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作為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strong>李鴻章逝世,外媒報道冷熱不均</strong>
1901年11月初,身在北京與八國聯軍代表談判的李鴻章病危。外國媒體報道說:在11月6日晚上9點,盡管李鴻章還有生命跡象,但醫生認為挨不過次日早上。李家早已備好了壽服,總理衙門的後院裏則堆滿了紙人紙馬;對於李鴻章的去世將產生什麽影響,大清政府並不摸底,為了防範萬一,北京的軍隊都已經進入戒備狀態。
吊詭的是,美國報紙似乎是最早集體報道李鴻章死訊的,其他國家的媒體都等到了8日這天才紛紛見報而因為時差的關係,此時已經是中國時間的9日,李鴻章去世已經2天。
11月8日出版的英國《泰晤士報》,用了足足兩個整版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李鴻章的生平,以及列強對此的反應。如此大幅度地報道,有效地彌補了其在報道時間上的滯後。
根據《泰晤士報》的報道,其駐柏林記者發現,德國人對李鴻章之死毫無興趣,而原因就在於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的時候,德國官員和公眾被他的頭銜所迷惑,給予了他超規格的接待,並且希望他回國後能給德國工業帶來大額訂單,卻沒想到希望落空,自己覺得如同傻子一般被李鴻章耍弄了。其實,當年李鴻章訪問俄、德時,《泰晤士報》就曾發表社論,認為接待李鴻章的規格本應恰如其分,俄、德兩國將李鴻章或奉為帝王,或奉為三軍統帥,“貢諛獻媚”,如此逾格,反而容易令中國人對兩國產生蔑視心理。當時的英國媒體普遍認為,德國人為了拿到中國的大筆軍火訂單,對李鴻章過於奴顏媚骨,而當李鴻章離開時,並未采購任何軍火,這令德國人失望至極,進而轉為滿腔怨憤。其實,當李鴻章到達英國訪問時,所受到的接待規格,絲毫不亞於德國。而德國人也似乎並沒有與中國過分疏遠,在李鴻章去世8年之後(1909),中德美三國甚至密切到了幾乎簽訂軍事同盟的地步。
與德國人的冷淡不同,《洛杉磯時報》9日的報道指出,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報紙,大幅報道了李鴻章之死,“此間媒體普遍對李鴻章給予了好評,但也指出,李鴻章並非如外界揣測的那樣,是俄國人的朋友。”庚子議和中的李鴻章(前排中),形容憔悴。
在搶報李鴻章之死的快訊之後,各報都開始了對李鴻章之死的深度挖掘,紛紛推出了各種追蹤報道。英國《曼徹斯特衛報》(the manchester guardian)在8日引用“拉凡通訊社”ffan"s agency)的文章,認為在過去的40年中,沒有人比李鴻章對中外關係的影響更為巨大;這些年中,雖然新人輩出、新鮮事物輩出,“但當天空晴朗了之後,會發現李鴻章還在原位屹然不動,他與慈禧太後兩人,是僅有的憑借個人影響力就能左右各國對華政策的人。”
這一天的《華盛頓郵報》,大標題是《中國的巨大損失》,文章認為:“李鴻章對於中國的意義,就如同格拉斯頓之於英國、俾斯麥之於德國、迪亞斯之於墨西哥、麥金利之於美國。從孔夫子的年代直到如今,這是一場漫長的哭泣,而在世紀之交的當下,人們依然充滿疑惑:中國及其4億人民,果然誕生了如此一個偉大的人物了嗎?……對李鴻章公務生涯的回顧,將得出一個令人悲傷的結論:他無數次地將中國人從無知而導致的麻煩中拯救出來,卻每次都被指責受賄及不忠。”(圖為1896年中堂駕遊漢伯克鑄刻敬獻鍍銀紀念章)
《芝加哥每日論壇報》的大標題是《李總督之死令俄國圖謀告吹》,文章還是認為李鴻章親俄。更有意思的是,這篇報道提到了李鴻章的棺材,說這副棺材曾經隨同李鴻章周遊世界。
《紐約時報》這天則刊登了一位居住在紐約的、李鴻章的前醫生louis livingston seaman。此人回憶了一些與李鴻章的交往,其中有一個相當有意思的細節,一直被人所忽視。seaman說,他曾和李鴻章談論起美國在菲律賓的利益,李鴻章說,那個群島屬於中國,憑什麽美國認為自己比別的國家更有權力進入這個群島。seaman回答說:“閣下,我認為在你的籃子裏,已經有太多的壞雞蛋了,您應該不希望再與另一個國家發生戰爭。” seaman說,這句刺耳的話,反倒對了李鴻章的脾氣,李鴻章就是那種對敢於反駁他的人反而更為尊重的人。
