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剛已經將自己的辦公室完全搬到了西班牙王國的加的斯港,一個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兩大水域的重要城市。在這裏,他可以比較方便地同時處理地中海和波羅的海兩地傳過來的消息,兩者距離相差不多,消息傳遞過來都很方便。


    而他之所以將東岸在歐洲的全權特使官邸從經濟中心阿姆斯特丹搬到加的斯,除了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什麽“喜歡溫暖的天氣”——好吧,這其實是開玩笑的——之類的原因外,最主要的還是他覺得現在的聯合省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聯合省了,換而言之,聯合省再也回不去了!


    是的,沒錯,即便戰爭結束好幾年了,共和派勢力也再度成為國家議會、省議會、市議會的重要組成力量,但因為戰爭期間法律法規的更改以及眾多高級職位被奧蘭治派的人“卡位”式地占據著,整個聯合省再也回不到當初約翰·德維特當政時對東岸的友好氣氛了。整個國家顯得略顯冷漠,雖然不至於敵視,但總是讓人感覺到有些不爽利,因此高文剛便上報本土將官邸搬到了西班牙王國最重要的海港加的斯港。


    作為寶船隊的起點和終點,加的斯港始終湧動著巨量的財富和商品。產自美洲的金銀在此匯聚——好吧,也就是聚集一下,然後就流到意大利和荷蘭銀行家的手裏了,西班牙“黃金漏鬥”的綽號可不是白叫的——新大陸的各種珍奇貨物在此分銷,各色人等和文化在這裏碰撞,使得加的斯這座港市具有著一種別樣的美麗。


    但加的斯也有一樣壞處,那就是夏天時的高溫及蚊蚋的襲擊。因為緯度的原因,加的斯非常炎熱,尤其是夏天,白天整個城市街道上的行人非常稀少,總要到了下午四五點鍾過後,商人、水手、農夫、教士、士兵等各色人物才會慢慢從各自的“藏身處”冒出來,整個城市也就突然間活躍了起來,從此進入到了熱鬧期,一直到晚上很久才算結束。


    高文剛現在已經習慣了西班牙人生活的節奏。在搬到加的斯這麽久後,他白天總是窩在陰涼的別墅後院內休息、看書,到了下午三點鍾之後,才乘坐馬車前往各處拜訪客人、查驗貨物、檢查工作。


    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了三個月前酷暑天氣的正式結束,才恢複了正常的作息製度。這不,今天(1683年11月23日)才剛過了下午一點鍾,高文剛便前往碼頭貨棧檢查工作去了,因為一艘從阿姆斯特丹駛來的東岸商船剛剛抵達。


    這艘商船是隸屬於阿姆斯特丹商站的舊船之一——多年來東岸人一直喜歡在歐洲最大的舊船市場上“淘寶”——在當地采購了一些船隻桅杆、纜索、木焦油之類的船具,經倫敦抵達加的斯,做做短途貿易的同時,也負責東岸體係內各個商站、使館之間的消息傳遞和人員往來。


    高文剛對這艘名為“格羅寧根向日葵”的笛形船上所裝載的貨物在加的斯賣了多少錢不感興趣,他第一時間坐到了貨棧內一個相對隱秘、安靜的小房間內,會見了兩位隨船而來的信使,問了問阿姆斯特丹、倫敦兩地的情況,然後便接過了他們隨身帶來的外交信件,仔細閱讀了起來。


    來自阿姆斯特丹的信件內容多是一些生意和財務上的匯報,重要的事情乏善可陳,隻有一條稍稍引起了高文剛的注意,那就是奧蘭治親王再一次否決了三級議會提交的關於赦免約翰·德維特“叛國”罪名的提案。因為由七省聯合派出的二十多名法官在重審了有關德維特兄弟的案件後,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因此德維特兄弟身上背負的罪名無法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那麽就隻能寄希望於由國家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特赦了。但奧蘭治親王又怎麽可能答應這種荒唐的事情呢?毫不令人意外的,他兩次拒絕了赦免德維特兄弟,使得這位前三級議會議長幾年來一直寓居南尼德蘭,始終無法返回聯合省,也是悲劇。


