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宗義倫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獨麥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701年7月19日,一艘船帆上有著碩大“voc”標誌的商船正在航行。它的目的地是處於該公司控製下的馬六甲港,這會離目的地隻有幾海裏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內就能入港下錨。
而就在這時,他們的右側飛速駛過來了一艘噸位極大的船隻。有見多識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職員指出,那是一艘東岸人多年前建造的1100噸級大飛剪三桅縱帆船。這種船隻在順風的時候航速極快,風向不利時也能及時調整帆桁,以一定的航速前進。
這種船隻多造於三十年前,那會東岸非常流行這種船隻。著名的“短跑冠軍”級移民運輸船就是脫胎於這種型製後修改的,一時以航速稱雄於海上,讓無數遠洋貿易者為之豔羨。後來,荷蘭人率先學習東岸人的這種船體設計,然後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德意誌人、西班牙人紛紛跟上,創造了擁有自己風格的飛剪縱帆船,使得海上貿易的效率大大提高。
不過這種飛剪船也有自己的缺陷。一個是船體重心不穩,人員比較遭罪,且在運輸貴重物品時,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二個是船艙內進水比較多,容易打濕貨物,需要你做好嚴格的防潮措施;第三點,則是船體結構較普通商船更容易損壞,船隻壽命短,維修成本高,讓很多人對其又愛又恨。
所以,這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水手們現在真的很好奇,這艘看起來非常破舊的飛剪船應該是從東岸本土淘汰過來的他們有這個傳統,一直都有在此之前肯定已經使用了很多年了,維修保養成本已經進入高支出階段,其遠東殖民地居然還在使用,這可真是節省得過分了,也許買船時沒花錢吧,隻有這麽一個解釋了。
大飛剪貨船的吃水很深,以至於船頭都不如往常那樣被波浪高高托起了。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艘船裏應該裝載了數量眾多的金屬製品,是什麽呢?別是武器吧?
考慮到最近幾年馬六甲城的東岸人越來越多,總數甚至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們就無法淡定。這些該死的東岸人一定賄賂了柔佛王國的蘇丹,雖然這個該死的傀儡沒什麽鳥用,但東岸人卻找到了機會嗯,按照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開始在離馬六甲城稍遠的地方建立農田、集市,正式開始了定居生活。
這些人看似忠良,且還時不時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納稅,但他們也有底線,那就是如果誰想驅逐他們,那麽就會立刻翻臉,拿出強硬手段。荷蘭東印度公司設立的馬六甲市鎮議會早就領教了這一點,他們想“勸說”這些東岸人不要定居於此,結果東岸人直接拿出了柔佛蘇丹出具的地契,指出這些土地已經是他們的了。隨後,他們又拿出了聯合省政府、荷蘭東印度公司雙重背書的協議,指出他們允許東岸人在馬六甲進行“經營性活動”。你看,手續完全合理合法,還有什麽話要說?
老實說,荷蘭人在東印度群島其實並不怎麽愛“講理”、“**”的。他們麵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時,往往是直接派軍艦堵門,比如當年集結了12艘軍艦封堵蘇拉特港口;或者直接派兵圍攻,比如當年糾集了大量雇傭軍和土著士兵圍攻葡萄牙人的馬六甲城。但遺憾的是,在麵對東岸人時,這兩招都不能用,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因此,他們的“勸說”,那就真的是勸說,無奈東岸人根本不為所動,堅持賴著不走,你又能怎麽辦?
