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二章 新華夏島的新主人(一)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獨麥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月大概是雨季來臨前最後一個相對幹爽的月份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新近上任新華夏開拓隊隊長這個炙手可熱位置的黃儀黃某人,誌得意滿地來到了被征服沒多久的新華夏島西北部進行視察,看看未來多年自己即將主政的這片沃土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截止1663年底,新華夏島與本土之間的貿易額為330.4萬元,其中從本土進口各類商品約139萬元,出口至本土各類商品191.4萬元,貿易順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60萬元,堪稱華夏東岸共和國第一寶島、王冠上的明珠,無論如何拔高其在東岸經濟上的地位也不為過。
在出口至本土的商品中,排名第一位的自然還是棉花了,共計48.9萬元,第二名則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猛將”蔗糖,已經達到了35.6萬元,第三名則是往屆冠軍木材,為27.6萬元,比起前些年幾乎沒有任何增長。
去掉這三大項後,剩下的就比較零碎了,分別是胡椒12.2萬元(近六年增長了11倍)、劍麻12.1萬元、咖啡10.2萬元(近六年增長了5倍)、精煤10萬元(因為運力和價格因素,下降了20%)、可可9.5萬元(增長了3.5倍)、橡膠8.7萬元(增長了3倍)、香草7.1萬元(增長了3倍)、海產品4萬元、幹果2.5萬元、其他合計約3萬元。
從數據就可以看出,新華夏島近些年的經濟結構轉變極快,六年前那種以木材、棉花和精煤為主導的出口經濟,在近些年中已逐漸被蔗糖、胡椒等取代,一些新興商品的出口額增長非常迅速,大有取代傳統商品的趨勢。據新華夏開拓隊政府研究估計,在下個五年,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新華夏木材、精煤等商品的出口數字會下降,可可、咖啡的出口增幅會減緩,劍麻、幹果、海產品會平穩增長,香草、橡膠、胡椒等商品的增幅會繼續狂飆猛進,直到本土市場再度出現新的變化為止殖民地市場,總是從屬於宗主國市場的,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有什麽改變的。
當然了,別看本土與新華夏島的貿易這麽紅火,但在遠東多年負責商業事務的黃儀也看得很明白,由於在新華夏經營木材、棉花、劍麻、幹果、煤炭、海產品、咖啡、可可、胡椒、蔗糖等各類商品的企業注冊地多在東岸本土,因此大量的利潤和稅金也就被留在了本土。久而久之,這無疑導致了新華夏島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不滿,並為此多次上書執委會,要求改變目前這種不合理的財富分配方式,給新華夏開拓隊政府開辟更多的財源,以便更好地建設地方。
據說本土已經初步答應做一些讓步,即以後要收緊《公司法》的有關條款,諸如那些在本土隻有幾個工作人員、在新華夏島可能有幾百個工作人員,但注冊地卻是本土的企業,可能不得不在新華夏島設立分公司了,以將一些營業稅、出口關稅等稅金也轉移到這邊來,安撫一下新華夏島諸君的不滿當然如果他們祭起利潤轉移大法的話也沒辦法,畢竟這都是在合法框架下的合法手段。[棉花糖小說網..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1664年9月30日,新官上任的黃儀乘坐一艘船隻來到了馬任加港,對這座已被東岸人占領了兩年半的城市進行一番視察。時隔兩年半,馬任加這座近年來多次易手的城市已深深打上了東岸人的烙印,大量軍人、商人、官員、宗教人士湧進了城市,以勝利者自居的他們輕易地擺布起了整座城市,在這裏建起了官署、炮台、倉庫、碼頭、道觀和集市,原本布局相對淩亂的馬任加城也在他們的改造下一點一點發生著改變大量亂七八糟且缺乏美感的木質建築被直接推平,居住在其間的薩卡拉瓦人要麽被集中送往了本土、澳洲、南非、吉布提,要麽就是因為種種理由被塞進了島上大量的國營種植園內,正好緩解了黑人勞動力不足而帶來的困難,為華夏東岸共和國政府創造著自己的價值。
