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隋煬帝,很多人記憶裏的應該是個絕對的惡棍。比如:弑父、淫母、殺兄,幽弟,荒淫,殘暴等等,反正中文裏所有的不好的詞安在他身上都沒錯。


    但是,有絕對的白癡,哪有絕對的壞人?


    據史書記載,話說獨孤皇後那一年死了,隋煬帝表麵痛苦嚎啕,痛不欲生,暗地裏談笑如常,表麵吃齋念佛,暗地裏讓仆人把魚、肉裝在竹筒裏,拿蠟封了口,怕味兒散出來,偷偷送到宮裏來,一個人偷偷在吃。


    這一幕在司馬光《資治通鑒》裏白紙黑字寫著,那我們該不該信呢?史料記載惰煬帝和獨孤皇後的母子關係很好;而且他作為皇子,從大魚大肉,錦衣玉食。需要承擔著巨大的政治和倫理風險去做這件事,有可能嗎?


    我們在電視裏、史書上了解的楊廣是一個非常很忍的人,這麽件事就忍不了?說不通。另外,楊廣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詩人,那他的情感肯定很豐富。


    為什麽後代曆史學家要潑糞楊廣呢?


    首先,我們可以在曆代史書看出來,後來的王朝為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總要證明前朝的亡國之君——壞。一般都會通過否定前朝的統治集團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如漢取代秦,秦殘暴就可以了;明取代元,就說民話矛盾,驅除胡虜。但是為什麽李唐不是否定隋,而是隻說隋煬帝呢?這個區別是有原因的。首先,李淵是隋朝的唐王,同時從北周到隋到唐本來就是一個集團,在史學上叫關隴集團。所以李唐王朝是不能說我否定這個統治集團的,這時候要否定隻能否定楊廣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這是隋煬帝被反複抹黑的重要原因。另外,初唐時期,文化繁盛,文人眾多,因為政治需要,總要拿些東西來說,這個時候隻能來罵隋煬帝。政治上肯定正確。


    據正史記載,隋煬帝極為好色。在正史魏征的《隋書》裏有這樣一個故事:二十歲的楊廣,帶領50萬大軍平滅南朝。當時的陳後主的一個寵妃叫張麗華;這個故事應該大家都很熟悉,電視劇裏常出現的。史書記載張麗華極為漂亮,這個無從考證。


    估計是猜測,寵妃嘛,不漂亮能得寵嗎?楊廣見了之後色心大動:哎喲,美人啊,我得了吧,我納入後宮。但我們分析一下會發現這是有問題的。


    首先,當時楊廣僅為一個普通的皇子,還不是太子,正處於奪嫡的過程中,平滅南朝是他重要的政治形象工程。而張麗華從所周知,是一個舉國皆知的淫蕩,貪婪、奸詐的一個婦人。平滅南朝重要的合法性就是幹掉這樣奸詐之人。


    她是一個政治犯啊,她已經不能用簡單的美麗的肉體來看待了。這是政治常識。以楊廣的才智會犯這樣的錯誤嗎?


    而且,據記載,張麗華當時的兒子已經十五歲了,也就是說她至少30開外了。20歲的楊廣對一個30多歲的禦姐有這麽大興趣?甘願冒著這麽大的政治風險,很難讓人相信。


    下麵再講講弑父,在封建王朝時代,弑父是最大的罪名。楊文帝楊堅死於楊廣之手,這條在我們現在出版的一些曆史書籍依然會這樣寫:仁壽四年,隋煬帝死於楊廣之手。我們再分析一下可能性。史書記載:仁壽四年,楊堅病危,把太子楊廣召進宮中。當時,陳夫人在旁侍疾,早晨出來更衣時被楊廣撞見,楊廣一想:老頭快不行了,我來吧,上去就按住了……然後陳夫人衣衫不整、神色慌亂地跑到老皇帝前告狀,老頭一聽:那還得了,我要廢了他,楊廣一聽,喲,老頭知道了,那還行,殺了吧,就把老頭子殺了。


    《隋書後妃傳》:


    初,上寢疾於仁壽宮也,夫人與皇太子同侍疾。平旦出更衣,為太子所逼,夫人拒之得免,歸於上所。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無禮。」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獨狐誠誤我!」意謂獻皇後也。因呼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曰:「召我兒!」述等將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閣為敕書訖,示左仆射楊素。素以其事白太子,太子遣張衡入寢殿,遂令夫人及後宮同侍疾者,並出就別室。俄聞上崩,而未發喪也。夫人與諸後宮相顧曰:「事變矣!」


    這段記載是所有野史筆記影視小說最為津津樂道的段子,大概意思是,隋文帝病重期間,宣華夫人和楊廣一同侍疾,楊廣趁機強暴了宣華夫人,隋文帝發現宣華夫人有異狀,詢問之下才得知楊廣強暴了自己的小妾,氣憤之餘,命元岩柳述去召喚被廢了的太子楊勇,然後元岩柳述詭異的去找楊素商量,楊素匯報給了楊廣,楊廣命令張衡控製住了皇帝寢宮,然後隋文帝神秘的駕崩了。


    《隋書楊素傳》:


    及上不豫,素與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等入閤侍疾。時皇太子入居大寶殿,慮上有不諱,須豫防擬,乃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錄出事狀以報太子。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所寵陳貴人又言太子無禮。上遂發怒,欲召庶人勇。太子謀之於素,素矯詔追東宮兵士帖上台宿衛,門禁出入,並取宇文述、郭衍節度,又令張衡侍疾。上以此日崩,由是頗有異論。


    這段記載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情節,就是楊廣給楊素暗通私信,在楊素回信給楊廣的時候,密信到了隋文帝的手中,於是隋文帝大怒。


    宣華夫人陳氏是南朝陳後主的妹妹,號稱“江南第一美人”,長得非常漂亮,楊廣對她的美貌垂涎已久。這個有可能。根據《隋書後妃傳》中的記載,楊廣與宣華夫人,在此前多有來往,尤其是在廢立太子楊勇之時,史書記載宣華夫人是出過力的,可見二人頗有交涉。而宣華夫人之所以在廢立楊勇的過程中,為楊廣效力,他的目的又是什麽呢?不外乎是為了日後的榮華富貴,甚至已有委身於楊廣的可能。北朝以來,受胡風影響,子納父妾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所以這是有其合理性的。


    假設楊廣真的企圖強暴宣華夫人,宣華夫人即使不願意,又何至於對隋文帝說太子無禮呢。宣華夫人如此在隋文帝麵前狀告楊廣,和她之前支持楊廣的態度,截然相反,一旦楊廣太子地位動搖,她能有什麽好處?之前的努力不就付之東流了嗎?而根據現今出土的宣華夫人的墓誌銘,陳貴人的母親施太妃、兩個同母兄弟叔敖、陳叔興,都是倚仗隋朝宗室而活命,他們沒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沒有田產,所以宣華夫人的政治取向,必然是趨炎附勢才能苟活,這不光是宣華夫人,他們一家子,乃至很多陳朝舊貴也都如此。看一下破鏡重圓的故事,陳朝滅亡後,樂昌公主做了楊素的侍女,陳朝宗室的生存情況便可見一斑了。而此時的隋文帝已然60多歲,楊廣還是38歲正當盛年,很難想象20多歲年輕貌美的宣華夫人,會為一個60多歲即將殞命的老頭守身如玉。何況陳宣化並非什麽貞潔烈女,就在隋文帝駕崩的當天夜裏,楊廣就臨幸了宣華夫人,而榮華夫人也是主動對楊廣投懷送抱。結合宣華夫人此前幫助過楊廣登上太子之位,以及此後楊廣臨幸宣華夫人,納為妃子,我們可知宣華夫人和楊廣可能很早就已經產生曖昧關係了。這樣的話,這場強暴未遂事件,未免可疑。加之楊廣一向隱忍,在父親麵前一項孝順賢明,此時此刻對於楊廣來說,皇帝之位唾手可及,軍國大事已掌握在手,即使早已心儀於宣華夫人,何必如此操之過急?綜合分析,強暴未遂的事情並不存在,隻能是,隋文帝在臨終前察覺到了宣華夫人和楊廣的不正當關係。


