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吳三桂老賊在川中大造舟船,意圖擴大與荊楚間的貿易。這家夥,當真是做生意的料子,為了錢,竟是什麽都不管不顧。北京的康熙小皇帝,居然也沒個說法,這滿清朝廷啊,當真是不行了。”1675年1月1日,煙台縣郊的某處建築工地上,登萊開拓隊隊長廖逍遙象征性地用鏟子鏟了一捧地麵上已被火烤得鬆軟的泥土,朝前來商討工作的台灣銀行總經理邵曙光說道。


    “嘿嘿,吳三桂盤算的那點生意經,又怎麽能和廖司令您在登萊規劃的大局麵相比呢?差遠了呀!”邵曙光身披貂皮大衣,腳上穿著鯨魚皮靴,衣著光鮮的,看著就不像幹活的模樣,這會隻見他也放下手裏的釘耙,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朝廖逍遙拍起了馬屁:“膠萊新河穩步推進,膠煙線輕軌也破土動工,未來還有規劃中的桃榮線輕軌,這大開大合的氣魄,豈是這些地方軍閥能比的?”


    話說廖逍遙也是個說幹就幹的人,這才拿到本土授權修建膠煙線輕軌的批文不過一年多時間,就已經在沿線的煙台、福山、棲霞、萊陽、即墨、膠州六個縣同時開始平整地基,做好前期準備。為此,上述六縣有超過十萬勞動力被發動了起來,壯男在工地上忙活,壯婦則幫忙轉運泥土、物資、材料和糧食,甚至在開拓隊政府的規劃中,如果人手還不夠用的話,部分老人和小孩也會動員起開,其中老人上工地幫忙拾柴禾、打水做飯,小孩送水送飯到地頭,總之所有人力都要利用起來。


    從能夠同時動員這麽多人就可以看出,東岸政府在登萊地區的統治力度是非常強了,尤其是統治了超過三十年的登州府,基本已是鐵打的地盤。之所以如此,其實和當初莫大帥時期建立起來的體係有關:眾所周知,登萊地區在明末迭遭戰火,地方上被洗了一遍又一遍,幾乎成了白地,秩序可謂是完全崩潰。東岸人占領這裏後,立刻按照自己的規劃與想法在當地重整了秩序,且反彈力度微乎其微(一張白紙好作畫嘛),後來幾十年間又通過抗清軍政大學(1674年改名為煙台學院,是整個遠東三藩地區師資力量最強的幹部學校,遠遠超過魏博秋建立的黑水交通學院)培養的大量基層幹部,進一步強化了統治,使得政府的意誌突破了皇權不下縣的極限,達到了鄉鎮一級。


    不然的話,你以為東岸政府怎麽能夠輕易動員起如此之多的百姓來幹徭役,要知道“興大役”在古代曆來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一個操作不好就可能引發造反起義之類的事情。但東岸人現在真的不用太過擔心這些,三十年來分散安置到地方上的退伍軍人和大量幹部,起到了中堅作用,有任何苗頭,都能以較快的速度匯報上來,然後加以處置,最大程度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也許在這批幹部和退伍軍人故去或墮落之後,政府對地方上的掌控力度會有所減弱,但在新秩序建立不過三十年的當下,這套體係運轉還是可以的,在國防和建設方麵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其實對比下如今同樣有大型基建的山東西四府就知道了。青州、濟南、東昌、兗州四府在地震中損失嚴重,道路、河堤、水庫毀壞殆盡,清廷地方官也不是吃屎的,自然在申請朝廷蠲免錢糧之餘,開始組織當地人力恢複基建。這個過程與東岸一比,當真是天差地別,首先體現在勞動工具的不足,不但數量不足,質量也很差勁,很多人不得不使用木質工具幹活,效率可想而知;其次體現在食品供應的匱乏,東岸人在送走了大批移民之後,糧荒有所緩解,但登萊方麵仍然從南洋進口大量稻穀,就是為了保證接下來的大型基建項目不受影響,更別提還有濟州島和黑水地區送來的大量肉食品了,營養供給還是相當不錯的,這在古代大型勞役中非常少見。