馬任加城內還有一些阿拉伯時代留下的建築,其中既有包括清真寺、澡堂、醫院在內的公共建築,也有如商人宅院之類的私人建築,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建築都是用磚石建成的,比較堅固,曆經多年重建、修繕,現已成了城市風格的一部分,比起薩卡拉瓦人後來搞的亂七八糟的窩棚不知道要強上了多少,當然這也正確體現了他們與阿拉伯人、波斯人之間的文明水平差異。
不過與他們留下的建築相比,如今城市內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裔卻少得可憐,他們之前在被博依拉王國破城時已經死傷了一大批,在兩年多前肖白圖率軍克複馬任加城的過程中又死傷了不少,幾番一折騰下來,如今城內還存活的穆斯*林隻有了區區數百人,也是倒黴得不行,不過誰讓他們沒有強大的自保武力呢?在17世紀這個時代,武力不足就是最大的原罪啊。
區區數百名穆斯*林自然是沒法阻止東岸人將諸如清真寺在內的大量建築收歸己有的,更何況他們的地位問題還沒確定呢估計會被分散流放至澳洲、黑水和南非,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因此對於東岸道教協會將清真寺據為己有並進行改造不敢有意見,對於很多穆斯*林商人(不管人還在不在)的宅院被沒收分發給立下戰功的軍官更不敢有意見,說到底,在東岸這種喜歡用刺刀說話的強權麵前,他們都是一群可憐蟲,沒法有效保護自己的可憐蟲。
黃儀在隨員和警衛的簇擁下,花了半天時間好好參觀了一下整座城市,然後又受道教協會的邀請,在馬任加大清真寺內出席了一場盛大的晚宴,出席的多為該城的新貴官員、道士、商人和軍官等席間觥籌交錯、酣醉淋漓、賓主盡歡,跟隨黃儀從大明來到新華夏島的揚州廚師們使出渾身解數,他們從新華縣火藥廠緊急運來了幾頭大肥豬,現場宰殺烹製,製作的包括紅燒獅子頭在內的諸多美食受到了眾人的一致稱讚。
第二天,黃儀等人深入到了內陸的一些村莊都是這兩三年內陸續設立的進行視察。在馬任加城廣闊的腹地內,除在沿海、沿河地帶尚有一些紅樹林或明亮森林外,地表植被的特征基本已讓位給了稀樹草原。不多的東岸殖民者“羞怯”而零散地定居在這裏,他們對本地的氣候和農業特征已有了一番了解,這裏明顯的幹季迫使他們不得不修建灌溉設施,但很顯然這不是他們能夠獨立完成的,因此一個個生活得比較不如意。但你若要讓他們放棄這裏的土地出外到城市去打工,他們又不願意了,畢竟這是他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換來的土地,絕不會輕易放棄。
“這裏的人口密度太低了。”黃儀一看便說道,“今年不是新到了一些移民麽,先截留一部分,多往這邊進行安置。河口附近寬廣的衝積土平原卻不派人來開墾,這像什麽話?我們新華夏島也不都是種植園吧,也有那麽多的自耕農,他們的利益也不容忽視,等人口多了,這裏就要修建灌溉和儲水設施,以利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
不過,馬任加附近的河口平原顯然不是黃儀的最終目的地,在他的堅持下,眾人隨後又乘船沿著貝齊布卡河上溯,並最終在後世馬魯武艾平原一帶停船上岸。嚴格來說,這片土地的歸屬目前是模糊的,因為這裏也生活著為數不少的麥利那人和齊米厄提人,他們從未被薩卡拉瓦人征服,因此以接收博依拉王國遺產而自居的東岸人對這片土地是否有統轄權,其實一直是存在著極大的疑問的。
但東岸人是何許人也,從不把麥利那人、齊米厄提人視為文明人的他們,對於馬魯武艾平原這麽一片關鍵性的土地不掌握在自己手裏自然是無法容忍的,因此很快便有了數百名新華縣保安團的官兵在此登陸,經過幾次不甚激烈的戰鬥後,他們驅逐了本地的原住民,將這塊土地牢牢地劃歸了自己名下當然同時也招致了麥利那人的敵視,不過這又有誰在乎呢,左右不過是一些土人罷了!
