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技術全才?誰是最佳射手? 誰是球場紳士?誰是控球行家?古代蹴鞠是今天足球的起源,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就已經非常盛行這種運動了。古代的蹴鞠與現代足球相比,玩法更加多樣,街頭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和“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有球賽,自然就有球星。與當今足壇的貝克漢姆、羅納爾多、梅西等超級大腕比起來,他們可一點都不遜色。
在漢朝,蹴鞠深得帝王的喜愛,被後人稱讚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看球賽。據《漢書》記載,漢武帝閑暇時,經常會在宮中舉行以鬥雞、蹴鞠比賽為主要內容的“雞鞠之會”。漢武帝網羅了踢球的眾多好手,沒事就組織對抗賽,漢武帝看到精彩處,不僅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還會讓自己專用的文學侍從枚皋當場吟詩作賦。
但是,漢武帝對蹴鞠最大的貢獻恐怕要數開創了引進“外援”的先河。據說漢武帝在平定西域之後,有人獻上一個胡人俘虜,此人身手靈活,彈跳力驚人,加上球技了得,此等身手,幾乎能和今天的小小羅一較高下了。漢武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把這樣一個蹴鞠高手留在身邊,對愛球的漢武帝來說,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了。此胡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人類踢球史上,最早引進的外籍球員了。
<strong>丁謂裏克爾梅柳三複靠蹴鞠轉運</strong>
宋真宗年間,有一權傾朝野的大臣丁謂,踢得一腳好球,司馬光在《司馬溫公詩話》中就記錄了丁謂的蹴鞠詩:“鷹鶻勝雙眼,龍蛇繞四肢,躡來行數步,蹺後立多時。”這就是說他有鷹鶻那樣敏銳的眼睛,有像龍和蛇一樣柔活的身體,還可以將球躡來走步,又可以將球蹺在身後站立多時,可見丁謂球技確實不同凡響。
丁謂當上宰相後,球技出眾的秀才柳三複為了升官,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場的圍牆外,有一天終於等到球飛出了牆外,柳三複馬上用腳“挾取”住,這才得以進入宰相府。
柳三複頂著球拜見了丁謂,接著從懷中取出自己所寫的書呈給丁謂。在拜見丁謂時,他把球拋在空中,一麵跪拜,一麵用頭、肩膀、後背等部位顛球,球一直未落地。這一動作,讓球場老手丁謂大吃一驚,讚不絕口,當即決定將柳三複留做自己的門客,後來柳三複如願得到一個不錯的官職。
柳三複使出的這一招在宋代的蹴鞠中非常流行,類似於今天的花式足球,比的就是原地控球的能力,隻不過在宋代用手、肩膀等部位碰球不算犯規。要說原地控球能力,現代足球明星裏最強的恐怕要數裏克爾梅了,這位阿根廷球星即使被兩三個人圍住了,也搶不下來他腳下的球,有著名足球評論員說:“對手想要破壞裏克爾梅盤帶,有兩種辦法,一是他自己失誤,二是犯規。”
<strong>李邦彥梅西帥哥李邦彥自號“李浪子”</strong>
要說宋代最有名的蹴鞠明星,非高俅莫屬了。據說,高俅早年曾為蘇東坡門下的書童,似乎未見多麽被重用。後來蘇東坡被貶,把姬妾、門人遣散,高俅就跳出蘇門,投奔到駙馬都尉王詵家,做個親隨。王詵與當時被封為端王的宋徽宗關係交好。一天,王詵派他送東西到端王府,恰好徽宗正在玩蹴鞠,高俅就站在一旁觀看,不敢打擾。正好一個球落在高俅的腳邊,隻見高俅使出一個漂亮的“鴛鴦拐”,把球踢還給徽宗。高俅憑借這個漂亮的“鴛鴦拐”,一下子把全場的人都給鎮住了。徽宗驚歎之餘,大加讚賞,於是二人就對練了起來。