    從這方麵來看,弑父說不通,很矛盾嘛。再說,當時,宮外還有好幾個弟弟呢,而且據內線報告,有人準備造反。這個時候,正常的人都會好好服侍好老皇帝,幾個小時後,天下就是我的了,至於急於一時嗎,就一會就忍受不了了?另外,而且楊廣登上太子完全靠的是真本事。楊廣在楊州任江南主管時的名場極好,禮賢下士,整理文化,管理江南,結交江南名士,做了很多政績。而太子楊勇卻有點胡來了,生活奢靡,生性好色,有許多妾侍,還跟一個工匠的女兒天天野合,生了三個孩子。正妻反而得不到寵幸,沒多久就死了,獨孤皇後對他很不滿。而楊堅又比較猜忌,楊勇天天跟一些什麽江湖豪俠搞在一起,帶劍上朝,老爹看著也不爽。後來還發生了很多事讓老皇帝很不滿。兩相比較之下,楊廣自然相當突出,楊廣登上太子當天,他對老皇帝說:我不能穿太子服飾,怕其他人認錯了,把我當皇帝了。楊堅非常高興。楊廣登上太子後什麽事都不做,就在家裏抄佛經,楊堅對他非常滿意。


    好了,楊廣前麵的事就講到這裏。講講為什麽說他是偉人。楊廣登基之後做了三件事:


    一、把老皇帝臨死的時候頒布的那些嚴刑苛法合部廢除。楊堅訂了很多很嚴酷的法律,動不動就殺。隋煬帝大規模改訂《大隋律》,還把謀反大罪的連坐廢除了。誰造反隻殺誰,與家人無關。多先進的法治思想啊,不過,唐朝又恢複了連坐。


    二、普免天下錢糧。在楊堅晚年天天搜刮民間,皇家糧倉據說夠吃5、6十年了。楊廣執政期間做過多次這個,且一次一次的降低天下的稅率。三,開科取士。科舉製正式開始。隋煬帝登基到大業5年,國家非常繁榮,各國使節紛紛來朝。


    這裏簡單聊聊遷都洛陽、開鑿大運河的事。這裏簡單說一下為什麽隋煬帝要這麽做,這也是為什麽說他偉大的原因。這裏簡單說一下為什麽隋煬帝要這麽做。隋建立之前南北分裂400多年,南北有精神性的差異。比如大陸和香港,現在就這個樣子。南北互相看不起。隋朝這個時候已經統一了,但差異存在。怎麽解決?楊煬帝登基之後下令,征十萬民夫,修建關隘(十一月乙未,幸洛陽。丙申,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度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十七天後,楊煬帝下旨修建東都洛陽。洛陽在中國中部,方便管理整個中國。都城在長安時,東邊發現叛亂,2個月後才到長安。洛陽建成後,和長安連成扁擔之勢,挑起了整個中國。之後隋煬帝再次下令征百萬民夫,開鑿大運河第一期工程,加強了南北溝通。所以這兩步是非常妙的棋,下得非常好。後來他再禦駕親征吐穀渾,這個時候他基本已經是千古一帝了,文化繁盛,經濟繁榮。楊煬帝登基的前5年,沒有任何災害,他運氣還是非當好的。這些事情做完後他的國庫也用得差不多了,老爹攢的錢都用完了。但他腦子犯渾,還要去征高麗,這裏就不談了。


    講我們今天的主題:倒在高門大閥下的偉人。


    關於隋煬帝大征民夫的事,這裏就不引用史書上的原文了。引用的原文真是聳人聽聞,隋朝最盛時全國人口不過八百多萬戶,不超5000萬人,哪怕“河北諸郡”是中原地帶,人口繁密,也不至於能隨便征發出百餘萬吧?更別提之後陸續有來的其他幾千萬人口的統計數字,我們也無法考證這個數據是怎麽統計出來的。既然說到史書的統計數字,這裏不得不說,精確數字在中國很難站得住腳,要不然當年袁崇煥早把滿清滅了好幾遍了,也不至於出來個自吹自擂惡心人的“千古一帝”康熙了。


    哪怕李世民魏征一眾為了掩蓋終其一代,人口經濟始終無法與隋朝相提並論,而把人口劇減的屎盆子扣楊廣頭上,我也認了,權當如此。然而,以這樣一個武功赫赫的帝王,命喪屁農民們的鋤頭糞叉下,實在太考驗人的智商與想象力了吧?看看中國曆史,那個朝代的農民起義最終取得了勝利?