    最後,還是要說到地方基層上來。東岸人在一片白地的登州地區,恢複了生產秩序,遷移了大量人口,重新分配了土地,一切規章製度都按本土的來(比如每人30畝地不得買賣等),從無到有建立起了新的一套體係。如今才過三十年,政府殺出來的威望仍在,地方上盤根錯節的宗族關係還沒形成,地主沒有生存的土壤(被政策限製了),商人還處在資本積累的階段,因此基本上是政府主導一切,阻力極小。


    反觀清國那邊,連動員人上河修堤都得縣太爺求著地方士紳們辦理,錢糧也是由士紳宗族來發放。若是修自家附近的還好,若是和自家沒什麽關係,他們的積極性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其他一些狗皮倒灶的事情,因此好幾年過去了,清廷那邊仍未撫平當年震災後留下的創傷,農業生產仍未完全恢複。偌大個山東西四府,居然供養個十萬大軍都有些吃力,把老百姓榨成了人幹,由此可見清、東兩國政府在行政效率上的差距了。


    而這種行政效率上的差異,體現到經濟發展上,就是如今登萊和西四府之間迥異的風貌。說起膠煙線鐵路的開建,除了軍事方麵的意義之外(溝通膠州、煙台兩個分別位於渤海、黃海沿岸的最重要軍事據點),難道就和當地六個縣的經濟發展無關嗎?怎麽可能!


    煙台、福山、棲霞、萊陽、即墨和膠州,在如今登萊開拓隊轄區,即便算不上最富庶的六個縣,也絕對排在十六個個州縣衛的平均水平之上了。足足六十萬的人口,穩定出產的糧食、水果和手工業製品,已經有了構件區域市場的條件,如今這條輕軌線路一旦全線貫通,那麽物流成本將壓縮到以往的幾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必將促進商品市場的大繁榮,政府不光別的,光收稅就可以多收上不少了,特別登萊如今有著大量消費人群的情況下(沒有地主,幾乎全是自耕農)。


    而市場的向好,也大大帶動了來自各地的投資。這幾年來,來自寧波甚至本土的少許商人,都已經在登萊地區投資開設企業了。比如,1673年膠州有本土商人劉某投資興建了一條製磚生產線,每天能夠製磚近萬塊,結果銷量非常好,產品供不應求,特別是在膠萊新河防線、輕軌鐵路項目開建以後,沿途各種設施需要大量的磚頭,這些都使得這項投資成了一個日進鬥金的項目,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


    再比如,寧波孫氏族人與本土技術人員合股,於1674年在寧海州開設了水泥廠一間,投資三萬多元,年產水泥八千桶。與磚廠類似,這個同樣以生產火山灰水泥為主的企業,產出在登萊地區賣得相當不錯。且得益於煙台、寧海州、威海一帶海邊豐富的石灰石資源,生產水泥的成本也相當低,故整個廠子的利潤十分驚人。


    值得一提的是,磚廠、水泥廠生意的紅火,又促進了政府和私人資本對煤礦的投資。其中,東岸日本公司應邀入股釧路煤礦,該煤礦增資擴股十萬元,從本土引進了若幹新式采煤設備,高薪聘用了若幹技術和管理人員,意圖將現有煤炭產量翻倍;東岸朝鮮公司則另辟蹊徑,直接與朝鮮官府展開了談判,打算在朝鮮北部投資煤礦,以利用當地豐富且廉價的人力資源,生產出大量的低成本煤炭,競爭力要比東岸人自己在釧路、黑水兩地采的煤高很多。


    此外,黑水等地的森林采伐業、木材加工業也受到這兩個巨型工程的影響,發展較速,吸引了不少投資,台灣銀行就入股了多家林場或木材加工廠,累計投資超過了九萬五千元。而且,這家遠東的巨無霸企業現在已經將目光瞄向了黑水機械加工廠,一家原本是以冶煉朝鮮進口生鐵、生產金屬農具和簡單工業用具為主的作坊式企業。