《紐約時報》這天還報道說,當美國國務院在7日這天收到駐華公使康格發來的李鴻章死訊時,中國駐美公使伍廷芳還沒接到自己政府的通告;確認了李鴻章的死訊後,伍廷芳立即在使館降半旗致哀,並向記者們表示說:“李鴻章的逝世,是中國的一大損失,他的崗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是一位偉大的人,他也是一位好人,將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如何讓中國變得更為美好。”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與剛回到華盛頓的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就李鴻章去世後的中國局勢發展,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雖然美國認為中國的政局不會因此而發生大的波動,但李鴻章的繼任者,似乎不可能從南方那兩位著名總督(即張之洞、劉坤一)中產生,因為他們需要坐鎮地方,而很有可能會是一位保守分子接任,果真如此,將會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同時,美國人還擔心,作為李鴻章的親信,中國駐美公使伍廷芳或許將會遭受朝廷內政敵們更多的攻擊,他的“自由化政策”(liberal policy)將會受到影響。
10日的美國各大報,都刊發了美聯社的長篇通訊,報道各國駐華外交官在前一天下午前往李鴻章靈堂祭奠的細節,並特別強調,在北京的各國使館中,美國使館是唯一懸掛半旗表達哀思的。
<strong>李鴻章有印第安血統?</strong>
在有關李鴻章本人的內容都似乎報道殆盡之後,媒體開始挖掘花邊新聞。與李鴻章有過交往的人們,紛紛出來講故事。而更為誇張的故事是,李鴻章居然有美洲印第安人血統。11月30日和12月8日,《洛杉磯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分別刊發了同一篇文章,說中國流傳一種說法,李鴻章有美洲莫霍克(mohawk)印第安人血統。很久前有個名叫“阿李”(ah li)的中國人,來到了美洲西部,與印第安人一起生活,娶妻生子,後來帶著妻兒回到了中國,他的印第安妻子後來就死在中國,他的兒子還曾經回美洲看望過自己的印第安親人,這個兒子就是李鴻章的祖父。
而12月14日的《芝加哥每日論壇報》,幹脆刊登了李鴻章遺孀的大幅照片。這應該是繼慈禧太後之後,中國知名女性罕見地登上美國報紙(那些作為民俗而拍攝的無名氏照片除外)。巨人相會:李鴻章與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這股對李鴻章的“八卦”潮,與1896年李鴻章出訪歐美時十分相似。當時,李鴻章在西方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上,甚至“被迫”為不少西方產品代言。如《哈潑斯》雜誌(harpers)就刊登了一則廣告,大幅的李鴻章肖像下,以李自敘的口吻,為美國一家保健品公司johann hoff推銷麥乳精。這位“李鴻章”說,他是該公司麥乳精的長期用戶,吃了麥乳精後身體倍兒棒、精力倍兒好。《紐約時報》上也有展銷中國陶瓷工藝品的廣告,振振有詞地說銷售者本人曾擔任李鴻章的副官,而我遍查資料也沒發現中堂的幕府中有這樣一位美國哥們。在英國, “李鴻章”的大名頻繁出現在各大報的賽馬版麵上,以至我一度迷惑中堂大人怎麽會參與到這西式賭博之中,後來才明白過來,那是一匹著名的賽馬而已,想借中堂的威名討個口彩,而它果然也常常贏得比賽。連《紐約新聞報》這樣的大報,也用李鴻章的形象來推銷自己的報紙,卡通化了的李鴻章笑容可掬,而廣告主題就是“李鴻章從不錯過周日新聞報”,不懂英文的李中堂儼然成了他們的忠實讀者。
這些快餐式的媒體評價,當然無法與更為嚴肅的評論相比較。
1913年,李鴻章的美國朋友、前國務卿、曾在馬關議和時擔任中方顧問的科士達(john w. foster)出版了《李鴻章傳》,他說:“李鴻章不僅是中國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麵的性質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獨特的人物。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30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國家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位外交官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而《泰晤士報》的記者璞蘭德(j.o.p.nd)在1917年出版《李鴻章傳》中說:“在李鴻章執政以前,中國早已變得像一艘漏水嚴重的大船,羅盤搖擺不定,水手也顯得膽怯。李鴻章運用他的駕駛技巧,不止一次地駛過險海中的暗礁與淺灘,安全地停泊;不止一次,李鴻章尋找人員與方法去填補漏水的船身、修整被擊碎的帆桅。多年來,李鴻章用了大量的油漆與布料,把這艘船保持在外觀上適於航海的狀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向李鴻章學習在圖標未明的海洋上航行……他可以說是中國最好與最勇敢的舵手,他使這艘船在30年來保持著在龍旗下適於航海執行任務的狀態。”