於是乎,在這樣的拖延之下,一來二去,不但馬六甲城內有了數百名東岸商人及其職員,城外還有上千名農夫和工匠。再讓他們發展下去,人數優勢可就完全在他們那一方了,如果再算上無時無刻不想著奪回馬六甲城的柔佛土著,這事情顯得愈發棘手了。
今天他們居然又“有幸”看到了一艘東岸商船開往馬六甲,而且船上滿載貨物如果沒什麽意外的話,這些船上肯定還載有至少數百名來自東岸殖民地的移民可以預見,東岸人在馬六甲的勢力會更上一層新的台階。
“馬六甲簡直天生就是為貿易而生,是世界上最佳的貿易良港。兩種季風在此匯聚,商業由此開始。中國、越南、日本、朝鮮、琉球的商船在冬天南下(如果沒有裝備蒸汽動力的話),夏天返航。來自阿拉伯半島、印度、波斯等地的商船則在夏天出發,冬天抵達。這種航行的季節性催生了繁榮的中轉貿易,商人們在此買賣,大宗貨物反複進出,港口人流極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市場貿易熱鬧非凡,各種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就在此時被荷蘭人指指點點的東岸貨船內,來自對馬島的宗義倫正在仔細地閱讀東岸人書寫的報告。
宗義倫是被東岸人從監獄裏提出來的。因為在對馬島之戰中投降朝鮮,他們家在肥前的封地被盛怒的幕府給沒收了,他留在江戶的一個兒子也被勒令切腹。而更讓人寒心的是,即便他投降了,但對馬島新的統治者仍然以他在之前的戰鬥中殺傷不少朝鮮士卒為由,將他們家族及藩中實力派統統下獄,財產也被盡數沒收。
關鍵時刻還是東岸人伸出了援手,將他們從朝鮮人手裏要了過來,並且保證其永遠不會返回對馬島給朝鮮人添亂。宗義倫也沒有什麽太好的選擇,於是便同意了東岸人的條件,帶著家族及親近的藩內官員、武士數百人出海,前往馬六甲港。
馬六甲是什麽地方,常年做貿易的對馬宗氏隱約了解一點,知道那是南洋一個很大的貿易樞紐。對於去這個地方,他並不是很排斥反正原本都是朝鮮人的階下之囚了,隨時可能被處死,還能有比這更壞的麽?
他們是從濟州島出發的,一路上宗義倫都在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東岸人對馬六甲港的描述。而且,隨船的兩位情報官員也和他們聊過,讓他清楚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那就是在當地充當東岸商民的護衛,防止宵小覬覦他們的生命或財產荷蘭人明招不敢使,下三濫的暗招還是有可能用的,不得不防。
宗義倫對此並無異議。他看得出來,東岸人是想直接統治那個港口城市了,雖然據報告中描述目前那裏尚處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之下。而且,情報員們已經和他明確說了,未來文萊那邊會派十餘名軍官過來,幫助他們整訓,讓他一切聽從領土那位軍官(據說還是個日本人)的指令,這就更加說明一切了。
文萊如今什麽個情況,宗義倫以前不清楚,但在閱讀了一份文件後,他太清楚了!簡直就是觸目驚心!東岸人竟然已經廢掉了當地的蘇丹,成立了一個叫“馬來亞管委會”的組織,全麵管理起了文萊、帝力這兩大殖民地的一切事務。當然這不是最讓人最害怕的,最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東岸人在試圖改變當地的人口構成!這一點文件裏沒有寫,但宗義倫不是傻瓜,字裏行間完全可以看得出來,文萊人要麽累死在各種工地上,要麽登船前往了非洲,被編入了一個叫“島嶼八旗”的組織。而留在當地的,自然都是從山東、浙江等地南下的移民了。這叫什麽?叫騰籠換鳥!屬於最惡毒的殖民方式!
帝力怎麽樣?宗義倫沒有讀到,但相比與文萊情形差不多,未來都是東岸人的天下。馬六甲呢?現在還沒有拿下,可一旦拿下,當地的馬來人、荷蘭人、德意誌人什麽的大概都會滾蛋吧?這就又是一個獨屬於東岸人的樂園了!
控製了馬六甲,再控製住文萊,風下之地兩個最大的貿易港口城市就全收入囊中了。其他人要做生意,就得向東岸人的那個什麽管委會交稅,各種貨物的流向東岸人會一清二楚。甚至於,他們還可以決定哪些貨物可以到哪裏,哪些船隻不可以通過海峽等等,這權力可真是要上天了!
如果再這麽順利發展幾十年下去的話,當文萊、馬六甲和帝力島都各有幾十萬居民生活的時候,東岸人對東印度群島這片的海上通道的控製力會更強吧?不,他們不可能在這幾十年間什麽也不做,肯定會加速擴張,試圖控製更多的土地的。剛才那位情報官員怎麽說的來著?對!他說很可能還會有另外一支人數高達數萬人的隊伍分配過來,這支隊伍據說打過仗,經驗豐富,意誌也足夠頑強,應該可以幫助他們控製更多的土地和城市吧?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在這一片,宗義倫還想不出有誰能聚集起比東岸人更強大的力量,即便是荷蘭人都做不到!
這一票還真是賺了呢!宗義倫想道,也許跟著東岸人,宗氏會闖出一番更大的天地也說不定!朝鮮人,給我等著!幕府唉,都是命!今後怕是敵非友啊!
