這位隨後叱吒風雲的晚清名臣,在上世紀初極力上書廢除科舉製度,最終讓這個始於隋代的人才選拔製度壽終正寢。這也算是張之洞在當年殿試試卷中所抒發對科舉製度不滿觀點的一個實踐
<strong>狀元試卷上對官吏廉潔大加評論</strong>
在位於休寧縣的中國狀元博物館內,記者見到了這份珍貴的狀元殿試試卷。這份試卷長約1米,寬20厘米,卷麵有些殘破,背麵用宣紙托裱,用小楷毛筆字書寫,是光緒六年休寧籍狀元黃思永參加殿試時作答的試卷的草稿原件。
據休寧縣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這份試卷時北京大學教授程道德先生捐贈給中國狀元博物館的。此前屬於皇家秘檔,但清末從皇宮內流落到民間,後被程道德教授所收藏,程道德教授收得此試卷時,試卷早已殘破不堪,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鑒定認定為當年殿試時黃思永的殿試草稿卷,並進行了修複。2006年,程教授將這一珍貴的文物捐贈給中國狀元博物館。
在這份試卷中,我們可以看到,黃思永文章的議論中心是如何考察選拔官員,確保官員廉潔奉公。黃思永在試卷中首先論述了曆代用帝王的恩德、程朱理學的教化來教育官員廉潔的重要性,然後再提到這些道德的感化並不能使所有官員保持廉潔,對於官員要建立一套嚴密的考察任用製度,用製度來約束官員的行為。甚至他在試卷中對漢代考察官員的方式津津樂道:“唯漢代考察之法最為精密,漢以六條查兩千石,如田宅逾製牟利漁侵諸禁是也……”
<strong>八股文隻占考試很小一部分</strong>
休寧縣地方誌辦公室主任汪順生告訴記者,從這份清代狀元的殿試試卷的內容來看,根本找不到八股文的影子。因為明清時科舉考試並非考的都是八股文,八股文隻是考試的一部分。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等等級,除了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之外,其餘考試都要考三場,每場三天,一共九天時間。第一場是考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裏邊選擇材料來出題;第二場考的是官場應用文,包括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案件的司法判文;第三場考策問,類似於現代的議論文,題目會涉及到很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出對策和辦法。
考生們從鄉試、會試一路走來,優勝者最終會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而殿試明清兩代隻考一天,以“熱點話題”為題,進行議論,就像現今寫作議論文。
而這位在文章中顯示出宏才大略的狀元郎,最終卻沒能在官場上一展宏圖。汪順生告訴記者,黃思永在獲得狀元的身份後,先後任翰林院修纂、軍機處章京等小官職,此後又成為一名官商,反而在商場上一帆風順。他曾開辦過天津北洋煙草公司、北京愛國煙廠等實業,後又在清政府商部任職,辛亥革命以後卒於上海。‘
<strong>參加科舉考試考生要被“查三代”</strong>
在休寧縣的中國狀元博物館內,還珍藏著一份同為程道德教授捐贈的、清末名臣張之洞的殿試試卷。
在試卷的開頭張之洞寫道:“臣張之洞二十六歲,直隸天津府南皮縣人,由附生應鹹豐二年順天鄉試中式,由舉人覺羅官學教習。應同治二年會試中式,恭應殿試,恩科會試中式一百四十一名貢士,保和殿覆試一等第一名,殿試一等第三名,賜進士及第。謹將三代腳色開具於後:曾祖怡熊士故仕,祖廷琛士故仕,父鍈士故仕。”試卷前,還欽命閱卷大臣的名單,文淵閣大學士,還有六部尚書的名單。
試卷中將祖上三代的身份標明清楚,汪順生介紹,祖上三代如有四類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即“戴罪之人、為奴之人、為娼之人、為戲子之人”。而這張考卷中,張之洞將祖父、父親亡故寫明,也是因為他此前因為父親的去世,失去了參加此後會試、殿試的資格。汪順生介紹,早在11年前的鹹豐年間,張之洞就已在鄉試裏中了舉人。但他的父親去世,他需要返鄉為父親守孝,無法參加考試。而守孝結束後,兩次會試卻由他的族兄張之萬擔任主考官的影響,張之洞需要回避,又無法參加考試。
<strong>張之洞試卷中盡顯“憤青”本色</strong>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張之洞以舉人的身份擔任了11年小官。同治二年,26歲的張之洞終於在會試中取得了141名、保和殿覆試一甲第一名的成績,有了參加殿試的資格。但因為有11年時間因科舉考試製度的限製被無法“進步”,他在殿試時,就像一個“憤青”一樣,將長期淤積在心裏對科舉考試的牢騷,發泄在試卷的文字之間。
他的試卷文章的題目為《得賢才所以治天下,而總論資格科目之得失》。文章中盡是直指科舉時弊的言語:“今日人才之乏,資格太拘,科目太隘……”他甚至建議“多其途,優其用,嚴其限,重其不舉之罰,以利人才”,這樣才能讓人才“奮迅鱗集京師”。張之洞甚至引用雍正皇帝任用非科舉出身的李衛、田文鏡等人的例子,來說明不經過科舉依舊能夠選拔到優秀人才:“世宗憲皇帝時所用李衛、田文鏡輩,雖不免駮雜,而皆立功。”最終,張之洞下了結論:“誠以文法之中,必不足以得非常之士。”
張之洞在參加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之時,居然在文章中大談科舉考試的弊端,很可能會得到“零分試卷”的可能。最終在閱卷時,張之洞的文筆精彩沒有名次靠後,但他的觀點是如此犀利,主考官們隻給了他二甲第一名的名次。但慈禧太後卻看到了這份試卷,覺得他是一位可用之才,破例將張之洞的名次向前提升了一位,讓他成了一甲第三名的探花郎,張之洞才幸運地走進了紫禁城。
也許是曆史開了一個玩笑,而這位隨後叱吒風雲的晚清名臣,在上世紀初極力上書廢除科舉製度,最終讓這個始於隋代的人才選拔製度壽終正寢。這也算是張之洞在當年殿試試卷中所抒發對科舉製度不滿觀點的一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