馬魯武艾平原在遠古時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但後來由於野火焚燒的緣故,森林逐漸退化成了遊牧場,牲畜能在這裏找到比幹草原更鮮嫩多汁的牧草;再後來,隨著人類(馬來半島和印尼的移民)的定居,稻米栽培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本地也成了較為富裕的地區。
黃儀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奔流不息的貝齊布卡河在流出安卡拉方齊卡山地後,在尚未分成許多港汊而注入馬任加灣(崩貝托卡灣)之前,貝齊布卡河及其許多小支流(包括馬魯武艾河)建造了一個寬廣的衝積平原平原上有許多天然湖泊,雨季時是非常良好的蓄水池,調節著整片平原的洪澇災害;在自然狀態下這片沼澤地提供著肥沃的土壤,蓋因數百年來每一次洪水泛濫都帶來了一些壤土,久而久之給馬魯武艾平原增添了數不盡的營養元素,這從當地自然草本植物旺盛的長勢中就能看得出來。
毫無疑問,這樣肥沃的土地在後世也不會籍籍無名。事實上,馬魯武艾平原在後世一直是馬達加斯加的穀倉之一,在開挖了長約100公裏的主要灌溉渠網(利用河流及湖泊)後,在沒有任何良種、化肥、農藥的馬達加斯加,當地人依托傳統落後的農業生產方式還創造了平均每季每公頃4.2噸稻米產量的記錄,成了全國聞名的產糧區這從當地大片大片平整的稻田便可看得出來。
東岸人此時要想開發這片肥沃的平原,所需做的與後世馬達加斯加其實別無二致,那就是先利用當地的河流與湖泊,修建一連串的水利設施,以充分利用雨季時山裏奔騰而下的河水,並在旱季時通過湖泊調節各條河流、灌溉水渠的水位,以使其在旱季時也有穩定的流量,最大程度為農業生產提供幫助。
毋庸置疑的是,這不是一項小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人力暫時可能不是很缺,蓋因附近遍地的薩卡拉瓦人、齊米厄提人、麥利那人還沒去料理呢,必要的話全部抓起來幹活也無所謂,;資金的話以前有些關礙,但在本土即將轉移部分進出口企業稅金給新華夏開拓隊政府後,可能問題也不是很大了,更何況新華縣本身便有相當的石灰、水泥和磚瓦產量,運力也足夠,開發馬魯武艾平原似乎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決心了。
“聽說這裏一年的種三季稻,而且無論什麽地方都能種?”黃儀站在鬆軟的草地上,自問自答般地說道:“洪水退落後河漫灘上的稻米、梯田上的雨澆稻米、幹季的灌溉稻米,看,多麽多樣化,生產成本也很低,這無疑保證了種植的高額利潤。”
“我意已決!”半晌後黃儀右手猛地揮下,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馬魯武艾平原的稻作區必須盡快開發,先期可以多運一些原住民勞務工過來,讓他們幫忙除草、清理石子、開挖水渠,但不準砍伐樹木!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地方種植糧食,不適合的地方也別勉強,花生、煙草、劍麻、梵天花、油棕、棉花、檟如樹(腰果樹)等經濟作物都可以栽種,思維不要局限,要多動腦筋。”
當然了,說完以上這些的黃儀也沒忘了將新華縣保安團一部長期駐紮在這裏,以抵禦高原上麥利那人隨時可能出現的反撲,畢竟東岸人搶占的馬魯武艾平原,他們一直也十分眼紅呢,高原上可沒條件這麽出色的稻作平原。整個馬達加斯加能與之相媲美、並被稱之為糧倉的農業區,滿打滿算也就隻有阿勞特拉湖一處了,那裏目前同樣屬於東岸人當初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從土人手裏購下的,簡直太賺了!(未完待續。)