    講了這麽久,關鍵人物要出場了,那就是宇文化及。


    說到宇文化及這個人,大家都知道,電視劇裏常看到。作為叛軍的代表人物,他有著這些軍閥們一致的特性:出身士族,家族人財興旺,手握兵權。楊廣勞民傷財壓根與這些人毫無關係,受害者都是貧民大眾。可惜楊廣自視太高了,他不該認為自己手握重兵就可以向門閥開刀:完善科舉!


    這簡直就是要了高門大閥命。從封建製度建立以來,上層的話語權什麽時候不是把握在門閥的手中?沒了這個話語權,他們憑什麽維護自己門閥的利益?科舉製度的完善,正式打開了寒門士子上升的渠道,從此門閥的利益就被引入分食者,他們的衰落就從此開始了。


    這時,楊廣的敗亡也已經注定了,所以後麵有楊玄感之類的造反。因他的政策而受益的寒門還來不及形成氣候,手中的力量無法與利益受損心懷不滿、手握重兵財賦的高門大閥抗衡;楊廣以前的支持者因為他的這一舉動,卻不斷地站到他的對立麵。


    楊玄感兵叛洛陽就是楊廣敗亡的先兆,然而楊廣卻不自覺。


    經書說得不錯,當一個人的劫數到來時,其靈智通常都是被蒙蔽住了。楊玄感被平定之後他還要征高麗。第一次征高麗,國家已經沒錢了,第三次去的時候人家不打了,認慫了。隋煬帝一想,行,反正也打不動了,就回來。


    這裏插一下,在隋煬帝回來的路上,所謂的起義軍衝到了禦駕,衝散了禦林軍,還搶走了禦林軍的40多匹馬。這個時候隋煬帝才發現國家已經這樣了。接下來就是到處滅火,最後連各國使節都已經來不了,到處是強盜、起義軍,想起以前的各國來朝的盛況,隋煬帝心灰意冷,像一隻被鬥敗的公雞。來到楊州,終日荒淫無度。


    咳……咳,回到正題:當農民們的不滿爆發,門閥的機會也就到來了。他們無恥其打著為民請命的幌子,不斷對周邊勢力進行蠶食吞並,製造著更多的流民與更大規模的兵災;於是有了隋末的軍閥混戰,有了更多的農民揭竿而起,有了楊廣的心灰意冷醉生夢死,有了宇文化及弑主為王統領群雄……這毫無疑問就是一場社會的災難。當地痞流氓登上高位,對社會生產來說,遠比一百場戰爭來得更有破壞力。劉邦也是流氓,不過幸而他不敵門閥,幸而有容人之量,幸而有張良與蕭何為輔;宇文化及這痞子流氓身邊,卻哪來的社會精英輔導?有也被他殺了。於是亂世還是降臨了,終於降臨了。


    隋煬帝楊廣與其說是敗亡於勞民太重殘暴無良,不如說是因為其完善科舉製度而直接與高門大閥反目成仇!然而也正是楊廣的這一舉措,拉開了平民時代的帷幕。從此寒門士子才終於有機會衝破門閥大族的封鎖走進上層政治平台,從此中華的文明才得以如此的璀璨奪目。


    從他的文治武功看來,有哪一點比李世民遜色?不幸於他超出了時代一大步,門閥勢力未被削弱而自負地在政治舞台引入平民;社會保障製度未健全而大興基礎建設……這些都完全超出了時代的承受能力。


    於是楊廣有了隋煬帝這樣一個稱號,成了暴君的代名詞……


    楊廣倒下了,倒在了他不自量力逆曆史主流而動,倒在了他開啟的平民時代的黎明。從此曆史翻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而英雄的血色卻在曆史中慢慢陳舊,變成了大家都厭惡的汙垢……


    縱觀中國史,就是一部既得利益者與分食者的鬥爭史,就是一部門閥與皇權的鬥爭史,就是一部農民的血淚史。


    無數個改朝換代,最終勝利的,都是門閥;被利用被犧牲的,都是農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煬帝楊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隋煬帝楊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