如此評價,足以證明,有時候的確是旁觀者清……
<strong>李鴻章逝世,外媒報道冷熱不均</strong>
1901年11月初,身在北京與八國聯軍代表談判的李鴻章病危。外國媒體報道說:在11月6日晚上9點,盡管李鴻章還有生命跡象,但醫生認為挨不過次日早上。李家早已備好了壽服,總理衙門的後院裏則堆滿了紙人紙馬;對於李鴻章的去世將產生什麽影響,大清政府並不摸底,為了防範萬一,北京的軍隊都已經進入戒備狀態。
吊詭的是,美國報紙似乎是最早集體報道李鴻章死訊的,其他國家的媒體都等到了8日這天才紛紛見報而因為時差的關係,此時已經是中國時間的9日,李鴻章去世已經2天。
11月8日出版的英國《泰晤士報》,用了足足兩個整版的篇幅,詳細介紹了李鴻章的生平,以及列強對此的反應。如此大幅度地報道,有效地彌補了其在報道時間上的滯後。
根據《泰晤士報》的報道,其駐柏林記者發現,德國人對李鴻章之死毫無興趣,而原因就在於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的時候,德國官員和公眾被他的頭銜所迷惑,給予了他超規格的接待,並且希望他回國後能給德國工業帶來大額訂單,卻沒想到希望落空,自己覺得如同傻子一般被李鴻章耍弄了。其實,當年李鴻章訪問俄、德時,《泰晤士報》就曾發表社論,認為接待李鴻章的規格本應恰如其分,俄、德兩國將李鴻章或奉為帝王,或奉為三軍統帥,“貢諛獻媚”,如此逾格,反而容易令中國人對兩國產生蔑視心理。當時的英國媒體普遍認為,德國人為了拿到中國的大筆軍火訂單,對李鴻章過於奴顏媚骨,而當李鴻章離開時,並未采購任何軍火,這令德國人失望至極,進而轉為滿腔怨憤。其實,當李鴻章到達英國訪問時,所受到的接待規格,絲毫不亞於德國。而德國人也似乎並沒有與中國過分疏遠,在李鴻章去世8年之後(1909),中德美三國甚至密切到了幾乎簽訂軍事同盟的地步。
與德國人的冷淡不同,《洛杉磯時報》9日的報道指出,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報紙,大幅報道了李鴻章之死,“此間媒體普遍對李鴻章給予了好評,但也指出,李鴻章並非如外界揣測的那樣,是俄國人的朋友。”庚子議和中的李鴻章(前排中),形容憔悴。
在搶報李鴻章之死的快訊之後,各報都開始了對李鴻章之死的深度挖掘,紛紛推出了各種追蹤報道。英國《曼徹斯特衛報》(the manchester guardian)在8日引用“拉凡通訊社”ffan"s agency)的文章,認為在過去的40年中,沒有人比李鴻章對中外關係的影響更為巨大;這些年中,雖然新人輩出、新鮮事物輩出,“但當天空晴朗了之後,會發現李鴻章還在原位屹然不動,他與慈禧太後兩人,是僅有的憑借個人影響力就能左右各國對華政策的人。”
這一天的《華盛頓郵報》,大標題是《中國的巨大損失》,文章認為:“李鴻章對於中國的意義,就如同格拉斯頓之於英國、俾斯麥之於德國、迪亞斯之於墨西哥、麥金利之於美國。從孔夫子的年代直到如今,這是一場漫長的哭泣,而在世紀之交的當下,人們依然充滿疑惑:中國及其4億人民,果然誕生了如此一個偉大的人物了嗎?……對李鴻章公務生涯的回顧,將得出一個令人悲傷的結論:他無數次地將中國人從無知而導致的麻煩中拯救出來,卻每次都被指責受賄及不忠。”(圖為1896年中堂駕遊漢伯克鑄刻敬獻鍍銀紀念章)
《芝加哥每日論壇報》的大標題是《李總督之死令俄國圖謀告吹》,文章還是認為李鴻章親俄。更有意思的是,這篇報道提到了李鴻章的棺材,說這副棺材曾經隨同李鴻章周遊世界。
《紐約時報》這天則刊登了一位居住在紐約的、李鴻章的前醫生louis livingston seaman。此人回憶了一些與李鴻章的交往,其中有一個相當有意思的細節,一直被人所忽視。seaman說,他曾和李鴻章談論起美國在菲律賓的利益,李鴻章說,那個群島屬於中國,憑什麽美國認為自己比別的國家更有權力進入這個群島。seaman回答說:“閣下,我認為在你的籃子裏,已經有太多的壞雞蛋了,您應該不希望再與另一個國家發生戰爭。” seaman說,這句刺耳的話,反倒對了李鴻章的脾氣,李鴻章就是那種對敢於反駁他的人反而更為尊重的人。
《紐約時報》這天還報道說,當美國國務院在7日這天收到駐華公使康格發來的李鴻章死訊時,中國駐美公使伍廷芳還沒接到自己政府的通告;確認了李鴻章的死訊後,伍廷芳立即在使館降半旗致哀,並向記者們表示說:“李鴻章的逝世,是中國的一大損失,他的崗位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是一位偉大的人,他也是一位好人,將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如何讓中國變得更為美好。”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與剛回到華盛頓的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就李鴻章去世後的中國局勢發展,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雖然美國認為中國的政局不會因此而發生大的波動,但李鴻章的繼任者,似乎不可能從南方那兩位著名總督(即張之洞、劉坤一)中產生,因為他們需要坐鎮地方,而很有可能會是一位保守分子接任,果真如此,將會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同時,美國人還擔心,作為李鴻章的親信,中國駐美公使伍廷芳或許將會遭受朝廷內政敵們更多的攻擊,他的“自由化政策”(liberal policy)將會受到影響。