截止1663年底,新華夏島與本土之間的貿易額為330.4萬元,其中從本土進口各類商品約139萬元,出口至本土各類商品191.4萬元,貿易順差達到了史無前例的60萬元,堪稱華夏東岸共和國第一寶島、王冠上的明珠,無論如何拔高其在東岸經濟上的地位也不為過。
在出口至本土的商品中,排名第一位的自然還是棉花了,共計48.9萬元,第二名則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猛將”蔗糖,已經達到了35.6萬元,第三名則是往屆冠軍木材,為27.6萬元,比起前些年幾乎沒有任何增長。
去掉這三大項後,剩下的就比較零碎了,分別是胡椒12.2萬元(近六年增長了11倍)、劍麻12.1萬元、咖啡10.2萬元(近六年增長了5倍)、精煤10萬元(因為運力和價格因素,下降了20%)、可可9.5萬元(增長了3.5倍)、橡膠8.7萬元(增長了3倍)、香草7.1萬元(增長了3倍)、海產品4萬元、幹果2.5萬元、其他合計約3萬元。
從數據就可以看出,新華夏島近些年的經濟結構轉變極快,六年前那種以木材、棉花和精煤為主導的出口經濟,在近些年中已逐漸被蔗糖、胡椒等取代,一些新興商品的出口額增長非常迅速,大有取代傳統商品的趨勢。據新華夏開拓隊政府研究估計,在下個五年,隨著市場的逐步發展,新華夏木材、精煤等商品的出口數字會下降,可可、咖啡的出口增幅會減緩,劍麻、幹果、海產品會平穩增長,香草、橡膠、胡椒等商品的增幅會繼續狂飆猛進,直到本土市場再度出現新的變化為止殖民地市場,總是從屬於宗主國市場的,這一點是永遠不會有什麽改變的。
當然了,別看本土與新華夏島的貿易這麽紅火,但在遠東多年負責商業事務的黃儀也看得很明白,由於在新華夏經營木材、棉花、劍麻、幹果、煤炭、海產品、咖啡、可可、胡椒、蔗糖等各類商品的企業注冊地多在東岸本土,因此大量的利潤和稅金也就被留在了本土。久而久之,這無疑導致了新華夏島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不滿,並為此多次上書執委會,要求改變目前這種不合理的財富分配方式,給新華夏開拓隊政府開辟更多的財源,以便更好地建設地方。
據說本土已經初步答應做一些讓步,即以後要收緊《公司法》的有關條款,諸如那些在本土隻有幾個工作人員、在新華夏島可能有幾百個工作人員,但注冊地卻是本土的企業,可能不得不在新華夏島設立分公司了,以將一些營業稅、出口關稅等稅金也轉移到這邊來,安撫一下新華夏島諸君的不滿當然如果他們祭起利潤轉移大法的話也沒辦法,畢竟這都是在合法框架下的合法手段。[棉花糖小說網..tw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1664年9月30日,新官上任的黃儀乘坐一艘船隻來到了馬任加港,對這座已被東岸人占領了兩年半的城市進行一番視察。時隔兩年半,馬任加這座近年來多次易手的城市已深深打上了東岸人的烙印,大量軍人、商人、官員、宗教人士湧進了城市,以勝利者自居的他們輕易地擺布起了整座城市,在這裏建起了官署、炮台、倉庫、碼頭、道觀和集市,原本布局相對淩亂的馬任加城也在他們的改造下一點一點發生著改變大量亂七八糟且缺乏美感的木質建築被直接推平,居住在其間的薩卡拉瓦人要麽被集中送往了本土、澳洲、南非、吉布提,要麽就是因為種種理由被塞進了島上大量的國營種植園內,正好緩解了黑人勞動力不足而帶來的困難,為華夏東岸共和國政府創造著自己的價值。