高俅本來就練得一身的蹴鞠本領,據說球隻要靠近他,就像用膠黏在他身上一樣。徽宗終於遇到了誌同道合的“球友”,自然是要把他留下重用的。後來端王登基,是為宋徽宗,高俅從而飛黃騰達,官至太尉。別人是一步登天,高俅則是一腳登天,這一腳改變了他的命運。但是有幾個人不服,趙佶問他們有高俅那樣的好腳頭嗎?眾人遂啞口無言。
高俅“一踢驚人”的這一招“鴛鴦拐”是古代蹴鞠裏先後用左右外腳踝連續踢球的花樣動作,類似於現代足球裏的神龍擺尾,在足球場上通常被稱做“牛尾巴”過人,如今是巴西球星小羅的著名絕技。球員的單腳在瞬間快速分別用外腳背和內腳背觸球,這就是所謂的“牛尾巴過人”。
北宋末年還有一位著名球星,名李邦彥,他曾以“踢盡天下毯”自詡,自號“李浪子”,人稱“浪子宰相”。據說其腳法細膩,花樣繁多,堪稱大宋的梅西。有人考證高俅的原型其實就是李邦彥。《揮麈後錄》中有寫,高俅當時是駙馬王詵的跟班兒,因為被派去端王府送篦子,偶爾露了幾手球技被趙佶看中。另有一說送篦子的是李邦彥,某年他路過山東武城,當地出產的篦子有名,就買了幾把,他和家裏人用了都說拿這個梳頭能有效抑製頭皮屑,就上書皇上將此地的篦子列為貢品。從這兩件事的高度重疊來看,再加上正史裏高俅的記載甚少,即便不是高俅的原型,後者身上也少不了李邦彥的痕跡。
李邦彥還是小帥哥一枚,“俊爽,美風姿”,長得漂亮又年少多金,遙想當年,一定比當今的貝克漢姆、卡卡等更能引起轟動吧。蒲鬆齡所寫的《聊齋誌異》中,有多處故事涉及蹴鞠活動,如《汪士秀》中有較長的關於蹴鞠活動的描寫。汪士秀是安徽合肥人,父子都善於踢足球,父親四十歲過錢塘淹死了。八年後,汪士秀夜晚泊舟洞庭湖,看到有五個人突然從湖中冒出來,將一張碩大的席子鋪在水麵上,約有半畝地大小,三人坐下飲酒,一個穿黃衣,兩個穿白衣,一童一叟兩邊侍候。汪士秀看到侍者老頭像父親,但說話的聲音不太像,覺得奇怪。
飲酒的人突然要趁著月光踢球。小童侍者沒入水中捧出一個球。這“足球”並非尋常足球,既大且亮,需要伸開雙臂才能環抱,裏邊像貯滿水銀。黃衣人招呼侍者老頭一起下場踢,球飛起一丈多高,“光搖搖射人眼”,騰地一下子飛到汪士秀的船上。本來躲藏著的汪士秀忍不住踢球的誘惑,極力一踢,球給踢了幾丈高,被踢破了,“下射如虹”,漏著光,彗星一般直投水中,湖上像開了鍋,“滾滾作沸泡聲而滅”。
飲酒的火了,侍者老頭卻樂了,說:“不惡不惡,此吾家流星拐也。”
原來,侍者老頭就是汪士秀已“死”的父親,他居然因為善於踢足球撿回一條命:他在錢塘沉沒,因有踢球絕技被魚妖留用,把他帶到洞庭湖。經過和魚妖殊死拚搏,魚妖丟下一片片魚翅逃走,汪家父子團聚,皆大歡喜。汪家足球絕技“流星拐”,成了父子相認的標誌。“流星拐”是一種足球踢法,古時的“流星拐”就是當今足球技巧中的“香蕉球”,都是一種弧線球,常用於攻方在對方禁區附近獲得直接任意球時,利用其弧線運行狀態,避開人牆直接射門得分。當今足壇帥哥貝克漢姆就是一位善踢“香蕉球”的好手,不知汪家的“流星拐”碰上貝克漢姆的致命“香蕉球”,到底誰會更勝一籌呢?
唐代還有一個球星叫王源中,他在文宗時做過翰林承旨學士。有一次踢球中爭頭球時把腦袋撞破了,偏偏這時皇帝又要緊急召見他,他隻好帶著傷上殿了。皇帝看他這樣自然非常驚訝,問明了情況後又很感動,覺得他撞破了腦袋也沒跟人急,很有涵養。於是文宗感慨道:“你們兄弟能經常在一起蹴鞠,實在是和睦啊。”文宗還叫人端來兩個大盤子,每個盤子裏放著十隻金碗,每隻碗裏盛有一升左右的酒。皇帝說連酒帶碗全都賜給他。這位王球星當場就把二十碗酒全喝掉了,竟沒顯出醉態來,無論是球品還是酒量,王源中都是當今足球界的楷模啊!
