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一份請願書放在了漢王劉邦的案頭。


    上書人是當時的中國身份最尊貴的7個人,分別是楚王韓信、韓王韓信(韓國後人與名將同名)、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荼,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諸侯王。


    諸侯王們共同擁戴與他們同級的漢王劉邦即皇帝位,理由是:


    (1)滅亡無道暴秦,劉邦先入關中,虜獲秦王,在滅秦事業中功最高;


    (2)劉邦對各個諸侯王裂土封疆,有大恩德,立皇帝尊號,方能區別主從。


    看到這封奏疏,劉邦無力地推讓幾句後,就以“便於天下民”的理由,泰然受之,畢竟是“人民選擇了他”,他也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被推選上台的皇帝。


    在7個人的“民主程序”走完後,在山東定陶,一條名為氾水的小河北岸,7位心情各異的諸侯王,與漢王朝的太尉盧綰帶領下的300名文武官員,一同見證了這個曆史性的時刻,一個54歲的老者,曾經的泗水亭長,父親口中的無賴子,一步步走上皇位。


    炎漢四百年的基業自此而始,不可謂不莊嚴,然而,在前齊王韓信的軍營之畔,皇後呂雉、丞相蕭何都缺席的登基儀式,無疑又簡陋得讓人驚訝。


    沒有天安門,沒有歡慶的民眾,隻有身上還殘存著楚軍血肉的軍隊,還有一群吃夠封賞的功臣、功狗,說到底,這個帝國存在的原因,隻是他擁有的武力最強,足以壓倒所有的競爭者。


    比如已經第二次被闖進軍營奪去兵權的楚王韓信,比如在楚漢決戰中敢於放劉邦鴿子的梁王彭越,再比如日後逃亡匈奴當漢奸的韓王韓信,他們的眼中,新鮮出爐的大漢皇帝不過是又一個西楚霸王。


    趁著滅亡項羽的時機,7個諸侯王身在聯軍之中,搞一下“民主”,把自己的皇帝身份敲定,確認上下名分,是劉邦的最優選擇。相對這個結果,定陶不是長安、洛陽,氾水之陽不是長樂、未央,政府班子不齊整,禮儀製度不完備,全都不是事兒。


    這個道理,韓信懂、英布懂,劉邦也懂,甚至連齊國的一個戍卒婁敬也懂。


    婁敬在洛陽見到了已經當上皇帝的劉邦,問他:“陛下在洛陽建都,是要學周王朝嗎?”劉邦應是。


    婁敬不太給麵子,直接指出:“陛下得天下和周朝大不一樣,學不來的。”


    有什麽不一樣呢?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被選舉登基的皇帝是誰?漢墓兵馬俑,漢代帝王到九泉之下仍想統帥的強悍軍團。


    周朝積德行善十幾代人,到了文王、武王兩代才天下歸心,八百諸侯在孟津追隨伐商。直到成王即位,才在周公的輔佐下營造洛陽新都,後來周朝衰落,諸侯不朝,不是周朝德薄,而是形勢逼人。


    反觀劉邦,一路打過來,大戰70場,小仗40場,因此死者不計其數,和周成王、康王比民心,那是完全沒法比,還不如西入關中定都,縱使關東大亂,起碼還能保全秦國舊地,大不了學秦國再打一次統一戰爭就是了。


    聽了婁敬的話,劉邦又被關東籍的功臣勸阻,直到留侯張良表態,漢帝國才正式決定西遷關中,定都長安。


    這段君臣對話中隱藏著什麽心照不宣的信息?


    其實很簡單,周朝的統治是依賴於政治傳統的合法性,即“德”;而漢朝的立國則依靠的是軍事占領,即“力”。


    在現代人看來,王朝的“德”是虛妄的,“力”是實在的,卻恰恰忽視了,“力”會隨著時間發生強弱逆轉,但在中國這樣一個從未被特定宗教征服精神世界的國度裏,“德”卻是實實在在的曆史觀、世界觀,是政權合法性的根基,更是解釋為什麽曆史選擇了這個政權而不是另一個政權的關節點。


    這一點,劉邦不懂,也不在乎,他隻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讓自己的家族掌握足夠的力量,讓一切反對者永遠消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劉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