而就在這時,他們的右側飛速駛過來了一艘噸位極大的船隻。有見多識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職員指出,那是一艘東岸人多年前建造的1100噸級大飛剪三桅縱帆船。這種船隻在順風的時候航速極快,風向不利時也能及時調整帆桁,以一定的航速前進。
這種船隻多造於三十年前,那會東岸非常流行這種船隻。著名的“短跑冠軍”級移民運輸船就是脫胎於這種型製後修改的,一時以航速稱雄於海上,讓無數遠洋貿易者為之豔羨。後來,荷蘭人率先學習東岸人的這種船體設計,然後英格蘭人、法蘭西人、德意誌人、西班牙人紛紛跟上,創造了擁有自己風格的飛剪縱帆船,使得海上貿易的效率大大提高。
不過這種飛剪船也有自己的缺陷。一個是船體重心不穩,人員比較遭罪,且在運輸貴重物品時,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二個是船艙內進水比較多,容易打濕貨物,需要你做好嚴格的防潮措施;第三點,則是船體結構較普通商船更容易損壞,船隻壽命短,維修成本高,讓很多人對其又愛又恨。
所以,這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水手們現在真的很好奇,這艘看起來非常破舊的飛剪船應該是從東岸本土淘汰過來的他們有這個傳統,一直都有在此之前肯定已經使用了很多年了,維修保養成本已經進入高支出階段,其遠東殖民地居然還在使用,這可真是節省得過分了,也許買船時沒花錢吧,隻有這麽一個解釋了。
大飛剪貨船的吃水很深,以至於船頭都不如往常那樣被波浪高高托起了。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艘船裏應該裝載了數量眾多的金屬製品,是什麽呢?別是武器吧?
考慮到最近幾年馬六甲城的東岸人越來越多,總數甚至已經超過了一千五百,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們就無法淡定。這些該死的東岸人一定賄賂了柔佛王國的蘇丹,雖然這個該死的傀儡沒什麽鳥用,但東岸人卻找到了機會嗯,按照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開始在離馬六甲城稍遠的地方建立農田、集市,正式開始了定居生活。
這些人看似忠良,且還時不時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納稅,但他們也有底線,那就是如果誰想驅逐他們,那麽就會立刻翻臉,拿出強硬手段。荷蘭東印度公司設立的馬六甲市鎮議會早就領教了這一點,他們想“勸說”這些東岸人不要定居於此,結果東岸人直接拿出了柔佛蘇丹出具的地契,指出這些土地已經是他們的了。隨後,他們又拿出了聯合省政府、荷蘭東印度公司雙重背書的協議,指出他們允許東岸人在馬六甲進行“經營性活動”。你看,手續完全合理合法,還有什麽話要說?
老實說,荷蘭人在東印度群島其實並不怎麽愛“講理”、“**”的。他們麵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時,往往是直接派軍艦堵門,比如當年集結了12艘軍艦封堵蘇拉特港口;或者直接派兵圍攻,比如當年糾集了大量雇傭軍和土著士兵圍攻葡萄牙人的馬六甲城。但遺憾的是,在麵對東岸人時,這兩招都不能用,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因此,他們的“勸說”,那就真的是勸說,無奈東岸人根本不為所動,堅持賴著不走,你又能怎麽辦?