馬任加城內還有一些阿拉伯時代留下的建築,其中既有包括清真寺、澡堂、醫院在內的公共建築,也有如商人宅院之類的私人建築,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建築都是用磚石建成的,比較堅固,曆經多年重建、修繕,現已成了城市風格的一部分,比起薩卡拉瓦人後來搞的亂七八糟的窩棚不知道要強上了多少,當然這也正確體現了他們與阿拉伯人、波斯人之間的文明水平差異。
不過與他們留下的建築相比,如今城市內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後裔卻少得可憐,他們之前在被博依拉王國破城時已經死傷了一大批,在兩年多前肖白圖率軍克複馬任加城的過程中又死傷了不少,幾番一折騰下來,如今城內還存活的穆斯*林隻有了區區數百人,也是倒黴得不行,不過誰讓他們沒有強大的自保武力呢?在17世紀這個時代,武力不足就是最大的原罪啊。
區區數百名穆斯*林自然是沒法阻止東岸人將諸如清真寺在內的大量建築收歸己有的,更何況他們的地位問題還沒確定呢估計會被分散流放至澳洲、黑水和南非,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因此對於東岸道教協會將清真寺據為己有並進行改造不敢有意見,對於很多穆斯*林商人(不管人還在不在)的宅院被沒收分發給立下戰功的軍官更不敢有意見,說到底,在東岸這種喜歡用刺刀說話的強權麵前,他們都是一群可憐蟲,沒法有效保護自己的可憐蟲。
黃儀在隨員和警衛的簇擁下,花了半天時間好好參觀了一下整座城市,然後又受道教協會的邀請,在馬任加大清真寺內出席了一場盛大的晚宴,出席的多為該城的新貴官員、道士、商人和軍官等席間觥籌交錯、酣醉淋漓、賓主盡歡,跟隨黃儀從大明來到新華夏島的揚州廚師們使出渾身解數,他們從新華縣火藥廠緊急運來了幾頭大肥豬,現場宰殺烹製,製作的包括紅燒獅子頭在內的諸多美食受到了眾人的一致稱讚。
第二天,黃儀等人深入到了內陸的一些村莊都是這兩三年內陸續設立的進行視察。在馬任加城廣闊的腹地內,除在沿海、沿河地帶尚有一些紅樹林或明亮森林外,地表植被的特征基本已讓位給了稀樹草原。不多的東岸殖民者“羞怯”而零散地定居在這裏,他們對本地的氣候和農業特征已有了一番了解,這裏明顯的幹季迫使他們不得不修建灌溉設施,但很顯然這不是他們能夠獨立完成的,因此一個個生活得比較不如意。但你若要讓他們放棄這裏的土地出外到城市去打工,他們又不願意了,畢竟這是他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才換來的土地,絕不會輕易放棄。
“這裏的人口密度太低了。”黃儀一看便說道,“今年不是新到了一些移民麽,先截留一部分,多往這邊進行安置。河口附近寬廣的衝積土平原卻不派人來開墾,這像什麽話?我們新華夏島也不都是種植園吧,也有那麽多的自耕農,他們的利益也不容忽視,等人口多了,這裏就要修建灌溉和儲水設施,以利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
不過,馬任加附近的河口平原顯然不是黃儀的最終目的地,在他的堅持下,眾人隨後又乘船沿著貝齊布卡河上溯,並最終在後世馬魯武艾平原一帶停船上岸。嚴格來說,這片土地的歸屬目前是模糊的,因為這裏也生活著為數不少的麥利那人和齊米厄提人,他們從未被薩卡拉瓦人征服,因此以接收博依拉王國遺產而自居的東岸人對這片土地是否有統轄權,其實一直是存在著極大的疑問的。
但東岸人是何許人也,從不把麥利那人、齊米厄提人視為文明人的他們,對於馬魯武艾平原這麽一片關鍵性的土地不掌握在自己手裏自然是無法容忍的,因此很快便有了數百名新華縣保安團的官兵在此登陸,經過幾次不甚激烈的戰鬥後,他們驅逐了本地的原住民,將這塊土地牢牢地劃歸了自己名下當然同時也招致了麥利那人的敵視,不過這又有誰在乎呢,左右不過是一些土人罷了!