在漢朝,蹴鞠深得帝王的喜愛,被後人稱讚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看球賽。據《漢書》記載,漢武帝閑暇時,經常會在宮中舉行以鬥雞、蹴鞠比賽為主要內容的“雞鞠之會”。漢武帝網羅了踢球的眾多好手,沒事就組織對抗賽,漢武帝看到精彩處,不僅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還會讓自己專用的文學侍從枚皋當場吟詩作賦。
但是,漢武帝對蹴鞠最大的貢獻恐怕要數開創了引進“外援”的先河。據說漢武帝在平定西域之後,有人獻上一個胡人俘虜,此人身手靈活,彈跳力驚人,加上球技了得,此等身手,幾乎能和今天的小小羅一較高下了。漢武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把這樣一個蹴鞠高手留在身邊,對愛球的漢武帝來說,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了。此胡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人類踢球史上,最早引進的外籍球員了。
<strong>丁謂裏克爾梅柳三複靠蹴鞠轉運</strong>
宋真宗年間,有一權傾朝野的大臣丁謂,踢得一腳好球,司馬光在《司馬溫公詩話》中就記錄了丁謂的蹴鞠詩:“鷹鶻勝雙眼,龍蛇繞四肢,躡來行數步,蹺後立多時。”這就是說他有鷹鶻那樣敏銳的眼睛,有像龍和蛇一樣柔活的身體,還可以將球躡來走步,又可以將球蹺在身後站立多時,可見丁謂球技確實不同凡響。
丁謂當上宰相後,球技出眾的秀才柳三複為了升官,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場的圍牆外,有一天終於等到球飛出了牆外,柳三複馬上用腳“挾取”住,這才得以進入宰相府。
柳三複頂著球拜見了丁謂,接著從懷中取出自己所寫的書呈給丁謂。在拜見丁謂時,他把球拋在空中,一麵跪拜,一麵用頭、肩膀、後背等部位顛球,球一直未落地。這一動作,讓球場老手丁謂大吃一驚,讚不絕口,當即決定將柳三複留做自己的門客,後來柳三複如願得到一個不錯的官職。
柳三複使出的這一招在宋代的蹴鞠中非常流行,類似於今天的花式足球,比的就是原地控球的能力,隻不過在宋代用手、肩膀等部位碰球不算犯規。要說原地控球能力,現代足球明星裏最強的恐怕要數裏克爾梅了,這位阿根廷球星即使被兩三個人圍住了,也搶不下來他腳下的球,有著名足球評論員說:“對手想要破壞裏克爾梅盤帶,有兩種辦法,一是他自己失誤,二是犯規。”
<strong>李邦彥梅西帥哥李邦彥自號“李浪子”</strong>
要說宋代最有名的蹴鞠明星,非高俅莫屬了。據說,高俅早年曾為蘇東坡門下的書童,似乎未見多麽被重用。後來蘇東坡被貶,把姬妾、門人遣散,高俅就跳出蘇門,投奔到駙馬都尉王詵家,做個親隨。王詵與當時被封為端王的宋徽宗關係交好。一天,王詵派他送東西到端王府,恰好徽宗正在玩蹴鞠,高俅就站在一旁觀看,不敢打擾。正好一個球落在高俅的腳邊,隻見高俅使出一個漂亮的“鴛鴦拐”,把球踢還給徽宗。高俅憑借這個漂亮的“鴛鴦拐”,一下子把全場的人都給鎮住了。徽宗驚歎之餘,大加讚賞,於是二人就對練了起來。
高俅本來就練得一身的蹴鞠本領,據說球隻要靠近他,就像用膠黏在他身上一樣。徽宗終於遇到了誌同道合的“球友”,自然是要把他留下重用的。後來端王登基,是為宋徽宗,高俅從而飛黃騰達,官至太尉。別人是一步登天,高俅則是一腳登天,這一腳改變了他的命運。但是有幾個人不服,趙佶問他們有高俅那樣的好腳頭嗎?眾人遂啞口無言。