於是乎,在這樣的拖延之下,一來二去,不但馬六甲城內有了數百名東岸商人及其職員,城外還有上千名農夫和工匠。再讓他們發展下去,人數優勢可就完全在他們那一方了,如果再算上無時無刻不想著奪回馬六甲城的柔佛土著,這事情顯得愈發棘手了。
今天他們居然又“有幸”看到了一艘東岸商船開往馬六甲,而且船上滿載貨物如果沒什麽意外的話,這些船上肯定還載有至少數百名來自東岸殖民地的移民可以預見,東岸人在馬六甲的勢力會更上一層新的台階。
“馬六甲簡直天生就是為貿易而生,是世界上最佳的貿易良港。兩種季風在此匯聚,商業由此開始。中國、越南、日本、朝鮮、琉球的商船在冬天南下(如果沒有裝備蒸汽動力的話),夏天返航。來自阿拉伯半島、印度、波斯等地的商船則在夏天出發,冬天抵達。這種航行的季節性催生了繁榮的中轉貿易,商人們在此買賣,大宗貨物反複進出,港口人流極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市場貿易熱鬧非凡,各種慶祝活動豐富多彩。”就在此時被荷蘭人指指點點的東岸貨船內,來自對馬島的宗義倫正在仔細地閱讀東岸人書寫的報告。
宗義倫是被東岸人從監獄裏提出來的。因為在對馬島之戰中投降朝鮮,他們家在肥前的封地被盛怒的幕府給沒收了,他留在江戶的一個兒子也被勒令切腹。而更讓人寒心的是,即便他投降了,但對馬島新的統治者仍然以他在之前的戰鬥中殺傷不少朝鮮士卒為由,將他們家族及藩中實力派統統下獄,財產也被盡數沒收。
關鍵時刻還是東岸人伸出了援手,將他們從朝鮮人手裏要了過來,並且保證其永遠不會返回對馬島給朝鮮人添亂。宗義倫也沒有什麽太好的選擇,於是便同意了東岸人的條件,帶著家族及親近的藩內官員、武士數百人出海,前往馬六甲港。
馬六甲是什麽地方,常年做貿易的對馬宗氏隱約了解一點,知道那是南洋一個很大的貿易樞紐。對於去這個地方,他並不是很排斥反正原本都是朝鮮人的階下之囚了,隨時可能被處死,還能有比這更壞的麽?
他們是從濟州島出發的,一路上宗義倫都在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東岸人對馬六甲港的描述。而且,隨船的兩位情報官員也和他們聊過,讓他清楚了自己此行的目的,那就是在當地充當東岸商民的護衛,防止宵小覬覦他們的生命或財產荷蘭人明招不敢使,下三濫的暗招還是有可能用的,不得不防。
宗義倫對此並無異議。他看得出來,東岸人是想直接統治那個港口城市了,雖然據報告中描述目前那裏尚處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之下。而且,情報員們已經和他明確說了,未來文萊那邊會派十餘名軍官過來,幫助他們整訓,讓他一切聽從領土那位軍官(據說還是個日本人)的指令,這就更加說明一切了。
文萊如今什麽個情況,宗義倫以前不清楚,但在閱讀了一份文件後,他太清楚了!簡直就是觸目驚心!東岸人竟然已經廢掉了當地的蘇丹,成立了一個叫“馬來亞管委會”的組織,全麵管理起了文萊、帝力這兩大殖民地的一切事務。當然這不是最讓人最害怕的,最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東岸人在試圖改變當地的人口構成!這一點文件裏沒有寫,但宗義倫不是傻瓜,字裏行間完全可以看得出來,文萊人要麽累死在各種工地上,要麽登船前往了非洲,被編入了一個叫“島嶼八旗”的組織。而留在當地的,自然都是從山東、浙江等地南下的移民了。這叫什麽?叫騰籠換鳥!屬於最惡毒的殖民方式!
帝力怎麽樣?宗義倫沒有讀到,但相比與文萊情形差不多,未來都是東岸人的天下。馬六甲呢?現在還沒有拿下,可一旦拿下,當地的馬來人、荷蘭人、德意誌人什麽的大概都會滾蛋吧?這就又是一個獨屬於東岸人的樂園了!
控製了馬六甲,再控製住文萊,風下之地兩個最大的貿易港口城市就全收入囊中了。其他人要做生意,就得向東岸人的那個什麽管委會交稅,各種貨物的流向東岸人會一清二楚。甚至於,他們還可以決定哪些貨物可以到哪裏,哪些船隻不可以通過海峽等等,這權力可真是要上天了!
如果再這麽順利發展幾十年下去的話,當文萊、馬六甲和帝力島都各有幾十萬居民生活的時候,東岸人對東印度群島這片的海上通道的控製力會更強吧?不,他們不可能在這幾十年間什麽也不做,肯定會加速擴張,試圖控製更多的土地的。剛才那位情報官員怎麽說的來著?對!他說很可能還會有另外一支人數高達數萬人的隊伍分配過來,這支隊伍據說打過仗,經驗豐富,意誌也足夠頑強,應該可以幫助他們控製更多的土地和城市吧?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在這一片,宗義倫還想不出有誰能聚集起比東岸人更強大的力量,即便是荷蘭人都做不到!
這一票還真是賺了呢!宗義倫想道,也許跟著東岸人,宗氏會闖出一番更大的天地也說不定!朝鮮人,給我等著!幕府唉,都是命!今後怕是敵非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