馬魯武艾平原在遠古時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但後來由於野火焚燒的緣故,森林逐漸退化成了遊牧場,牲畜能在這裏找到比幹草原更鮮嫩多汁的牧草;再後來,隨著人類(馬來半島和印尼的移民)的定居,稻米栽培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本地也成了較為富裕的地區。
黃儀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奔流不息的貝齊布卡河在流出安卡拉方齊卡山地後,在尚未分成許多港汊而注入馬任加灣(崩貝托卡灣)之前,貝齊布卡河及其許多小支流(包括馬魯武艾河)建造了一個寬廣的衝積平原平原上有許多天然湖泊,雨季時是非常良好的蓄水池,調節著整片平原的洪澇災害;在自然狀態下這片沼澤地提供著肥沃的土壤,蓋因數百年來每一次洪水泛濫都帶來了一些壤土,久而久之給馬魯武艾平原增添了數不盡的營養元素,這從當地自然草本植物旺盛的長勢中就能看得出來。
毫無疑問,這樣肥沃的土地在後世也不會籍籍無名。事實上,馬魯武艾平原在後世一直是馬達加斯加的穀倉之一,在開挖了長約100公裏的主要灌溉渠網(利用河流及湖泊)後,在沒有任何良種、化肥、農藥的馬達加斯加,當地人依托傳統落後的農業生產方式還創造了平均每季每公頃4.2噸稻米產量的記錄,成了全國聞名的產糧區這從當地大片大片平整的稻田便可看得出來。
東岸人此時要想開發這片肥沃的平原,所需做的與後世馬達加斯加其實別無二致,那就是先利用當地的河流與湖泊,修建一連串的水利設施,以充分利用雨季時山裏奔騰而下的河水,並在旱季時通過湖泊調節各條河流、灌溉水渠的水位,以使其在旱季時也有穩定的流量,最大程度為農業生產提供幫助。
毋庸置疑的是,這不是一項小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人力暫時可能不是很缺,蓋因附近遍地的薩卡拉瓦人、齊米厄提人、麥利那人還沒去料理呢,必要的話全部抓起來幹活也無所謂,;資金的話以前有些關礙,但在本土即將轉移部分進出口企業稅金給新華夏開拓隊政府後,可能問題也不是很大了,更何況新華縣本身便有相當的石灰、水泥和磚瓦產量,運力也足夠,開發馬魯武艾平原似乎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就看你有沒有這個決心了。
“聽說這裏一年的種三季稻,而且無論什麽地方都能種?”黃儀站在鬆軟的草地上,自問自答般地說道:“洪水退落後河漫灘上的稻米、梯田上的雨澆稻米、幹季的灌溉稻米,看,多麽多樣化,生產成本也很低,這無疑保證了種植的高額利潤。”
“我意已決!”半晌後黃儀右手猛地揮下,用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馬魯武艾平原的稻作區必須盡快開發,先期可以多運一些原住民勞務工過來,讓他們幫忙除草、清理石子、開挖水渠,但不準砍伐樹木!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地方種植糧食,不適合的地方也別勉強,花生、煙草、劍麻、梵天花、油棕、棉花、檟如樹(腰果樹)等經濟作物都可以栽種,思維不要局限,要多動腦筋。”
當然了,說完以上這些的黃儀也沒忘了將新華縣保安團一部長期駐紮在這裏,以抵禦高原上麥利那人隨時可能出現的反撲,畢竟東岸人搶占的馬魯武艾平原,他們一直也十分眼紅呢,高原上可沒條件這麽出色的稻作平原。整個馬達加斯加能與之相媲美、並被稱之為糧倉的農業區,滿打滿算也就隻有阿勞特拉湖一處了,那裏目前同樣屬於東岸人當初用微不足道的代價從土人手裏購下的,簡直太賺了!(未完待續。)