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代帝王裏,隋煬帝楊廣的性格應該是最複雜的一位。即便後世之人,對他評述,也頗有分歧。有人講他“聰明多智,廣學博聞”,也有人諷他“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 ,還有人直接罵他“貪財好色,沉湎於酒,晝夜宴樂,不修國政,遂致身死國亡”。這裏,我們不妨梳理出楊廣同誌的“精彩”人生裏諸多標簽,看看他究竟是個怎樣的男人


    <strong>一、影帝</strong>


    關於楊廣的第一標簽,應該是“影帝”。所謂“影帝”,即憑借著高超演技當上皇帝的男人。在此之前,隋朝的法定繼承人為楊廣的哥哥楊勇。這個楊勇同誌,大概仗著太子的身份,似乎染上了“富二代”的流行病,按現代話講,即熱衷於流連各大會所,並同諸多“外圍女”關係模糊不清。這些,都是隋文帝夫婦不喜歡的,也有了一些微詞。風聲傳到了楊廣耳裏。


    但楊廣這哥們,也是個浪蕩子,如何求“關注”呢?辦法也有,演!楊廣擺了個孝子的臉譜,差三岔五就往宮裏跑,給娘親“請安”。這感情嘛,是走出來的。隋文帝夫婦呢,覺得孺子可教嘛,也就常來楊廣處串門了。每次張羅,楊廣總是打著“補丁”上場,招呼的,也是粗茶淡飯,一旁掌事的丫鬟,也多是上了年紀的大媽。隋文帝夫婦笑了,會心地笑了,飯局其樂融融。飯罷,送走了爹媽,楊廣回頭微微一笑,打了個口哨,愛妾們,全出來吧。後來呢,老哥終究犯了事,楊廣如願獲得“太子”認證。看吧,人生全靠演技。


    <strong>二、驢友</strong>


    楊廣人生的第二個標簽,一定是“驢友”。在當時的年代,如楊廣這般熱衷旅行的男人,確實不多。為了滿足自己的小情懷,楊廣倒也另辟蹊徑地開了條運河,大概從京都(洛陽)一直鑿到江都(今揚州一代),沿綿數千裏。隋朝的時候,還沒有某某技校,也沒有什麽高端的挖掘機,這人力物力,自然是砸下不少。


    河通了,當然得好好玩,玩出人生好風光。這得有配套嘛。楊廣呢,令手下建造了數千艘遊船,喊上王公大臣美妃公主們,上船采風。遊船首尾相連,竟達兩百餘裏。而楊廣自己,坐著私人訂製的高頭龍船,每到一處,向夾道歡迎的“粉絲”們揮手示意。這些“粉絲”,多是沿途官員花錢請的。至於老百姓呢?全蹲在家裏哭呢。因為天子巡遊的開銷,多半得他們買單。


    <strong>三、色情狂</strong>


    除了愛旅遊,楊廣的私人生活裏,自然也離不開女人。而且爹地留下來的女人,他尤其喜歡。譬如有個小媽,史稱宣華夫人,在隋文帝在位時,就有點曖昧不清。文帝一“嗝屁”,楊廣就迫不及待了,直接就把小媽抱上了龍床聊起了人生。當然,老爹留下的後宮資源還有很多,楊廣登基之後,倒也是一天一宣,一日一換,夜夜不亦樂乎。


    後來呢,大概玩膩了,想換換口味。聽說江南女子多水嫩,於是專門在江都設立了辦事處,但逢有“豔名”的女子,必在此處登記,留在花名冊上,供楊廣遴選。後楊廣數度巡遊江南,除卻賞花玩水之外,也有一睹風月之意。


    <strong>四、戰爭狂</strong>


    人最怕的,就是閑著。閑得慌,難免就要搞事。我們的楊廣同誌,山水玩也玩啦,美女泡也泡啦,人生忽然沒追求了。怎麽辦?找點刺激的,比如打仗。隋朝經過文帝的打理,國內政治局麵其實是比較穩定的,楊廣上位初期,各處也沒有太多刺頭的民間武裝,於是乎,將矛頭瞄向了境外。說來也巧,當時有個叫做高句麗的國家,國王挺傲慢的,因為納貢的問題,得罪了楊廣。區區偏遠小國,膽敢調皮?楊廣火了。大手一揮,打!這高句麗,地理位置大概在今日朝鮮半島一帶(也包括部分遼東地區),隋都洛陽離它遠著呢,犯得著嘛?但距離不是問題,態度才是問題。楊廣爭得是麵子。這叫什麽?境界。


    可這個無端的梁子,一結下了就是七年。其間,曆經三次大規模遭遇戰。高句麗國王終於被打服了,認慫了。楊廣哈哈一笑,小樣,何必當初了。可一回首,屍骨遍野,多是自己的臣民。這場戰爭,“性價比”實在太低了,勝又如何?而隋國大好局勢,竟被浩大的戰爭活活拖垮了。楊廣呢?隨著各地軍事武裝的崛起,離掉腦袋也就不遠了。


    <strong>五、雄主</strong>


    給楊廣戴上“雄主”的標簽,大概會引來諸多異議。拿下,似乎又有失偏頗。盡管諸多荒唐往事纏身,但他功績,卻也不能抹殺。譬如,尚未登基之時,楊廣曾作為先鋒,統帥大軍一舉滅了南朝割據政府陳國。作為勝利者,楊廣並未在南國燒殺搶掠,相反,封存府庫,收繳戶籍和地圖,金銀分文不取,百姓秋毫無犯。登基之後,楊廣也致力於同西域諸國交流,暢通了絲綢之路。更難得可貴的,楊廣還充分調動知識分子的從政積極性,鞏固並完善了科舉製度,恢複了國子監、大學等,為此後的中華文明複興(南北朝文明幾乎糟蹋殆盡),打下了夯實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煬帝楊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隋煬帝楊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