10日的美國各大報,都刊發了美聯社的長篇通訊,報道各國駐華外交官在前一天下午前往李鴻章靈堂祭奠的細節,並特別強調,在北京的各國使館中,美國使館是唯一懸掛半旗表達哀思的。
<strong>李鴻章有印第安血統?</strong>
在有關李鴻章本人的內容都似乎報道殆盡之後,媒體開始挖掘花邊新聞。與李鴻章有過交往的人們,紛紛出來講故事。而更為誇張的故事是,李鴻章居然有美洲印第安人血統。11月30日和12月8日,《洛杉磯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分別刊發了同一篇文章,說中國流傳一種說法,李鴻章有美洲莫霍克(mohawk)印第安人血統。很久前有個名叫“阿李”(ah li)的中國人,來到了美洲西部,與印第安人一起生活,娶妻生子,後來帶著妻兒回到了中國,他的印第安妻子後來就死在中國,他的兒子還曾經回美洲看望過自己的印第安親人,這個兒子就是李鴻章的祖父。
而12月14日的《芝加哥每日論壇報》,幹脆刊登了李鴻章遺孀的大幅照片。這應該是繼慈禧太後之後,中國知名女性罕見地登上美國報紙(那些作為民俗而拍攝的無名氏照片除外)。巨人相會:李鴻章與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這股對李鴻章的“八卦”潮,與1896年李鴻章出訪歐美時十分相似。當時,李鴻章在西方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上,甚至“被迫”為不少西方產品代言。如《哈潑斯》雜誌(harpers)就刊登了一則廣告,大幅的李鴻章肖像下,以李自敘的口吻,為美國一家保健品公司johann hoff推銷麥乳精。這位“李鴻章”說,他是該公司麥乳精的長期用戶,吃了麥乳精後身體倍兒棒、精力倍兒好。《紐約時報》上也有展銷中國陶瓷工藝品的廣告,振振有詞地說銷售者本人曾擔任李鴻章的副官,而我遍查資料也沒發現中堂的幕府中有這樣一位美國哥們。在英國, “李鴻章”的大名頻繁出現在各大報的賽馬版麵上,以至我一度迷惑中堂大人怎麽會參與到這西式賭博之中,後來才明白過來,那是一匹著名的賽馬而已,想借中堂的威名討個口彩,而它果然也常常贏得比賽。連《紐約新聞報》這樣的大報,也用李鴻章的形象來推銷自己的報紙,卡通化了的李鴻章笑容可掬,而廣告主題就是“李鴻章從不錯過周日新聞報”,不懂英文的李中堂儼然成了他們的忠實讀者。
這些快餐式的媒體評價,當然無法與更為嚴肅的評論相比較。
1913年,李鴻章的美國朋友、前國務卿、曾在馬關議和時擔任中方顧問的科士達(john w. foster)出版了《李鴻章傳》,他說:“李鴻章不僅是中國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麵的性質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紀中最獨特的人物。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30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國家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位外交官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而《泰晤士報》的記者璞蘭德(j.o.p.nd)在1917年出版《李鴻章傳》中說:“在李鴻章執政以前,中國早已變得像一艘漏水嚴重的大船,羅盤搖擺不定,水手也顯得膽怯。李鴻章運用他的駕駛技巧,不止一次地駛過險海中的暗礁與淺灘,安全地停泊;不止一次,李鴻章尋找人員與方法去填補漏水的船身、修整被擊碎的帆桅。多年來,李鴻章用了大量的油漆與布料,把這艘船保持在外觀上適於航海的狀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向李鴻章學習在圖標未明的海洋上航行……他可以說是中國最好與最勇敢的舵手,他使這艘船在30年來保持著在龍旗下適於航海執行任務的狀態。”
如此評價,足以證明,有時候的確是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