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經過反複鏖戰之後,湘軍攻克了天京。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這個大神棍,在城破之前去世。從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整整折騰了14年時間,這場大浩劫結束時,中國的人口減少了6000萬。現在的教科書中主要渲染這場運動反抗封建統治的意義。但是客觀的說,這場運動沒有給中國社會帶來任何的先進影響。洪秀全屬於另一個張角+李自成,從太平天國建立之後的一係列爛事,就可以看出他到底是一個什麽貨色。</p>
<strong>一、曾國藩在出兵之中,遭遇到了一係列的問題</strong></p>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這一事件與之前所有王朝的情況均不相同。無論是唐朝的郭子儀還是宋朝的嶽飛,朝廷都會給他們最大的至此。首先是巨大的自主權,戰爭中自己行使著很大的權力。第二就是無需為後勤發愁,郭子儀一直是在和叛軍拚消耗,而嶽飛在戰爭中也從不為錢糧的問題發愁。曾國藩則不行,他的湘軍不屬於體製內的軍隊。當然那會體製內的八旗和綠營早就已經不堪一擊。由於湘軍又一些半民間組織的性質,因此朝廷是不負責它的錢糧供應的。作為最高指揮者的曾國藩全部都要自己籌集,雖然後來朝廷答應供給湘軍錢糧,但是直到天京城破之時,湘軍也沒有看到朝廷的一個銅板。所以在湘軍的眼裏,他們吃的是曾大帥的飯,和朝廷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樣的情況在李鴻章時期仍然繼續存在。</p>
曾國藩除了要為錢糧的問題發愁之外,在統一指揮的問題上也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曾國藩得到兩江總督的頭銜之後,舉薦沈葆楨出任江西巡撫。在當時,太平軍占領了安徽、江蘇、浙江大部分地區,而江西的情況稍好。在作戰統一指揮的問題上,沈葆楨本應該服從自己的上司曾國藩的命令。但是沈葆楨的名氣太大,他是林則徐的女婿,在上任之後,他立刻開始扶植自己的集團。對於曾國藩的命令一直是陽奉陰違,對此曾國藩無可奈何。還有就是出戰浙江的左宗棠,左宗棠在曾國藩賬下時,對曾國藩的態度還算可以。但是在左宗棠率領自己的楚軍進入浙江作戰以後,他的態度是與曾國藩分庭抗禮。在曾國藩逐步隱退以後,李鴻章和左宗棠成了水火不容的競爭對手。</p>
<strong>二、使用最牢固的辦法一步步擊敗了洪秀全</strong></p>
曾國藩自認自己是:“有平賊之誌,無平賊之才。”這句話是相當客觀的,曾國藩的軍事才能與李鴻章、左宗棠相比確實有差距,但是曾國藩有自己的辦法。曾國藩提出了作戰方式是“結硬寨,打呆仗。”這句話需要分開來理解,首先是保護好自己的實力。由於曾國藩不善於打仗,所以大的態度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盡量避免冒險出擊,以免自己全軍覆沒。湘軍非常擅長挖溝,在自己大營的外圍有六道深溝,這是用於自我防禦。在圍城的過程中,也是六條深溝,這是為了防止敵軍突圍。打呆仗是說自己從來不搞什麽奇襲,總是一城一攻的模式穩紮穩打。這樣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相當大,但是這足夠保證自己的後方安全。</p>
在戰爭過程中,曾國藩曾經要求鹹豐皇帝給予自己更大的自主權。但是當時太平天國正在內訌,天京城內王殺王的情況一再出現。此時清廷認為太平天國會變得不堪一擊,自己不再需要曾國藩。清廷以曾國藩父親去世為由,命令曾國藩回家守孝。但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讓清廷方麵威嚴掃地。楊秀清、石達開第一代將領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之後,李秀成、李世賢、陳玉成等第二代將領又扛起了大旗。清軍綠營被一再暴打。到了這個份上,鹹豐皇帝隻能命令曾國藩出山,並給予其在江南地區的軍政大權。就在這一時期,英法聯軍在天津登陸,鹹豐皇帝逃往承德,圓明園永遠成為了曆史。</p>
<strong>三、三大主力夾擊太平天國,清廷最後沒有兌現諾言</strong></p>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李鴻章實現了異軍突起,這是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沒有想到的。到了戰爭的後期,左宗棠負責浙江戰場,主要對手是李世賢。李鴻章負責江蘇,主要對手是李秀成。而曾國藩的湘軍則從長江一線,一步步向天京靠近。在兵臨城下之後,天京被湘軍團團包圍,在反複鏖戰之後,天京城破。進城之後,湘軍發現城中的白銀堆成了山,但是沒有糧食。鹹豐皇帝曾經說過:“誰平定太平天國,就封誰為王。”但是到了慈安、慈禧兩個寡婦當家時,她們食言了。清廷最後隻賞賜了曾國藩一個侯爵,而且開始打壓曾國藩。在曾國藩之後,左宗棠和李鴻章成為了清廷兩個頂梁柱,不幸的是這兩支頂梁柱經常相互拆台。</p>