    當然德維特議長也是有性格的人,他當然無法接受靠仇人赦免的方式結束流亡生涯,返回國內從政。目前國內反複折騰著讓他回去的,多是一些以前的老朋友罷了,他自己本人是萬萬不會對威廉三世低頭的,哪怕是權宜之計也不可能,因此這似乎預示著他大概永遠也不會再回到聯合省、回到故鄉了。


    “共和派是一步差、步步差啊,不過話說我們的政策似乎也該調整了呢。德維特,既然回不到聯合省,回不到他的舞台上去,那麽時間一久,大概就會被台下的觀眾們給遺忘了吧?這樣一來,共和派恐怕會推舉新的人選出來與威廉三世打擂台了吧?聽說範博伊寧根已經從卸任了大使的職務,從柏林返回阿姆斯特丹,下一步大概就要被共和派推舉出來作為代言人了吧?這是我們東岸的老朋友了,關係不錯,值得大力投資。”放下了手裏的信件,高文剛輕輕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


    其實,東岸人對康拉德·範博伊寧根的接觸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畢竟這個人威望不低,且曾經出任過駐東岸大使,易於和東岸方麵溝通。這樣一個人物,本就是極佳的合作對象,因此高文剛在征得本土外交部的同意後,力推他上台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托東岸人在荷蘭資本家中間不俗的影響力,很多共和派的議員在他們影響下,也變得慢慢傾向於讓範博伊寧根上位,因此此君現在的呼聲是越來越高了。


    雖然共和派與東岸人的這種做派看起來有些不太地道,有過河拆橋的嫌疑,不講感情、沒有義氣。但政治這種東西,說實話是最最要不得感情和義氣的東西,它講的隻有赤裸裸的利益。有了利益,對天主教較為狂熱的法國人(為此都在國內大肆清理新教徒了)都能放下身段與土耳其人結盟;有了利益,原本還打生打死新教諸侯能站到天主教國王一邊去。以上這些都是最近幾十年來發生過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裏,並且習以為常,東岸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支持起範博伊寧根來一點都沒含糊。


    “希望他能成功吧,這需要很強的個人能力,當然更需要一點運氣,威廉三世現在是越來越老到了,並不好對付。”高文剛嘟囔著將手頭的這份信件放下,然後拿起了另一份來自倫敦蔡振國的信件,仔細看了起來。


    這份信件的內容比較多,足足有七八頁紙的樣子,寫滿了涵蓋英國政治、經濟、商業和科學技術的方方麵麵,尤其著重刻畫了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與國會議員們之間的緊張關係。那些大資本家們已經在半公開場合與毫不掩飾自己天主教傾向的約克公爵發生過好幾次衝突了,因為查理二世無嗣,按理來說他一旦去世的話,王位應該是兄終弟及,但現在控製著英格蘭絕大部分實力的資本家和開明貴族們非常不願意讓這個家夥上位,故現在英格蘭王國穩定繁榮的表象下麵其實還掩藏著深刻的危機,一著不慎就有可能爆發武裝衝突。


    作為華夏東岸共和國駐歐全權特使,高文剛多年來一直密切關注英格蘭的局勢,對於這個國家的高速發展十分驚歎,因此一直在想方設法要給它製造點麻煩。如今看來,一場所謂的王位繼承危機似乎是最好的切入點,雖然不大可能顛覆英國政局,硬送約克公爵上位,但給英格蘭人找點“樂子”,讓他們不要發展得那麽迅速,卻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個國家,已經到了必須要限製一下的地步了!而限製完了,這個國家才有可能聽話,才有可能跟著東岸的指揮棒起舞,成為東岸幹涉歐陸局勢的重要武器——當然這一切還很遙遠,“調教”英格蘭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且失敗的可能性相當不低。