    台灣銀行總經理邵曙光已經與該廠上下談好了,定向增發五千股,每股計價十元,該廠將用融資得到的這十萬元從本土采購一些被淘汰的小型化鐵爐、坩堝、蒸汽機、鍛壓設備、機械加工設備等,並聘用一些技術人才,爭取進行一番產業升級。


    邵曙光樂觀地預計,最快1676年底該廠就可試製小型鑄鐵輕軌,然後大量出口至登萊,以敷膠煙線和規劃中的桃榮線三百八九十公裏的線路需求。要知道,這可是一筆了不得的生意,一旦成功的話,黑水機械加工廠可就會富得流油了,成功升級轉型再也不是什麽問題,成為遠東地區一等一的集冶煉、加工為一體的企業也是等閑之間的事情——當然了,出於技術保密性方麵的要求,東岸本土也一再強調,黑水機械加工廠引進的技術和人才,隻能嚴格限製在庫頁島,不得流出島外擴散到其他地方,否則所有人都要承擔責任!


    廖逍遙貴為登萊開拓隊隊長,也是不敢違逆本土的這個要求的,因此他始終沒有要求將黑水機械加工廠搬到登州府來,否則未來一旦泄密,他也承擔不起責任。因此,這會在提到鐵路線的建設後,他也不得不又一次叮囑了邵曙光,讓他們台灣銀行的人也要履行起股東的義務,監督廠子的正常運營,不要讓其被一些匪夷所思的因素傷害導致停產。


    邵曙光聽了自然是連連點頭,隻聽他說道:“膠煙線是大項目,今後很可能上馬的桃榮線同樣是大項目,小四百公裏的裏程呢,黑水廠全部吃下可能力有不逮,但吃下三分之一乃至一半,還是很有可能的嘛,這就是很大的市場了,我們不會因小失大的,放心。”


    “知道輕重就好。”廖逍遙聞言點了點頭,說道:“輕軌線路完工後,還有煙台、膠州、威海、榮成、丹東五大碼頭工程,上麵也需要大量的輕軌及其他設施,足夠黑水廠吃很久了。作為整個遠東地區第一家現代化的煤鐵聯合企業,我可不想這簇火苗被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給澆滅,那實在太可惜了,也是對黑水人民、登萊人民和寧波人民的犯罪。”


    “而這些企業相繼發展壯大,登萊經濟也走上正軌之後,有固若金湯的膠萊新河防線,西麵的清國若不能掌握製海權,他們憑什麽與我們鬥?也隻有到了那時候,可能本土執委會諸公才會允許登萊出現一線技術敏感的企業吧,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擔心給中國人做了嫁衣而嚴令禁止。”廖逍遙又說道:“遠東三大開拓隊未來麵臨的挑戰很大,風險也很大,若是自身的經濟實力、工業生產能力、軍事戰鬥力不足的話,下場是堪憂的。而在這三者當中,登萊又是發展潛力最大、安全形勢最好的,我對登萊的期許和規劃,很大啊!當然也許我沒機會看到這一天了,但我希望未來我的繼任者們堅持做好這個規劃,讓登萊強大起來。邵經理,你們台灣銀行作為紮根遠東的大型企業,也要謹記這一點,該投資時不要舍不得花錢。這次你們入股黑水很多企業,就做得很不錯,我很欣慰,未來也希望你們在登萊多多投資,聽說你們準備在威海投資興建一家機器磨麵廠?這就很不錯嘛,未來還可以追加投資,有政府為你們保駕護航,這生意錯不了的。”


    “當然當然,廖司令,投資是沒有問題的,但合格的工人來之不易,政府方麵未來還是得進一步普及小學教育啊。”邵曙光也說道。


    “這是肯定的,隻是無法一蹴而就,慢慢來吧。”廖逍遙回答道:“等小學教育也普及了,那登萊就真的成了樣板區了,在各海外殖民地中首屈一指,當然這也和本地人口的素質有關。像新華夏、澳洲那邊,文明人、野蠻人混雜,如何能比得過登萊?更別提歐洲那些國家了,他們甚至現在還在打來打去,一刻都停不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