高俅“一踢驚人”的這一招“鴛鴦拐”是古代蹴鞠裏先後用左右外腳踝連續踢球的花樣動作,類似於現代足球裏的神龍擺尾,在足球場上通常被稱做“牛尾巴”過人,如今是巴西球星小羅的著名絕技。球員的單腳在瞬間快速分別用外腳背和內腳背觸球,這就是所謂的“牛尾巴過人”。
北宋末年還有一位著名球星,名李邦彥,他曾以“踢盡天下毯”自詡,自號“李浪子”,人稱“浪子宰相”。據說其腳法細膩,花樣繁多,堪稱大宋的梅西。有人考證高俅的原型其實就是李邦彥。《揮麈後錄》中有寫,高俅當時是駙馬王詵的跟班兒,因為被派去端王府送篦子,偶爾露了幾手球技被趙佶看中。另有一說送篦子的是李邦彥,某年他路過山東武城,當地出產的篦子有名,就買了幾把,他和家裏人用了都說拿這個梳頭能有效抑製頭皮屑,就上書皇上將此地的篦子列為貢品。從這兩件事的高度重疊來看,再加上正史裏高俅的記載甚少,即便不是高俅的原型,後者身上也少不了李邦彥的痕跡。
李邦彥還是小帥哥一枚,“俊爽,美風姿”,長得漂亮又年少多金,遙想當年,一定比當今的貝克漢姆、卡卡等更能引起轟動吧。蒲鬆齡所寫的《聊齋誌異》中,有多處故事涉及蹴鞠活動,如《汪士秀》中有較長的關於蹴鞠活動的描寫。汪士秀是安徽合肥人,父子都善於踢足球,父親四十歲過錢塘淹死了。八年後,汪士秀夜晚泊舟洞庭湖,看到有五個人突然從湖中冒出來,將一張碩大的席子鋪在水麵上,約有半畝地大小,三人坐下飲酒,一個穿黃衣,兩個穿白衣,一童一叟兩邊侍候。汪士秀看到侍者老頭像父親,但說話的聲音不太像,覺得奇怪。
飲酒的人突然要趁著月光踢球。小童侍者沒入水中捧出一個球。這“足球”並非尋常足球,既大且亮,需要伸開雙臂才能環抱,裏邊像貯滿水銀。黃衣人招呼侍者老頭一起下場踢,球飛起一丈多高,“光搖搖射人眼”,騰地一下子飛到汪士秀的船上。本來躲藏著的汪士秀忍不住踢球的誘惑,極力一踢,球給踢了幾丈高,被踢破了,“下射如虹”,漏著光,彗星一般直投水中,湖上像開了鍋,“滾滾作沸泡聲而滅”。
飲酒的火了,侍者老頭卻樂了,說:“不惡不惡,此吾家流星拐也。”
原來,侍者老頭就是汪士秀已“死”的父親,他居然因為善於踢足球撿回一條命:他在錢塘沉沒,因有踢球絕技被魚妖留用,把他帶到洞庭湖。經過和魚妖殊死拚搏,魚妖丟下一片片魚翅逃走,汪家父子團聚,皆大歡喜。汪家足球絕技“流星拐”,成了父子相認的標誌。“流星拐”是一種足球踢法,古時的“流星拐”就是當今足球技巧中的“香蕉球”,都是一種弧線球,常用於攻方在對方禁區附近獲得直接任意球時,利用其弧線運行狀態,避開人牆直接射門得分。當今足壇帥哥貝克漢姆就是一位善踢“香蕉球”的好手,不知汪家的“流星拐”碰上貝克漢姆的致命“香蕉球”,到底誰會更勝一籌呢?
唐代還有一個球星叫王源中,他在文宗時做過翰林承旨學士。有一次踢球中爭頭球時把腦袋撞破了,偏偏這時皇帝又要緊急召見他,他隻好帶著傷上殿了。皇帝看他這樣自然非常驚訝,問明了情況後又很感動,覺得他撞破了腦袋也沒跟人急,很有涵養。於是文宗感慨道:“你們兄弟能經常在一起蹴鞠,實在是和睦啊。”文宗還叫人端來兩個大盤子,每個盤子裏放著十隻金碗,每隻碗裏盛有一升左右的酒。皇帝說連酒帶碗全都賜給他。這位王球星當場就把二十碗酒全喝掉了,竟沒顯出醉態來,無論是球品還是酒量,王源中都是當今足球界的楷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