    而在有關英格蘭政局的描述之外,便是大段的有關英格蘭工業技術的情報分析了。蔡振國這裏寫得比較詳細,列了個小提綱,將涵蓋金屬提煉與加工、槍炮製造與銷售、布匹的織造與印染以及最為重要的蒸汽機的逐步推廣之類的信息詳細描述了一遍,讓人看起來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高文剛看完後,沉吟了片刻,然後才提起筆在信件上做著記錄。他的看法其實與蔡振國頗為類似,那就是英格蘭的工業實力已經非常不錯了,這兩年借助英、荷關係的蜜月期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因此,他同樣覺得不能讓荷蘭商業資本與英格蘭的工業資本結合,否則兩者一旦發生化學反應,怕是要“出事”!那麽這樣一來,這件事又與前麵他思考過的幹涉英格蘭王位繼承產生了關聯,也許這兩件事可以一並歸檔處理。


    過了這段之後,蔡振國的信件後麵就全是有關幾個陸地國家——如奧地利、波蘭、俄羅斯、土耳其等——的情報大匯總了,而其中有關奧斯曼的部分自然占據了最大的篇幅。高文剛對這一段也一樣非常重視,作為東岸共和國在歐洲最大的支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來都不是什麽可以舍棄的利益。相反,多年來東岸人的貿易、外交甚至所謂的影響力,都是以這個老大帝國的存在且強盛為根基的。奧斯曼帝國強盛,東岸人不但貿易不受影響,甚至還可以間接影響其他許多地區,從而獲取利益。而如果這個國家衰弱了,那麽在周圍群狼環伺的情況下,勢必無法再保有原本的勢力範圍,必然會出現一個收縮的現象,這同樣會讓東岸人多年的投資大打折扣。


    所以,奧斯曼最好的選擇,就是維持一個高大卻虛胖的體格,對逐漸長大的奧地利、俄羅斯保持一定的威懾力。畢竟,上百年時間東征西討建立起來的心理優勢還是比較管用的,無形之中的威懾力很大。可一旦你不小心吃了個打敗仗,戳破了那層虛胖的牛皮紙,那麽後果可就比較嚴重了,以後那些被你欺負過的國家,保準會一擁而上,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不揪著奧斯曼窮追猛打就有鬼了!而你奧斯曼再強,渾身是鐵,在麵對波蘭、奧地利、俄羅斯甚至波斯等世仇的情況下,又能打幾顆釘呢?


    “穆斯塔法真是遠不如他的養父和兄長啊,這威望確實不夠。堂堂科普魯盧家族出身的人,掌握著如此優秀的資源和人脈關係,居然還被一幫軍頭和領主半脅迫半引誘,在準備極端不充分的情況下,前往奧地利腹地進行軍事冒險,這該怎麽說呢?”高文剛一看到這裏也是頭疼。


    曾經擔任過駐伊斯坦布爾大使的他,對這個國家的上心程度可謂比任何人都要來得多。他之前已經派過一次使者前往奧斯曼了,那是進攻奧地利的想法剛剛露出苗頭的時候,無奈勸說他們見好就收的行為沒有收到什麽成效,被人家輕巧地回絕了,這令高文剛感到有些鬱悶,這咋不聽勸呢!


    現在事情又過去了幾個月,形勢愈發錯綜複雜,聽說奧地利人對奧斯曼大軍在匈牙利境內遲遲不退感到不對,已經開始從西線慢慢抽調精銳主力回援。而很顯然法國人在這事情上沒能很好地兌現之間的承諾,他們隻牽製住了一部分奧軍,另外一部大約兩萬餘人已經陸續開始往本土撤退了,為的就是防範奧斯曼人得寸進尺。


    “算了,過幾天我親自去一下伊斯坦布爾,想辦法和大維齊聯絡一下吧,最後一次勸說他們退兵。”高文剛輕撫額頭,無奈地想著:“另外也要做好奧斯曼帝國失敗的準備,十餘萬倉促轉向的軍隊,久戰疲憊、補給不足,奧地利人一旦執行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戰略,失敗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當然萬一他們勝利了,甚至僥幸攻下了維也納——好吧,算了,攻下了也守不住,白費勁,這個就不考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