<strong>一、曾國藩在出兵之中,遭遇到了一係列的問題</strong></p>
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這一事件與之前所有王朝的情況均不相同。無論是唐朝的郭子儀還是宋朝的嶽飛,朝廷都會給他們最大的至此。首先是巨大的自主權,戰爭中自己行使著很大的權力。第二就是無需為後勤發愁,郭子儀一直是在和叛軍拚消耗,而嶽飛在戰爭中也從不為錢糧的問題發愁。曾國藩則不行,他的湘軍不屬於體製內的軍隊。當然那會體製內的八旗和綠營早就已經不堪一擊。由於湘軍又一些半民間組織的性質,因此朝廷是不負責它的錢糧供應的。作為最高指揮者的曾國藩全部都要自己籌集,雖然後來朝廷答應供給湘軍錢糧,但是直到天京城破之時,湘軍也沒有看到朝廷的一個銅板。所以在湘軍的眼裏,他們吃的是曾大帥的飯,和朝廷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樣的情況在李鴻章時期仍然繼續存在。</p>
曾國藩除了要為錢糧的問題發愁之外,在統一指揮的問題上也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曾國藩得到兩江總督的頭銜之後,舉薦沈葆楨出任江西巡撫。在當時,太平軍占領了安徽、江蘇、浙江大部分地區,而江西的情況稍好。在作戰統一指揮的問題上,沈葆楨本應該服從自己的上司曾國藩的命令。但是沈葆楨的名氣太大,他是林則徐的女婿,在上任之後,他立刻開始扶植自己的集團。對於曾國藩的命令一直是陽奉陰違,對此曾國藩無可奈何。還有就是出戰浙江的左宗棠,左宗棠在曾國藩賬下時,對曾國藩的態度還算可以。但是在左宗棠率領自己的楚軍進入浙江作戰以後,他的態度是與曾國藩分庭抗禮。在曾國藩逐步隱退以後,李鴻章和左宗棠成了水火不容的競爭對手。</p>
<strong>二、使用最牢固的辦法一步步擊敗了洪秀全</strong></p>
曾國藩自認自己是:“有平賊之誌,無平賊之才。”這句話是相當客觀的,曾國藩的軍事才能與李鴻章、左宗棠相比確實有差距,但是曾國藩有自己的辦法。曾國藩提出了作戰方式是“結硬寨,打呆仗。”這句話需要分開來理解,首先是保護好自己的實力。由於曾國藩不善於打仗,所以大的態度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盡量避免冒險出擊,以免自己全軍覆沒。湘軍非常擅長挖溝,在自己大營的外圍有六道深溝,這是用於自我防禦。在圍城的過程中,也是六條深溝,這是為了防止敵軍突圍。打呆仗是說自己從來不搞什麽奇襲,總是一城一攻的模式穩紮穩打。這樣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相當大,但是這足夠保證自己的後方安全。</p>
在戰爭過程中,曾國藩曾經要求鹹豐皇帝給予自己更大的自主權。但是當時太平天國正在內訌,天京城內王殺王的情況一再出現。此時清廷認為太平天國會變得不堪一擊,自己不再需要曾國藩。清廷以曾國藩父親去世為由,命令曾國藩回家守孝。但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讓清廷方麵威嚴掃地。楊秀清、石達開第一代將領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之後,李秀成、李世賢、陳玉成等第二代將領又扛起了大旗。清軍綠營被一再暴打。到了這個份上,鹹豐皇帝隻能命令曾國藩出山,並給予其在江南地區的軍政大權。就在這一時期,英法聯軍在天津登陸,鹹豐皇帝逃往承德,圓明園永遠成為了曆史。</p>
<strong>三、三大主力夾擊太平天國,清廷最後沒有兌現諾言</strong></p>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中,李鴻章實現了異軍突起,這是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沒有想到的。到了戰爭的後期,左宗棠負責浙江戰場,主要對手是李世賢。李鴻章負責江蘇,主要對手是李秀成。而曾國藩的湘軍則從長江一線,一步步向天京靠近。在兵臨城下之後,天京被湘軍團團包圍,在反複鏖戰之後,天京城破。進城之後,湘軍發現城中的白銀堆成了山,但是沒有糧食。鹹豐皇帝曾經說過:“誰平定太平天國,就封誰為王。”但是到了慈安、慈禧兩個寡婦當家時,她們食言了。清廷最後隻賞賜了曾國藩一個侯爵,而且開始打壓曾國藩。在曾國藩之後,左宗棠和李鴻章成為了清廷兩個頂梁柱,不幸的是這兩支頂梁柱經常相互拆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